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质疑 抵达语文课堂新境界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抵达语文课堂新境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主体地位 质疑 高效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多少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实行的是教师先写出教案,头头是道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则是记笔记,背答案,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耗时多、效益低。如何创设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与探索。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以语载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承载人类精神文化的内容。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指出了语文课堂的新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对学生“学怎样问”的问题不重视或缺指导和训练,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成为应付考试的呆板机器。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标准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抵达语文课堂的新境界呢?
  一、饱含“情意”的课堂,使学生有“疑”敢“问”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地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小学生更为强烈。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我在教学、管理上是一个很严格的班主任,很多高年级的学生都认识我。前年的一次特殊的教学调动,让我中途接手了一个五年级。在我上了几天的语文课后,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不像其他老师介绍的一样,上课既没有活力,下课又没有热情。经过我观察和了解,原因出在我的身上。我马上改变教学策略,上课面带微笑,不时地穿插点幽默性的语言,下课找部分学生聊天,没过2天,整个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积极发言,师生互动和谐,学生敢说敢问,学习任务都能提前完成。
  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就要给予表扬。
  二、创造“爱意”的课堂,使学生想“疑”樂“闻”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曾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但由于小学生对问题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或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课堂上的适合的“表扬”和适度的“引导”,是我上语文课改变学生不当“观众”或“听众”的有效方法。“表扬”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不爱发言、胆子小的同学,适合的表扬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发言的积极性。这种有点带面的作用,极大地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在我的课堂上,从来没有“你说的不对!”“不时这样答的!”等类似的语言。如果学生真的答错了,我会从表扬的角度去鼓励他:“再好好想想,一定答的更全面!”“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想的这么广。”……在表扬的基础上,我又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你从……去想,你会怎么说?”“如果你站在……这个角度,你会怎么说呢?”……这样的语言,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户,他们会从中悟出老师真实的引导目的,便于去思考、去发现问题。
  因此,只有在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相互尊重与理解,学生才会充分发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变得轻松,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质疑问难,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启发引导.
  三、创造“新意”的课堂,使学生见“疑”必“究”
  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就学习过程而言,我认为学习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巧、引导的时机等都是教师展示“创意”的对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创意”,教学才可能与众不同,学习的过程才可能彰显出学生的个性。
  如:在学习《长征》一诗中,我问:“读了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生1:“我想了解一下长征时怎么回事?”
  生2:“我想知道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生3:“我想知道《长征》这首诗写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生4:“我想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学生大小问题一共提了二十多个)
  我又问:“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学习这首诗。”
  生2:“课下找这方面材料。”
  生3:“看《长征》电视剧。”
  生4:“在网上查资料。”
  生5:“问家长。”
  ……
  我表扬了他们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知道用搜集、处理信息资料来解决问题。我当天留的作业就是给学生两周时间搜集资料、处理加工信息、撰写发言稿。接下来又开展“长征知多少”主题活动,展示、交流信息,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兴趣盎然,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更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知识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立学习,进而才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只有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新境界: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新境界;只有那种师生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突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新境界;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新境界。
其他文献
根据禽流感病毒鹅分离株0R株已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NPP1/NPP2,扩增NP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扩增长度为1494bp;根据该基因的酶切图谱和表达质粒多克
摘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爱心课堂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
本实验应用RT-PCR技术将河南地方分离株A/Chichen/HN43/98(H9N2)的HA、NA基因片段反转录成cDNA,然后对HA、NA基因的上、下游引物进行磷酸化,以cDNA为模板扩增HA、NA基因,再用T4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为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究性实验是恰恰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最好载体。化学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知识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创新思维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生命线,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验能力的最好载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
清晨,我起床到阳台呼吸新鲜空气,忽然发现地雷花开花了.rn它的叶子苍翠欲滴,给人感觉郁郁葱葱的,那些花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叶子中间冒出来的.有的花儿还没有完全绽开;有的花瓣
摘要:观念是行为的指导,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做起,形成关注课堂教学效益的时间和效益观念,并以素质教育倡导的有效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物 有效 课堂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正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目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它要求教师能够全面的深钻全套教材,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都置于整个知识结构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善于挖掘,让学生多思考问题,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得到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
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国际上教学现代化的改革,相应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艰巨工程,也是关系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我们应当首先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共同探讨,大胆实践。而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培养着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