浅谈体育高考训练的一点体会

来源 :学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主要分析了体育高考身体训练的特点,高考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与训练任务,以及赛前应该如何保持竞技状态的安排。
  【关键词】体育;高考训练;体会
  
   一、体育高考身体训练特点:
  
  体育高考身体训练田径训练的一种特殊的训练,它与田径专项身体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专项训练是针对某一专项的素质进行,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均围绕着专项所需的素质、技术的需求来进行,而高考的身体素质考试内容是针对体育教学中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而制订的。因此,就制订了100m、800m、立定跳远、后抛实心球这四个项目,这四个项目的素质特点也就是速度、速耐、爆发力的统一体。因此,训练计划的制订应有它的特殊性。下面就分各方面谈谈自己对它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在训练工作中参考。
  
  二、高考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与训练任务
  
  要想取得体育考试高分,必须充分发展高考身体素质各项竞技所必需的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却需要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才能实现。高考训练计划属于多年的训练计划,一般分二至三年,学生的来源主要是高一和高二文化水平稍低,有一定的体育特长或爱好,但专项不突出,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就普遍情况看,一般在高二开始训练的较为多,在这两年训练中如何科学地、循序渐进地安排,我认为应作如下安排为好:
  (一)训练分期任务
  第一阶段(高二第一学期):初级身体素质训练,全面发展各项目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高二第二学期):提高素质,逐步设立专项和掌握各项技术。
  第三阶段(高三第一学期):提高专项素质、熟练各项技术。
  第四阶段(高三第二学期):巩固专项素质,提高竞技状态,迎接考试。
  发展身体素质负荷结构:
  速度45% 耐力10% 灵敏10% 力量25% 柔韧10%
  (三)周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各训练时期,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和要求来制订的,每周的训练的次数可根据训练时间安排而定,一般每周不少于3—4次为宜。周训练计划每天训练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可以3—4周内循环重复,但强度和运动负荷方面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不要一锅饭。
  准备期周训练计划的特点是:运动量大,强度小,基本技术和身体训练较多。
  在高考训练中,其训练的年限为两年,那么,前一年半为准备期,而最后一个学期则为竞赛期,所以训练计划有所不同。
   (四)各项目的训练方法特点
   每次训练,都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训练本身是对机体不断地进行刺激,身体又不断地适应,再不断地刺激,机体又得进一步的提高,这样反复进行。通常我称为:刺激→适应→提高→再刺激→再适应→再提高,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运动成绩。那么训练的方法是否合理,就看我们运用的方法是否符合运动员个体的需要,是否适应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的需要。
   三、赛前保持竞技状态的安排
   1、赛前1—2周前训练的时间要与比赛的时间同步进行(模拟比赛训练)。
   2、赛前1—2周逐渐减少总的训练负荷,但要保持比赛强度的80%—90%,使各种机能能力得到完全的恢复。
   3、赛前的超量恢复训练是保证田径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赛前达到最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前四天)。(400m、中长跑运动员在赛前3天训练强度保持在比赛的水平或稍许高于比赛的水平)。
   4、防止运动员过早的兴奋与过多的休息。
  


  


   ①过早兴奋或感觉身体无力则进行持续跑5到10分钟,长跑可持续跑10到20分钟。
   ②避免观看比赛的时间过长、过早兴奋和过度疲劳。
   ③赛前2天适度休息,但在赛前24小时要进行赛前准备活动,量与强度均要小,若在休息时出现过分激动或神经过分紧张,则安排轻量训练。
   5、赛前几天要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和饮食制度。
   6、赛前要检查为比赛所蓄备的各种物品。
   7、临赛前的准备活动不能用全力。
  ①准备活动的负荷内容应是运动员习惯的,容易承受和负荷。
  ②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在赛前40到70分钟开始。
  ③准备活动要能使运动员机体达到足够的发热程度,并在参赛时有2到3分钟间歇保暖身体。
  ④赛前的准备活动比平时的准备活动更慢一些。
  ⑤赛前的练习应用全力练习。
  ⑥参加各项比赛的运动员(在一天内参加2—3项比赛),每次赛前,活动用10到15分钟的补充准备动作(慢跑5到8分钟,轻松加速跑)。
   8、运动员参加两项比赛,中间隔一天,这一在必须安排减负荷的训练。
   9、广泛采用各种恢复手段(淋浴、按摩、自我暗示、药物等)。
   10、赛前采用多种形式的易地训练,常在林间或野外等处上训练课。
   11、不要过多地进行日光浴。
  1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抽烟、喝酒。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地区、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并讲述了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要对学生做最基本的了解,要调查一下他们的认识情况。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认识到许多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之。  【关键词】信息技术;存在问题;差异    不论是来自城镇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玩电脑,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城镇的学生要明显
期刊
【摘要】我们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日常教学中,我校教师以开展专题性活动为主要形式,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力求让语文学习走进乡土、融入生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专题性活动。  【关键词】乡土资源;专题活动;情境;课程资源    一位著
期刊
【摘要】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因此,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数学直觉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及培养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直觉思维;特点;培养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学生获得知识的环节去探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关键词】CAI;生物学;课堂教学    CAI是一种计算机帮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实践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目的的教学形态和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学习资源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何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兴趣,如何让课堂活动更生动、让学生由衷的喜欢……等等问题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谈谈我对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想法,以跟大家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结构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不仅被普遍当作电脑课、计算机课,同时在很多人的眼里,它就是玩的课。就我的理解而言,大众普遍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粗浅甚至岐义认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通过学习教改经验材料,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和谐的,教师重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关键词】课堂教学;认识;习惯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讲课要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多鼓励,少批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期刊
【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述指出了整个社会和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担负着培养创新精神人才的责任,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则是关键。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力的最有利时机,在这一方面,中学语文教育作用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如何更好地在中学
期刊
【摘要】我们的农村音乐教育教学长期以来则较多地侧重于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埋没了不少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如何针对学生差异性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发掘学生资源的潜在性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学生差异资源不确定性和丰富性带来的教学创新契机就显得的尤为重要。主要方法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差异意识,了解当前学生的差异性资源。2.正确实施差异教学,发掘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3.促进学生全
期刊
【摘要】数学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操作活动,是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是分析理解应用题的有效措施,是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重要前提。总之,是解决数学学习矛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操作活动;数学教学;理解应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数学上的抽象是属于操作性质的,而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来源又
期刊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可以抓住和深挖教材环保内容,树立环保意识,发挥测试题的导向功能,加深学生的环境意识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环保教育等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方法    环保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上课效率。在教学和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目前地球的状况,了解了环保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