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认知障碍对数学计算-步行双任务中步态自动化程度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来源 :中国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对数学计算步行双任务中步行自动化程度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脑卒中患者,根据MoCA认知功能评估(MoCA)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n=14,MoCA<26)和无认知障碍组(n=17,MoCA≥26).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同步采集双重任务中(自我选择速度的步行+数学计算)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分析指标选取:步速、步长、单支撑期百分比、双支撑百分比、及其4个时空参数指标的变异性;健侧和患侧脚跟触地时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动态稳度.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具有显著较小的步速、较大的双支撑期和较大的步速变异性(P<0.05);在患侧和健侧肢体脚跟触地时,认知障碍组的内外侧动态稳度均显著小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结论: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和注意力缺陷改变了双重任务下的步行模式,对步态变异性和动态稳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建议临床康复治疗中,应多设计包含运动控制和数学计算的双重任务训练,以期降低跌倒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姿势解密技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姿势解密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推拿手法.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肌肉压痛阈值(PPT)、肩关节活动度(ROM)、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肩胛骨内上角到胸椎第二棘突垂直距离差绝对值评估;于治疗前、治疗4次后进行肩峰肱骨头间距(AHI)的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1次、治疗4次、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痉挛程度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不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B组为低运动强度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对下肢进行低强度运动训练;C组为高运动强度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对下肢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法(MAS)和改良T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退行性脊柱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可导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侧凸等众多脊柱外科常见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与个人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1].目前,尚无从根本上逆转IDD进程的有效措施,故针对IDD发病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望为IDD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新的策略,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Sirtuin家族在哺乳动物中包含7个蛋白成员(SIRT1-7),它们是酵母沉默信息调节
期刊
目的:观察局部振动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卒中后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局部振动疗法.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感知被动运动阈值角度、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患者的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感知被动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合并认知障碍的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接受20min常规作业治疗后,增加20min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任务导向性训练,共40min/d;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20min/d后,再进行20min常规认知训练,每组治疗均为5d/周,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和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1].目前PD仍以西药治疗改善症状为主,但无法延缓疾病进展.康复治疗被认为可以改善PD患者多种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可延缓疾病的进展[2].广义上的康复治疗包括中医康复和西医现代康复治疗.本文将近几年PD常见的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总结如下.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例;年龄18~90岁(50±18.0岁);颈椎7例,胸椎39例,胸腰段11例,腰椎57例,腰骶椎12例,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TB-IGRA检测,然后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病灶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病理检查结果分四类:Ⅰ类
脑卒中是目前造成我国成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位原因[1],而脑卒中后痉挛(post-stroke spasticity,PSS)是其中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2].PSS的发生率虽然在不同研究中不尽相同,但是可能在发病后6个月内持续升高乃至影响一半以上的患者[2-4].尽管运动神经元及其突触兴奋性增强和抑制性突触输入减少可以解释速度依赖的肌张力升高等痉挛的特征[5],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下行调节失衡也被认为是PSS产生的原因[6-7],然而PSS发生的中枢机制仍不明确,这也导致临床PSS康复干预的疗效始终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语言障碍,约20%40%的幸存者因其受到严重影响[1].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方法有限,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言语-语言疗法(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y,SLT)为卒中后失语症治疗的金标准,SLT的治疗强度可能对失语症的恢复产生着关键影响[2],但由于我国言语语言康复从业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病人需求[3],且有研究显示[4-5],SLT在卒中后失语症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3周~12个月)的疗效证据仍然不足,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语言康复训练辅助方法来提高临床康复疗效.经
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d内的婴儿.新生儿出生后,其呼吸、循环、免疫等各个系统发育均不完善,还要面对巨大的适应性变化,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1].新生儿疾病涉及产科、儿科及有关的遗传、免疫、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识别与分级诊疗是及时有效治疗的基础 [2].本文从产前诊断开始,述评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与分级诊疗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