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1年8月16日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采取改良Jadad评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另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3设立的评价标准和RevMan 5.4 软件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RCT文献,总样本量为1 411例(试验组813,对照组598)。纳入文献的干预措施为丹黄祛瘀胶囊+常规抗生素治疗vs常规抗生素治疗、丹黄祛瘀胶囊vs常规中成药治疗、丹黄祛瘀胶囊联合常规中成药治疗vs常规中成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率(RR=1.40, 95%CI [1.13, 1.75] , P=0.003)、盆腔包块消失率(RR=1.55, 95%CI [1.19, 2.03] , P=0.001)、盆腔包块大小(MD=-1.03, 95%CI [-1.29, -0.77], P<0.000 01)、下腹压痛消失率(RR=1.56, 95%CI[1.18, 2.07] , P=0.002)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MD=-3.84, 95%CI [-6.46, -1.23], P=0.004)、血清TNF-α含量(MD=-29.11, 95%CI [-36.33, -21.89], P<0.000 01)方面优于对照组。而丹黄祛瘀胶囊联合常规抗生素治疗在降低1月内复发率方面与单纯抗生素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6, 95%CI [0.95, 1.65] , P=0.10)。安全性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黄祛瘀胶囊单用或联合对照组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消除临床症状体征、消除盆腔包块、减小盆腔包块大小、消除下腹压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确,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受纳入文献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研究结果需高质量RCT研究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背景】聚谷氨酸作为一种天然多功能的聚合物,近年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很难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微生物发酵是目前生产聚谷氨酸的有效途径。【目的】从基因水平探究枯草芽孢杆菌聚谷氨酸合成途径中degS、degQ、degU、swrA、rocA、putM基因的功能,通过分子改造实现对代谢途径的调控。【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对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进行敲除或过表达,分别构建了degS、degQ和d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等各项工作要求。要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进展,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农村地区内生动力,调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本研究主要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探讨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旨在为激发农村地区内生动力提
慢性盆腔炎(CPID)是妇科常见疾病,其病程长、复发率较高,一般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完全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弱,病程迁延所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性交疼痛、易疲劳等,可引发不孕、异位妊娠,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以双联或多联抗生素为主,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且有一定副作用,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传统中医药治疗CPID疗效显著,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传统中医
期刊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以就诊时间顺序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研究组予穴位贴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统计随访6个月患者的总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4
目的:探讨棱莪消积汤加减对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疗效以及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SPID湿热瘀阻证女性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根据《中医药治疗七种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予常规抗生素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棱莪消积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比较血常规指标、临床
目的:观察紫花盆炎方(ZHPYP)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借助代谢组学技术分析ZHPYP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后遗症的疗效机制。方法: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正常人的血清,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检测患者血清中IL-2、IL-4和IL-10因子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血清样本。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3周时,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在我国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该病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对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文中的高中思政高效课堂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真正打造生本课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复习能力、总结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高中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目的。
目的简要阐述瑞典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培养现状,为我国MPH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查询获取瑞典MPH教育信息,结合笔者瑞典求学经历,以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瑞典MPH教育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术道德及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结论我国MPH培养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