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农民“洗脚”进了城,身份虽变了,但打小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却难以改变,于是种种不适和问题随之而来。该如何帮助和引导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呢——
2014年10月10日,九龙坡区巴福镇西城新苑社区。
“我挡!”
“我扣!”
…………
一大早,小区乒乓球台就聚起了一帮人,62岁的谭维熙是其中一员。
西城新苑社区是一个“农转城”安置小区,居民都是附近征地拆迁安置的农民。
他们打球的动作谈不上标准,甚至有些笨拙。
“比锄头难挥吧?”谭维熙的对手笑道。
“啥锄头不锄头的,再来。”谭维熙大力挥着手中的拍子。
确实,对谭维熙来说,“锄头”已是久远的回忆——
就像不远处只存在于记忆中的“老家”,现在已被现代化的厂房所取代。
曾几何时,失去“老家”让“谭维熙们”无限彷徨。
而现在,在“乒乒乓乓”声中,他们说:“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的快乐老家。”
新家之烦
2008年春节,过了农历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走亲访友。
这天,谭维熙家中也来了一拨客人。
“你家的房子好宽敞啊。”
“都用上马桶了,让我来试试。”
…………
客人们对谭维熙的“新居”大加夸赞。
不久前,作为第一批征地拆迁户,谭维熙等500名村民被安置在西城新苑小区。
端茶递烟,谭维熙也是乐呵呵的,“喜庆乔迁 ”的大字还贴在家中墙上。
“你这算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啊。”夸赞完房子,有人开始调侃。
谭维熙眉头皱了起来。
送走客人之后,站在自家阳台上,谭维熙默默地叹气。
“怎么了?”老伴问。
“你说我们真是城里人么?”
顺着谭维熙的目光,老伴看到不远处的“老宅”已被崭新的厂房所取代。
“真是城里人了么?”
这个问题,谭维熙抛给了老伴,也是在问自己,同时也回荡在一起搬过来的邻居们心里。
若按户口本上的身份来说,他们已是毋容置疑的“城镇居民”了——但谭维熙却没有“城里人”的感觉。
“不能随便串门,找个人说话都难。”
“居民在小区花台种菜、养鸡,小区环境很差。”
…………
当“乔迁”的喜悦逐渐消失,“城里人”的生活渐渐展开,种种不适开始困扰谭维熙。
一纸“身份”的转换,并没带来想象中角色的转变。
以前习惯了农村散居生活,现在面对集中居住的新环境,很多居民开始彷徨,乃至烦躁。
“当时小区内天天都有人吵架。”谭维熙说。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参加合作医疗、申请低保、医疗救助等,谭维熙都要跑回原来的村子。
“我都有点后悔搬过来了,你看嘛,串门不方便不说了,连办事都不方便。”谭维熙向老伴“吐槽”。
“当时安置房小区未成立社区组织,安置房小区人员的管理、服务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巴福镇党委书记肖代均说。
尽管并没有搬离“老宅”很远,但谭维熙有种失去“老家”的感觉。
“骨架”重建
2012年9月27日,西城新苑小区门口挂上了一块牌子——“西城新苑社区”。
这天,九龙坡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学建,区委常委、九龙西城管委会主任赵勇出席社区成立仪式并揭牌。
“好大的阵仗,这是干嘛?”谭维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时,三期安置房已完工,全部入住的话,西城新苑居民将很快超过4000人。
人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
“现在成‘社区’了,但我的感受是人更多了,也更乱了。”谭维熙向人抱怨。
“社区”这个字眼,对谭维熙是陌生的。
但是对巴福镇政府来说,“社区”意味着对这个“农转城”安置小区秩序的“重建”。
“农民‘上了楼’,原有的生产生活关系被打破,由此产生了种种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重建。”肖代均说。
重建的第一步是搭建班子。
2012年10月23日,西城新苑社区党支部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社区“两委”。
能力强、受大家信任的干部被充实进来。
“我们重新找到组织了。”谭维熙说。
而谭维熙也被邀请加入居委会,并成为财务监督小组成员。
第二步是加大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西城新苑陆续建设了544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站,健身器材、圖书、舞蹈用具等也一一配备齐全。
“我就是那个时候学会打乒乓球的。”谭维熙说。
第三步就是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
西城新苑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居民来办事,一口气完成。
周末轮流值班——任何时候来了,群众都能找到人办事。
“现在我们办事方便了,不少事在小区就能解决。”谭维熙发现。
但是问题接踵而来。
“4000余名居民来自于两镇五村,彼此之间不是很融洽,矛盾频发,人际关系难以调和。”肖代均说。
血肉“再造”
2013年3月的一天,西城新苑社区。
吃过晚饭,吴尔杰就开始在家中翻箱倒柜。
“你要干嘛?”老伴不解。
“找老照片啊。”吴尔杰头也不抬。
原来,西城新苑社区正在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向居民征集老照片,在社区集中展览,并将评出多个奖项,还有不菲奖金。 照片就两个要求,一个是老,一个是能反映西城新苑社区居民以前的生产生活。
翻箱倒柜之后,吴尔杰翻出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我觉得这张能得奖。”吴尔杰自信地说。
“就这张?”老伴表示不信。
这张画面谈不上精美、构图也谈不上精巧的照片,在展出时竟真得了第一名。
展出现场,吴尔杰指着这张照片,一边抚摸着照片一边说:“这张照片是1983年拍的,那年我42岁,我清楚地记得那年蚕蛹卖了个好价钱……”
“举办这个活动,是为了通过对农耕文化的共同回忆,把居民们凝聚起来。”肖代均说。
“以前,这块地种着我们家的桑树;现在,我们在这里开始新生活!”一位老人的话引来在场众人的热烈掌声。
在带领居民们共同回忆当年农耕生活的同时,西城新苑社区也在引导居民们迈向城市新生活。
2013年3月29日,巴福镇“更美好的城镇生活”主题活动启动。
“首先从如何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对居民们进行培训引导。”西城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祖元说。
社区请专家带来《换一种方式生活》的别样培训课,从居住条件、身份转变、饮食习惯、心态等五个方面对居民进行引导。
“再就是对生活实用技能方面进行了培训。”李祖元说。
社区联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培训部为社区居民开展家政服务员初级培训,引导居民提高生活品质以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初级培训,60多位居民获得了家政服务员初级证书,走上了工作岗位。
“通过向社区注入‘市民文化’,居民们渐渐开始‘换一种方式生活’。”李祖元说。
“快乐老家”
2014年7月2日,贵州省遵义市,当地“六月六”布依歌节活动现场。
歌声荡漾、舞步飞旋,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舞蹈队受邀来到这里“争奇斗艳”。
哪边的舞蹈好看,“识货”的当地人就围到哪里去看。
其中的一个舞蹈队伍旁边围绕的人最多,拥挤的人群甚至把警戒线都给挤断了。
“这是哪里的队伍啊?跳得真好。”有人打听。
“重庆来的。”知情人说。
“真不愧是大城市来的啊!”人们“啧啧”称叹。
…………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支舞蹈队正是来自于西城新苑社区。
那么你肯定也知道了,这支舞蹈队的队员几年前都是农民。
“其实,我们跳的就是坝坝舞。”已58岁的舞蹈队队长刘小梅还保持着农民的纯朴。
几年前,刘小梅还是巴福镇一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农民。
“家中种了10来亩地,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一年到头闲不下来。”刘小梅说。
刚搬进小区那会儿,刘小梅很不适应。
“手里没活,心里发慌。”刘小梅说。
后来,刘小梅干脆把小区的空地开了荒种上菜,还养了不少鸡。
“为了争空地,还没少和别人吵架。”刘小梅说。
不过现在,刘小梅早已经把菜地给平了,鸡也不养了。
为啥呢?
一个是不好意思了。“社区拍了一部视频,里面都是社区里的不文明行為,看得我们脸红。”刘小梅说。
同时,社区还联合四川美术学院专门创作了一本漫画册,引导社区居民改变生活方式。
一个是现在刘小梅忙了。“大家都说我舞跳得好,我得带着大家排练。”刘小梅笑呵呵地说。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社区组建了舞蹈队,还专门提供了排练场地。
年轻时,刘小梅就是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社区组建舞蹈队之后,她第一个报了名。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居民杨荣会自己出资千余元为舞蹈队买了音响。
“你为啥掏这个钱?”有人不解。
“都是一家人,谁掏还不一样。”杨荣会笑得很开心。
2014年10月10日,九龙坡区巴福镇西城新苑社区。
“我挡!”
“我扣!”
…………
一大早,小区乒乓球台就聚起了一帮人,62岁的谭维熙是其中一员。
西城新苑社区是一个“农转城”安置小区,居民都是附近征地拆迁安置的农民。
他们打球的动作谈不上标准,甚至有些笨拙。
“比锄头难挥吧?”谭维熙的对手笑道。
“啥锄头不锄头的,再来。”谭维熙大力挥着手中的拍子。
确实,对谭维熙来说,“锄头”已是久远的回忆——
就像不远处只存在于记忆中的“老家”,现在已被现代化的厂房所取代。
曾几何时,失去“老家”让“谭维熙们”无限彷徨。
而现在,在“乒乒乓乓”声中,他们说:“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的快乐老家。”
新家之烦
2008年春节,过了农历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走亲访友。
这天,谭维熙家中也来了一拨客人。
“你家的房子好宽敞啊。”
“都用上马桶了,让我来试试。”
…………
客人们对谭维熙的“新居”大加夸赞。
不久前,作为第一批征地拆迁户,谭维熙等500名村民被安置在西城新苑小区。
端茶递烟,谭维熙也是乐呵呵的,“喜庆乔迁 ”的大字还贴在家中墙上。
“你这算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啊。”夸赞完房子,有人开始调侃。
谭维熙眉头皱了起来。
送走客人之后,站在自家阳台上,谭维熙默默地叹气。
“怎么了?”老伴问。
“你说我们真是城里人么?”
顺着谭维熙的目光,老伴看到不远处的“老宅”已被崭新的厂房所取代。
“真是城里人了么?”
这个问题,谭维熙抛给了老伴,也是在问自己,同时也回荡在一起搬过来的邻居们心里。
若按户口本上的身份来说,他们已是毋容置疑的“城镇居民”了——但谭维熙却没有“城里人”的感觉。
“不能随便串门,找个人说话都难。”
“居民在小区花台种菜、养鸡,小区环境很差。”
…………
当“乔迁”的喜悦逐渐消失,“城里人”的生活渐渐展开,种种不适开始困扰谭维熙。
一纸“身份”的转换,并没带来想象中角色的转变。
以前习惯了农村散居生活,现在面对集中居住的新环境,很多居民开始彷徨,乃至烦躁。
“当时小区内天天都有人吵架。”谭维熙说。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参加合作医疗、申请低保、医疗救助等,谭维熙都要跑回原来的村子。
“我都有点后悔搬过来了,你看嘛,串门不方便不说了,连办事都不方便。”谭维熙向老伴“吐槽”。
“当时安置房小区未成立社区组织,安置房小区人员的管理、服务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巴福镇党委书记肖代均说。
尽管并没有搬离“老宅”很远,但谭维熙有种失去“老家”的感觉。
“骨架”重建
2012年9月27日,西城新苑小区门口挂上了一块牌子——“西城新苑社区”。
这天,九龙坡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学建,区委常委、九龙西城管委会主任赵勇出席社区成立仪式并揭牌。
“好大的阵仗,这是干嘛?”谭维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时,三期安置房已完工,全部入住的话,西城新苑居民将很快超过4000人。
人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
“现在成‘社区’了,但我的感受是人更多了,也更乱了。”谭维熙向人抱怨。
“社区”这个字眼,对谭维熙是陌生的。
但是对巴福镇政府来说,“社区”意味着对这个“农转城”安置小区秩序的“重建”。
“农民‘上了楼’,原有的生产生活关系被打破,由此产生了种种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重建。”肖代均说。
重建的第一步是搭建班子。
2012年10月23日,西城新苑社区党支部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社区“两委”。
能力强、受大家信任的干部被充实进来。
“我们重新找到组织了。”谭维熙说。
而谭维熙也被邀请加入居委会,并成为财务监督小组成员。
第二步是加大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西城新苑陆续建设了544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站,健身器材、圖书、舞蹈用具等也一一配备齐全。
“我就是那个时候学会打乒乓球的。”谭维熙说。
第三步就是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
西城新苑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居民来办事,一口气完成。
周末轮流值班——任何时候来了,群众都能找到人办事。
“现在我们办事方便了,不少事在小区就能解决。”谭维熙发现。
但是问题接踵而来。
“4000余名居民来自于两镇五村,彼此之间不是很融洽,矛盾频发,人际关系难以调和。”肖代均说。
血肉“再造”
2013年3月的一天,西城新苑社区。
吃过晚饭,吴尔杰就开始在家中翻箱倒柜。
“你要干嘛?”老伴不解。
“找老照片啊。”吴尔杰头也不抬。
原来,西城新苑社区正在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向居民征集老照片,在社区集中展览,并将评出多个奖项,还有不菲奖金。 照片就两个要求,一个是老,一个是能反映西城新苑社区居民以前的生产生活。
翻箱倒柜之后,吴尔杰翻出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我觉得这张能得奖。”吴尔杰自信地说。
“就这张?”老伴表示不信。
这张画面谈不上精美、构图也谈不上精巧的照片,在展出时竟真得了第一名。
展出现场,吴尔杰指着这张照片,一边抚摸着照片一边说:“这张照片是1983年拍的,那年我42岁,我清楚地记得那年蚕蛹卖了个好价钱……”
“举办这个活动,是为了通过对农耕文化的共同回忆,把居民们凝聚起来。”肖代均说。
“以前,这块地种着我们家的桑树;现在,我们在这里开始新生活!”一位老人的话引来在场众人的热烈掌声。
在带领居民们共同回忆当年农耕生活的同时,西城新苑社区也在引导居民们迈向城市新生活。
2013年3月29日,巴福镇“更美好的城镇生活”主题活动启动。
“首先从如何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对居民们进行培训引导。”西城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祖元说。
社区请专家带来《换一种方式生活》的别样培训课,从居住条件、身份转变、饮食习惯、心态等五个方面对居民进行引导。
“再就是对生活实用技能方面进行了培训。”李祖元说。
社区联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培训部为社区居民开展家政服务员初级培训,引导居民提高生活品质以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初级培训,60多位居民获得了家政服务员初级证书,走上了工作岗位。
“通过向社区注入‘市民文化’,居民们渐渐开始‘换一种方式生活’。”李祖元说。
“快乐老家”
2014年7月2日,贵州省遵义市,当地“六月六”布依歌节活动现场。
歌声荡漾、舞步飞旋,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舞蹈队受邀来到这里“争奇斗艳”。
哪边的舞蹈好看,“识货”的当地人就围到哪里去看。
其中的一个舞蹈队伍旁边围绕的人最多,拥挤的人群甚至把警戒线都给挤断了。
“这是哪里的队伍啊?跳得真好。”有人打听。
“重庆来的。”知情人说。
“真不愧是大城市来的啊!”人们“啧啧”称叹。
…………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支舞蹈队正是来自于西城新苑社区。
那么你肯定也知道了,这支舞蹈队的队员几年前都是农民。
“其实,我们跳的就是坝坝舞。”已58岁的舞蹈队队长刘小梅还保持着农民的纯朴。
几年前,刘小梅还是巴福镇一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农民。
“家中种了10来亩地,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一年到头闲不下来。”刘小梅说。
刚搬进小区那会儿,刘小梅很不适应。
“手里没活,心里发慌。”刘小梅说。
后来,刘小梅干脆把小区的空地开了荒种上菜,还养了不少鸡。
“为了争空地,还没少和别人吵架。”刘小梅说。
不过现在,刘小梅早已经把菜地给平了,鸡也不养了。
为啥呢?
一个是不好意思了。“社区拍了一部视频,里面都是社区里的不文明行為,看得我们脸红。”刘小梅说。
同时,社区还联合四川美术学院专门创作了一本漫画册,引导社区居民改变生活方式。
一个是现在刘小梅忙了。“大家都说我舞跳得好,我得带着大家排练。”刘小梅笑呵呵地说。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社区组建了舞蹈队,还专门提供了排练场地。
年轻时,刘小梅就是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社区组建舞蹈队之后,她第一个报了名。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居民杨荣会自己出资千余元为舞蹈队买了音响。
“你为啥掏这个钱?”有人不解。
“都是一家人,谁掏还不一样。”杨荣会笑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