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听到学生这样感慨:“写作能力是最难提高的,每次考试作文写好写坏分数差不了多少。”不时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作文作业最难批改,每次花很大的力气写评语,可学生拿到作文看一眼就放到旁边,总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师生都很头疼作文的原因,其实是没有把习作者也就是学生自己放到写作主体的位置上。因此,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修改,而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又成了被宣判死刑的囚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学生每次习作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越写越没信心,而老师越批越没希望,久而久之,写作便成了恶性循环,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痼疾。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中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近几年,新课改不断深入,归还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有其必然性。老师是引路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因此,我针对这个问题,发起一次关于学生习作自主修改模式的探究,希望能找到一些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正确地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我从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教给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训练步骤、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四方面谈谈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认识。
一、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1.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认为:“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玉不琢,不成器。写文章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学生要充分调动自主性和积极性,写完文章,一定要认真地反复品读、修改。就像鲁迅先生提倡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大作家修改出佳作的实例,比如“推敲”的典故,比如曹雪芹、司马迁在创作伟大作品时的执著和认真修改的态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使其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2.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是自己的事情,能提高语文素养。
“作文批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学思想。文艺理论中认为文章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即构思、创作、修改和阅读。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作者完成创作的步骤之一。修改作文,不仅是老师的工作,而且是学生作为创作主体的责任。学生只有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提高修改作文能力,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才能写好作文,提高语文能力。
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迎来了又一次挑战和机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开设了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选修课和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校本课程,实施学分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语文素养,是学生的最终学习目标,而作为具有大语文特征的语文课被赋予了更多样的认识角度。在选修课中,就有一门是《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这为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二、教会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
由于一直以来,学生们都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很多学生其实不会修改作文,这就要求老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步骤和方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1.布置学生修改的基本任务。
首先告诉学生,修改作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文章改得切题。作文初稿完成后,首先应检查:作文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目规定的要求。切题是作文获胜的关键。课改后高中生接触得更多的是新材料作文,如何把材料巧妙地转化为主旨,是学生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2)把文章改得中心明确。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迅速找到文章中表达中心的句子,最好是带有一定的哲理性的。
(3)把文章改得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推敲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这方面的修改,首先求“通”,其次求“巧”。求通即作文时做到思路通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修改时检查:整篇作文有没有一定条理,有没有颠三倒四的地方,有没有前言不搭后语、不连贯的地方。在“通”的基础上,还可“求巧”,求巧即要求结构巧妙,行文讲究一定技巧。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结构技巧,比如: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结尾升华主题等。修改作文时可让学生试着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使文章更活泼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把文章改得文通字顺,标点、格式正确,有修辞意识。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一般地说,人们思维的速度快,而书写的速度慢,书写赶不上思维。
这是“求顺”,在求顺的基础上,还可“求美”,即在语句流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锤炼语言,使语句形象生动。
2.教给学生修改的基本方法。
(1)增加:內容不具体的要增加,要写具体。
(2)删除:删去重复啰唆的内容。
(3)调整:条理不清楚、语句颠倒的内容要调整。
(4)连接:不连贯的地方要连接成连贯。
(5)改正: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词、标点符号和不通顺的句子。
教给学生修改符号:(1)删除号
(表示句子、词语的左右互换)
(2)换位号
(表示词语左右互换而中间词语不动)
(3)移位号
(表词语、句子、段落移到指定处)
(4)增补号
(表增补的字词句标点)
(5)复原号 (表原来删错改错,现需保留恢复,用在字词句下面)
(6)右移号
(表向右移两格)
3.教给学生修改的方式与步骤。
修改文章按修改方式分,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性修改,另一种是综合性修改。单一性修改就是按照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条理是否清楚,以及字词句、标点和书写格式是否有误,逐项修改,一次只从一个方面修改。优点是目标单一,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项上考虑得细致,不易漏掉问题;缺点是费时费力,比较麻烦。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种方式不仅是基础,而且很有必要。
单一性修改,一般地说,是先从大的方面着手,然后看字词句。如果从字词句入手,改后才发现在选材、结构方面有大问题,那么前面的修改就白做了。也就是说,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
(1)考查、深化立意。古人曾把文章的立意比做军中领兵的将帅,将没有将帅的军队称之为乌合之众。因此修改文章,首先应抓住“意”字。指导学生修改作文首先要考查、评改立意,看“意”是否立得对,立得明。修改文章“并不是雕虫小技”,其实是“修改思想”,而且修改要有针对性。如果教师对学生不断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审核、取舍材料。部分学生由于阅历浅,观察不仔细,头脑中储藏的材料贫乏,作文常常是套话连篇,假话吓人。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动辄就搬出屈原、项羽、苏轼的例子,主要采用叙述这一手法,事例不够新颖,针对性不强。所以,写作文,题目没有新旧之分,题材一定要选取新的,角度最好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审查、调整结构。高中生在写作方面由于构思技巧不成熟,写作时常常想到什么写什么,即使列了提纲,也常常不顺着既定的思路写。作文初稿虽然条例基本清晰,但详略不分,衔接不紧,结构松散。推敲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高中生首先求“通”,主要求“巧”。对这方面的修改,可以先推出优秀的结构示范作文,在品读的基础上尝试模仿。
(4)推敲、润色语言。写作是一种特殊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劳动。为了保持思路的畅通,行文往往讲究快,意随笔转,一气呵成。因而语言文字的加工润色较多地由修改阶段完成。而且语言的表达是可以体现写作者思维品质、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语言美的修改要当做重要内容来抓。
这是修改一篇文章的一般程序。
四、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
1.范文修改,学习迁移,培养修改能力。
学生开始并不知道怎么修改,此时,教师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制作成幻灯片进行集体修改,或者印发一篇学生作文,师生一起修改,在修改中,学习修改方法。
2.学生自我修改。
学生按照学到的方法,从整体到部分地进行初次修改,检查习作是否存在问题。
3.互批互改。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小组交换读改活动(把学生分为三四个人为一组,每组里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学生),或者同桌互改活动。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者。这里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和合作。有对写作成功者的赞许,有对还需努力者的帮助……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4.组长批改。
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或者开始学习修改时,可以选派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为组长,承担已经自改或互改后的本组同学的作文修改任务。组长除了修改,还要写出简要的评语。我要求他们:评语最好要提两个优点,一条修改意见。
5.教师批改。
经学生修改后交上来的作文,老师不是就不过问了。我通常再审阅一遍,对学生本人的作文和组长的批改再作审视、评价。这样,既减轻了老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又训练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何乐而不为?我一直采用了此办法,效果较好。
6.面批面改。
在教师批改过程中,对问题作文还要面批面改。面批时应注意两点:①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后,由学生自行修改,自行选择修改方法、修改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②修改要求因人而异。就一篇修改得一般水平的作文来说,如果是出自一个优秀学生之手,则认为“不够好”,但如果出自一个后进学生之手,则认为“不错”。同样一篇作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的要求是不同的。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不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既能减轻老师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的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可否认,自主修改作文也有弊端,特别是学生自立能力不强的班级。我们更要从小处训练,坚持训练。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基础较差的,我们就可以以好带次。虽然修改的工作不是通过一两次习作就可以完成的,但习惯成自然,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中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近几年,新课改不断深入,归还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有其必然性。老师是引路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因此,我针对这个问题,发起一次关于学生习作自主修改模式的探究,希望能找到一些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正确地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我从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教给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训练步骤、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四方面谈谈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认识。
一、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1.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认为:“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玉不琢,不成器。写文章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学生要充分调动自主性和积极性,写完文章,一定要认真地反复品读、修改。就像鲁迅先生提倡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大作家修改出佳作的实例,比如“推敲”的典故,比如曹雪芹、司马迁在创作伟大作品时的执著和认真修改的态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使其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2.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是自己的事情,能提高语文素养。
“作文批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学思想。文艺理论中认为文章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即构思、创作、修改和阅读。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作者完成创作的步骤之一。修改作文,不仅是老师的工作,而且是学生作为创作主体的责任。学生只有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提高修改作文能力,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才能写好作文,提高语文能力。
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迎来了又一次挑战和机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开设了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选修课和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校本课程,实施学分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语文素养,是学生的最终学习目标,而作为具有大语文特征的语文课被赋予了更多样的认识角度。在选修课中,就有一门是《文章的写作与修改》,这为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二、教会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
由于一直以来,学生们都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很多学生其实不会修改作文,这就要求老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步骤和方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1.布置学生修改的基本任务。
首先告诉学生,修改作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文章改得切题。作文初稿完成后,首先应检查:作文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目规定的要求。切题是作文获胜的关键。课改后高中生接触得更多的是新材料作文,如何把材料巧妙地转化为主旨,是学生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2)把文章改得中心明确。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迅速找到文章中表达中心的句子,最好是带有一定的哲理性的。
(3)把文章改得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推敲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这方面的修改,首先求“通”,其次求“巧”。求通即作文时做到思路通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修改时检查:整篇作文有没有一定条理,有没有颠三倒四的地方,有没有前言不搭后语、不连贯的地方。在“通”的基础上,还可“求巧”,求巧即要求结构巧妙,行文讲究一定技巧。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结构技巧,比如: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结尾升华主题等。修改作文时可让学生试着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使文章更活泼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把文章改得文通字顺,标点、格式正确,有修辞意识。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一般地说,人们思维的速度快,而书写的速度慢,书写赶不上思维。
这是“求顺”,在求顺的基础上,还可“求美”,即在语句流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锤炼语言,使语句形象生动。
2.教给学生修改的基本方法。
(1)增加:內容不具体的要增加,要写具体。
(2)删除:删去重复啰唆的内容。
(3)调整:条理不清楚、语句颠倒的内容要调整。
(4)连接:不连贯的地方要连接成连贯。
(5)改正: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词、标点符号和不通顺的句子。
教给学生修改符号:(1)删除号
(表示句子、词语的左右互换)
(2)换位号
(表示词语左右互换而中间词语不动)
(3)移位号
(表词语、句子、段落移到指定处)
(4)增补号
(表增补的字词句标点)
(5)复原号 (表原来删错改错,现需保留恢复,用在字词句下面)
(6)右移号
(表向右移两格)
3.教给学生修改的方式与步骤。
修改文章按修改方式分,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性修改,另一种是综合性修改。单一性修改就是按照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条理是否清楚,以及字词句、标点和书写格式是否有误,逐项修改,一次只从一个方面修改。优点是目标单一,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项上考虑得细致,不易漏掉问题;缺点是费时费力,比较麻烦。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种方式不仅是基础,而且很有必要。
单一性修改,一般地说,是先从大的方面着手,然后看字词句。如果从字词句入手,改后才发现在选材、结构方面有大问题,那么前面的修改就白做了。也就是说,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
(1)考查、深化立意。古人曾把文章的立意比做军中领兵的将帅,将没有将帅的军队称之为乌合之众。因此修改文章,首先应抓住“意”字。指导学生修改作文首先要考查、评改立意,看“意”是否立得对,立得明。修改文章“并不是雕虫小技”,其实是“修改思想”,而且修改要有针对性。如果教师对学生不断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审核、取舍材料。部分学生由于阅历浅,观察不仔细,头脑中储藏的材料贫乏,作文常常是套话连篇,假话吓人。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动辄就搬出屈原、项羽、苏轼的例子,主要采用叙述这一手法,事例不够新颖,针对性不强。所以,写作文,题目没有新旧之分,题材一定要选取新的,角度最好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审查、调整结构。高中生在写作方面由于构思技巧不成熟,写作时常常想到什么写什么,即使列了提纲,也常常不顺着既定的思路写。作文初稿虽然条例基本清晰,但详略不分,衔接不紧,结构松散。推敲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高中生首先求“通”,主要求“巧”。对这方面的修改,可以先推出优秀的结构示范作文,在品读的基础上尝试模仿。
(4)推敲、润色语言。写作是一种特殊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劳动。为了保持思路的畅通,行文往往讲究快,意随笔转,一气呵成。因而语言文字的加工润色较多地由修改阶段完成。而且语言的表达是可以体现写作者思维品质、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语言美的修改要当做重要内容来抓。
这是修改一篇文章的一般程序。
四、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
1.范文修改,学习迁移,培养修改能力。
学生开始并不知道怎么修改,此时,教师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制作成幻灯片进行集体修改,或者印发一篇学生作文,师生一起修改,在修改中,学习修改方法。
2.学生自我修改。
学生按照学到的方法,从整体到部分地进行初次修改,检查习作是否存在问题。
3.互批互改。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小组交换读改活动(把学生分为三四个人为一组,每组里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学生),或者同桌互改活动。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者。这里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和合作。有对写作成功者的赞许,有对还需努力者的帮助……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4.组长批改。
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或者开始学习修改时,可以选派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为组长,承担已经自改或互改后的本组同学的作文修改任务。组长除了修改,还要写出简要的评语。我要求他们:评语最好要提两个优点,一条修改意见。
5.教师批改。
经学生修改后交上来的作文,老师不是就不过问了。我通常再审阅一遍,对学生本人的作文和组长的批改再作审视、评价。这样,既减轻了老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又训练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何乐而不为?我一直采用了此办法,效果较好。
6.面批面改。
在教师批改过程中,对问题作文还要面批面改。面批时应注意两点:①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后,由学生自行修改,自行选择修改方法、修改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②修改要求因人而异。就一篇修改得一般水平的作文来说,如果是出自一个优秀学生之手,则认为“不够好”,但如果出自一个后进学生之手,则认为“不错”。同样一篇作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的要求是不同的。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不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既能减轻老师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的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可否认,自主修改作文也有弊端,特别是学生自立能力不强的班级。我们更要从小处训练,坚持训练。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基础较差的,我们就可以以好带次。虽然修改的工作不是通过一两次习作就可以完成的,但习惯成自然,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