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发布,四川省将逐步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现代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城乡沟通、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交通建设与公路运输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本文就如何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互利互赢、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职业能力,解决“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等高职机电类专业教育契合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示范高职学院对区域行业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实用的高技能人才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 人才培养 契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发布,四川将陆续投入10866亿元,加大铁路、公路、水运航道建设,力争2020年逐步建成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届时出川大通道将由现在的15条增加到41条。四川省将逐步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现代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建设在加快城乡沟通、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交通建设与公路运输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对交通行业发展的建设规划,交通类高职院校理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甚至专业课程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
一、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课题组拟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甚至专业课程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在校企合作互利互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用“校企融合、订单培养”、互利多赢的“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做学合一、理实一体” 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从而使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融入到西南地区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中去。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为目标,和企业共同搭建有助于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有助于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合力,校企双赢”为目标的技术革新平台。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将在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養等方面充分发挥其对西南地区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技术路线
针对高素质技能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结合所指定的任务和目标,本课题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走访调研阶段。完成企业调研、资料收集。采取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走访和调研工程机械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了解西南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对机电专业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并讨论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岗位表现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与未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总结分析;了解行业企业对于员工能力提升的需求,探讨合作搭建能力提升平台的方式;了解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需求,通过交流讨论,分析校企合作技术革新的领域和方式;总结以上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
(2)整理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报告所体现出的学生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能力提升平台搭建的方式方法、校企合作技术革新的领域和方式,结合教学和工作实际,初步拟定解决方案。
(3)校企共研阶段。通过和行业企业专家商讨,细化完善能力提升社会服务平台搭建和校企合作技术革新方案,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4)组织实施阶段。结合学院院现有教学基础,完善人才培养所需条件。通过教学实践,邀请企业专家修订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和效果,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完善;根据协议完成行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完成企业技术革新,检验合作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5)成果验收阶段。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编写研究报告,推广应用。
三、研究实施方案
本课题依托建立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的沃尔沃建筑设备西南区能力发展基地,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有限公司西南地区的多家经销店深度合作,如:成都福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重庆瑞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贵州瑞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昆明云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盛世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服务站等。开展学生职场调研,了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对机电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找出学生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搭建人才培养、技术革新平台和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四、主要特色和亮点
采用“校企融合、订单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利多赢的“校中有厂、厂中有校” 专业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为用人单位培养急需的机电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引进沃尔沃西南区能力发展基地和龙建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驻校园,校企共建校内学习训练区、实训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为机电工程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共组“双师”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依托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两个重点专业建设成果,借鉴多期交通武警工程机械维修与操作培训、四川盛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工程机械维修技能培训、雅安市公路局筑路机械操作手培训等经验,为行业企业搭建人才能力提升的平台,拓展社会培训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水平,学生按照“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高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课题组在现有校企生产维修新技术研讨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的,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相关技术改进和升级,探索搭建高校和企业合作技术革新平台,在企業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为专业教师创造技术实践的空间。课题组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四个合作”方式下的“订单培养,做学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企业,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标的技术革新平台。
五、形成成果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为目标,进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职机电类专业教育的契合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找到机电工程专业校企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契合点,和企业共同搭建有助于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提供社会服务,具体形成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建立西南地区工程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为企业“量身打造”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建立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考核机制。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有限公司和“引厂驻校”公司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实行互兼互聘的合作方式,聘请企业人员做学院的兼职教师,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津贴挂钩;同时派工程机械专业骨干老师到企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协助企业进行教学过程管理。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了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西南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更多懂装备、爱装备、管理好装备的机电类专业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4)建立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促进系部“校企一体文化”的发展,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六、结论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发布,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机电类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学院只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标,校企共同搭建有助于机电类学生和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黎刚.高职院校与企业技术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02第6期(33-34)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1:8080/web/index.aspx,2011.10
[3]鲁昕.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http://wenku.baidu.com/,2011.06.08
[4]金桃.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学中做[N].中国交通报,2010.05
[5]徐生明,吴晖彤,罗来兴.“专业+名企+校中厂”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04(67-68)
[6]黄先琪,王东平.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0(143-145)
(作者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 人才培养 契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发布,四川将陆续投入10866亿元,加大铁路、公路、水运航道建设,力争2020年逐步建成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届时出川大通道将由现在的15条增加到41条。四川省将逐步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现代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建设在加快城乡沟通、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交通建设与公路运输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对交通行业发展的建设规划,交通类高职院校理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甚至专业课程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
一、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课题组拟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甚至专业课程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在校企合作互利互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用“校企融合、订单培养”、互利多赢的“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做学合一、理实一体” 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从而使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融入到西南地区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中去。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为目标,和企业共同搭建有助于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有助于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合力,校企双赢”为目标的技术革新平台。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将在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養等方面充分发挥其对西南地区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技术路线
针对高素质技能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结合所指定的任务和目标,本课题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走访调研阶段。完成企业调研、资料收集。采取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走访和调研工程机械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了解西南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对机电专业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并讨论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岗位表现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与未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总结分析;了解行业企业对于员工能力提升的需求,探讨合作搭建能力提升平台的方式;了解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需求,通过交流讨论,分析校企合作技术革新的领域和方式;总结以上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
(2)整理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报告所体现出的学生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能力提升平台搭建的方式方法、校企合作技术革新的领域和方式,结合教学和工作实际,初步拟定解决方案。
(3)校企共研阶段。通过和行业企业专家商讨,细化完善能力提升社会服务平台搭建和校企合作技术革新方案,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4)组织实施阶段。结合学院院现有教学基础,完善人才培养所需条件。通过教学实践,邀请企业专家修订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和效果,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完善;根据协议完成行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完成企业技术革新,检验合作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5)成果验收阶段。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编写研究报告,推广应用。
三、研究实施方案
本课题依托建立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的沃尔沃建筑设备西南区能力发展基地,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有限公司西南地区的多家经销店深度合作,如:成都福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重庆瑞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贵州瑞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昆明云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盛世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服务站等。开展学生职场调研,了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对机电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找出学生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搭建人才培养、技术革新平台和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四、主要特色和亮点
采用“校企融合、订单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利多赢的“校中有厂、厂中有校” 专业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为用人单位培养急需的机电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引进沃尔沃西南区能力发展基地和龙建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驻校园,校企共建校内学习训练区、实训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为机电工程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共组“双师”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依托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两个重点专业建设成果,借鉴多期交通武警工程机械维修与操作培训、四川盛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工程机械维修技能培训、雅安市公路局筑路机械操作手培训等经验,为行业企业搭建人才能力提升的平台,拓展社会培训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水平,学生按照“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高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课题组在现有校企生产维修新技术研讨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的,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相关技术改进和升级,探索搭建高校和企业合作技术革新平台,在企業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为专业教师创造技术实践的空间。课题组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四个合作”方式下的“订单培养,做学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企业,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标的技术革新平台。
五、形成成果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为目标,进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职机电类专业教育的契合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找到机电工程专业校企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契合点,和企业共同搭建有助于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提供社会服务,具体形成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建立西南地区工程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为企业“量身打造”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建立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考核机制。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有限公司和“引厂驻校”公司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实行互兼互聘的合作方式,聘请企业人员做学院的兼职教师,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津贴挂钩;同时派工程机械专业骨干老师到企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协助企业进行教学过程管理。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了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西南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更多懂装备、爱装备、管理好装备的机电类专业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4)建立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促进系部“校企一体文化”的发展,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六、结论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发布,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机电类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学院只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标,校企共同搭建有助于机电类学生和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黎刚.高职院校与企业技术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02第6期(33-34)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1:8080/web/index.aspx,2011.10
[3]鲁昕.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http://wenku.baidu.com/,2011.06.08
[4]金桃.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学中做[N].中国交通报,2010.05
[5]徐生明,吴晖彤,罗来兴.“专业+名企+校中厂”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04(67-68)
[6]黄先琪,王东平.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0(143-145)
(作者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