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外企药品价高的神秘面纱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白血病给小刘(化名)一家蒙上阴影,接连数次的化疗和骨髓移植,已经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然而令他们发愁的是,今后他们每月可能还需花费上万元购买进口药格列卫(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像小刘这样的例子并非少数,高药价已经成为这些患者不可承受之痛。据记者了解,这些外资药在中国的售价非常高,有的甚至高达国内相同产品几十倍。而在高昂售价的背后,这些药的原料成本却非常低廉,而外资药企新药研发的巨额投入也存在疑点。
  外资药在中国售价高
  事实上,在中国,外资药的价格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的外资药包括两种:专利药和原研药。国际上只有专利药和仿制药之分,而原研药为中国独有概念,是指专利已经过期但由原专利持有厂家生产的药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得知,这两种药物的价格在中国内地都十分昂贵。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疗政策研究分析员郑宗美介绍,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1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药物价格平均是英国的两倍。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的调查文章也显示,6种外资专利药在香港和内地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同样规格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在内地卖24500元,而香港药房最低报价为18500港元(约合人民币14800元),二者相差近1万元。
  原研药属于专利已经过期的药品,国内有厂家可以生产,但是,其价格和国内同类产品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惊人。一项由西安交通大学在2012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进行的调查称,去年陕西省有49种药品,采购机构以接近1.9倍于国际基准的价格,向原始制造商购买专利已经失效的品牌药,而价格最低的仿制药也仍达到国际基准的1.5倍。
  此外,此前曾引起关注的降药价网站,近日上线了原研药和国内同产品仿制药之间的价格对比。记者浏览发现,降药价网上共有60种同规格药品对比,差距最小的为2倍多,而有些价差高达20多倍。
  原料药成本并不高
  对此,降药价网站创始人卫柏兴表示,他们调查的是产品的出厂价格,而网上药店是零售价格,二者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专利药价格很高,但其原材料成本可能只有几块钱。”
  卫柏兴举例称,以抗癌药物易瑞沙为例,其规格每片0.25克每盒10片装的内地售价为5500元左右一盒。其估算,易瑞沙的原料成本是10元一克,即10片所用的原料成本不到30元,加上人工、包材、水电、物流等,一盒药的原始成本顶多几十元。
  替诺福韦是吉列德科学治疗乙肝和艾滋病的专利药物,百济新特药房网上药店显示,规格为每粒300毫克每盒30粒装的价格为1604元,照此计算,替诺福韦每公斤价格17.8万元。而近日刚刚让吉列德科学对诺福韦专利权全部失效的奥锐特公司董事长彭志恩告诉记者,替诺福韦的原料药价格每公斤不会超过1500元。
  中国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对记者表示,美国已经没有原料药生产企业,其原料药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和印度。和青霉素、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相比,这部分原料药的毛利率能够达到30%。上市公司海正药业、海翔药业均为原料药龙头企业,海正药业2012年年报显示,其国外地区销售毛利率为31%,而海翔药业只有28%。不过,和专利药生产厂家相比,原料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非常小。辉瑞是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共同的主要客户之一,其2012年年报显示,毛利率超过80%,扣除研发等一系列的费用后,净利润率达到了24.7%,几乎接近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原料药毛利率。
  巨额研发投入引质疑
  新药研发创新至少需要10年,花费10亿美元以上,这是医药行业对新药研发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财力普遍流传的看法。《福布斯》杂志在对大型制药公司从1997年到2011年15年间的药品获批数量和同期研发费用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新药研发至少需要40亿美元的结论,其中,阿斯利康更是以平均118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居榜首。
  然而,美国礼来公司的前研发总监保罗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坦言,研发费用没有那么多,原因是产品研发费用涵盖了很多其他成本,其中包括审批过后的安全监测和临床试验。他和礼来的前市场营销高管穆诺斯在2008年曾公布平均成本估计为18亿美元,虽然他承认现在已经有所提高,但不会超过40亿美元。
  实际上,被揭露将“太多其他”成本计入到研发费用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前主编玛西娅·安吉尔博士就在其著作《制药业的真相》里对此提出了质疑。玛西娅·安吉尔称,跨国药企的很多药品并非来自自己的研发和创新,而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大学的研发机构和小型的生物医药公司。药企自身投入并不多,且很多跨国药企的研发也并非是真正研发创新,而只是对原有产品的简单更换,有时候甚至只是换个名字,研发成本更是无从谈起。
  一位在美负责生物医药研发的医药人士对记者表示,跨国药企虽然在研发方面投入不少,但其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发现药品,而是出售药品。
  2012年,葛兰素史克公司销售和管理相关费用支出分别为70.78亿英镑和78.55亿英镑,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8%和29.7%,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2011年,此两种费用占比为55.6%,也超过半数。而2011年和2012年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36.78亿英镑和34.74亿英镑,占比仅为13.1%和13.4%。
  2012年,辉瑞研发支出达78.7亿美元,占销售收入13%,而销售费用113.3亿美元,销售、信息和管理费用的支出达到166.1亿美元,两者占其年销售收入的47%,接近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以来,不少跨国药企的专利药面临到期,利润将减少,对于一直推崇研发的跨国药企来说,科研人员成了其最先被裁的对象。
  外资药企在华行贿事件频发   葛兰素史克中国贿赂案。2013年7月11日,公安部的一则通报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一枚重磅炸弹: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超过20名药企和旅行社工作人员被警方立案侦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向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行贿,此案牵涉利益链巨大。7月22日,葛兰素史克在伦敦发表声明,承认中国分公司一些高管卷入贿赂案件。
  9月3日,新华网披露,更有葛兰素史克员工自揭公司潜规则。其负责大客户团队的中国企业运营总经理黄红承认,重点客户关系维护主要是用赞助药剂科主任参加国际会议,设计一些培训课程送到医院,或者赞助专家沙龙等形式多样的项目运作方式来进行,每次学术活动中,都附带旅游或赠送高价礼品,有时候还有“车马费”,直接给现金。同时,英国总部下达年25%的销售增长指标,配合好的激励政策和足够的客情维护投入。所有压力都压到一线销售人员身上,压力之下,再加上政策导向和示范效应,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以身试法。而根据葛兰素史克中国副总裁兼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等人日前的交代,为打开销路所投入的“灰色”费用占到药价的30%。涉案人员之一、葛兰素中国郑州大区的医药代表王某交代,公司“帮助”员工报账——她们入职培训时,都会领到1万元经费和一张印有全国医生档案的大名单,接下来就是联系医生“做工作”;财务部、审计部有时候会打电话来,指出哪里不合规,教员工怎么改,改好了再寄回去。“现在反思这些做法,就是明面上禁止,暗地里鼓励,两者背道而驰。”8月31日,湖南长沙,涉案人员之—、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总监郭某这样表达自己的忏悔。
  爱尔康在华贿赂眼科医生,人工晶体价格是香港4倍。9月16日,化名为“佐罗”的爆料人向记者举报美国爱尔康(Alcon)公司涉嫌通过医药产品上市后调查的形式,向相关医生提供商业贿赂,以促进其人工晶体产品的销售。爱尔康公司长期开展了大量的产品上市后调查工作,2012年时改为临床满意度调查(PES)。PES本应属于“四期临床”调查的范畴,会牵涉到一些试验费用。但爱尔康公司却将这些费用变为向医生提供的回扣,以提升区域市场的销售业绩。佐罗出示的材料显示,爱尔康PES项目至少向全国200家以上眼科医院的医生提供了“研究经费”,北京301、同仁、协和、上海瑞金、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卷入。一家医院只选取一两名医生,某大区经理覆盖的医生就有63人,涉及经费62.7万元。
  赛诺菲公司借临床费名义向医生行贿。8月8日,代号为“培根”的爆料人举报世界医药巨头法国赛诺菲公司,在2007年11月前后,向中国北京、上海、杭州及广州的79家医院,503位医生,借“研究经费”(“研究者费”)名义,支付约169万元的费用。在这79家医院之外,赛诺菲还向北京地区的另外5家医院,共43位医生,每月通过现金报销、礼品赠送等方式,输送利益两万多元。目前,上海、北京和广东省相关部门都表示正在调查此事。
  全球销售额最大的医药公司辉瑞制药在华最早涉嫌商业贿赂。2012年8月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日前发表声明,指控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海外子公司为拓展业务而行贿,违反了《反海外腐败法》。根据美国证交会的指控,辉瑞制药在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意大利、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子公司雇员和代理对当地官员和医生行贿,以便获得所在国的监管与处方审批并拓展销量。为掩盖行贿行径,辉瑞制药将这些费用列为促销、营销、培训、差旅、临床测试、货运、会议和广告等合法支出。
  除了辉瑞制药自身,辉瑞制药2009年收购的另一家制药巨头——惠氏的做法同样有悖于《反海外腐败法》。至少从2005年开始,惠氏在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负责销售营养品的子公司,为鼓励医生推荐惠氏产品,以提供现金、手机或旅游等方式行贿,并通过使用伪造的财务票据来掩盖真实的支出项目。
  跨国企业在华频发的行贿事件,表明一个不争的事实:“带金销售”这一潜规则依然被跨国公司复制着。外资药企代表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打开销路所投入的“灰色”费用占到药价的30%,揭开外企药品价格虚高的神秘面纱,可以看到隐藏着其自有见不得世人的一面。
其他文献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称,人的命运直接取决于身高。男性和女性身高高于平均值(男性1.778米,女性1.626米)会感觉更快乐。同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研究人员对5万名荷兰男女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女性认为,男性应比她们高20厘米,多数男性则希望女性比他们矮8厘米。英国研究也显示,职场上,经理身高每高出2.5厘米,工资就会多出400英镑。  理想身高的基础是比例  男女的理想身高与快乐、收入有关,研究人员
期刊
白领的吃饭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上班一族的问题,忙碌生活使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起居饮食。你平常的饮食规律吗?那些常见的食物有营养吗?  不良饮食习惯危害健康  ——喝水没规律 调查显示,近六成职场人喝水并没有规律,基本上是想起来才喝——这已是身体急需水的时候了。还有,25%的职场人基本上忙起来就忘记喝水,只有17.2%的职场人有自己喝水的规律。健康专家指出,人体对水的需要量受代谢、年龄、体力活动、温度
期刊
高尔夫是一项时尚、优雅、环保的运动,不少体坛巨星也热衷这项健康的运动,包括有“外星人”罗纳尔多、“小巨人”姚明、“飞鱼”菲尔普斯 、“飞人”乔丹等,而11月份又有这么多活动,爱好高尔夫球的你是不是也趁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球技,和好友们来几场热身赛。  初学者如何开球又直又远  对于高尔夫球初学者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将球开得又直又远。但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开球弹道明显不够高,球总是低低地窜出杆面,很
期刊
近年来,饮食治疗在欧美国家发展极快,这一方面缘于药物治疗的有限性,另一方面缘于神经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饮食治疗的确切含义是:在一定的循证或经验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饮食结构调整以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或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疗法。这里所说的循证基础,一般是指通过PET、SPECT、ET或BEAM等诊断技术间接地了解到大脑中神经介质的活动状况或血流、代谢状况,
期刊
鹏菲恋在不被祝福的情况下开花结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婚恋俨然成为娱乐圈里圈外的榜样力量,不知鼓舞了多少对爱情与婚姻失去信心的人们。  然而,他们也难逃七年之痒,在熬过了第八年头之后,选择了悄然离婚,因为双方的身份太过瞩目,离婚一事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成为一些人宣传自己及商品的噱头。  娱乐圈里的婚姻之所以容易受人瞩目,在于他们是公众人物,其一举一动都在媒体及公众的眼皮底下。所以,也就显得他们的
期刊
说到上火,一般人都会想到凉茶降火。凉茶的确是调理身体的佳品,但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喝,凉茶也会喝出毛病来的!经常有一些办公室白领出现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的现象,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凉茶喝得过多了。  如今正处于初秋,秋老虎依然横行,天气炎热并未有明显变化,秋燥上火的情形非常容易发生,预防上火,很多人会联想到凉茶,过多饮用凉茶却可能导致新的问题。而其实预防上火并不难,方式也有很多。 
期刊
葡萄  葡萄,抗氧化之王。葡萄中含的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清除体内自由基,对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葡萄具有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消肿、利小便的功效,适合贫血、高血压、水肿、神经衰弱、疲劳的人吃。葡萄含铁量较高,也适合儿童、妇女、体弱贫血者食用。高血压的人可以经常喝葡萄芹菜汁:葡萄50克、芹菜50克,洗净后放入榨汁机里榨汁,用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20天为1个
期刊
未来医学的发展将使人类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在未来的世界里,人们或许能够看到自己的曾曾孙子长大。  打造“永生不死”之身  科学家称,人类在未来20年将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不久前,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对外披露,他将实施一个名为“俄罗斯2045”的惊人计划。该计划也被称作“阿凡达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延长人的生命,直至实现“不死之身”。据说该计划目前已获俄罗斯科学教育部大
期刊
晚上我到老张家做客。  饭后,老张、黄总和我3个男人,围坐客厅闲聊。黄总拿出手机刷微信,正刷出网上PS的一张某国家领导人帮夫人拎包的图片。来给我们送水果的张太太看到后脱口而出:“瞧瞧,你们都瞧瞧,这才是男人!”然后她环视了一下包括她老公在内的我们仨,用手点了点老张,语重心长:“这才叫风度!”说完扭身进厨房洗碗去了。  望着太太的背影老张不干了,冲她大喊一声:“我也帮你拎过包啊!”黄总也自怜自艾地说
期刊
家用洗肠机不可行  这几年排毒甚至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不少人甚至提倡“洗肠排毒”,一些家用的洗肠机也因此走俏市场。  记者在淘宝上看到,家用“洗肠机”的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在一卖家的产品介绍中,这种洗肠机被称为“清洁肠道解决便秘,无任何毒副作用”。事实真是如此吗?  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告诉记者,洗肠在医学上本身是一种治疗手段,现在却因为商业目的被炒作成一种排毒、美容手段。他指出,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