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金融与经济的偏离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由原来的"常态"变为现在的"新常态"。本文从横向与世界其他国家增速的对比、纵向经济增量的对比、国家影响力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处于增速较快、增量巨大、国际影响力和机构更加合理化发展阶段,经济形势依然乐观。
  关键词:金融;经济;经济结构
  引言: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而各项金融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当前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现象。部分学者由此认为当前货币信贷自身内部循环,脱离实体经济自我空转,导致金融指标与实体经济指标背离。
  金融指标增速快于实体经济增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下行阶段,保持较快金融增速能起到对经济托底的作用;二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融资结构变化双向作用,体现为危机后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占比上升以及金融深化进程中,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上升;三是特定的政策也加大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背离。
  1金融与经济发展失衡
  总量上,经济发展偏弱,而金融发展保持较快增速。2017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3%,增速比上月略高0.4个百分点,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同期M1、M2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6.1%,均比上月有所提高,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为1.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833亿元。
  结构上,一是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开始回升。以2014年为分界线,2014年上半年,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47.4%和41.8%。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2012年至2013年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保持持续上升态势,比201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保持持续下降态势。第三产业比重由2014年以前稳定在41%水平,升至2015年的44.6%。从西方国家经验看,经济下行阶段,货币供应量增速大于经济增速有助于经济走出衰退。
  二是家庭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占比较大,M1与M2增速剪刀差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16年以来,M1增速持续低于M2增速。
  三是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断崖式下降。2016年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比重为44.7%,第一次低于50%水平,比上年全年下降7.4个百分点。
  2金融高增速的合理性
  经济下行阶段,货币的财富功能增强,支付结算功能减弱。企业资金链偏紧,货款结算时间延长,票据结算增多,应收、应付账款双双攀升,拖欠主体由点对点向整个产业链扩散,“三角债”苗头开始显现。由于商品价格下行,家庭的储蓄动机上升,“现金为王”。
  从西方国家经验看,经济下行阶段,货币供应量增速大于经济增速有助于经济走出衰退。例如,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1973年至1975年),美國广义货币M2超额增速(货币供应量同比值-工业增长值同比值-CPI同比值)由1973年11月的-7.45%升至1975年7月的12.1%,狭义货币M1超额增速由1973年10月的-8.8%升至1975年6月的7.6%。同期,美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1975年6月(-12.6%)见底回升。
  当前,金融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是全球普遍现象。最近十年,发达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达10%到15%,但是实体经济增长只有2%到3%。据IMF估算,2011年金融资产比率(金融资产比率为金融总资产与GDP比值,金融总资产包括银行资产以及按市值计价公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66%,美、欧(指欧元区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日的金融资产比率分别为424%、449%、784%和540%,平均为476%,较中国高173个百分点。
  3经济结构转型的放大作用
  一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占国民经济比重上升,M2超额增速相应提高。一般来讲,第三产业以劳动服务为主,生产效率提高相对较慢,相应的单位资金投入的产出量远低于第二产业。利用1986年以来的年度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M2/GDP比值提高8个百分点。2013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7.8%,较2012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M2同比增速应高于名义GDP增速6.4个百分点。按照这个趋势,则2013年全年M2/GDP比值应提高25.6个百分点,相应地一个季度的M2/GDP比值提高6.4个百分点,意味着M2同比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6.4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深化加速,各类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发展,金融资产负债表期限延长,货币流通速度相应下降。
  2015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明显提速,跨境资金流入较多,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扩大。今年前四个月,新增外汇占款1.5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4月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2174亿元,同比多1097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2.5%,同比高1.3个百分点。实体经济以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方式合计融资608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7亿元。
  三是部分行业改革滞后于金融发展,民间资本进入难度较大,导致房地产、地方投融资平台吸引了大量资金,但这些行业的资金效率相对较低。今年以来,中国仍有12个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目前煤电油运等行业的设备利用率为78.2%,钢铁、水泥和建材等传统行业约75%,所有行业的均值在79%-83%之间。 3月末,产能过剩行业(包括钢铁、建材、有色、煤炭、化工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96万亿元(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的8.1%),同比增长3.7%,低于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6个百分点。
  4特定政策的影响   一是存贷款等指标考核。这些考核评比有的来自监管部门,有的来自上级机构,有的来自地方政府。考核的压力促使商业银行利用表内表外操作,在会计操作上变动存款、贷款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存贷款冲时点现象。如季(月)末存款的大幅上升,季(月)后存款的快速下降。利用票据业务、回购业务等方式将贷款调整到其他资产项目中,甚至将贷款转为委托贷款或信托贷款,使表内贷款减少,表外融资增加。
  二是银监会“8号文”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金融机构通过跨行交易、跨机构合作进行风险资产腾挪或转移,规避相关监管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初,银监会出台“8号文”对“非标”的清理,不排除部分表外理财进入表内,提高货币信贷增速。
  三是其他一些政策变化,减弱了数据的可比性。2012年,统计局实施了数据直报制度,减少了地方机构数据报送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导致2013年的经济同步数据与以前的同比数据可比性减弱。其次,2011年人民银行修改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统计口径,M2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金融机构同业往来(来源方)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因此,非存款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也将扩大M2增速与实体经济增速的偏离程度。
  5以市场化改革促创新
  当前,我国金融创新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能通过正规金融得到有效满足,只能更多借助于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甚至是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其结果只能是实体经济吞下“有毒”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了融资成本,增加了金融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与金融创新不足有很大关系,积极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金融改革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
  如果说,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得资金价格客观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实现真正市场化的资源有效配置,从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那么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利率市场化。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上之所以出现了诸多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和“全民泛金融化”趋势,就是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不能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的价格出现了“双轨制”,即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两种价格。
  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如同当年商品市场的价格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需要很好地把握改革的时机、步骤、节奏和力度。考虑到银行体系近年来大量的信贷资产投向了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隐患有所上升,且实体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银行体系间接融资,风险过分累积在银行体系,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需要稳步、渐进式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要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还在于推动金融领域中信贷、股票、债券等各个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联通各个市场的更多金融产品的创设,通过各类投资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更多投资交易,形成各类风险与收益属性不同的金融产品的市场发现价格机制,最终有利于形成市场的基准利率和发现资金的真实价格,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6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新常态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发展,新常态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尤其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各个领域均不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此种情形下经济新常态如何发挥其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实力提升,新常态下采取经濟发展的新对策,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魏益华,迟明. 人口新常态下中国政策调整研究[J].经济学刊,2015,02(03):41-45.
  [2]周晓津. 特大城市的规模调控与转型升级[J].西部论坛,2015,02(11):54-64.
  [3]陆杰华,张芳,汤澄.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J]. 金融研究,2015,06(04):105-110.
  作者简介:
  赵小锋身份证号码:65010319******402X。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现状,论述了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发展;世界经济体系;影响  1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这个概念逐渐凸显,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状态,区域之间的联系很弱,基本不存在世界经济的概念
期刊
摘 要:金融套利行为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金融市场中的常见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具有促进作用,利于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但是若监管不力,也可能会为金融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其双重作用,给与有效的监管,方能降低风险,促进金融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经济;金融套利行为;模式  引言: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日渐雄厚,其中金融经济做出了不凡的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从劳动经济学本身来看,劳动经济学是对经济行为的分析,着重从经济角度、生产角度和劳动角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劳动经济学,能够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达到为经济发展服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起到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为此,我们应立足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从经济层面和劳
期刊
摘 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对一国的公平与福利产生直接的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但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一个热门争论话题。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有些学者认为过度的社会保障不利于经济增长。本文将从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二者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下为了加快经济市场的发展,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对现行市场经济体制和税务制度进行改革,而这些政策对企业发展和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税收制度和税收体系对我国各个行业领域公司的经营项目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投资、消费、出口作为劳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由此可见投资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投资决策;企
期刊
摘 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过去二十多年世界经济非常态高速增长的终结。对于中国来说,随着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约束机制的转变,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更多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凯恩斯主义式的需求管理。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或外部吸收降下来时,也要求竞争方式跟着发生相应的转变。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困局;增长前景  自2007年初美国爆发的 “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以来,全球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金融危机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其破坏力与日俱增,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危机热潮,极大地破坏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对我国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也显著提高,本文从出口贸易、金融证券机构、劳动就业、外汇储备、房地产业、旅游行业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贸易;外汇储备;房地产业;旅游行业  1 对世界经济走势
期刊
摘 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各种因素变化以及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近年来,世界经济面对着非常多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致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大范围调整、重组以及变革的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世界经济对各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的现状,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相关方可以更加了解世界经济的现状以及发展趋
期刊
摘 要:金融中介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主要的融资途径,能够有效地优化配置社会资金,它能够聚集起社会闲散资金,并且传递到广大真正需要资金的客户手中,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金融中介;资金融通;经济增长  引言:金融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资金融通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或者媒介作用的机构或者人。基于机构类型来分类,金融中介机构可分为非货币中介机构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四次波动,目前正处于第四个波动期,不同的政策经济体制使得经济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新一轮经济周期正在延展之中,进入新千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表现出极大的相关性,说明中国已开始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简单验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的延展性。  关键词:经济周期 相关性 延展性  经济周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