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转录组测序对不同贮藏温度处理玉米种子的苗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温与低温贮藏3个月的玉米杂交种种子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取发芽7d玉米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GO、KOG、KEGG数据库分析处理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参与的调控路径.以常温贮藏处理为参考,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比较,低温贮藏处理共获得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个、下调基因7个.在GO功能注释分析中,有26个差异基因被注释,可为分为18个功能分类.KOG功能注释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共获得19个功能注释,涉及到8个功能类别.KEGG通路分析发现,共有23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13个代谢通路中,其中,谷胱甘肽代谢、抗坏血酸和肌醇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低温贮藏处理玉米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常温贮藏处理.通过两个处理转录组分析,RNA-seq数据揭示,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肌醇、甘油磷脂等中涉及的基因优先表达于低温贮藏处理中,表明LTS可以促进谷胱甘肽代谢,从而提高植物抗氧化性,同时可以提高玉米抗逆性.
其他文献
以昌7-2和应用EMS对昌7-2诱变选育的无叶舌新种质—10H045为父本,以郑58、WX201620和WX201623表型差异显著的3个自交系为母本进行杂交,研究无叶舌种质10H045对F1代植株叶片生长态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10H045为父本杂交的F1代,其茎叶夹角和叶向值均比以昌7-2为父本杂交的F1代的植株要小,且差异显著;穗3叶以上的叶片上冲特性尤为突出,植株塔型结构明显,有利于提高杂交种产量.无叶舌种质10H045为父本的组合,其产量均比以昌7-2为父本的组合产量高,组合WX2016
[目的]筛选促进柑橘砧木资阳香橙盆栽幼苗生长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为柑橘菌根种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利用菌根柑橘种苗抑制柑橘黄龙病探索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资阳香橙幼苗接种从广西土壤分离纯化获得的15株AMF菌株,研究不同AMF对根系的侵染及对植株的促生效应.[结果]15株AMF均能与资阳香橙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中,黄雷德克囊霉1(Redeckera fulvum 1)对植株根系的侵染率最高,达到81.27%;脆无梗囊霉(Acaulo
[目的]研究屠宰日龄对大恒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并探讨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优质肉鸡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日龄雌性大恒肉鸡200只,分别于60、90、120、150、180、240和300 d共7个日龄屠宰10只体质量相近的个体,记录活体质量、胸肌质量和腹脂质量,测定胸肌尺寸、pH值、肉色、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并分析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日龄的增长,大恒肉鸡的活体质量、胸肌质量、腹脂质量及胸肌尺寸逐渐增加.日增质量在第60~90天达到最大,胸肌质量的增速在第60
[目的]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猕猴桃植株生长及其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生产及其品质改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翠玉猕猴桃为材料,从开花前期至膨果期每隔20 d叶面喷施质量浓度10~50mg/L的外源ALA,共喷施3次,测定其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叶厚、茎粗、维生素C含量、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结果]10~40 mg/L外源ALA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猕猴桃的生长和品质指标,除叶长以外,均以30 mg/L ALA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30
玉米直链淀粉是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高直链淀粉性状的产生受多种酶和基因-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玉米ae基因(amylose extender)突变导致子粒中直链淀粉含量增高、子粒表面皱缩、淀粉颗粒呈不规则形状、尺寸不均匀且表面基质蛋白增多,用于玉米育种后获得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升高,产量显著降低.通过将显性Ae突变体与16份优质玉米自交系杂交,对F1代植株进行开花期、株型、产量性状调查,分析F1代子粒总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结果 表明,Ae突变体与不同的自交系杂交,F1代直链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以197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人工加速老化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检测种子耐储性相关表型性状,结合平均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SNP标记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 表明,共检测出8个与相对发芽势(RGE)、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活力指数(RVI)和相对简易活力指数(RSVI)等性状呈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0.0001),分布于染色体bin1.08、bin3.08、bin4.03、bin4.05和bin6.05区域;PZE-104063000、PZE-104064763和PZE-1060
[目的]建立樟叶越桔遗传转化体系,并为其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熊果苷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提供材料参考.[方法]以樟叶越桔组培苗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木本植物培养基(WPM)培养,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噻苯隆(TDZ)搭配对樟叶越桔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并分析不同细胞分裂素及其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根的影响,获得樟叶越桔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根的理想配方.[结果]樟叶越桔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2,4-D 2.0 mg/L+TDZ 0.1 mg/L+蔗
以238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种植密度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用于评价玉米自交系耐密性的指标并建立耐密性评价体系.结合关联分析找到相应的SNP标记,将标准化值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作为耐密性指标.结果 表明,单株产量降幅、秃尖长差值、ASI差值可作为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指标.利用建立的评价体系从本试验材料中筛选10个耐密性材料,包括B283-1、良玉S122、丹黄212、L201、D25-2-1-1-1、pr07007-1、pr07438-2-2-1、黄早四、SN7135和Y32-1
[目的]建立云南栘(木衣)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SRAP-PCR多态性引物组合.[方法]以木里、澜沧和盈江3个天然群体的云南栘(木衣)嫩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进后的CTAB法提取云南栘(木衣)基因组DNA.利用L16(45)的正交设计对TaqDNA聚合酶、Mg2+、dNTPs、模板DNA及引物5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云南栘(木衣)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并从10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SRAP-PCR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结果]云南栘铱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25 μL):TaqDNA聚合
[目的]对云南省主栽烟草品种云烟87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阐明云烟87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评估其对不同品种烟苗的促生作用.[方法]采用表面消毒和组织分离法分离云烟87成熟烟株内生真菌,测定浇灌发酵液后云烟87、云烟97、K326和红花大金元烟苗的鲜质量、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根长等指标以评估其促生作用.[结果]共分离得到29属53种内生真菌.筛选出具有显著促进烟草生长的菌株3株,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土曲霉(Aspergil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