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下了多少雨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dsa4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汛期即将结束,在2020年汛期里,长江三峡水库经历了自2003年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75000m3/s。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值代表什 么?
  假设累计水量需要以最大洪峰排水2h,那么我们来算一算2020年三峡地区究竟下了多少雨。以75000m3/s的速度排水2h,总计排水量为75000×2×3600=5.4×108m3。长江上游干流流域面积约为100万km2,前面计算出的总排水量为5.4×108m2,相当于在平均流域面积上降雨约0.5mm(5.4×108/100/104/106=0.00054m)。也就是说,以三峡大坝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排水2h,相当于在其上游平均有0.5mm的降雨量。
  0.5mm的降雨量听起来似乎真的太小了,0.5mm的降雨量算小雨还是大雨呢?我们常说的小雨、大雨,其标准到底是多少?到底什么样的雨是小雨,什么样的雨是大雨呢?
  现代气象业务中将降雨分为7个等级,规定在没有蒸发、径流和渗透的条件下,单位面积里24h累计降雨量低于0.1mm时是微量,降雨量在0.1?10mm是小雨,在10?25mm是中雨,在25?50mm是大雨,再往上就是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根据这个等级划分,上面提到的0.5mm的降雨量应该算是小雨。
  知道了雨量等级的划分,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到底下了多少雨呢?实际上,地球上所有的水體表面都存在蒸发现象,例如植被有蒸腾现象,再加上无论地上还是地下到处都有径流,确定一场雨的雨量有很多干扰因素,似乎很困难,具体要怎么去测量呢?
  听起来似乎不简单,但目前对于降水量已经实现了自动观测。中国的气象观测业务中常使用称重式和翻斗式雨量计对降水进行自动观测。
  称重式雨量计,顾名思义就是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称重,再利用公式计算降水量,它的优点是可以测量无法及时融化的固态降水。
  翻斗式雨量计由两个漏斗和三个翻斗组成,它的优点是可以将不同强度的降雨调节为比较均匀的强度,减少强度带来的计量误差。当出现降水时,降水会从上漏斗一直翻到最下面的计数翻斗,计数翻斗的中间有一个磁钢,上面是干簧管,每当磁钢经过一次干簧管,便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每个信号代表0.1mm降水。经实验,翻斗式雨量计最大1分钟能翻动75次左右,落到翻斗上是0.8s翻动一次。
  大家似乎会比较疑惑,无论是三峡地区的0.5mm,还是翻斗式雨量计的0.8s翻一次,貌似这雨都不大啊,怎么就能有那么大的流量呢?
  在实际降雨示意视频中,画面左右两边的降水都是同一天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画面左右两边分别是一前一后2h里的片段,我们能明显看到后面1h的雨更大一些,那么到底有多大呢?经计算,第一个小时下了0.6mm,第二个小时下了8.7mm。如果按第一个小时的降雨量下一整天(24h),会下成中雨;如果按第二个小时的降雨量下一整天(24h),会下成特大暴雨。可实际上那天下了多少雨呢?16.3mm。
  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一场降雨都是这样,不管是雨前、雨后还是下雨中,天气条件都是不断变化的,雨也在不断变化。而且,除了天气不断变化外,不同地形条件、城市空间计划等多种因素都对排雨有一定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降雨强度,对不同的地方来说,有的地方风轻云淡,有的地方却水涝成灾。
其他文献
说起“WTO”,大家都知道是“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的英文简称。但是,除了世贸组织,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WTO——世界厕所组织(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世界厕所组织于2001年成立于新加坡,致力于传播全球性的厕所文化,倡导厕所的清洁、健康、舒适。  2013年的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厕所日”提案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等近100个国家
期刊
简仪的历史  简仪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1276—1279年创制的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它是在中国传统的测天仪器——浑仪基础上简化革新而成的,故称作简仪。它包括相互独立的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用于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  郭守敬创制的浑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被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给熔化了。现存的简仪是明代正统二至七年(公元1437—1422年)间按照原器仿制的。这件复制品也是饱经
期刊
数次失传与复而重现  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能够计算行驶里程的车辆,又称记道车。最早的记里鼓车形象记载,多见于汉画像石,如山东孝堂山郭氏祠汉画像石摹刻就有记里鼓车的基本形象。1953年12月1日,我国邮电部根据记里鼓车复原图,发行了印有记里鼓车复原图案的一枚邮票。  根据史料记载,记里鼓车最早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相传最初由张衡制造出记里鼓车,但没有留下较详细的记载。三国时代的机械专家马钧,是
期刊
喜欢邮票的朋友应该熟悉,1958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过一套《气象》邮票,其中一枚邮票上印制的图案就是“相风铜乌”。“相风铜乌”是我国古代一种测风向和风速的气象仪器,它能够在风中旋转,鸟头指向的方位便是风向,鸟嘴衔着的“花”能在风中旋转并舒展,用来指示风速,风速越大其延展得就越多。  古气象仪——相风铜乌的大家族  中國古人在气象学方面曾有着辉煌的成就,除相风铜乌外比较著名的还有量雨器、湿
期刊
乍一听种质资源您或许觉得很陌生,其实它是我们离不开的生活之源,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日常,而且无处不在。  登上了“开国第一宴”的“中华宫廷黄鸡”为何两度濒临“灭绝”?那些年我们吃的北京烤鸭是正宗“北京鸭”烤制的吗?而香味浓郁的黑猪肉又为何一度成为了很多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乡愁呢?……实际上,这一切都与神奇的种质资源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种质资源呢?它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由舌尖上的“乡愁”说
期刊
石墨烯具有優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等性能,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门材料,但在石墨烯的制备微纳结构中,现有的自组装、电子束刻蚀和极紫外光刻等技术,存在着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缺乏通用性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石墨烯微纳制备技术,如何利用灵活简便的加工手段解决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问题是拓展飞秒激光实用化的关键所在。  2020年5月10日,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仪器与物理研究所开发了一
期刊
古代中国人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特别是在农耕工具的创造上有自己的特色,使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世界上最早的耕地机——耕犁  耕犁是中国古代农民耕地的“神器”,是由犁辕、犁箭、犁底和犁稍等主要部件组成的复合农具,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耕犁的使用方法是:一人扶辕,前方有一人或两三人牵引,后来牵引改用畜力。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使用耕畜牵引的耕犁。  中国耕犁是从耒耜逐步发展而来
期刊
圆周率的计算  “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只有一个中心,圆周上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墨经》就已经记载了圆的这个定义。人们从认识圆到得出有关于圆的种种计算又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其中,圆周率就是横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壕沟。  传统所认为的圆周率指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最初产生于制作圆形工具的需要,并且是通过测量计算出来的,即圆底量法。目前,用符号π来表示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常
期刊
从古至今,科技成果都在不断造福人类。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少实用的科技成果都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福祉。  走近中国古代科技,一起领略中国古代科技的魅力。  作为百味之王,盐是维系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根據来源不同,盐的种类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等,每一种盐都有各自不同的生产工艺。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盐卤制成的盐叫作井盐。在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期刊
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从上古至今,纵贯华夏文明五千余年,始终守护着中华儿女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古人如何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医疗与健身。  老中医的透视眼——望、闻、问、切  中医大夫通过长年累月的实践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他们往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即能清楚地说出疾病的位置、发病的阶段,甚至还能够判断疾病的发展,就好像有“透视眼”一样。  望诊是通过看患者的神態、面色、身体、舌象以及分泌排泄物的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