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与自主习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_program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使人们忽略或遗忘了其人文性,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语文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必须将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任务,因而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始终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将这一良好愿景,落实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中。简言之,语文教育要注重人文回归与自主习得。
  一、人文回归:语文不仅仅是工具
  语文人文性的忽略或遗忘,导致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消失和个性的泯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的课程性质作了合理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这为语文课的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教师与文本:树立人文榜样 注重人文感悟
  沿用教育行业的“杯水”和“桶水”之喻,语文老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讲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除了巩固旧知识外,还须与时俱进,勤奋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角色是无可替代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教师手中。语文教师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产生山高海阔的敬仰之情。
  都说天下文章用“情”“理”二字共同筑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在语文教育中,更加不能撇开“情”、“理”而只对作品作毫无生气的语言解剖。若要培养人文教育的意识,教育者先要仔细揣摩文章所蕴含的人文要素,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或涵泳体悟,整体感知其精妙,像陶潜“观其大略”式读书;或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把玩,感知其精髓;或将二者结合起来感受精妙。
  (二)阅读与写作:力求人文关怀 讲究人文选择
  长期以来,我们丢掉了语文阅读的优良传统,放弃了诵读,而只是肢解字词句篇,毫无美感可言,令学生生厌。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上回归传统,注重诵读,这为我们改革阅读教学提供津梁。教师切忌越俎代庖,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突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只需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包含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质。因此,作文应是学生最能自由挥洒的天地。教师在训练内容和形式时应尽量少给框框,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应放手让学生去发挥。体裁、形式上不拘一泥,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语出真情,言之成理,则善莫大焉。作文讲评也不能模式僵死,须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评分模糊化,可由等级代替分数。评语多用鼓励、具体且中肯的话语。学生自由了,才能展开翅膀飞翔。
  (三)课堂与课外:体验人文情感 拓宽人文空间
  单一的应试教育使语文课堂没有活力,产生“鸡肋”之窘。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普及,我们要让学生在美的陶冶和愉悦中完成学习,使语文课散发出浓郁的人文芬芳。如讲《雨霖铃》一文,引导学生欣赏“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动人场面,可配以《梁祝》《再回首》等乐曲。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回忆母亲的那部分内容前,先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舒缓优雅的音乐,真挚朴实的感情,一下子就会使学生产生共鸣。
  《语文学习》杂志封面鲜明地亮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美国教育家华特的名言,这句话切中肯綮。要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要课内外结合,因为语文课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有限。课堂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说、辩论、采访、参观、评论等方面的锻炼,他们便会在喜欢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语文老师还可以跟其他科目老师联手,帮学生找到语文知识和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汇点,使他们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二、自主习得:学力成长的应然途径
  教育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为目的。就语文学科而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力”,即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教育者要善于以自主习得为切口,探寻语文教育功效达成的津梁。
  (一)“自主习得”的愿景诠释
  所谓“自主习得”,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对于这一良好愿景,必须落实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中。
  自主习得的学生行为是“自由”的: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本,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自主习得的学生行为是“自信”的:我行我能够;给我一个机会,我可以创造精彩;给我一个希望,我可以成就辉煌;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自主习得的学生行为是“自励”的:跌倒了,我会重新爬起;成功了,我会再接再厉。自主习得的学生行为是“主人”的:学习是我的事,老师不会代替我,我也不让老师代替。自主习得的学生行为是“主体”的:自始至终,我贯之以学习的全过程;从头到尾,我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自主习得的学生行为是“主动”的: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只学不问,而是又学又问;不是依赖着老师不放,而是放开了手脚自己走。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要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教育者要明确这样的学生观和教育教学观: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代替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是、也只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不是或不仅仅是“给予”和“告诉”,教育应该是或更多的是“获得”和“感悟”。②换言之,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习得,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力的发展。
  (二)“自主习得”的追求旨归
  自主习得所追求的旨归亦即学生的学力目标,应该是三维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行施过程中,我们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予以精细:
  1.会阅读。我们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学会用圈、点、批、画等方法做好阅读笔记,学会做生活笔记和资料卡片,会充分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2.会听课。在听课前按照不同内容、不同层次要求,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理解讲授内容,弄清教师思路,掌握重点难点,使听课效率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3.会思维。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将所学内容通过分析、综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答各种疑难,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知识,能通过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养成勤思维、善思维的好习惯。
  4.会计划。它包括会合理安排使用作息时间,根据学科特点制订出学习计划,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会合理协调各学科的学习等。
  5.会管理。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管理,有利于把学生带往更高的语文学力层次。学生学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语文教学管理权还给学生,语文学习行为就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
  6.会发展。现代社会呼唤现代化的人,其根本在于提高个体的内在素质。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个性鲜明的自主发展的人才,从教育的内在价值出发,让学生在一定的规则下,张扬个性。
  (三)“自主习得”的达成路径
  1.施行“交往式”课堂教学
  把过去那种单一的呆板的“报告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为多样的灵活的“沙龙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增加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师与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心理需求充分调动起来。
  2.拓展“个性化”课堂活动
  放大语文课堂的外延,拓展全方位的课堂设置,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组织和开展相应的研究课堂及兴趣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中完成角色自主表现、角色自主认定、角色自主实现,从而获得过程情感体验和终端成功喜悦。
  3.建立“开放性”保证机制
  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老师与相应的课程;允许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转移兴趣,再度选择;鼓励学生参与有关课程活动的计划制订与管理并交流评价;欢迎师生的角色易位,真实地进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扬长避短地进行学生整体素质和学力的评价。
  总之,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立足于人文宗旨,围绕学生主体,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自主时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本”,而不是让“课本”成为学生的“世界”,才能使语文学习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外化为学生的自我行为,结晶为学生的自我品质。
  ————————
  注释
  ①周小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葛德均:《摒弃积弊,回归真语文》,《语文建设》,2013年第9期。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启秀中学]
其他文献
今年高考,重庆卷与全国卷一的作文材料都取自于两年前网络上报道过的新闻事件。考题揭晓后,在社会上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笔者以为全国卷一"举报父亲驾车接电话"的作文材料虽有
期刊
期刊
期刊
<正> 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宋朝广南道邕管羁縻州壮族首领依智高发动和领导的反宋战争,历时一年,影响颇大。对于依智高的这一军事行动,几百年来,国内外的封建史家多认为是不义之战,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开展过多次讨论,各家所言,有褒有贬,莫衷一是。本文拟就战前国内的阶级矛盾状况,北宋王朝推行的民族政策以及在此政策下岭南各族人民所处的地位等问题,作些肤浅的分析,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如有不当,请读者批评指正。
期刊
酉水号子是流行于湖南酉水流域的一种劳动号子.酉水号子因其二声音列结构、劳动节奏、土家族民歌音调、土家族民歌旋律等旋法要素,使之成为土家族地区民歌音乐特征中最具代表
“五月榴花照眼明”是唐代韩愈的诗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说明榴花色泽艳丽,光彩夺目,煞是可爱。翻开古代典籍看看,写榴花的诗文大都与五月、与端午密切相关。
期刊
<正> 一、王冠上的绿色宝石 基诺山,旧称攸乐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东部,北靠勐养坝,南接勐仑坝,西依橄榄坝,形成一座王冠状的原始森林区。在山区里居住着8,600多勤劳的基诺族人,他们分布在大小42个自然村寨里,组成1个人民公社,辖6个大队,42个生产队。 基诺山海拔800—1,300米,土地面积约100万亩。这里是著名的原始森林区,目前约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