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学习方法与学法指导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中学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在部分普通中学学生中进行的关于生物学科学习方法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课前包括实验前基本无预习,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坚持认真听讲,课堂笔记多为抄板书,部分同学不记课堂笔记,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较少,很多同学不进行复习就做作业,部分同学通过抄袭来完成作业……凡此种种,反映出很多同学没有自觉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没有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步骤上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认真预习。要通过预习把握每一节学习内容,尝试归纳重点、难点,解答课后练习题,以便上课时心中有数。
  (2)课堂上认真听讲。根据课前的预习情况,要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授课内容,边听边讲思考,及时将课文的重点、自己的疑点和思考心得记在笔记本上。
  (3)课后认真复习。课后作业不能完全代替复习,复习时要站在新的高度再次研读课本,系统整理学习内容,做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
  (4)独立完成作业,适当增加练习量。要把做作业作为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检测,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弥补和提高。
  (5)自觉做好单元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就做个提纲或表格形式的小结,既是一次階段性复习,又可以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按图索骥。
  2.注意掌握生物基本概念
  (1)分清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本质区别不是染色体组数目的多少,而是是否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抓住这个本质属性,就很容易做出判断。
  (2)通过实际运用,使概念具体化。例如:阳光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素,可以通过解释松树和人参在山地的分布等实例,来具体理解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3)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例如:光合作用在初中已学过,高中生物又有这一内容,学习时就可以以旧带新。
  (4)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及课本中的插图。有些生命现象仅用文字说明还不够,所以生物课堂上经常出现标本、模型、插图等辅助学习材料,必须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来帮助学习理解概念。
  3.认真做好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认真完成课本中安排的一些实验,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能真正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该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应用。如果将这一实验延伸一下,将蔗糖溶液改为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还能进一步提高对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的认识。
  4.要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做有心人。如:在酿酒厂的发酵罐内通入氧气和不通入氧气两个阶段交替进行,这是为什么?……不断地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学法指导的方法途径
  1.课堂教学是进行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教师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法,也要备学法,应将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准备。
  2.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专题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生物学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指导。
  3.组织学生总结自己生物学学习上的成功经验,采用经验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法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出学习方法的规程去实践,使外来要求逐渐被学生接受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三、进行学法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转变学生观。
  学法指导过程中,教师仅是个指导者,不能强制推行某种学习方法,要给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留出空间,给学生以尝试、选择的权利,从而唤起、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要有计划性。
  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指导,在什么时间指导,都要认真考虑,要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不能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否则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3.要随机应变。
  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有些学习方法要不断调整。而且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学法指导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使学法指导落到实处。
  4.要有耐心。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强化巩固才能形成,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普通中学部分学生自制力不强,成绩也较差,更需教师给以耐心指导,通过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心,让他们逐步走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对于高中生物新课改,要创新教育,让学生乐学,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能力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教育 三维目标 以生为本  在全国都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形势下
期刊
摘 要:如果能激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之举一反三地学习文言文,以先积累的文言文知识为基础,利用语感,不断反思,进而去学习文言新知识,那么文言文的教与学就能轻松许多。要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真正指向学生本身,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言文 语感 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言文,
期刊
初中数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学的实施,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措施中的重中之重。初中数学则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不妨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数学不仅非常抽象,而且是非常复杂的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加以鼓励。”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期刊
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向前发展,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力增强、社会繁荣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研究,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
期刊
《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如何让他们爱学、学好这门功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鼓励质疑。  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比如在讲授火山爆发和地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期刊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实验、一个规律、一堂课、一个章节的教学可以进行反思,甚至一句话、一个实验、一个眼神都能引起我们反思。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事事关心,在教学反思上一定会大有作为。  一、物理新课程标准更要求物理教师进行反思  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语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课文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