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超大“半两”铜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藏有一枚秦超大“半两”铜钱,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古钱。
  此钱直径65.7~66.7毫米,穿7.3×8.1毫米,厚7.7毫米,其中肉厚3.1~3.7毫米,重94.6克。“半两”两字高挺,最高达4毫米,略具弧形。在“半”字右上方及右边缘有凸起流铜,钱币浇注口在上方外缘。此钱币铜质,色水红。经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钱体锈色自然莹润,有红、黑、蓝、绿色,层次分明,绣体结合紧密。极薄红锈紧贴胎骨,黑锈在红锈之上,用80倍放大镜观看,部分黑锈呈晶体状,逆光侧视,银光闪闪,如夜空星星闪动。外层为蓝、绿锈,两色相互交融,绿斑如翡翠,晶莹生动可爱。穿右下角有一道裂痕,直达边缘,裂口黑锈斑斑,蓝绿锈盖在之上。嗅之除泥土香味之外,别无他味,用水湿之气味更浓。
  如此超大“半两”钱,是非常少见,仔细观察,“半两”两隽永的篆字,结体平稳端庄,在稳中又见灵动、浑朴之气,从中窥见秦小篆之精髓。在《历代古钱图说》一书中记载一枚大“半两”,不过此钱已下落不明。这枚“半两”与《历代古钱图说》中的“半两”钱文字形相类,故笔者认为此超大“半两”钱应是秦钱的真品。(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晋市政办[2008]2号二○○八年一月四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单位:《晋城市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晋城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
广元窑是1953年修宝成铁路发现的,后经多次的考古调查发掘及地层陶瓷标本的收集和断代分析,可认为是唐宋以来的古窑址。从出土的器物和工艺及烧造特点了解,其品种丰富,造型独特,黑釉瓷居多,也有酱釉、黄釉、白釉、绿釉和小量的其他釉色的瓷器,大多为生活实用器,亦有部分陈设器和小玩具等。特别值得称美的是手捏瓷塑与小玩具,信手捏来,形态生动,妙趣横生,令人爱不释手。它所展示给人们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浓
通过读了《收藏界》2008年第6期湖南新国撰写的《杜经修与井冈山“工”字银元》一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行的红色货币加深了认识。笔者也收藏有这种银元一枚,是从一位上世纪50年代就在人民银行工作的老同志手中搜集到的。据老人讲,他刚参加工作时在收兑金银业务中,碰见这枚银元觉得好看,就用一天左右的工资(当时的银元收兑牌价)同兑换者换下来。在1988年的11月,因为笔者有钱币收藏爱好,他就转让给我,最初笔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无数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最终获得这项大奖。但是,最近一届的“终生成就奖”,却在举国上下一致企盼和瞩目中,出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初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为学习其他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方法各有特色,究竟使用哪种方法简便,要依据具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1300年,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那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却是取得功名和高官厚禄的有效途径。科举时代,读书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  或许是为了迎合读书人的愿望,明清时期的瓷器出现了许多有关科举中第的吉祥纹饰,表现这一内容的题材也很广泛,有神话人物图,有寓意人物图,还有用动植物
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必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益?如何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呢?一要抓基础,重实效,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二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设计注意层次性;三要走进生活,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效益,才能真正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  关键词:作业问题;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2
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准备好以下五种本子,并交给正确的使用方法,也许能使学习效率提高一大截。 Good learning methods can
女儿马上要上一年级了。我经常会问一些超出女儿认知水平的问题来考考她,这样做倒不是要拔苗助长,把她培养成尖端人才,而是想弄清楚儿童在遇到真正的问题时是怎么思考的,以此
“我始终记得,时光是一条河,自己只是一个过客,涉水而行,我小心地牵起衣袂,掠过世事的繁复与喧嚣,掠过烟水红尘中的芦荻深深,芙蓉千朵……在青瓷白瓦的岁月里搭起的舞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