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雕像的意义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大英博物馆重新开放,但创始人被请出了大厅最显眼的位置,这事儿乍一听有点让人惊讶。
  这个“倒霉蛋”是曾将个人收藏倾囊捐出并促成大英博物馆诞生的汉斯·斯隆爵士。他曾给英国国王、女王当过医生,在遗嘱中给大英博物馆留下数以万计的藏品,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奴隶主。
  大英博物馆现任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说,之所以“将他推下了基座”,是因为“我们绝不能隐藏任何东西。当涉及历史的时候,忠于事实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且不论大英博物馆此番表态是出自真心还是顺应潮流,至少他们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两个月前,在英国布里斯托,17世纪的奴隶贩卖商爱德华·科斯顿的雕像被人们用绳索拉下基座,推进港口的深水。在比利时,超过8万人签署请愿书,要求将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雕像撤下,以控诉他殖民刚果时期的暴行。
  推翻雕像是漫卷欧美的“弗洛伊德运动”的附带产物,这些作为殖民主义时期象征和代表的雕像是不会动的靶子。根据维基百科一项正在更新的统计,在美国,至少有200座雕像和纪念碑在这场运动中被推倒,其中有不少毁于群情激愤的抗议者之手。
  哥伦布雕像大概是被“秋后算账”算得最狠的,这位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也被视为开启美洲殖民历史的罪魁祸首。至少有35座哥伦布雕像没逃过被拆除的命运,它们有的被绳子拽倒、推进深池,有的惨遭斩首、斩手,直至运动后期,许多公园选择主动拆除,以避免争议。在美国田纳西州议会大厦的门口,一座矗立了93年的白人议员雕像,因其涉嫌种族歧视的历史遗留问题被重新审判,最终没能实现“百岁”梦想。
  这些昔日的国王、总统、将军雕像的倒塌一再证明,即使青銅铸造、石头雕刻,也无法保证长久与不朽。从下架美国媒体平台HBO的《乱世佳人》,在《猫和老鼠》中打出“包含种族主义场景”的警告,到如今雕像的倒塌,都说明,人们正在重新审视历史遗产。
  应不应该推倒雕像,众说纷纭。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人物具有历史局限性。正如你不可能让曹雪芹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私奔,也不可能让华盛顿举起反种族歧视的大旗开始一场南北战争。
  但历史人物雕像与文学作品不同,雕像反映历史,也塑造历史,尤其塑造着胜利者的历史。这些在公共空间占据一席之地的庞然大物,成为人们绕不开的地理、心理文化坐标。
  历史本应是可质疑、辩论、反思和重塑的,但某些雕像的居高临下切断了讨论和反思的可能,它们因为高大,让人不得不仰着脖子,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臣服。不然为何古时皇帝要修筑高高的台阶,让每个觐见者都要在底层高呼一声“陛下”呢?
  叶圣陶曾写过一篇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其中他借着石头的口讲出:“英雄,也许是个很平常的人,甚至是个坏蛋,让写历史的人那么一吹嘘,就变成英雄了;反正谁也不能倒过年代来对证。还有更荒唐的,本来没有这个人,明明是虚构的,经人一写,也就成了英雄。”
  更何况,雕像没有心,但竖立雕像的人各怀心机。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军队统帅罗伯特·李将军的雕像是否当立,早在2015年就颇受争议。
  罗伯特·李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奴隶主,也反对以自己的名义立雕像。但在南北战争后,南方奴隶主不满失败的结局,将罗伯特·李作为精神领袖,忽略了他的奴隶主身份。如今,没被拆除的雕像成为抗议者的幕布,被用来投影乔治·弗洛伊德肖像和“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语。
  有人质疑,尽管这些殖民者曾经罪行累累,但其中不少人捐文物、修学校,才有了今天的牛津、剑桥大学的奖学金。如果现在的捐赠者看到前辈今天的“待遇”,不知会不会联想到百年后的自己。
  2015年,南非开普敦大学学生试图破坏塞西尔·罗兹的雕像,以控诉当年他对南非的殖民统治。2016年,这场运动蔓延到罗兹的老家,牛津大学学生发起“推倒罗兹像”运动,但当年学院宣布,罗兹像不会倒。潜在的捐赠人声称,如果推倒罗兹雕像或把它迁到别处,就将撤回对学院的捐赠和赞助。
  几步之外的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位于科德林顿图书馆里的克里斯托弗·科德林顿雕像面临同样的处境。尽管这座恢宏大气的图书馆是靠着他去世时留下的1万英镑巨款修建起来的,但这笔钱实属不义之财——榨取的是加勒比地区种植园里奴隶的血汗钱。这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愤怒。
  2016年,几位教师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一位教师主张图书馆改名,或至少把科德林顿的雕像挪走,学院拒绝了。一些主要捐赠人说,如果图书馆改名或科德林顿雕像被移除,就停止捐赠。2018年,图书馆入口处另立了一块纪念碑,纪念西印度群岛科德林顿种植园的奴隶。
  其实直面历史,并不等于把这些有争议的雕像都拆掉。比如一位评论家就提出,与其抹净痕迹,不如让斩了首的哥伦布雕像在那里继续立着,让每个路过的人都侧目而视,也许迷惑不解的孩子还会问一句,“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了”,这绝对是一个进行人权教育的好机会。
  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与其让这些雕像在外头经受风吹日晒,每年还要花费纳税人的钱保养,不如让其作为历史的一部分进入博物馆。因为只有在博物馆,众物平等,人们可以停下脚步,细细阅读它的文字介绍,将其放回历史背景里作更深的思考。
  汉斯·斯隆爵士的半身像离开了大英博物馆大厅,它将被标上“收藏家及奴隶主”的标签,陈列在一个介绍“大英帝国剥削背景”的主题展中。
  也许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可以就此写一个续集:在午夜梦回之时,这些来自不同大洲,肤色、种族各不相同的雕像开始窃窃私语,诉说着当年的功过是非。
  (池塘柳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9月2日,毕力格图)
其他文献
循着你的目光,你挤进那家书店,走过厚厚一堆你没有读过的书,它们都皱着眉头从柜台和书架上向你投来威吓的目光。但是你知道,绝不能害怕它们,因为它们之中有许多你可以不看的书,有许多并非为了让人阅读的书,还有许多尚未打开就已经读过的書,因为它们属于还没写出来就被读过的范畴,这些书绵延数英亩。你跨越城墙的外围,然后遭遇一队步兵的攻击,这就是如果你有不止一条命,你一定会读的书。你快速运动,绕过它们,进入别的方
期刊
1970年,年轻的帕里尼为逃避越南战争的兵役和宾夕法尼亚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决定到海外留学,就读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  他意志消沉,惶然无措,幸好遇到名诗人阿拉斯泰尔·里德,得以享受珍贵的友情和一份心灵的慰藉。  里德也是阿根廷诗人和小说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英文译者。  忽一日,博尔赫斯驾临苏格兰。  他年过古稀,近乎全盲,穿棕色西装,大吃里德家的粽糕,在北海边挥舞手杖,好像舞动亚瑟
期刊
在写好莱坞娱乐大亨斯蒂夫·宾私生子纠纷那篇专栏时,有句老话总在我脑海里回荡:富不过三代。  宾家族的发家始于斯蒂夫的祖父利奥、叔祖父亚历山大,兄弟俩在纽约创立了一个公寓地产王国,“宾”成了纽约高级时髦公寓的代名詞。第二代彼得·宾博士横跨政商两界,提升了家族的政治地位。但宾家族似乎也到了巅峰时刻,该走下坡路了。1985年,宾家族产业的继承人卖掉父辈的绝大部分地产江山,拿到了现金。到了第三代斯蒂夫·宾
期刊
1912年,在巴黎里沃利街上狭小的工作室里,玛德琳·薇欧奈裁出了一条前所未有、曲线曼妙的裙子。  46年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装载着通信卫星“斯科尔”号的“宇宙神”阿特拉斯B型火箭,在众人的注视下徐徐升空。  你绝对想不到的是,改变了人类通信方式的大历史背后,竟然是这条丝绸裙子扇起的蝴蝶翅膀。  故事从一名裁缝开始。  玛德琳·薇欧奈是一个大胆的女子。她很少与她的同僚聊起她的家世,人们只是
期刊
最近碰到一件挺让人意外的事。  有一对创业伙伴,他们是大学同学兼老乡。3年前,二人共同在上海开展某商业项目,业绩不错,有将近100名员工。最近,公司还打算启动新一轮融资。  正是在这关键时刻,他们却因股权分配问题大打出手。  事情是这样的:  在公司创办的时候,注册资金100万,一位出资70万,另一位出资30万,所以股权比例就按七三来分。他们有具体的分工,一位负责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链,另一位负责客户
期刊
有时,我会和同事们商量午餐要去哪里解决,但大家都拿不定主意。这时,我会跟他们开个玩笑:提议去麦当劳吃饭。  接下来,有趣的事发生了。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绝对不应去麦当劳,于是开始七嘴八舌地提出更好的建议。真的很神奇!  这就像是抛砖引玉,用最糟糕的主意打破僵局,讨论一旦开始,大家就会突然变得很有创意。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麦当劳理论”:人们受到激励,想出好主意来避开坏主意。  著名作家安妮·拉莫特主张“
期刊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挫折耐受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能否禁得起打击和压力,是否拥有摆脱、排解困境的心理力量,以及保持心理健康平衡的耐受能力。  一位年过七旬的母亲来找我。一进门,她就几乎哭着说:“卫藤先生,帮帮我吧!帮帮我的孩子吧!”  我扶她坐下,给她倒了杯水,让她平复了一会儿心情,然后询问事情的原委。她告诉我,她的儿子从小就很听话,成绩也好,大学毕业后在报社找了份不错的工作,看上去一切都很顺
期刊
关于为什么人要读书,最近我看到一个角度很新颖的说法。他说,一本著作需要卖出多少本才能赚钱?大概五六千本吧。  所以写书的人、出书的人,即使只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只需要迎合这几千个人,所以一本书可以保留很多个性的部分,可以千姿百态。  但如果是一部电影呢?票房不超过成本的三倍,制片方就是赔本的。也就是说,一部大片如果成本是一亿,那票房至少得有三亿,那就需要上千万人走进电影院才行。  所以,和一本书
期刊
中午热饭的时候,陪护老江发现老董的眼白已被血丝占满,脸颊塌陷,脸色发灰,就问了一声:“昨夜你那病人的状况又不好了?”  老董默然点头:“打过退热激素后,出了一夜的汗,我帮他擦了六回身,换了六套病号服。他神志清楚时,开始跟我说他小时候的事情。咱这活计干久了,都明白,绝症病人一回忆小时候,就是斗不过这病了。”  每个陪护都神色黯然,失去了寻开心的心思。他们大都是安徽一个县里出来的。十几年前,第一个到医
期刊
金克木七十八岁时,写过一篇很奇怪的文章,叫作《保险朋友》,回忆他和一位Z女士绵延大半生的友情。文章是从几万里外寄来的最后一封来信开始的:“以后我不写信去,你就别写信来了。这个朋友总算是全始全终吧?”这并非绝交书,只是因为双方都步入古稀,“看信仍旧吃力,写信也太辛苦了”。辛苦的除了体力,还有心力,这一点金克木自然明白,他在文末剖白道:“她最后来信前曾表示,想和我打隔小半个地球的电话,我竟没有表示欣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