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洛阳师范学院立项国家基金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批科研经费306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洛阳师范学院的本科办学时间至今不过10年。2000年之前,国家级项目还是个空白,省(部)级项目也非常少。那么,短短10年间学校是凭着什么“法宝”使科研工作喜结硕果的呢?
洛阳师范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张宝明告诉记者:“科研是一所学校的名片,高校之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科研实力的竞争。我们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在2005年和2008年两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的宣传力度,使全校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明显提高,国家基金立项数量和经费资助数额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狠抓学术团队建设
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的主题之一。专科教育层次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但没有学科建设,这是本科与专科的根本区别。升本之初,硬件设施不健全、软件技术跟不上,然而,洛阳师范学院领导并没有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退缩,他们一致认为:科研落后不可怕,观念落后才是最大的落后。
洛阳师范学院在全面研讨、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科研管理,构建科研平台,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团队,打造科研特色,全面提升科研管理与学术研究水平,在充分分析自身学科建设条件的情况下,重点培养文学、化学、物理等优势学科,并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洛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为保证优势学科的持续、稳定发展,学校对重点学科建设坚持“三高一低”的指导思想。“‘三高’是指‘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高级别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一低’是指‘低重心运行’。学校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教授、博士进行跟踪管理,注重以事业留人,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承担高级别项目、发表高水平成果;重点学科实行学校、院(系)、学科带头人三级管理,低重心运行,按照‘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和调动重点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宝明介绍说。
洛阳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相比同类高校起步早、措施到位,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了解,洛阳师范学院目前拥有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扩大重点学科的科研经费使用权,根据各重点学科发展情况制定科研指标,年终完不成任务者学校将取消对其科研的经费资助,这一管理模式明确了科研工作的任务要求,有助于重点学科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人才学科建设就无从谈起。洛阳师范学院十分重视引进科研人才,重点学科共有教授、博士10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6人,初步形成了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实力过硬的科研队伍。
谈起学校的科研工作,张宝明高兴地说:“科研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在科研的引导下,教育才有可能有其深度、广度、科学性、合理性,并且沿着正确的道路持续发展下去。目前,‘崇尚学术之风,坚持学术至上’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洛阳师范学院的大学文化之中,在全校形成了科研、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
夯实科研条件 管理以人为本
科研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高水平的科研需要强有力的环境条件做支撑。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逐步完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加大对科研支持的倾斜力度,重点发掘培养学科带头人,优化发展科研团队,以学科基地为依托,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汇聚人才、涌出成果、共享资源”的原则,建设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科研平台。
在如何发挥自身潜力和特色方面,洛阳师范学院的做法是贯彻“三结合”原则。所谓“三结合”就是学术自由与学科导向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社会需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张宝明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坚持学术自由,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开展研究工作,但作为学科带头人一定要注意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合力。学校的基础研究比较雄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应用性研究,申请成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绿色杂化功能材料’和洛阳市重点实验室‘激光光谱技术’‘中草药中间体技术’等,成立了科技孵化基地,设立了应用性项目专项基金。地方院校必须既适应社会需要,又有自己的科研特色。学校地处河洛,人文底蕴丰厚,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学校在河洛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专门史、美术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学和音乐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特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洛阳师范学院科研工作的另一大亮点是“服务当先”。科研管理处处长潘留占介绍说,每年申报项目前,科研管理处不仅对全校各院(系)充分宣传动员,还专门组织专家对所报选题进行反复论证、仔细推敲,并邀请国家基金委、国家社科规划办相关专家指导项目论证工作,之后科研管理处还组织校内专家组对申报书的格式、内容等进行全面把关;申报书上交后,学校还对评议过程予以全程关注,使广大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评议动态。“项目获准立项后,科研管理处的服务又进入了另一个关键期,在我们看来,怎样出色地完成项目才是最大的挑战。跟踪关心项目主持人,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做好服务督促工作,以确保获批的项目能够如期顺利完成。与其说我们是科研管理部门,倒不如说我们是科研服务部门更贴切一点儿。”潘留占说。
系统、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是科研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据了解,早在2004年,学校就在广泛征求全校教师和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予以完善。潘留占认为,科研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制定条理清晰的条条框框,更是信誉度高、执行力好的制度。《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制定早、条理清晰合理,多年来执行到位,不仅解决了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激情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信心,在全校有很高的信誉。
坚持“学术至上”理念 注重学术交流
在搞好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洛阳师范学院还坚持“学术至上”的理念,积极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提倡严谨务实的科研风气。
学术研究是一个逐步涵化积累的过程。要获取高级别的项目,就离不开平时的科研积累。为此,学校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及应用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等多个校内科研项目。“学校设立这些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不同层次科研水平的老师提供相应的支持,使不同水平的老师都能够得到相应的科研资金资助。”潘留占说。
“交流是学术进步的催化剂,学术研究绝不能闭门造车。”这是洛阳师范学院一条不成文的科研工作原则。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第三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第六届因明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等国际及全国性会议70多次,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500余人到校讲学。诺贝尔奖获得者Rohrer博士,德国耶拿大学Kulshammer Burkhard教授,中国科学院姜伯驹院士、薛其坤院士、都有为院士、孙昌璞院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陈学飞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到校讲过学。广泛的学术交流不仅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开阔了学术眼界,而且激发了他们挑战高层次项目的勇气和信心,而这又直接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
由于思路正确、措施得力,洛阳师范学院在升为本科院校后不久就实现了国家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项目203项。学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491篇。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被SCI、EI收录论文700多篇,SCI三区以上的论文117篇。2009年,学校青年教师谭勇刚在SCI一区物理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洛阳市录入《2009年洛阳大事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教师在《文学评论》《哲学研究》《世界历史》等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0多篇,10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摘编。
谈及今后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思路,张宝明表示:“‘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坚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位点建设为目标,着力构建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努力培育富有个性特色而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学科,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坚持科研服务教学、促进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责编:路 童
洛阳师范学院的本科办学时间至今不过10年。2000年之前,国家级项目还是个空白,省(部)级项目也非常少。那么,短短10年间学校是凭着什么“法宝”使科研工作喜结硕果的呢?
洛阳师范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张宝明告诉记者:“科研是一所学校的名片,高校之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科研实力的竞争。我们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在2005年和2008年两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的宣传力度,使全校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明显提高,国家基金立项数量和经费资助数额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狠抓学术团队建设
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的主题之一。专科教育层次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但没有学科建设,这是本科与专科的根本区别。升本之初,硬件设施不健全、软件技术跟不上,然而,洛阳师范学院领导并没有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退缩,他们一致认为:科研落后不可怕,观念落后才是最大的落后。
洛阳师范学院在全面研讨、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科研管理,构建科研平台,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团队,打造科研特色,全面提升科研管理与学术研究水平,在充分分析自身学科建设条件的情况下,重点培养文学、化学、物理等优势学科,并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洛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为保证优势学科的持续、稳定发展,学校对重点学科建设坚持“三高一低”的指导思想。“‘三高’是指‘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高级别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一低’是指‘低重心运行’。学校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教授、博士进行跟踪管理,注重以事业留人,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承担高级别项目、发表高水平成果;重点学科实行学校、院(系)、学科带头人三级管理,低重心运行,按照‘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和调动重点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宝明介绍说。
洛阳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相比同类高校起步早、措施到位,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了解,洛阳师范学院目前拥有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扩大重点学科的科研经费使用权,根据各重点学科发展情况制定科研指标,年终完不成任务者学校将取消对其科研的经费资助,这一管理模式明确了科研工作的任务要求,有助于重点学科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人才学科建设就无从谈起。洛阳师范学院十分重视引进科研人才,重点学科共有教授、博士10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6人,初步形成了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实力过硬的科研队伍。
谈起学校的科研工作,张宝明高兴地说:“科研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在科研的引导下,教育才有可能有其深度、广度、科学性、合理性,并且沿着正确的道路持续发展下去。目前,‘崇尚学术之风,坚持学术至上’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洛阳师范学院的大学文化之中,在全校形成了科研、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
夯实科研条件 管理以人为本
科研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高水平的科研需要强有力的环境条件做支撑。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逐步完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加大对科研支持的倾斜力度,重点发掘培养学科带头人,优化发展科研团队,以学科基地为依托,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汇聚人才、涌出成果、共享资源”的原则,建设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科研平台。
在如何发挥自身潜力和特色方面,洛阳师范学院的做法是贯彻“三结合”原则。所谓“三结合”就是学术自由与学科导向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社会需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张宝明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坚持学术自由,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开展研究工作,但作为学科带头人一定要注意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合力。学校的基础研究比较雄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应用性研究,申请成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绿色杂化功能材料’和洛阳市重点实验室‘激光光谱技术’‘中草药中间体技术’等,成立了科技孵化基地,设立了应用性项目专项基金。地方院校必须既适应社会需要,又有自己的科研特色。学校地处河洛,人文底蕴丰厚,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学校在河洛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专门史、美术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学和音乐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特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洛阳师范学院科研工作的另一大亮点是“服务当先”。科研管理处处长潘留占介绍说,每年申报项目前,科研管理处不仅对全校各院(系)充分宣传动员,还专门组织专家对所报选题进行反复论证、仔细推敲,并邀请国家基金委、国家社科规划办相关专家指导项目论证工作,之后科研管理处还组织校内专家组对申报书的格式、内容等进行全面把关;申报书上交后,学校还对评议过程予以全程关注,使广大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评议动态。“项目获准立项后,科研管理处的服务又进入了另一个关键期,在我们看来,怎样出色地完成项目才是最大的挑战。跟踪关心项目主持人,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做好服务督促工作,以确保获批的项目能够如期顺利完成。与其说我们是科研管理部门,倒不如说我们是科研服务部门更贴切一点儿。”潘留占说。
系统、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是科研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据了解,早在2004年,学校就在广泛征求全校教师和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予以完善。潘留占认为,科研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制定条理清晰的条条框框,更是信誉度高、执行力好的制度。《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制定早、条理清晰合理,多年来执行到位,不仅解决了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激情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信心,在全校有很高的信誉。
坚持“学术至上”理念 注重学术交流
在搞好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洛阳师范学院还坚持“学术至上”的理念,积极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提倡严谨务实的科研风气。
学术研究是一个逐步涵化积累的过程。要获取高级别的项目,就离不开平时的科研积累。为此,学校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及应用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等多个校内科研项目。“学校设立这些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不同层次科研水平的老师提供相应的支持,使不同水平的老师都能够得到相应的科研资金资助。”潘留占说。
“交流是学术进步的催化剂,学术研究绝不能闭门造车。”这是洛阳师范学院一条不成文的科研工作原则。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第三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第六届因明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等国际及全国性会议70多次,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500余人到校讲学。诺贝尔奖获得者Rohrer博士,德国耶拿大学Kulshammer Burkhard教授,中国科学院姜伯驹院士、薛其坤院士、都有为院士、孙昌璞院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陈学飞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到校讲过学。广泛的学术交流不仅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开阔了学术眼界,而且激发了他们挑战高层次项目的勇气和信心,而这又直接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
由于思路正确、措施得力,洛阳师范学院在升为本科院校后不久就实现了国家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项目203项。学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491篇。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被SCI、EI收录论文700多篇,SCI三区以上的论文117篇。2009年,学校青年教师谭勇刚在SCI一区物理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洛阳市录入《2009年洛阳大事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教师在《文学评论》《哲学研究》《世界历史》等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0多篇,10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摘编。
谈及今后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思路,张宝明表示:“‘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坚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位点建设为目标,着力构建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努力培育富有个性特色而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学科,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坚持科研服务教学、促进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责编: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