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双向联系,通感联想,情境激创”是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使学生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学生亲切可感、身临其境,在情境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学习。
关键词: 《苏州园林》教学 双向联系 通感联想 情境激创
所谓“双向联系,通感联想,情境激创”是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而统合成的一种教学方法。《苏州园林》通过对苏州园林中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探讨,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一、理论依据
1.认知的直观性
在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演绎中,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按照控制论的心理原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认识的运动形式,其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和符号等内隐行为。在给定的情境中,人们根据环境的反馈改进他们的行为。用了情境教学法,它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亲切可感、身临其境,在情境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学习。
2.操作的可行性
操作往往与具体的认识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相互影响、交流可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在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可综合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情感的可行性
在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创造的主人,自然而然地使情感得以渲染、升华,达到认知、操作、情感的同步提高。
二、课程结构
1.生活—导入课题—通感联想,激情引趣—初入情境
由生活实际进入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凭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综合感官,以一种或多种感官引发另一种或多种感官的迁移,使各种感觉相通、相综合而衍生出对事物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在《苏州园林》中请学生通过一段电视《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片段感受私家园林的气氛,联想到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私家花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感受书中的主人公在这个私家园林中的生活,聚客会友、读书作画。接着在苏州评弹的悠扬乐曲中播放苏州园林的优美图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进入苏州园林中,与此同时请学生初步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分段教学,激发情感。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留空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分阶段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亭台楼榭进入苏州园林,拙政园,荷花池边,柳树轻浮,使学生身临其境。再到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到历史名迹中的人文景观,与文徵明的渊源。最后让学生体会到园林的造园因素,它们构成了诗情画意的园林,体会到艺术从生活中来,以及这些造园因素中的艺术人文内涵,认识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林的实质。其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成为学习的主体。
(2)联系旧知,培养自学 。
学生对于苏州园林中的这些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是有模糊概念的,只是知其一不一定知其二,请他们联系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初步尝试,互学互教,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3.学生自主—升华情境—提高审美
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激情被唤起、提高,他们发现其实熟悉的苏州林园中有许多新的东西等待他们发现,有许多景观他们游览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许多典故文化知识是他们不知道的,有许多美景他们当时没有体会到的。此时,请他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演绎情境、发现园林中的人文艺术,发现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点、线、面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从学生角度入手促进审美能力提高、情境升华。
4.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生活、江南文化、人文艺术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与之相结合的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艺术的精华,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山水花木、建筑等融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环节不仅要对本课所学内容予以小结(形式可由学生小结、教师复述等),还要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使情境发散到生活中去运用。
三、教学策略
1.双向联系、互补的策略
教学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位艺术大师曾说:“艺术源自于生活”,正如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样,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将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开拓学生思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更有助于美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苏州园林》的教学正是如此,在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让他们感知、发现、了解园林中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等造园因素中的生活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
2.情境激发、渗透的策略
情境即情景,是指一定场合的景象、境地。在特定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中,如本课的地点——苏州园林,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游戏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上分段教学、联系旧知识,循序渐进、逐步渗透,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具体感知,增强学习效果。
3.感官调动、交互的策略
学生进入情境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并互相沟通,产生共鸣而激发创作意识。感官的调动不是机械的驱动,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有发展的活动,它为情境的推进、知识技能的传授、情感的激发提供有效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觉交融,身心愉悦。 四、教案应用
课题:苏州园林。
类别:美术。
课时:2课时 (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年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2)技能目标:在对园林艺术造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中,让学生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园林——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赏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创造目标:通过对园林艺术特点的学习,学生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参观旅游中分析并掌握园林的各种要素。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的造园要素。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楼梦》大观园的影视资料,描绘苏州园林的图片,关于苏州园林内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资料,苏州评弹的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片段。提问:这是哪部名著,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伴随着苏州评弹悠扬的乐曲切入苏州园林的画面。学生感受熟悉的苏州园林是如此的动人。(进入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应该更熟悉?(师生共同探,进入课堂的主题)
教师揭晓今天的游览地点——拙政园(学生很熟悉的地方,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苏州园林有“名园之冠”的美称,是现存私家园林的代表。(图片映示进一步进入情境)
(2)园林的起因:①提问式进入。(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思索私家园林多集中于江南的原因,使他们自主联系旧知。)师生共同探讨,地理气候因素,交通航运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联系已知的地理历史知识,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串联的作用。)。②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向我们介绍一个园林(简单介绍,参与其中,教师穿插影像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和情感。)。
(3)园林元素总述。提问:为什么古人要在咫尺之地凿池堆山,创造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移步换景的效果吗?学生讨论。 教师切入拙政园的画面(这一部分,让学生联系旧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小结:①中国的造园艺术深受儒、道家影响。②万物静观皆自得,要想保持清静无忧的最佳心态就要让心灵融合于自然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4)园林元素分述。在园林中凡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各种风物、环境皆可为“景”,构成园林主要物质就是造园要素。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在分述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边映示园林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学生从拙政园的情境中体会出园林的主要元素,感受园林的诗情画意。)。
(5)园林中的人文内涵。(映示图片,进入人文情境)师生共同回想园林元素中的人文内涵(激发情境)。学生举例,如:园林中的漏窗以“琴、棋、书、画”作为花窗的装饰,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关系。教师讲解许多文人参与设计和造园,古典园林中的绘画、诗歌、文学在园林景致、匾额楹联、陈设布局中的体现(把学生的情绪推向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殿堂,体味园林的人文精神内涵。)。
(6)历史名迹:文徵明与拙政园,简单讲解文徵明与拙政园的渊源(园林与文人画家渊源的现实例子。)。
3.总结收获
生活、美和人文精神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处处都是诗情画意,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将情境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体味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普通初中课程方案(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师教学用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3]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美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苏州园林》教学 双向联系 通感联想 情境激创
所谓“双向联系,通感联想,情境激创”是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而统合成的一种教学方法。《苏州园林》通过对苏州园林中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探讨,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一、理论依据
1.认知的直观性
在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演绎中,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按照控制论的心理原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认识的运动形式,其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和符号等内隐行为。在给定的情境中,人们根据环境的反馈改进他们的行为。用了情境教学法,它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亲切可感、身临其境,在情境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学习。
2.操作的可行性
操作往往与具体的认识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相互影响、交流可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在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可综合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情感的可行性
在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创造的主人,自然而然地使情感得以渲染、升华,达到认知、操作、情感的同步提高。
二、课程结构
1.生活—导入课题—通感联想,激情引趣—初入情境
由生活实际进入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凭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综合感官,以一种或多种感官引发另一种或多种感官的迁移,使各种感觉相通、相综合而衍生出对事物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在《苏州园林》中请学生通过一段电视《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片段感受私家园林的气氛,联想到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私家花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感受书中的主人公在这个私家园林中的生活,聚客会友、读书作画。接着在苏州评弹的悠扬乐曲中播放苏州园林的优美图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进入苏州园林中,与此同时请学生初步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分段教学,激发情感。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留空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分阶段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亭台楼榭进入苏州园林,拙政园,荷花池边,柳树轻浮,使学生身临其境。再到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到历史名迹中的人文景观,与文徵明的渊源。最后让学生体会到园林的造园因素,它们构成了诗情画意的园林,体会到艺术从生活中来,以及这些造园因素中的艺术人文内涵,认识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林的实质。其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成为学习的主体。
(2)联系旧知,培养自学 。
学生对于苏州园林中的这些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是有模糊概念的,只是知其一不一定知其二,请他们联系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初步尝试,互学互教,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3.学生自主—升华情境—提高审美
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激情被唤起、提高,他们发现其实熟悉的苏州林园中有许多新的东西等待他们发现,有许多景观他们游览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许多典故文化知识是他们不知道的,有许多美景他们当时没有体会到的。此时,请他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演绎情境、发现园林中的人文艺术,发现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点、线、面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从学生角度入手促进审美能力提高、情境升华。
4.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生活、江南文化、人文艺术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与之相结合的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艺术的精华,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山水花木、建筑等融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环节不仅要对本课所学内容予以小结(形式可由学生小结、教师复述等),还要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使情境发散到生活中去运用。
三、教学策略
1.双向联系、互补的策略
教学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位艺术大师曾说:“艺术源自于生活”,正如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样,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将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开拓学生思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更有助于美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苏州园林》的教学正是如此,在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让他们感知、发现、了解园林中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等造园因素中的生活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
2.情境激发、渗透的策略
情境即情景,是指一定场合的景象、境地。在特定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中,如本课的地点——苏州园林,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游戏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上分段教学、联系旧知识,循序渐进、逐步渗透,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具体感知,增强学习效果。
3.感官调动、交互的策略
学生进入情境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并互相沟通,产生共鸣而激发创作意识。感官的调动不是机械的驱动,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有发展的活动,它为情境的推进、知识技能的传授、情感的激发提供有效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觉交融,身心愉悦。 四、教案应用
课题:苏州园林。
类别:美术。
课时:2课时 (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年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2)技能目标:在对园林艺术造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中,让学生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园林——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赏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创造目标:通过对园林艺术特点的学习,学生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参观旅游中分析并掌握园林的各种要素。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的造园要素。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楼梦》大观园的影视资料,描绘苏州园林的图片,关于苏州园林内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资料,苏州评弹的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片段。提问:这是哪部名著,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伴随着苏州评弹悠扬的乐曲切入苏州园林的画面。学生感受熟悉的苏州园林是如此的动人。(进入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应该更熟悉?(师生共同探,进入课堂的主题)
教师揭晓今天的游览地点——拙政园(学生很熟悉的地方,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苏州园林有“名园之冠”的美称,是现存私家园林的代表。(图片映示进一步进入情境)
(2)园林的起因:①提问式进入。(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思索私家园林多集中于江南的原因,使他们自主联系旧知。)师生共同探讨,地理气候因素,交通航运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联系已知的地理历史知识,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串联的作用。)。②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向我们介绍一个园林(简单介绍,参与其中,教师穿插影像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和情感。)。
(3)园林元素总述。提问:为什么古人要在咫尺之地凿池堆山,创造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移步换景的效果吗?学生讨论。 教师切入拙政园的画面(这一部分,让学生联系旧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小结:①中国的造园艺术深受儒、道家影响。②万物静观皆自得,要想保持清静无忧的最佳心态就要让心灵融合于自然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4)园林元素分述。在园林中凡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各种风物、环境皆可为“景”,构成园林主要物质就是造园要素。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在分述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边映示园林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学生从拙政园的情境中体会出园林的主要元素,感受园林的诗情画意。)。
(5)园林中的人文内涵。(映示图片,进入人文情境)师生共同回想园林元素中的人文内涵(激发情境)。学生举例,如:园林中的漏窗以“琴、棋、书、画”作为花窗的装饰,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关系。教师讲解许多文人参与设计和造园,古典园林中的绘画、诗歌、文学在园林景致、匾额楹联、陈设布局中的体现(把学生的情绪推向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殿堂,体味园林的人文精神内涵。)。
(6)历史名迹:文徵明与拙政园,简单讲解文徵明与拙政园的渊源(园林与文人画家渊源的现实例子。)。
3.总结收获
生活、美和人文精神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处处都是诗情画意,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将情境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体味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普通初中课程方案(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师教学用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3]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美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