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心眼的苏东坡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没有几人能翻越的高峰,有人说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人说他是个正直的清官,有人说他很迂腐,也有人说他偏执得很可爱。但是,把他放在当时中国官场文化与文坛世俗的双重透视内,也许会还原苏东坡的最大特征,那就是三个字:缺心眼。
  嘉祐元年,也就是1056年,20岁的苏东坡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21岁就高中榜眼,真可谓仕途不可限量。
  既然入围官场了,就得按照官场这一套要求自己。举手投足都得有这种味道。可苏东坡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还是狂放不羁、大大咧咧,尤其要命的是没有摆正主业与副业之间的位置。
  他一生写过多少作品,可能谁也不能给个准数,现在能看到的有4200首诗、300多首词,800多封散文式书信。现存的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他从政以后创作的。这意味着,他21岁开始为官,到65岁离开这个世界,在几经沉浮的宦海中,他几乎每年出手120多件作品,平均是3天一篇(首)。加上腹稿、初稿、改稿、另起稿,修订稿,照此算来,至少每天都得动手写稿。他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与夸张,题材广泛,诗词的产量以及质量,在当朝都是首屈一指的。
  苏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东坡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益于王僧虔、李琶、徐浩、颜真卿、杨凝式,从而自成一家。
  作为纯粹的文人,这倒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他忘记了自己是官场一员,有时还是要员的身份,忘记了自己处在险恶的官场环境。
  尽管,苏东坡吟诗填词并没有影响政务,就是在被贬的许多地方也干出了显著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杭州任太守期间,他怀着一颗朴素的爱民之心,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国立医院“安乐坊”。修建水库,改善了居民的用水,疏浚运河,畅通了水路交通,存粮赈灾,减轻了百姓的苦难。
  但是,他创作出如此丰硕的作品,弄得民间到处传诵,怎能不令上级和同僚“扎眼”呢?朝中的李定、王圭、沈括、李宜之等在工作上找不出他什么毛病,就拿他这个说事,不断地到皇帝那里奏上几本,这就够让他“喝两壶”了。
  再加上苏东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长个心眼,不分场合、激情喷涌、放浪不羁、无所顾忌,使其他文人特别是文人官员相形见绌,用四川话来说,这就是有点“不知趣”了。
  这里有个传说,版本取于民间,是否真实,已经无法考证,但足见苏东坡极好冲动的性格和才华过露的毛病。
  一天,苏东坡跑去找王安石玩,直接走进书斋,看到桌上的一张宣纸上写着:“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他心想:哪有黄狗卧花心的。不是瞎说嘛。于是,他心血来潮,才情抑制不住了,不假思索地动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老回来一看,居然敢改他的诗?顿时就像被刺伤的熊一样咆哮不已,感到这不是明摆着向他挑战吗!于是,这位心胸不是那么宽广的王老直接把苏东坡贬到广西合浦去了。苏东坡到了民间才明白,原来那“明月”指的是一种鸟。叫“明月鸟”,那“黄狗”是虫子,叫“黄狗虫”。
  苏东坡本来才学太高、天赋太高,智慧太高,已经够遭人嫉妒了,但他仍然刚直任性,不加约束地把才华暴露在对他本来就不利的环境中。完全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导致被污蔑,被糟蹋,被恶贬。
  这一切,似乎带有点宿命的性质,正如他弟弟苏辙所说的,“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身在官场,才高招风;离开官场,想必宽松。否也,只要你还保留了“官员身份”,还是由不得你任着性子“显摆”。苏东坡贬到惠州后,生活的艰辛困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以豁达超脱的生命态度来感受这种生活。这一期间,他的词章也颇具豪放性格。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起句就把赤壁怀古之情置于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时间中去,奠定了全诗的豪放基调。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有音响、色彩,势态、气象阔大,笔力飞动,确实是历代豪放词中少有的气魄。
  可是,苏东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京城里有许多双幽幽的眼还在盯着他呢。一天,他全家团聚,偶逢其兴,便提笔写了一首《纵笔》诗:“自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不久,这首诗传到了京城,知枢密院事章悖见了,嫉妒异常,他恨恨地说道:“你不是春睡美吗?我偏偏要让你睡不着觉。”于是,在宋哲宗绍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97年4月17日,朝廷下令贬苏轼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苏洵曾这样评价过自己的儿子苏东坡。他说:“这孩子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不通机变,日久必遭人口舌之诬。”
  真是知子莫如父。
  苏东坡曾经很个性地说过:“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意思很清楚,不说出来自己不痛快,最终还是说吧,自己痛快要紧。
  看看这个缺心眼的苏东坡,讲话,做事竟是逆向思维的,并且不留任何余地,此正乃官场之大忌也。这样一来,才华成为他情商的最大短板:缺乏亲和力,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苏东坡恃才傲物,是一個“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你越说好,他越说不好。他评价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他脑子里想当然的那“一根筋”。
  当王安石推行新政时,他经常在他的诗歌中讥讽朝政,特别是对王安石的新法很不恭敬,而且上疏反对。一次,他对着当朝皇帝神宗的面指责: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这个人,胆子也太大了吧!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卷入了“乌台诗案”。
  看来,行正道、发直言的文人不为民为官,是社会的悲哀,文人太会当官,是文人的悲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值元丰八年,神宗病故,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政局发生变化,终于熬到了王安石下台,轮到了司马光执政。旧党执政后全面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谁知这个苏东坡又坚决反对。他虽不赞成王安石那种疾风骤雨式的变革,但也反对把王安石所有的新政“全盘否定”,主张“参用所长”。这还不算,他甚至质问司马光:从前你任谏官时,因与韩琦在某些事情上意见不合,你也敢于同他争辩到底,这事你还曾经亲口向我讲过呢!现在,你自己做了宰相,难道就不允许我把话说完吗?
  苏东坡就是那种臭脾气。他不是那种唯唯诺诺,两头都不得罪的人,有了话就憋不住,缺乏玩政治的机心和权术。如此聪明绝顶的人,竟是个政治白痴,这说到底还是书生气作怪。元祜四年三月,他被恼怒的司马光和那帮对他忌恨不已的旧党,又一次贬任杭州去了。
  到任后,他开始整理西湖,那秀美如修眉的苏堤和那虹桥般的仙岛,以点睛之笔顿增西湖之神韵,同时也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官场失意出诗人,这是一种悖论。也是一种事实。也许。苏东坡要感谢那些排挤、诬陷、打击、报复甚至逮捕他入狱的官吏,没有这些政客和文痞,他就不会愤怒,不愤怒他就写不出好诗,没有好诗就不可能流芳百世。但是,他毕竟付出最后被流放到“南蛮孤岛”的代价。
  苏东坡用诗人天真单纯的思维方式掂量着世间的人与事,太浪漫,太天真,太容易动情了,从不琢磨别人,也不考虑被人算计。
  苏东坡频繁地出京城,入京城,忽而黄州,忽而惠州,忽而儋州,郁闷的心灵最后还是安静了下来。临终前,他终于弄清楚了:“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并且他将这种体会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在《洗儿》中这样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啊,此时觉悟已经晚也,“缺心眼”的性格障碍,让他的学费缴得太多太多了……
  摘自《散文百家》
其他文献
2018年可以说是锦鲤年,每个人都向往成为锦鲤,每个人也都希望可以沾上锦鲤的好运气。可我发现,我眼中那些越好运的人,其实越努力。只相信好运这么表层的要素,你会错过背后真正的宝藏。运气是努力以后、成功以前的添加剂,想要锦鲤命,还是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比较靠谱。可以做好準备希望运气好点,但别没做准备只求好运护体。一生之中,路上捡到钱的好运发生过,路上踩到屎的坏运也发生过,人生却是去除那个最高分、再去掉那个
期刊
有一次,我要去一座被沙漠环绕的城市,临行之前和当地的朋友联络,她不停地說:“毕老师,你可要做好准备啊,我们这里经常是黄沙蔽日。不过,这几天天气很不错,只是不知道它能不能坚持到你来到的那一天。”  我说:“不管好天气还是坏天气,我们都不能挑选。天气是你们那里的一部分,即使黄沙蔽日,也是你们的特色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这位朋友对我说,她听了我的话,就放下心来。我很奇怪,因为自觉这番话里并
期刊
一年又到岁末,匆忙得来不及总结。可是,无论怎样急迫,我想拉着你的手轻轻按一次暂停键,梳理梳理自己,无论在遭际着什么,请与自己和解。是的,与自己和解是中年人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与自己和解就先学会爱自己。  闲来无事在小区看一群妈妈遛娃,七八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总是要有争执。一位小男孩新买了辆平衡车,很是嘚瑟,另一个小男孩羡慕不已,一次又一次提出“让我玩会儿”,平衡车车主男孩玩兴正浓,优越感正盛,当然不
期刊
我自己钓鱼,手气极其不好,一辈子几乎无收获。其实第一次还是运气不错的,鱼竿甩出去,立刻就感觉有鱼上钩,拉上来,果真是一条小鲫鱼,活蹦乱跳。就是……这鱼不是咬钩,而是被鱼钩挂在了后背上。可见这鱼有多倒霉,游着游着,大祸从天降,就把自己挂上了。只是后来命运反转,当时同去的朋友手忙脚乱过来摘鱼钩,太激动,手哆嗦,加上鱼又滑,一把没抓住,那鱼挣脱,又蹦回水里了。鱼算是逃过了一劫。  鱼渡劫了,可我从此以后
期刊
《曾子杀猪》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的是孔子门生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儿子哭闹不已,便哄他说,等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妻子赶集回来,见丈夫要去杀猪,急忙阻止说:“我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可不能说着玩,他不懂事,凡事都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你现在哄骗他,实际上就是教他以后骗人啊!”说罢,曾子坚持把猪杀了。  曾子杀猪的事迹传开以后,不仅儿子曾申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同时也
期刊
北京晴好的秋天,万籁俱静,朋友的话却如响鼓般震耳发聩,她说,她要用心做一件事,她觉得自己能做成,因为,余生,她只做这一件事。  忽而怅然,已经要余生了吗?为什么感觉如此渴望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呢?  接着就是满腔羡慕,多好,已经想明白了自己余生要什么,而且愿意调动所有的精力和精神来做一件事。这一世,终有一件事,值得你拼尽余生,一心一意。  余生做什么?写下这个题目时,竟然感觉有千钧重。  为什么有余生
期刊
才上初二的女孩子问我:是等,还是不等?  ——我大吃一惊,以为她芳心可可,說的是路過她窗下的小男生,或者一个遥远模糊的承诺。  结果她问的是:到底要不要等室友一起吃早饭?上自习?去卫生间……  寝室四个人,从初一起就同起同出。但到了初二之后,每个人的时间表开始微妙不同。永远有人晚起,有人在临出门前想起还忘了件事,她说要早起才能吃到喜欢的饭菜,她催促说再不去图书馆就没有空位子,她等得不耐烦了,跺着脚
期刊
一天,两只小猴在路上相遇,他们相约去磨坊玩耍。到了磨坊,见老驴正在慢腾腾地拉磨,便跟老驴说:“驴叔,您歇会儿,我们帮您拉会儿。”  小猴甲先拉磨,他越拉越兴奋,一边做鬼脸,一边做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动作,惹得一脸严肃的老驴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猴乙开始拉磨时,也挺兴奋的。可是,不久他便感到这活儿太枯燥了,便对老驴说:“驴叔,您整天在这里拉磨,不感到枯燥吗?”  “枯燥啊!但有什么办法呢,总得要干活的
期刊
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人生充满期待,这种期待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轨迹。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期待过高,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近日,某机构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期待,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  实际上,很多孩子从中学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规划,而且同学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学习竞争已让他们
期刊
成吉思汗一定没有想到,一手创立的蒙古帝国,在自己死后没多久就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往日驰骋疆场的荣光,在“帐篷”和“房屋”两派的对峙中渐渐消耗殆尽。  如何治理一个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大概是每个有野心的游牧民族统治者都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想入主中原意味着必须要适应更先进的文明,意味著要舍弃一些自己民族原有的东西。住帐篷还是房屋?这个分歧几乎从未达成一致。  忽必烈是选择“房屋”的,至少是部分“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