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教育一瞥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
  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德国人在这方面绝非小题大作——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弱者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作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一方面。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故难免“出言不逊”。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宽容地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唾弃暴力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据悉,凡经2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
  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是否能成为和平人士。一些联邦议员也指出:让德国男童少与玩具枪炮为伴是“明智”之举。也许,还能预防德国重蹈“历史覆辙”!
  在德国的幼儿园里,没有大、中、小班的区分,所有的幼稚园不分公立还是私立的,全部采用混龄编班的体制。德国的幼教界一致认为,幼儿在混龄的班级里更有利于成长,这样孩子可以熟悉各种社会行为,而且能够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质。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时代里,混龄编班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长的感觉,也使孩子懂得礼让,懂得分享,使孩子们相处更加的融洽、和谐。(德国幼稚园不以认知教育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所以混龄编班不至于影响课程的安排。)
  在德国大部分的幼稚园只提供半天班。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更加充分,使孩子真正体会到亲子的乐趣。德国幼教界非常强调亲职教育,并认为它是无法通过幼稚园教育来取代的。鉴于此,幼稚园尽量只提供半天班,只有少数的幼稚园提供全天班,帮助那些因是单亲家庭、或双亲均为大学生、亦或父母正在接受职业训练家庭照顾和教育幼儿。一般家中有0~3岁幼儿的父亲或母亲可以向所属工作单位申请长达三年的教育假,留职停薪,而政府在此段时间内每月发给父母教育津贴,因此在德国收0~3岁幼儿的托儿所数量并不多。有3~6岁幼儿的家庭通常父母亲中会有一方只上半天班,所以读半天班的幼儿下午可以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在这种福利体系下,德国的幼稚园只要提供半天班即可满足大部分家长的需要。 在德国的教育中,非常强调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因此幼儿园中对孩子并不进行分科教学。而且幼儿在未进入小学之前,也不要求得会写字母,认识字和计算简单地加减法,幼儿回家后也没有必须要做的作业。他们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锻炼。
  德国的幼稚园把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作为出发点,根据孩子直线思维、重复思维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园内以角落主题布置为主,便于孩子通过情境更好的认识大自然、接触事物。德国的幼稚园还特别注重幼儿的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如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的等等。
  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冯纳斯基斯教授是教育学、人类学博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已长达25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德国政府作相关决策时具有一定影响力。他的研究表明:
  父母角色应有区别
  家庭中,父母双方经常争论“到底谁该管孩子多些”、“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哪一方占优势”。冯纳教授的研究表明,实际上,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当,具有相似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仅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有高下,他们在各方面对孩子的角色影响也有区别:孩子的自我价值、受教育程度及心理问题,都是父亲影响大于母亲;在亲子关系方面,母亲的影响远甚于父亲。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
  许多调查表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经济条件”、“父母学历高低”等都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直接影响,但父母的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特别是夫妻关系的质量对孩子的影响尤甚。
  一般来说,夫妻关系好、家庭稳定,孩子的快乐程度就高,也绝少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如果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离异,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调查表明,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中,有24%无法接受“父母离异”这个事实,需要接受心理咨询;而如果父母离异后再婚,那么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孩子比例就急剧上升到47%。
  亲子需要优质时间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父母(特别是父亲)往往因为工作忙而很少有时间跟孩子相处。因此而有愧疚心理的为人父母者大多以为,尽量多挤时间跟孩子相处,就可以“补偿”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好坏,不在于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短,而在于相处的质量如何,即要用优质时间进行亲子活动。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了解孩子心理。特别是工作繁忙的父亲,更应想方设法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妻子要积极鼓励丈夫参加抚养孩子,教会丈夫尽快进入育子角色。
  要50%投资在家教上
  这里的投资指的是家庭为了教育孩子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时间等的总和。教育专家说:“我参观过中国的幼儿园、学校,父母出许多钱让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真羡慕这里的孩子。”但是,中国的父母大多以为孩子上了学,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了。其实不然,在孩子长大成人前,父母必须在家庭教育上花大力气。事实上,如果将一个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资以“1”为计算单位,那么父母就应将其中的50%投资在家庭教育上。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其他文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也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意味着,跨世纪的一代,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
期刊
摘 要  阅读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在幼儿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会给幼儿带来激情,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物质环境方面我们立足幼儿园实际,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孩子创设了多种阅读环境。  我们知道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环境的熏陶能给幼儿埋下一颗爱书的种子,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还会把教
期刊
摘 要  幼儿期是幼儿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当前幼儿礼仪言行缺失,家园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不当。针对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通过线形的教育活动将礼仪要求融合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探讨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礼仪教育方法和途径。并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使幼儿逐步养成文明识礼,活动有序的好习惯。  关键词  养成 礼仪 幼儿 生活  一、研究
期刊
摘 要  幼儿生来就具有创新潜质,就看教师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努力培养本世纪创新人才的今天,幼教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时刻加强创新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为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而努力。  关键词  潜质 创新能力 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知道,目前学
期刊
摘 要  主题活动特别强调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主题游戏是一种以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将主题教育的意图、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分阶段隐藏在各个游戏活动中。  关键词  游戏活动 幼儿教育 主题背景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园最主要的活动,是一种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动,实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主题教学是幼儿园组织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传达信息、协调行动的能力,就叫作语言能力。它包括语汇、语音、文字、语法、修辞等。幼儿师范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教师。幼儿的语言教育主要是通过幼儿教师来实现的。幼儿教师能否完成这一神圣而关键的使命,取决于自身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必须是长期训练,逐步改善和提高积累的结果,因此,幼儿师范学生的语言
期刊
身高、体重,这是宝宝成长的见证,也是观察宝宝健康与否的重要依据。要想知道宝宝发育是否正常,你需要经常“刷新”关于宝宝成长的对与错。  一、成长:一般规律的与众不同  “孩子长高了、长胖了,看来他各方面都挺好!”这种说法很直观,很质朴,但也很在理。因为从宝宝身高、体重的变化,可以看出宝宝的发育情况。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孩子成长过程中,哪些说法是对的?哪些说法欠科学?还有,如果家里有一个”小胖墩”或
期刊
上小学时,我很淘气、很好动,成绩也不好。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了许多数学作业。放学后,比我高两年级的姐姐为了能多和我玩一会儿,就帮我把作业都写好了。  第二天交出作业以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着结果。熬到数学课,老师将作业本发到了每一位同学手里,唯独没有发给我和另一位成绩很好的同学。只记得当时我脸色通红,觉得肯定被老师发现了。于是,我低着头,紧张地等着老师的“判决”。  出乎意料的是,老师
期刊
摘要  从源头上关注婴幼儿阅读,如何在全社会构建一个能够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们一直的呼声。本文通过回顾欧美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做法,结合婴幼儿语言学习中的全语言理论,探讨了我国婴幼儿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关键词  婴幼儿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 全语言 阅读习惯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政府推进转型的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文化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