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上好每节课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从一名高校青年教师的切身教学体会出发,分别从备课、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分析教学;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案例,阐述如何发挥PPT用于教学的优势,重点探讨了任务驱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效果。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199-02
  由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成长为具有自己的独特教育理念的个性化教师,是一个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发现教学妙招、不断生成教学机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教师,都必然地要经过“模仿—整合—创新—形成个性化风格”的发展历程。作为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之初,我对教学产生了一些思考,对关于如何上好一门课产生了一些思考。下面就从备课、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教学相关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备课
  备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首要且重要的环节。一个教师能否上好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备课中我采用“模—磨—摩”三字诀。模即模仿,仿优秀教案,仿优秀教师或同事的精品课(课堂、光盘或录像)。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的课前备课,模仿是十分必要的。我在上一门新课之前都尽可能多地去听些优秀教师的课。例如:讲授《数据库系统基础》课前,我听了半学期学院教授的《数据库系统基础》课;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时,我一直在听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的课。学会仿课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最基本的一环。磨即磨课,包括磨学案、磨学情、磨方法。磨课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所授课有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否则教师磨课就无从下手,犹如“空中楼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摩即揣摩,揣摩教学语言、教学过渡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备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制作PPT。这方面,我总结了“一个中心,两个原则”。“一个中心”指PPT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以本节课的重心为中心,所有的内容和动画效果都要服务于这个重心,不能偏离。有些教师为了让PPT美观一些,喜欢在上面插入一些图片或flash,但是这些内容与课程内容毫无关系,这样做不仅画蛇添足,而且容易偏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两个原则”指PPT一方面要做到“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虽然PPT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板书,但是仍需要继续发扬板书的“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的特色,万不能将课本上大段的文字搬到PPT上,否则教师讲课与“放洋片儿”就没什么区别了。因此PPT要做到提纲挈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它的多媒体优势。利用PPT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教师的讲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述“汉诺塔”问题时,把整个盘子移动过程都做成动画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理解的就非常快,这是板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我们用板书进行讲课时,学生看到的内容是随着教师的讲述一行行出来的,所以在播放PPT时,最好不要把整屏内容一下子全部展现出来,要随着教师的讲述一步步显示,这样做效果比较好。总之,我认为做PPT就像穿衣一样,既要简洁、大方、得体,又要充分展示您的独特魅力。
  二、课堂组织
  良好的课堂组织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条件。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组织应该包括: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创造互动、积极、平等的课堂氛围,用内容吸引学生(与教学方法有关);用纪律约束学生;用提问提醒学生,让学生不停地有反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打破枯燥的课堂气氛;善于表扬学生;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尝试告诉学生:“你们需要鼓励,其实老师也需要被鼓励,课堂教学的影响是相互的。”这样让学生马上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觉到自己与老师的平等,更加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整节课的“灵魂”。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思想来源于生活”,我的教学理念是:“用下里巴人”的方式来解释“阳春白雪”。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比喻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课堂演示等。在这里举几个典型的教学方法并作以阐述。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针对一个实际的案例,演示从问题的提出、分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最终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在《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的“数据库的设计”和“系统开发”章节中,我采用了这种方法。
  2.比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用理论解释理论,用新概念解释新概念的方法不可行。一方面令学生更难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恐惧”心理。在教授新知识时,我经常采用比喻教学法,从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和思想出发,打比方,来解释新知识。每门课程中都会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需要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实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启发教学法。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是有差异的:中小学生以记忆为主;大学生以理解为主。所以在给大学生上课时,直接告诉他们结论或先知结论反推原因,他们都很难接受;相反,先告诉其原因再推出问题的结论,他们就很容易接受。所以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来独立解决问题。
  举一个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例子。在给学生讲两个变量a、b互换值的问题时,我一上来并没有告诉学生具体的解决方案。我的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两满杯的水,让他们想办法把两个杯子里的水互换一下,学生马上就告诉我需要再借助一个杯子来做中介才能完成。于是我顺势把问题转移到变量互换值的问题上,问大家如何来交换a、b两个变量的值。学生在“换水”问题的基础上,迅速想到需要再申请一个变量c,借助它来完成两变量的交换。我认为这个知识点的讲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就能模仿着解决一个程序设计的问题。   4.任务驱动教学法。这学期我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主要采用了这种方法。大多数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师把重点都放在程序设计语言本身,过于注重语句、语法和一些细节,而不是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上,使得程序设计课程实际上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目前很流行一种教学方法。指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演示法。在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课堂演示这个环节。理论知识的讲解固然重要,但课堂演示能使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更好地证明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完备性。例如:在讲授SQL语句的内容时,如果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讲成“空对空”,幻灯片上先显示出某条SQL命令,然后再列出执行结果,学生将信将疑,并且掌握不牢。如果教师直接在SQL Server的查询编辑器中书写SQL命令,让系统检查语法、执行语句并产生结果,则学生不仅会跟随教师的书写主动思考,而且还可以看到真实的执行结果。因此,课堂演示对于计算机类的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6.“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关注每一个知识点,很少从整体来看问题,从宏观上看问题,不容易把握学习的脉络。“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或者一门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整体思路,然后再分步骤讲解。这就好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张“地图”在给他们导航,使学生能够时刻清楚自己学习的轨迹和方向,“不会迷路”。这样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使一节课得以提升和创新的重要保证。每节课课后,认真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灵感,对于提高教师的备课与上课的水平,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曾尝试写过一些教学反思,确实尝到一些甜头,但是经常给自己找理由或借口而没有坚持下来。在这里谈教学反思,也想借此机会勉励自己能够重新开始并坚持下去。
  作为高校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最后,以苏州大才子袁卫星的话作为自勉——“让每节课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未来,我们如果能够达到教师的这种最高境界,我想我们是成功的。目前,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用心上好每节课”。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互动情感教学方法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2]车蕾,赵庆聪.“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
  [3]车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初探[J].高教研究,2011.
  [4]王晓波,崔巍,车蕾,王晓敏.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013 The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Education[C].2013,(10).
  [5]车蕾,崔巍,王晓波,王晓敏.数据库实践类课程体系若干优化方案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
  [6]车蕾.从高校教学工作看“局内人”与“局外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其他文献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文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从搭脚手架、进入情境、学生独立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具体分析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支架式;高中地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55-02 
摘要: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豫北某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主观认知等方面描述了当前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探讨加强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随着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电脑的机会,使电脑对于这些老人家不再陌生与神秘。本文阐述了社区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培训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计算机;电脑培训;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99-02  一、引言  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摘要:生物工程《专业导论》课对于学生理性认识本专业、提高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自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授课老师素质提升、教学内容及方式改进、特色学科建设、因材施教、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导论》的教改之路。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导论》;自信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93-02  2015年,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针对双语教学中暑期学生实践环节的安排和思考,详细介绍了浸入式全英文夏令营和工程观摩与实践环节,以期为我国土木交通类专业的双语教学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全英文夏令营;工程观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31-02   近年来,我国土木交通类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越
摘要:随着大学扩招,普通高校,尤其是生源竞争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质量下滑严重且层次参差不齐,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及本人基层工作经验,主要围绕我校提出的“好校风、好教风、好学风”为契机,牢牢抓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级管理的机遇,以学校“三项竞赛”为抓手,结合浙江省文明寝室建设和无手机课堂建设,根据我院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生活习惯交差、上课玩手机
摘要: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为保证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经过各位专业相关教师的集体探讨和总结,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初稿(以下简称标准初稿)进行了制定。本标准初稿中建立了能力与知识领域的映射关系,划分了6大知识领域,35个知识模块,并推荐建立了3个课题组方向。该标准初稿可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在各相关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福建省在推进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是在政策顶层设计上提出为殘疾儿童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其次,提供多样化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服务方式;第三,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第四,建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关键词: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残疾儿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个别访谈,以江苏地区五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不高,在性别、年级、专业选择志愿、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专业认同感;影响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62-04  一、问题提出  
摘要:双语教学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部分对双语教学的质疑,论述了在高校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计算机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合理的课程选择、谨慎的教材选取以及教学中灵活的英汉应用比例等方面来讨论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