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不易”对翻译实践的启迪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不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源语与目的语的差异,翻译的不可译性,读者的接受性及作者、译者和读者间关系等问题的翻译论述。文章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深刻理解,分析了“三不易”在翻译实践中的启迪作用。主要从原文主旨的传递,目标语的表达,译者的态度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对译者的启发。
  关键词:“三不易”理论;翻译实践;启迪
  道安是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也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同时,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其所撰《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钞序》中提出了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其中,“三不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读者的接受性问题和作者、译者和读者间关系问题的翻译论述,涉及了翻译活动的主体性问题,是系统的、辩证的、先进的中国传统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人通过对“三不易”内容的理解,引发了一些思考。由此受到很大的启发,撰写此文,旨在结合“三不易”理论,总结一些翻译实践中所得的体会和经验。
  1.“三不易”在翻译中的理论内涵
  道安的《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钞序》中所提到的“三不易”原文如下:然《般若经》,三达之心,复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 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使合百王之下未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六百通,迭查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在翻译中可以理解为:第一,原文中圣人之言与其所处时代相应,比较古雅,现在时过境迁,翻译时要改古适今,很是不易;第二,原文中千年之前的圣人之言立意高远,要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含义传递给浅俗大众,殊为不易;第三,释迦牟尼大弟子阿难是佛祖的同时代人,他在出经是尚且反复斟酌、兢兢业业,现在我们这些与佛祖相距千年的凡夫俗子来翻译佛经,那就更是“不易”了。
  2.“三不易”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不易”不光指出了佛经翻译所面临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还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正如上面所述,“三不易”之“一不易”指的是古今时俗的差距。道安意识到要改古以适今很不容易,但又要努力去做,这显然是考虑到译本读者的接受性。“二不易”指的是圣人的智慧非凡,而圣人的哲言要传达的对象是浅俗的大众。翻译圣人哲言的时候,就要考虑采取什么办法,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让浅俗大众读懂译文。“三不易”指的是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阿难等人出经时还需要字斟句酌,而现在这些经文却是由千年以后平凡的译者来翻译。那么平凡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要谨小慎微,考虑周全。
  3.“三不易”对翻译实践的启迪
  3.1 译者应全面了解原文,把原文主旨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了解原文主旨,译者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都不会偏离方向。无论是忠实于原文的逐字逐句的直译法还是注重行文优雅的意译法都会围绕着原文的主旨完成翻译活动。如在翻译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及作者写这篇小说时的背景。这样在译小说的时候,可以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及风俗结合目标语读者的情况创造出最易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译本。其次是通读全书,透彻理解小说的内容。通过对小说的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婚姻的看法:一、她把婚姻划定了“好坏”标准,一是建立在美貌欲的基础上的“坏”的婚姻;一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好”的婚姻。二、作者认为婚姻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应该严肃谨慎,切不可被表面现象蒙住眼睛。三、作者认为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了解了这些,在翻译第一章开头贝内特和他太太的对话时就可以用更讽刺一些的手法,把贝内特太太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的心情形象地表現出来。如其中一句"I see no accasion for that. You and the girls may go, 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 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 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孙致礼先生的译文是这样的:“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作兴看中你呢。”孙致礼先生把这句话翻译得很生动。译者读罢能体会出贝内特对他太太的讽刺。从而体现出作者对这种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婚姻的反对。如果我们把"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翻译成“因为你的姿色和她们一样好,宾利先生有可能最喜欢你。”那目标语读者读起来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更别说其中所暗含的讽刺意味了。
  所以说,透彻了解原文主旨后,在翻译过程中哪怕涉及到某一个细节,都会考虑去服务和烘托它。在不违背主旨的同时,“迎合”目标语读者的口味,从而创造出受读者欢迎的相对完美的译本。译无定本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以不偏离原文主旨为前提的。通俗浅显的译本也好,辞藻华丽的译本也罢,最终它们传达的主要内容是不变的。
  3.2 译者应全面了解目标语读者,寻求最合适的目标语语言表达方式。
  在一项翻译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把原文翻译成什么目标语,目标语读者具有怎样的知识水平等等。了解这些译者才能选择最合适的目标语语言表达方式。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使用标准语言,用词华丽晦涩、生僻且词汇量庞大。在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我们可能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选择适合现代目标语读者的相对对等的词代替原语词。这里节选一段《奥赛罗》第一场里的伊阿古与罗德里格之间的对话内容:   Iago: Sblood, but you will not hear me. If ever I did dream of such a matter, Abhor me.
  Roderigo:Thou told'st me thou didst hold him in thy hate.
  Iago: Despise me, if I do not. Three great ones of the city, In personal suit to make me his lieutenant, Off-capp'd to him: and, by the faith of man, I know my price, I am worth no worse a place: But he; as loving his own pride and purposes, Evades them, with a bombast circumstance Horribly stuff'd with epithets of war; And, in conclusion, Nonsuits my mediators; for, 'Certes,' says he, 'I have already chose my officer.' And what was he? Forsooth, a great arithmetician, One Michael Cassio, a Florentine, A fellow almost damn'd in a fair wife; That never set a squadron in the field, Nor the division of a battle knows More than a spinster; unless the bookish theoric, Wherein the toged consuls can propose As masterly as he: mere prattle, without practice, Is all his soldier ship. But he, sir, had the election: And I, of whom his eyes had seen the proof At Rhodes, at Cyprus and on other grounds Christian and heathen, must be be-lee'd and calm'd By debitor and creditor: this counter-caster, He, in good time, must his lieutenant be, And I—God bless the mark!—his Moorship's ancient.可以看出原文多用旧体语言,很多地方觉得晦涩难懂。如果目标语读者是现代读者的话,恐怕译者需要费心思把它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出来。如果译者照原文风格译过来,不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及理解程度,目标语读者肯定无法阅读,不知所云,那么翻译的意义也无从体现。又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有一段话描述妈妈教小英子数数的情景。妈妈对小英子说:“乱数!”然后瞪了我一眼,“听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二俗录素,二俗录五......”这是小英子的妈妈刚到北京还不太习惯说北京方言,但又很喜欢说这种蹩脚的北京方言的一个情景。齐邦媛、殷张兰熙的译文是:"You're all muddled up!" Ma glared at me. "Listen to me while I counter for you, erh-su, erh-su-lu-yi, erh-su-lu-erh, erh-su-lu-san..."显然这是音译了这一蹩脚的方言的。虽然乍一看,可能母语为汉语的人也不明白這到底说的是什么。但作者的原意也是想表现小英子的妈妈刚到北京时,北京方言还说不顺溜的一段往事。当时的情境就是在场的人听不懂小英子的妈妈在说什么。所以齐邦媛、殷张兰熙二人采取音译方言的方式,达到了让目标语读者体会到小英子的妈妈笨拙地学说北京话这一生动形象的效果。
  3.3 译者应全面了解自己,充实自己,谨小慎微做译者。
  阿难等人出经时还需要字斟句酌,那么作为凡夫俗子的译者在做翻译的时候更应该认真谨慎。在决定翻译原语作品之前,应做好翻译准备:一是了解自己的知识层次与范围,看是否能驾驭这样的作品;二是大量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对原语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决定翻译原语作品后,应慎重落笔,多揣摩作者的意图,既要忠实原文的意思又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仆人说”也好,“隐身说”与“透明说”也好,笔者认为译者更像“小媳妇”,既要看公公的脸色,又要看婆婆的脸色。只有两个都哄好了才有舒心的日子过。译者既把原作者的意思表达完整而准确了,又把目标语读者的品味满足了,就是个好译者,就是个成功的译者。莫言的《蛙》是一部五十多万字的鸿著,能获得世界诺贝尔奖也是当之无愧。但其中,这部力作的译者马丁娜.哈塞也功不可没。为了翻译《蛙》这部作品,马丁娜.哈塞可谓做足了功课,首先,她读过原文之后就知道自己喜欢这部作品,而且坚定信念要翻译它;其次,邀请作者莫言前往汉堡相聚,经过相处对莫言有足够的了解;再次,恶补农耕专业知识,包括田埂、地垄、犁地、耙地、播种;村子、农舍、废水、引渠;喂牲口、种果树、种地;牲畜饲养方面有役畜、套挽具、各种车辆,比如单轴车——中国式的独轮手推车,最初的机动犁,以及农业机械方面的其他技术革新;作为役畜使用的牛、公牛、驴、骡、马;养猪和其他养殖方面涉及到阉牲口、育种等等。凡是遇到类似需要讨论的问题,马丁娜都会向在克劳彭堡从医或务农的昔日同学请教,或者向出售蔬菜的汉堡郊外的有机农场主咨询,或者询问克劳彭堡乡野博物馆的专家;关于牲口饲养方面的问题,向一个专业的驴子配种场寻求咨询;驾驭单驾马车也是很有益的经验;向农民们讨教养猪知识,并通过访问宠物猪饲养者的博客和这些人取得联系,从而了解到许多有关猪的生活习性和心理方面的知识等。正是马丁娜做了充分的准备,加之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得这部作品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从而也成就了马丁娜自己的翻译事业。   4.结束语
  初接触“三不易”时,对其含义似懂非懂。正因如此,决定进一步去研究它。经过看原文、查资料、请教专家,对其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同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它提出的源语与目的语的差距,之后也有很多学者就此进行研究。如杜贝莱曾就语言的起源和差异提出过重要的观点,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的智性,而语言的差异则产生于人的“随意性”。就表达的潜力而言,任何语言都是平等的,不能对不同语言随意“褒贬”。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并采取积极的手段去弥补译语的不足和缺陷。这一理论很好地再现了“三不易”之“一不易”。实际上,翻译本身也往往是通过吸收出源语的优点,起到不断丰富目的语的目的。“三不易”不光指出了佛教翻译所面临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还触及了翻译的一个本质问题,即翻译的不可译性。翻译理论中很多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论述的。如乔治.穆南在《翻译的理论问题》一书中对翻译的可行性即可译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参照,并吸收人类学、语文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万能论”与“翻译不可能论”做了深刻的剖析,最终得出了“翻译是可能的,但它确有限度”的结论。这一理论与”三不易”之“二不易”有异曲同工之妙。“三不易”还最早地涉及到翻译主体界定,分析原作者、译者、读者及三者关系的理论。同时它也是翻译主体及言与意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流传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于我们从事着翻译工作或即将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具有引导和警示作用。希望以上一些體会和经验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使“三不易”理论在翻译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中国佛教网-现密文库-(207),http.//www.ebaifo. com/fojiao-147506.htm/.
  [3]谢天振等,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孙致礼,傲慢与偏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威廉.莎士比亚[N],语文出版社,2013.
  [6]马丁娜.哈塞,汉堡城外,与莫言同行[J].中国文化报(数字报),2013,http.//www.de-cn.net/mag/lit/de10276735. htm.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专业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内容。从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完善,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论述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企业需求;物流人才;教学改革  1. 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电子商务井喷式的增长,产生了巨量的物流需求。动辄数十亿元的大型物流产业园项目在多个城市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和分析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所掌握的现状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  我国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发展进步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职业教育教师是组织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能力的传递者,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非常重要。顶岗锻炼环节对学校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顶岗锻炼;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企业需要大量的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高素质劳动力和应用型高
期刊
摘要:对我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究,发现许多学生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没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影响学生的工作发展。因此需要进行优化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在教学当中的比重,使學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操作的问题,找出有效优化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电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正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随着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出现,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类教育已经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想适应。在新的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信息时代带来的情况下,如何改善环境艺术设计类的教学,成为全新的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类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公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以前的纸质办公逐渐向无纸化办公方向转变。无纸化办公的概念就是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日常工作的一种方式,在减轻高校工作人员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乐趣,提高工作的准确率。本文就根据我国如今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结合工作人员平时的做工流程,来设计的高职院校的办公系统。自动办公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指令来快速的完成工作中需要做
期刊
摘要: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在课堂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我教学实践,简单的介绍一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让学生提高语言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语言实践能力,逐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群体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有所认知。一方面,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语言交
期刊
摘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一准则、两条例”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项义务,更是一种荣誉。本文从党员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挥党员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关键
期刊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措施;结合工程实际锻炼教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本文通过高职教师参加具体工程实践实例介绍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承担工程能力;教学水平;双师型  如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而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如何在现有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和现代产业发展属于同一个共生系统,只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达到平衡,才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为产业持续性发展提供保证,同样的,只有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才能健康的发展下去,要想职业教育充分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就必须培养出结构合理、适度规模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文章就职业技术教育如何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