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探析

来源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有其鲜明的逻辑思路,其中,生成逻辑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渊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建设论述为发展经验、以新时代国内外客观形势的深刻变化为现实依据.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看家本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从严从实的态度坚持思想路线、以加强道德修养彰显人格魅力、以坚定信仰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实践逻辑主要体现在创新理论,为实现伟大事业提供行动指南;提高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自我净化,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丰富有效途径.梳理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逻辑思路,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解与认知.
其他文献
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各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人才保障条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专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将“人法兼资”“德才兼备”作为基本立场,将“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作为建设目标,并围绕这四个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既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又极具现实的指导意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近立法对污染环境罪内容的改动集中体现了伦理层面价值观的演变历程、犯罪论层面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动态调整,以及刑罚论层面报应主义与预防主义的分配理念.三个层面存在的三组二律背反又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与发展联系,均可归结为刑法积极立法趋势下存在的法益保护早期化与刑法谦抑性的矛盾问题.我国环境犯罪治理的发展道路应当坚守刑罚法规的适正性,以罚则内容明确、处罚范围适中、罪行轻重均衡为具体标准,在刑罚配置上贯彻落实比例原则、细化罚金刑适用幅度甚至扩展保安处分措施.
在劳动环境变革的背景下,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日本将劳动压力所引发的精神疾患界定为劳灾,纳入劳灾(工伤)保险的救济范围.日本精神疾患劳灾认定以工作原因量化理论和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为核心标准,构建了以行政认定为前置程序、以司法认定为救济补充的制度结构.我国可以借鉴其一定经验,逐步将精神疾患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并以“工作原因”为中心设定具体的认定标准体系,构建行政认定与司法认定互动型认定制度.
随着数字技术对物理空间信息存储方式的变革,电子数据的技术性需求与司法实践的转化式适用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司法区块链的制度化建构为电子数据的线上化证明提供了“区块链+司法”的全新发展方向.在存证阶段,司法区块链通过数据稳定存储,建立数据可信栽体与全程可追溯机制.在取证、举证阶段,司法区块链可以通过借助参与共识,辅助电子数据真实性认定,并对接公证机关出证.在质证、认证阶段,司法区块链能够有效减少电子数据生成机制、存储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提升司法效率.司法区块链平台下的电子数据证明以法律规则与技术共识耦合的方
审理者裁判和司法统一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呈现出紧张关系,这呈现为当下中国促进审理者裁判的司法改革和以司法统一为导向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冲突.审判权力与责任的失衡、司法问责方式的行政化、法官职业群体素质仍待提升、“结果中心主义”的审判评价标准等原因共同导致了审理者裁判与司法统一之间的紧张关系.审理者裁判与司法统一在原则上应当是兼容的,因为二者都不是绝对化的.审理者裁判与司法负责之间存在权衡,司法克制与司法能动之间存在博弈,适度的审理者裁判与适度的司法统一可以在不损害对方核心要素的情况下建立起来.消解审
立法与理论上关于代位权客体的争议一直存在,此种分歧在《民法典》颁布实施后依然持续,有损于《民法典》的实施与法治的统一.在确定代位权客体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明确代位权制度的立法目的 在于“债权人利益保护”,且“不过分侵夺债务人私法自治”,因此,在“秉持谦抑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可将代位权客体界定为“一般债权”“债权之从权利”“增加责任财产之必要权利”“确定性的特殊金融债权”等.
伟大建党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同质性,建党百年孕育了内涵丰富的建党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建党精神同根同源,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理想目标.伟大建党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相互交织和影响过程中,体现出二者独特的精神内涵,呈现出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差异化特征,但都具有传承性.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既体现了由“看得见的公平正义”向“感受公平正义”的法治转向,更是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奔向更高追求的一次飞跃.主观程序正义论为诠释“感受公平正义”命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心理面向来说,主观程序正义论揭示了满足程序参与者感受公平正义的三个核心要素:信任感、尊严感以及控制感.从司法面向来说,主观程序正义论通过杜绝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以提升司法程序的信任感、完善争议焦点整理以及心证公开机制以强化司法程序的尊严感、强化指导性案例运用和逐步实现副卷公开以增强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模式,存在形式主义、公司意思主义和当事人意思主义之争.争论的焦点有二:一是股权转让是否以外观公示为生效要件;二是股权转让是否以公司认可为生效要件.《九民会议纪要》采纳了股东名册登记生效说,此即形式主义观点之一.形式主义和公司意思主义,均超越了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的文义射程.当事人意思主义契合股权性质,符合比较法解释,切合中国法现况,故而更为可取.当事人意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除法律和公司章程另有规定以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归属变动一般以当事人的让与合意为准,出资证明书的交付并非股权转让
《新加坡调解公约》的签署,是国际贸易多边合作重要的国际法保障,也是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法律执行力和国际流动性显著提升的标志.为实现国内商事调解机制与公约的对接,中国应在国际商事调解立法、和解协议配套执行机制、调解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和完善,同时利用我国自贸区(港)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深耕商事调解试验田,构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商事调解法律体系和运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