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数学教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解放出来,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改革落后教学方法,改变陈旧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数学,探索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及反映。它是学生进行计算、解答、证明的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素材。
在概念的引入、形成和理解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善于猜想的意识,形成数学直觉,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后,可向学生提问:
(1)在函数关系中,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也随之增大,这样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2)函数y=x/k (k≠0,k是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这样促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掌握概念,延伸对函数的理解,实现了思维的灵活转换。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和热情,培养学习能力。例如: (1)在你学过的数学符号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 - * ÷ = ⊥ △ > ∵ ∴ ∠) 等
(2)找出下面标点符号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 。 …… ! ( ) —— 《 》) 等
四、在疑问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疑问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有疑到无疑的不断转化中获取知识,获取技能,在疑问中产生趣想,自发创造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巧妙地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观察,使学生主动出击,学会思维,热爱数学。如:进行正方形概念教学时,我是这样设疑的:首先投影一个可活动的菱形,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它具有哪些性质?(学生结合图形口述性质)。然后,突然把菱形对角一拢,使菱形变成正方形。再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何特点?它有怎样的性质?与菱形有何异同?当学生思考时,反复使菱形和正方形变换。学生可观察到:从菱形到正方形,四边没变,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没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没变,正方形具备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些是学生从直观的观察中得到的结论,但又不完整,此时再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生疑的基础上授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恰到好处的疑问,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
五、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师既要认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善意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解决问题着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指导他们灵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数学教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解放出来,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改革落后教学方法,改变陈旧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数学,探索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及反映。它是学生进行计算、解答、证明的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素材。
在概念的引入、形成和理解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善于猜想的意识,形成数学直觉,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后,可向学生提问:
(1)在函数关系中,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也随之增大,这样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2)函数y=x/k (k≠0,k是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这样促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掌握概念,延伸对函数的理解,实现了思维的灵活转换。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和热情,培养学习能力。例如: (1)在你学过的数学符号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 - * ÷ = ⊥ △ > ∵ ∴ ∠) 等
(2)找出下面标点符号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 。 …… ! ( ) —— 《 》) 等
四、在疑问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疑问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有疑到无疑的不断转化中获取知识,获取技能,在疑问中产生趣想,自发创造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巧妙地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观察,使学生主动出击,学会思维,热爱数学。如:进行正方形概念教学时,我是这样设疑的:首先投影一个可活动的菱形,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它具有哪些性质?(学生结合图形口述性质)。然后,突然把菱形对角一拢,使菱形变成正方形。再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何特点?它有怎样的性质?与菱形有何异同?当学生思考时,反复使菱形和正方形变换。学生可观察到:从菱形到正方形,四边没变,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没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没变,正方形具备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些是学生从直观的观察中得到的结论,但又不完整,此时再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生疑的基础上授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恰到好处的疑问,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
五、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师既要认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善意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解决问题着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指导他们灵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