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诵读,多方对比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4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大浪淘沙后的艺术结晶,是专家学者千挑万选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措辞典雅、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比较适合学生。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即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词句凝练、意蕴隽永的特点,因此给鉴赏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这些作品时难度很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在教學此类作品时,适当应用启发式教学。现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天净沙·秋思》为例,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要点进行阐述。
  一、从题目中启迪,使学生进入状态
  题目对于理解一篇文章来说意义重大,成功的作者往往能够将凝练的语言用于题目之中,以此揭示作品的主要内容甚至主题思想,而学习与鉴赏者从题目的角度切入,也往往是理解作品的不二法门。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题目中进行启迪,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作品之前,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学习《天净沙·秋思》,大家在预习本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曲牌名。教师:没错,它是曲牌名。那么曲牌名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元曲的基本知识。
  接下来,教师提出另外的问题:《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的题目中包括了曲牌“天净沙”,它的具体标题则是“秋思”,那么“秋”和“思”有什么关系呢?改成“夏思”行不行,“冬思”好不好?这个问题将启迪学生进一步思考秋天在中国古典文学意象中的特殊性,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思考方向的正确性,教师可提示学生:你知道哪些和秋天有关的诗词作品?因为有预习准备,学生会回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等等。从而发现:秋不单纯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寂寥和忧伤情绪的载体。最后,教师提出:上面这些例子无论明写还是暗写,都指出了秋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那么《天净沙·秋思》里面又是怎样写秋的呢?我们不妨好好读一读。
  二、从诵读中启发,使学生深化理解
  理解了题目,学生将产生学习作品的意愿,在此之后,教师应当为学生排除字词障碍,并以诵读加启发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多次诵读。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作品的意象与意境,让画面配合古典音乐,带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愁绪与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学生将进行三次诵读,同时,教师要给予三次不同侧重点的启发。
  初次诵读,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读出作品的音韵之美,尽可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使学生明确这首作品在词汇停顿处表现事物,在句子停顿处表现画面的特色,读毕整首作品,画面迅速转换,情感也将一气奔涌。
  再次诵读,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读出作品的意境之美,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想象自己是作品的主角,置身于黄昏时分,身骑瘦马,踽踽独行,古道栖迟,西风送凉……这是何等的场景,人物在此时又将与场景交织出怎样的意象之美,这些都要由教师提示学生边诵读、边感受、边思考,从而为理解作品的情感美与哲理味做准备。
  三次诵读,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读出作品的思想内涵,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可让学生尝试吟诵曲谱,跟随录音范读进行演唱式诵读,这样学生一定能读出对作品的深层体验,作品的思想情感也将自然呼之
  欲出。
  三、从对比中启示,使学生升华思考
  为了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思维拓展,教师还可以引入有相似特点的作品,从对比中使学生思考此作品与彼作品的关联性与特异性,从而升华对作品的思考深度。
  例如,当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把《天净沙·秋》引入课堂,使学生欣赏:“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并让学生将其与教材中马致远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初读时,可能觉得这两首作品很像,这是由于不熟悉我国古典诗歌表达形式,对情感的理解不透彻所致。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尝试让学生分别总结两首作品的内容,在内容的差异性上寻找情感与思想的差异性。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发现:这两首同曲牌的元曲所描写的都是秋季,而且所描写的景色也很相近,但教材中的一首给人的感觉是悲凉萧瑟,而白朴的《天净沙·秋》给人的感觉则是明快爽朗、温馨安逸,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学生可能一时弄不明白,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要求学生从作品意象的色调处展开思考。最后,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采取了同一母题,意象也十分相似,然而二者构思不同,色彩不同,作品的思想境界也大异其趣。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以及教师的启发,学生将对教材中的诗词作品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是重点与难点。诗词用词凝练、意蕴丰富,以至于有些学生无法体会到作品的浓郁之味与精微之美。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学生深入学习、综合发展为目标,在课堂上做好多种形式的启发尝试,帮助学生感受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并最终从机械学习转为灵活学习,实现自我认知与能力的突破。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突破了传统版的弊端,设置了双线元组的单元结构,实现了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的整合,同时在选文方面也更加关注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阅读文本,在拓展学生语言文字贮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本文就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为例,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泰微课”有着一般微课都有的特点:1.短小精悍,一般在3—5分钟,讲授内容基本扣住某一知识点、某一精彩内容、某一重难点、易错点。2.以视频为载体,精彩的、重要的知识可以暂停,回放,随时可学。3.面向全体同学,只要你拥有一个账号,里面所有的资料都可以下载。4.满足学习者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此外,现在科学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等较为普遍,这也为“泰微课”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无论是预习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生本理念的核心观点,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课为例,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探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生本理念 指导策略  阅读是语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优秀的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即对教学中的导入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虽然用时较短,但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影响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
摘 要:作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诵读和写作能力,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同时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三年级的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对话的内容,不管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动物之间的对话。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对其加以重视,并予以一定的指导,对提升小学生的诵读和写作能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诵读和写作为中心,对三年级语文人物对话教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分值。同时,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走近古人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师就不能忽视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只有将有效的教学方法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从创设情景,感知文言文内涵;正确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言”“文”统一,强化理解能力;
摘 要:新时代的历史教师除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要做“时间的逆行者”,要带领学生一同“穿越”时空,铭记民族大义与民族气节,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延展生命的长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增加思想的深度三个层面,叙述新时代历史教师应注重的教学方向与教学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师 教学意义 教学方向  历史是什么?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个个逝去的灵魂,也不仅仅是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更不仅仅是
摘 要: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是字义教学,教师可依据《说文解字》分析小篆字形,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常用字字义,掌握从本义到引申义之间的演变,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掌握了常用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文言文的教学难题便不攻自破。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说文解字》为依据探究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说文解字》 字形 词义  文言是相对于唐宋以来的语体文而言的书面语言,是两汉以后、五四以前以秦汉典籍所反映的古代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对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能够专心听别人的讲话,能够更全面地讲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能与他人交流。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与老师和学生交谈以及与学生做游戏等方式调查了部分学校开展口语教学的情况。调查发现,在当前小学低年级口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口语交际课不足、教师情境创设不够、学生表达不充分、不会倾听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几点认识。  
摘 要: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拼音上多花些时间,训练学生用拼音写句子、读句子,达到直接朗读拼音的程度。低年级学生还要增加识字量。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大量识字,大量背诵,能够积累许多素材。而在背诵、朗诵中使用普通话,则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关键词:强化拼音 识字量 背诵量 普通话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要识字2500个,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