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报纸副刊只有可读性强,赢得读者,才能有效完成宣传思想、传播知识的使命,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西安日报》“走访关中帝王陵”系列报道说明,从民间文化中吸收养分,使副刊作品产生活力、内容丰富、贴近群众、辅助民众的现实生活,便可为民众喜闻乐见。
关键词:民间文化;副刊;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116-02
提高可读性一直是报纸副刊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它虽然相对新闻版面以文艺色彩较浓、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为特点,但终究是大众传媒报纸的一部分,只有具有可读性才能拥有广大读者,有效完成党的“耳目喉舌”的使命。同时,面对电视、广播、网络等众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报纸为了自身生存,也必须如此。《西安日报》副刊《文化视点》2012年以来刊登的系列报道“走访关中帝王陵”说明,根植民间文化之中,对提高报纸副刊可读性有多方面的作用。过去副刊虽然刊登过大量根植民间文化创作的作品,但是由于在理论上探讨不够,因此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民间文化可给副刊带来生气
报纸副刊上刊登的以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很多。这类文章写不好,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困境,让人觉得都是陈旧的历史或死人的东西,缺乏生气,和当下活人关系不大。单纯的写作技巧,时常解决不了这方面的问题。
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谷”的陕西关中曾为13朝古都所在地,60多位独立王朝帝王埋在这里。由于当地历代官民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大多数被保存下来,目前发现的有40多座,陕西因此为全国已知帝陵数量最多的省份,在世界上亦属罕见。帝王陵文化十分丰富,做好它们的文章,对于宣传中国悠久历史、保护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对提高报纸吸引力更是毋庸置疑。但是从外观看这些帝王陵,堆土成陵的是座土包,依山为陵的连土包都没有,保存下来的其他建筑亦不多,甚至没有。按照老套路,做这个文章肯定出力不讨好。在报纸版面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无异于浪费。因此,在《西安日报》“走访关中帝王陵”之前,报刊、电视等媒体没有对其做过系统报道。然而2012年2月8日“走访关中帝王陵”第一期《周武王陵》见报当天,就得到多方肯定。陕西省文物局领导称赞该系列报道将帝王陵写“活”了。
该系列报道最大特点,就是在帝王陵的历史、考古成果等躯干上展示了民间文化的花朵。文学是人学, 脱离动态的人类活动,缺少现实生活,就会变成一朵缺乏生命力的、枯萎的花,可读性大大减弱;高扬生命,必然生气勃勃。民间文化是人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中帝王陵虽然一两千年了,曾经管护它们的朝廷已经灰飞烟灭,但帝王陵文化没有“死”,只是在失去皇室后,投身到文化生长的基本土壤民众中,从过去富丽堂皇的皇家文化,转变为朴素但生命力最强的民间文化。如果没有民间文化的血肉,帝王陵文化必然成为不为人欢迎的骷髅、干尸。“走访关中帝王陵”好就好在展示了帝王陵文化的血肉,让人看到了活着的帝王陵文化。
二、民间文化是肥沃土壤可供副刊吸收养分
“走访关中帝王陵”大量地吸收了民间文化中的内容,仅民间传说故事就引用了约百个,使文章显得十分丰满。
副刊作品要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首先就得拥有丰富的美的内容。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民间文化是民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民众生活,有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笑话、谜语等民间文学;有民间小戏﹑曲艺等民间艺术;有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等风俗习惯;有服饰、剪纸、木偶等显性的物质文化;有信仰、禁忌等无形的精神文化;还有祭祀等伴有固定仪式、动作、程序的行为文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民族的民间文化又有区别。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民间文化也不是铁板一块,为适应不同的人、不同情况,会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因此民间文化非常丰富。
可以想见,如果“走访关中帝王陵”离开了民间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必然营养不良。同时民间文化中的民间传说故事、民谚、歌谣等,本身就是文学的一部分。“走访关中帝王陵”将它们直接吸收,或加工提炼后再利用,势必缩短了创作过程,提高了创作效率。
三、民间文化式样可使副刊为大众喜闻乐见
“走访关中帝王陵”之所以受人称道,还有一个原因是具有朴素﹑简练﹑清新、灵活的风格,没有竭尽全力展示作者文字技巧、知识才学、思想智慧的挤压感。这明显是受民间文学式样的影响。
进境问俗、入乡随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应是副刊作品的创作常识。民间文化中的民间文学,不是哪个人的独创,作者也是听众,天然地采用了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
纵观历史,民间文学式样是专业文学式样的源头,文学作品与民间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今天称之为专业文学的式样,基本上都是从民间文学的“老家”出发,通过发展、壮大而成的。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始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己有。”虽然专业文学后来自立门户,成了家业丰厚的精英文化,声名显赫,但各个时代的文学从没有中断过从各种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学表现手法、样式中吸取养分,特别是当专业文学陷入困境,需要改革时,往往借助“娘家”民间文学的势力发轫,从而拯救衰弊。这犹如果树,不仅要在土壤里生根发芽,而且枝头绽放的花朵无论多么鲜艳,也需要继续从土壤里吸取养分;果实无论挂得多么高,最终还要回归土壤获得新生。民间文化不是典籍文化,没有权威限制,它的率性而作、随心而改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容、语言、表达形式等必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创新,即使在同一时代、稳定的社会状态下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复制过去,必然要进行适度调整,以适应民众求新的口味。因此民间文学可不断地为专业文学提供众多的新式样。 四、民间文化可帮助副刊对症下药
副刊作品,仅仅从民间文化中吸收了养分,去表达民众不关心的主题,或者只是满足于让读者解闷,消遣,起码不能说完全实现了“用之于民”。副刊作品必须站在民间的角度做出选择。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诗人“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里,民间文学一直像沉稳的河床,左右着专业文学潮流的方向、节奏和波澜。民间文化来自于民众,最能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从中可以了解民间的需求和困惑。
民众由于受地理位置、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难免存在偏见、不正确的思维方式等,这些都必然在民间文化中表现出来。同时,民间文化为民众集体所共有的特性,使其具有巨大的惯性,在风俗等许多方面容易落伍,滞后于时代发展。基于同样的原因,民众很难意识到。作家根植民间文化之中,以知识分子觉醒的文明意识和现代化眼光对民间文化进行透彻审视,深刻剖析,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高质量的副刊作品,必然是重视对人生和现实生活本质的揭示与探索。民间文化人人拥有,每个人都是一个民间文化集装箱。从民间文化角度切入生活、审视人生,能深层、完整、立体地把握人生的本质,看到人的文化生命发展的轨迹,从而对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校正和导引。
我国报纸副刊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进行道德教育。既有审美作用,又具有道德教育作用的作品,才会意味深长。但道德教育绝不能是枯燥的说教,方式方法要易于为大众接受。
除了要采取前面提到的民众乐于接受的民间文化的式样外,还需注意到,民间文化的巨大惯性不仅会出现问题,而且多是“慢性病”,很顽固,不可轻易采取西医外科手术式物理切割。那样不仅副作用太大,而且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采用中医逐步调节手法,从而使民间文化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与当下文明对接。
在关中,有民间传说,帝王陵上的土能镇邪,所以常有人到帝王陵上取土;有的民间传说,帝王陵位置风水好,埋到帝王陵跟前能使后人兴旺,所以有的人把亲人的坟埋在帝王陵四周。这类现象影响了帝王陵古迹的保护,也破坏了帝王陵景色。“走访关中帝王陵”《压掩不住的庄陵》一文围绕三原县唐敬宗李湛庄陵周围“唐王陵不能动,谁动了会招祸”传说大做文章,虽然文中没有说一句那些神鬼、报应的传说是封建迷信,但借助民间文化自身的力量进行对冲,使那些认为“帝王陵上的土能镇邪”,“埋到帝王陵跟前能使后人兴旺”的观点不攻自破。这说明,也许两种相互对立的民间文化均是落后、错误的,然而它们就像“是药三分毒”的草药,这种文化的相互对冲,会化解疾病,不需要生硬地讲群众难以理解、没有兴趣的大道理。
五、结 语
“走访关中帝王陵”系列报道在刊登期间,一直受到各界好评。《中国文物报》作为国家级媒体,2012年3月23日对此系列报道做了报道。该系列报道中的单项作品,获陕西新闻奖一等奖1次、陕西新闻奖三等奖1次、西安新闻奖一等奖1次。2013年10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协调小组在《新闻阅评》中称赞“走访关中帝王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做好帝陵文物保护,加快文化强省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加褒扬。”
“走访关中帝王陵”系列报道说明,民间文化对于报纸副刊来说,绝非可有可无。根植于民间文化中,吸收养分,可显著提高可读性。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2] 杨占平.文学的出路:关注民生[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
[3] 赵德利.文艺学基础理论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4] 高建平.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 甄陵.耕植在民间[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
[6] 贺拉斯.诗艺[A].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79.
[7] 但丁.论俗语[A].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79.
[8]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A].伍蠡甫,蒋孔阳,翁义钦等.西方文论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8.
[责任编辑:传馨]
关键词:民间文化;副刊;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116-02
提高可读性一直是报纸副刊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它虽然相对新闻版面以文艺色彩较浓、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为特点,但终究是大众传媒报纸的一部分,只有具有可读性才能拥有广大读者,有效完成党的“耳目喉舌”的使命。同时,面对电视、广播、网络等众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报纸为了自身生存,也必须如此。《西安日报》副刊《文化视点》2012年以来刊登的系列报道“走访关中帝王陵”说明,根植民间文化之中,对提高报纸副刊可读性有多方面的作用。过去副刊虽然刊登过大量根植民间文化创作的作品,但是由于在理论上探讨不够,因此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民间文化可给副刊带来生气
报纸副刊上刊登的以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很多。这类文章写不好,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困境,让人觉得都是陈旧的历史或死人的东西,缺乏生气,和当下活人关系不大。单纯的写作技巧,时常解决不了这方面的问题。
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谷”的陕西关中曾为13朝古都所在地,60多位独立王朝帝王埋在这里。由于当地历代官民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大多数被保存下来,目前发现的有40多座,陕西因此为全国已知帝陵数量最多的省份,在世界上亦属罕见。帝王陵文化十分丰富,做好它们的文章,对于宣传中国悠久历史、保护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对提高报纸吸引力更是毋庸置疑。但是从外观看这些帝王陵,堆土成陵的是座土包,依山为陵的连土包都没有,保存下来的其他建筑亦不多,甚至没有。按照老套路,做这个文章肯定出力不讨好。在报纸版面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无异于浪费。因此,在《西安日报》“走访关中帝王陵”之前,报刊、电视等媒体没有对其做过系统报道。然而2012年2月8日“走访关中帝王陵”第一期《周武王陵》见报当天,就得到多方肯定。陕西省文物局领导称赞该系列报道将帝王陵写“活”了。
该系列报道最大特点,就是在帝王陵的历史、考古成果等躯干上展示了民间文化的花朵。文学是人学, 脱离动态的人类活动,缺少现实生活,就会变成一朵缺乏生命力的、枯萎的花,可读性大大减弱;高扬生命,必然生气勃勃。民间文化是人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中帝王陵虽然一两千年了,曾经管护它们的朝廷已经灰飞烟灭,但帝王陵文化没有“死”,只是在失去皇室后,投身到文化生长的基本土壤民众中,从过去富丽堂皇的皇家文化,转变为朴素但生命力最强的民间文化。如果没有民间文化的血肉,帝王陵文化必然成为不为人欢迎的骷髅、干尸。“走访关中帝王陵”好就好在展示了帝王陵文化的血肉,让人看到了活着的帝王陵文化。
二、民间文化是肥沃土壤可供副刊吸收养分
“走访关中帝王陵”大量地吸收了民间文化中的内容,仅民间传说故事就引用了约百个,使文章显得十分丰满。
副刊作品要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首先就得拥有丰富的美的内容。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民间文化是民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民众生活,有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笑话、谜语等民间文学;有民间小戏﹑曲艺等民间艺术;有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等风俗习惯;有服饰、剪纸、木偶等显性的物质文化;有信仰、禁忌等无形的精神文化;还有祭祀等伴有固定仪式、动作、程序的行为文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民族的民间文化又有区别。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民间文化也不是铁板一块,为适应不同的人、不同情况,会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因此民间文化非常丰富。
可以想见,如果“走访关中帝王陵”离开了民间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必然营养不良。同时民间文化中的民间传说故事、民谚、歌谣等,本身就是文学的一部分。“走访关中帝王陵”将它们直接吸收,或加工提炼后再利用,势必缩短了创作过程,提高了创作效率。
三、民间文化式样可使副刊为大众喜闻乐见
“走访关中帝王陵”之所以受人称道,还有一个原因是具有朴素﹑简练﹑清新、灵活的风格,没有竭尽全力展示作者文字技巧、知识才学、思想智慧的挤压感。这明显是受民间文学式样的影响。
进境问俗、入乡随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应是副刊作品的创作常识。民间文化中的民间文学,不是哪个人的独创,作者也是听众,天然地采用了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
纵观历史,民间文学式样是专业文学式样的源头,文学作品与民间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今天称之为专业文学的式样,基本上都是从民间文学的“老家”出发,通过发展、壮大而成的。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始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己有。”虽然专业文学后来自立门户,成了家业丰厚的精英文化,声名显赫,但各个时代的文学从没有中断过从各种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学表现手法、样式中吸取养分,特别是当专业文学陷入困境,需要改革时,往往借助“娘家”民间文学的势力发轫,从而拯救衰弊。这犹如果树,不仅要在土壤里生根发芽,而且枝头绽放的花朵无论多么鲜艳,也需要继续从土壤里吸取养分;果实无论挂得多么高,最终还要回归土壤获得新生。民间文化不是典籍文化,没有权威限制,它的率性而作、随心而改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容、语言、表达形式等必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创新,即使在同一时代、稳定的社会状态下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复制过去,必然要进行适度调整,以适应民众求新的口味。因此民间文学可不断地为专业文学提供众多的新式样。 四、民间文化可帮助副刊对症下药
副刊作品,仅仅从民间文化中吸收了养分,去表达民众不关心的主题,或者只是满足于让读者解闷,消遣,起码不能说完全实现了“用之于民”。副刊作品必须站在民间的角度做出选择。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诗人“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里,民间文学一直像沉稳的河床,左右着专业文学潮流的方向、节奏和波澜。民间文化来自于民众,最能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从中可以了解民间的需求和困惑。
民众由于受地理位置、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难免存在偏见、不正确的思维方式等,这些都必然在民间文化中表现出来。同时,民间文化为民众集体所共有的特性,使其具有巨大的惯性,在风俗等许多方面容易落伍,滞后于时代发展。基于同样的原因,民众很难意识到。作家根植民间文化之中,以知识分子觉醒的文明意识和现代化眼光对民间文化进行透彻审视,深刻剖析,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高质量的副刊作品,必然是重视对人生和现实生活本质的揭示与探索。民间文化人人拥有,每个人都是一个民间文化集装箱。从民间文化角度切入生活、审视人生,能深层、完整、立体地把握人生的本质,看到人的文化生命发展的轨迹,从而对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校正和导引。
我国报纸副刊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进行道德教育。既有审美作用,又具有道德教育作用的作品,才会意味深长。但道德教育绝不能是枯燥的说教,方式方法要易于为大众接受。
除了要采取前面提到的民众乐于接受的民间文化的式样外,还需注意到,民间文化的巨大惯性不仅会出现问题,而且多是“慢性病”,很顽固,不可轻易采取西医外科手术式物理切割。那样不仅副作用太大,而且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采用中医逐步调节手法,从而使民间文化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与当下文明对接。
在关中,有民间传说,帝王陵上的土能镇邪,所以常有人到帝王陵上取土;有的民间传说,帝王陵位置风水好,埋到帝王陵跟前能使后人兴旺,所以有的人把亲人的坟埋在帝王陵四周。这类现象影响了帝王陵古迹的保护,也破坏了帝王陵景色。“走访关中帝王陵”《压掩不住的庄陵》一文围绕三原县唐敬宗李湛庄陵周围“唐王陵不能动,谁动了会招祸”传说大做文章,虽然文中没有说一句那些神鬼、报应的传说是封建迷信,但借助民间文化自身的力量进行对冲,使那些认为“帝王陵上的土能镇邪”,“埋到帝王陵跟前能使后人兴旺”的观点不攻自破。这说明,也许两种相互对立的民间文化均是落后、错误的,然而它们就像“是药三分毒”的草药,这种文化的相互对冲,会化解疾病,不需要生硬地讲群众难以理解、没有兴趣的大道理。
五、结 语
“走访关中帝王陵”系列报道在刊登期间,一直受到各界好评。《中国文物报》作为国家级媒体,2012年3月23日对此系列报道做了报道。该系列报道中的单项作品,获陕西新闻奖一等奖1次、陕西新闻奖三等奖1次、西安新闻奖一等奖1次。2013年10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协调小组在《新闻阅评》中称赞“走访关中帝王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做好帝陵文物保护,加快文化强省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加褒扬。”
“走访关中帝王陵”系列报道说明,民间文化对于报纸副刊来说,绝非可有可无。根植于民间文化中,吸收养分,可显著提高可读性。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2] 杨占平.文学的出路:关注民生[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
[3] 赵德利.文艺学基础理论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4] 高建平.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 甄陵.耕植在民间[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
[6] 贺拉斯.诗艺[A].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79.
[7] 但丁.论俗语[A].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79.
[8]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A].伍蠡甫,蒋孔阳,翁义钦等.西方文论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8.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