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斯科航展看俄民机产业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20日至25日,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城的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的机场,第十五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如期举行。这也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后,行业内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航展。由于国外展商受到疫情影响参展数量有限,因此本届航展成为了俄罗斯航空产品的“秀场”。俄罗斯民用、军用领域主打产品悉数亮相,飞行表演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俄罗斯来说,举办航展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赔本赚吆喝,向国际市场展示其产品和技术,让更多的俄罗斯航空产品走向世界才是航展的初衷。
  疫情后的首个国际航展
  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由俄联邦政府牵头、俄罗斯航空工业企业及设计局联合举办,从1993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如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航展之一。受疫情影响,自2020年年初开始,包括范堡罗航展、珠海航展、巴黎航展等在内的国际航展陆续取消,因此早前业界也猜测,莫斯科航展或许也将取消。但即便在疫情和外部战略压力持续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依然高调举办了第十五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向潜在对手“秀肌肉”,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为其民用航空产品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为俄罗斯航空公司“输血”。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本届莫斯科航展依旧吸引了来自56个国家的831家企业通过现场或远程方式参展。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本届莫斯科航展的签约金额达到2650亿卢布,这一数字超过了上届莫斯科航展。
  与前两届航展一样,普京总统亲临现场并发表讲话,为俄罗斯航空产业加油鼓劲。俄罗斯在本届航展也不遗余力地展示了其民用和军用领域的主打产品,无论是静态展示的固定翼飞机、旋翼机(直升机)、无人机,还是进行空中表演的战斗机、民航客机,俄罗斯在每个领域都将自己的设计、制造能力展露无疑,尤其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为代表的俄航空、航天发动机公司,在本届航展上更是展出了该集团研发的多款新型发动机。
  此外,作为航展的保留动作同时也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项目,空中飞行展示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航展的水平。在本届莫斯科航展上,俄空天军第五代隐身战机苏-57领衔,俄罗斯“雨燕”、“勇士”、“猎鹰”、“金雕”、“首飞”等6支飞行表演队进行了特技飞行表演,其中“勇士”、“猎鹰”两支飞行表演队分别使用了从苏-27换装到苏-35的新型飞机进行了6机、4机编队飞行表演。得益于俄罗斯强大的矢量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能力,无论是苏-57还是苏-35,在飞行表演中一次次上演空中悬停、飞饼、落叶飘、眼镜蛇机动等特技动作,引得观众一次次掌声及呼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航展上俄罗斯两款主打民用飞机产品——MC-21-300和SSJ-100飞机都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前者更是密集编队进行了大坡度转弯的飞行表演,令人不禁感叹,客机都能飞特技,不愧是战斗民族研制的客机。
  悉数亮相的民用产品
  近年来,尽管国际形势严峻,欧美等国对俄罗斯民用飞机产业大肆打压,但俄罗斯非但没有放弃民用飞机产品的研制,反而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国内航空产业的发展,一系列国产替代计划陆续出台。本届航展,除了MC-21、SSJ-100等业界熟悉的产品之外,俄罗斯还向公众展示了由SSJ-100飞机改型的SBJ公务机、伊尔-114-300涡桨飞机、混合动力的雅克-40LL等产品。
  本届航展上,正在研制中的MC-21-300飞机进行了静态展示和精彩的飞行表演。作为俄罗斯国产替代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亮相航展的MC-21飞机装载的是俄罗斯自主研发的PD-14发动机。此外,尽管欧美等国切断了俄罗斯复合材料的进口,直接影响了MC-21飞机复合材料机翼的研发,但早有准备的俄罗斯目前已经在这款机型上使用国产复合材料替代进口产品。尽管难以避免地会损失一部分性能,但幸运的是,MC-21飞机的研制进度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同样的,尽管相比MC-21飞机最初选定的PW1400发动机,PD-14发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还有差距,但俄罗斯表示,由于PD-14发动机的重量和直径都较小,因此发动机外部气动阻力也会更小。航展期间,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负责人表示,目前MC-21飞机共有2个子型号,分别是MC-21-300和MC-200-310,正在进行取证试飞工作,其中前者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取证,后者则计划在2022年取证。
  除了MC-21飞机之外,在本届航展上,伊尔-114-300飞机也进行了飞行表演。从市场角度来看,伊尔-114-300未来主要的市场或许将在俄罗斯国内,主要用来取代图-134、安-24等老旧机型。在装配了两台低噪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TV7-117ST之后,这一机型的噪声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进,未来联合飞机制造集团还将进一步改进其航电系统、螺旋桨设计和内饰设计,从而吸引更多客户购买。伊尔-114-300飞机内置舷梯,无需外部协助就可以启动发动机,因此特别适合在硬件设施简陋且天气条件复杂的条件下运营。根据计划,这一机型将在2022年左右完成适航取证工作,2023年批量交付。除此之外,这一机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作为通用平台,发展货机、客货两用型、救援型和巡逻型飞机,其应用前景较为可观。
  在本届航展上,另一款大放异彩的机型则是苏霍伊公司的一架涂装精美、内饰豪华的SBJ公務机。登上这架飞机,其“入口区”拥有常规的基本存储和厨房区域,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优雅的俄罗斯元素。整体来看,SBJ公务机的空间十分宽敞,拥有同级别公务机最宽敞的空间。从航程来看,基本型SBJ公务机的航程为4710公里,最大航程可达7200公里,最高巡航速度可达860公里/小时。本次航展展示的这架SBJ公务机的最大载客数为16人,机舱长度20.42米,宽度3.24米,高度2.12米,飞机中部为休息室/会议室,主卧室和浴室位于飞机后部。航展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登上了这款公务机,对这款产品十分喜爱。   国产替代计划的成绩单
  对于俄罗斯来说,航空产业可能是其国家经济中最依赖西方的产业。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的抬头以及欧美等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日益严重,俄罗斯航空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直接的冲击。但俄罗斯将制裁视为进步的动力,从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政策以推动航空业各个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计划。如今,在本次航展上已经能够看出,俄罗斯国产化替代计划已经初显成效。
  除了MC-21、SSJ-100上的零部件、机载设备、发动机等产品的国产替代计划之外,此次航展上拥有诸多“国产”元素的LMS-901“贝尔加湖”也颇为引人关注。
  LMS-901“贝尔加湖”项目是俄罗斯重振轻型多用途通用飞机的重要项目。该项目的研制目标是旨在替代俄罗斯目前地方航空公司运营的安-2飞机,以完成货物运输、搜救行动、航空护林以及农业任务等。LMS-901飞机广泛采用国产零部件进行配套,第一批产品装配GE公司的H800-200涡桨发动机,但俄罗斯计划将在2023年左右将其替换为本国生产的VK-800S发动机。
  此外,此次航展还首次公开展示了伊尔-112V,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零开始制造的第一架军用运输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款飞机将完全由俄罗斯自主研制的配套产品总装而成,其中许多部件和子系统都由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下属企业研制生产。
  除了传统的飞机产品之外,在此次航展上俄罗斯还展示了“雨燕”超声速飞机模型。在201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中央气动和流体力学研究院(TsAGI)发起倡议,由领先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工业企业共同组成联盟,建立世界一流的超声速科学中心。2020年8月,该中心成为俄罗斯科学国家项目框架下“智能运输和通讯”、“地球空间”等十个世界级科学中心之一。根据规划,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超声速客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建立起国内技术储备,其中包括低噪声气动布局设计、气动声学和振动、强度和智能结构、人工智能和飞行安全等。此次航展展示的“雨燕”模型是该中心的一项阶段性成果。“雨燕”的总体布局保障了较低的噪声水平,能确保全部飞行状态下具备较高的气动特性、操纵性和稳定性,且其金属与复合材料混合承力结构也是按照仿生原理进行的创新设计。后续,“雨燕”还将继续进行风洞试验。俄罗斯国家对于该中心的支持力度也十分大,目前中心已从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等获得了超过30亿卢布的资金补贴。
  航展是对外展示的最好平台之一。一直以来俄罗斯都对莫斯科航展高度重视,除了普京每届航展都会亲临现场之外,俄罗斯国内主要的厂所一把手也都悉数亮相,其中俄罗斯国际技术集团的负责人更是表示,将全力整合国内资源,推动俄罗斯航空产业复兴。
  对于如何推动俄罗斯航空产业实现复兴,Rostec的负责人表示,未来集团将主要围绕几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加快推动实现国有化。当然,对一个产业实行国有化一定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但事实上对于航空产业来说,其现实情况就是只有大型航空企业才有可能在这一市场得以生存。因此,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大规模的整合在所难免。目前,Rostec对俄罗斯国内航空企业的并购仍在不断梳理与推进中,其最终目的是能够将发动机、航电设备、零部件、飞机、直升机的先进设计制造能力进行全盘整合,后续还计划延伸至售后服务阶段。尽管这样的大规模整合并不会一帆风顺,但俄罗斯国内的态度却极为坚决。普京表示,这项改革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我们的航空工业更加强大、更具有竞争力。未来三年,这场改革所带来的组合优化效应将至少达到1300亿卢布。
  其次要不遗余力地推动进口替代政策。Rostec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国内工业的重新崛起,俄罗斯得以开始大力推进国产替代政策,以国产零部件替代西方零部件。目前,俄罗斯军用设备中的进口零部件占比几乎降到了零,未来民用领域也迟早会实现全国产化。国产化替代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双重好处:一方面改善了本国经济,另一方面鉴于当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国产替代政策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方实施国际制裁的可能性。
  当然,推動国产替代计划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一味地“闭门造车”,毕竟民用航空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产业。对此,俄罗斯也表示,其对未来与西方合作伙伴的合作将仍然保持开放的态度。例如,俄罗斯已经与赛峰保持了几十年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建立了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未来,俄罗斯也希望能够不断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进入全球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电设备市场。当然,这一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其他文献
铬的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取决于其存在的形态。Cr(Ⅲ)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而Cr(Ⅵ)毒性高于Cr(Ⅲ)数百倍;联用技术是目前形态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建立对生活饮用水中Cr(Ⅲ)和Cr(Ⅵ)两种铬形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强、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适用性良好。
绍兴柯桥滨海供水有限公司以DMA分区为基础,通过加大调度管控力度、加强分区控漏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深度,建立并形成分工明确、管控有效的分区漏损控制体系。本文选定生活水第五分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控压方式与控压力度,评估控压前后的漏损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合理降低管网运行压力可以有效降低漏损,为公司今后全面实施分区控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依据。
一直以来,无论是支线航空公司还是支线机场,在民航业都是不太被关注的群体。但在前几个月各大上市公司发布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时,却让以支线运输为主要运营方向的华夏航空成为了民航业关注的焦点。这家之前并不引人瞩目的民营企业,在疫情之下,是所有国内上市航空公司中亏损率最低的。在疫情逐步向稳的5月,华夏航空的航班量甚至恢复到了疫情前95%的水平。  究其原因,无非是作为一家深耕支线市场的企业,多年来华夏航空已经
期刊
现场抽查了103个饮用水塘库(89个在用+14个备选)。检测了3种总微囊藻毒素(TMC-LR、TMC-R和TMC-YR)、总氮(TN)和总磷(TP)等指标,评估了出厂水的藻毒素污染风险。结果发现:13%在用和35%备选塘库中检出MCs,检出MCs以MC-RR为主,在用塘库检出TMCs均低于0.06μg/L;TP是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性营养物;出厂水目前没有藻毒素污染的风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南方农村饮用水塘库的藻毒素污染管理提出了建议。
在管道流量已确定的前提下,管径的选取对供水工程投资和运行动力费有很大影响。对于泵站有压出水管道,当选用的管径增大时,管道流速减小,水头损失减小,相应的水泵提水所需的能耗降低,能耗费用减少,但是管材造价却增大。当选用管径减小时,管道流速增大,水头损失相应增大,能耗随之增高,能耗费用也增大,但管材造价却可降低。本文选取不同的泵站出水管管径,综合考虑能耗和管材造价,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按泵站系统的总费用现值确定管道的经济管径。
过去二十年,中国民航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数据显示,疫情前,我国民用航空市场运量直追欧盟和美国。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民航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至今仍在发酵。对我国民航运输业来说,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航空公司在机队规划、航线网络调整布局上都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这对于一直以来并不被国内航空公司所青睐的支线飞机来说,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融入中国民航机队是
期刊
支线航空作为现代航空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航空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39个,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187个,占比78.2%,支线机场占绝大多数。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但从发展方式和运输质量来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加快支线航空运输的发展建设,促进支线航空运输与干线航空运输的协调发展,进一步
期刊
支线航空与支线飞机制造虽然很早就进入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新的课题。民航亦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把走向民航强国作为自己的使命。笔者认为,实现民航强国离不开支线航空与支线飞机制造,它们唇齿相依,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中小机场群建设为支线飞机制造插上强
期刊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积极创建“节水意识强、节水制度完备、节水器具普及、节水标准先进、监控管理严格”的节水型机关,坚持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综合集成各项节水措施,强化用水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注重科普宣传,探索可向社会复制推广的节水机关建设模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首《蜀道难》,道尽了进出川地的不易。然而,复杂的地貌环境也给四川发展航空业带来了诸多机会。  1985年后,全国掀起一股地方兴办航空公司的热潮,四川省也趁势成立了四川航空公司。历经35载发展,四川航空逐步成长壮大,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全空客机队,川航集团还成为国内第五大航空集团。  失败的尝试  1980年代,重庆还未升格为直辖市,四川省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