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看她身材挺娇小的,但是医术却不含糊。我们都喜欢她。”她的一位病人对我说。
我微微一愣。简简单单的一句“喜欢”,包含了太多的内容。那是医生对患者怎样的尽心,那是患者对医生怎样的信任。我不禁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她叫胡瑞萍,是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主治医师。
A
初次见到胡医生,是在一个午后。那时的她刚刚上完一个24小时的长班,又因为一位住院病人突然出现高烧症状,她放弃了休息,守在病人身边,直到病人情况稳定之后才下班,而此时,她已经连续工作28个小时了。
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加之睡眠不足,让胡医生显得有些憔悴,但她的眼睛里却有掩饰不住的欣慰。她说:“这位病人反复发烧,一直查不到原因。今天早上终于找到病因了,我们就可以对症治疗,病人和家属也就安心了。要不然,病人心里乱想,身体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我注意到她非常关注病人的感受,总是在强调让病人“安心”,便忍不住问道:“这也是治疗方法之一吗?”她笑了,说:“是的。我的同事们都非常注重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科主任也说过‘治人先治心’这句话。她甚至会握住病人的手,说:‘别怕,我们会帮助你战胜病魔。’因为我们医院的医疗特色是老年病、慢性病,所以,病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体贴和关心。因此,在他们遇到问题急需解决的时候,我们要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心里有数,不慌张,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医生对每一位病人的情况是感同身受的。这样,他们才会信任我们,并且积极配合我们治疗。”治人先治心,也许是有智慧的医者首选的治疗之道。
B
作为“80后”,胡瑞萍不服输也不怕输。在上学期间,她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1998年,胡瑞萍即将参加高考,在自来水厂工作的父亲建议她报考“给排水工程”专业,因为这样就不会为就业问题发愁。但那时的胡瑞萍被电视剧《红十字方队》深深吸引,并给自己立下了两个目标——考军校或者做医生,除此之外,概不考虑!于是,当年8月,胡瑞萍被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2003年,胡瑞萍大学毕业,进入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工作。在院内多个科室轮转学习之后,2004年9月,她成为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
剛刚参加工作的胡瑞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向往。当年痴迷《红十字方队》的青春热血已经逐渐降温,但5年临床医学的学习经历却让她平添了几分理智和冷静。她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向领导和同事们虚心请教。这段宝贵的经历,让胡瑞萍受益匪浅。她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老主任对她的指导:“给病人做诊断、治疗的时候,要多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发烧这种症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物理退烧,枕冰袋、敷毛巾或者酒精擦拭,而是要注意病人手脚的温度。如果手脚冰凉,那么体温还会上升,这时候忙着用冰枕,效果一定不理想,此时我们要帮助病人暖热手脚,使体温达到高点,然后再给他降温,这才有效。”如此这般的细节问题,老主任还讲了很多,胡瑞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C
2007年,胡瑞萍结婚了,次年7月早产生下一个女儿。
产假期满后,胡瑞萍回到医院上班。那时候,医院整体移交甘肃省卫生厅管理,同时加挂“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的牌子。病人多了,压力也一下子大了起来。
女儿8个月的时候,丈夫被借调到北京工作。胡瑞萍不得已,只好将孩子交给父母帮忙照顾。家离单位有40分钟的公交车路程,胡瑞萍每天至少要跑两个来回。
由于医院人手不足,女儿刚满周岁,胡瑞萍就被调入急诊科,每周要上3次24小时班。
在急诊科里,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需要救助的病人,胡瑞萍难得有时间歇一歇。除此之外,一些突发状况甚至还威胁了她的人身安全。
胡瑞萍记得,有一次夜里两三点钟,急救车送来一个满身酒气的病人,他的手掌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需要缝合。当时外科大夫正在处理另一个病人,胡瑞萍又是内科大夫,便请来了一位有外科资质的医生给病人缝合。缝合后,病人的朋友要求查看收费单据,收费员便按照正常程序给出了一张明细表,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要求胡瑞萍说清楚一共用了多少纱布,多少消毒液,每一份的价格是多少,还揪住胡瑞萍的衣领,威胁道:“你信不信我砍死你!”急诊护士发现情况危险,急中生智,以“有人中毒急需抢救”的理由,将胡瑞萍带离了急诊室。那一晚,胡瑞萍在颤抖。从医几年,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然而,比之外人带来的伤害,更让胡瑞萍难过的是对女儿的亏欠。
由于自己和丈夫都忙于工作,女儿多数时间都和姥爷姥姥生活。有一次女儿因吃了变质的东西造成腹泻,导致严重脱水,需要补液,可是血管已经干瘪,护士连扎7针才成功。姥姥自责地泪流满面,胡瑞萍也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身为医生,她能够解除病人的病痛,却无法代替女儿忍受这难熬的痛苦。
女儿上小学后,胡瑞萍更加忙碌。作为科室里的骨干医生,每天不仅要面对大量的病人,还要负责实习医生的培训。有一天,胡瑞萍接到女儿的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孩子学拼音很吃力,你们家长也要多操操心。”胡瑞萍解释:“我平时工作太忙……”老师一句话堵了回来:“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胡瑞萍这才知道,平时在家里聪明伶俐的女儿,在学校里的表现是如此糟糕。一向要强的她禁不住大哭一场,虽然生孩子的气,但更多的是自责。作为一个妈妈,自己对女儿的关心真是太少了。
回想近几年来自己和女儿的关系,胡瑞萍的眼睛里隐约有泪光:“女儿平常不怎么黏我,她从来不说‘妈妈我好想你’这一类的话,相反地,她会问:‘妈妈你怎么还不去值班?’她已经习惯了我不在身边。”
发现这个问题后,胡瑞萍开始尝试改变。她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用在女儿身上。陪她玩,陪她写作业,女儿去书城看小人书,胡瑞萍就翻看菜谱,学着给女儿烤蛋糕,制作各种美食。她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不能一直缺席。” D
现在,胡瑞萍的工作依旧很忙。她每天8点上班,首先要调看每一位病人最新的检验单,然后查房,与病人交流沟通,向他们通报检查结果,询问他们现在的情况,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平均每一位病人的交流时间在20分钟左右。然后,她回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务,回应各种咨询,并开出新的诊疗单或者药方。下午,胡瑞萍有时候需要坐诊,平均接诊量为20余人。如果上的是24小时的长班,则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够坐下来。这个时候,护士们基本上可以休息了,胡瑞萍却要写病历,贴各种化验单、检查单。夜里3点,护士们起床给病人测血糖,胡瑞萍才可以稍稍休息3个小时。清晨6点,她又要准时起床给病人测血糖。根据医院的规定,早上的血糖测定必须由医生完成。病人多的时候,她一早晨就要测二三十人。早上8点,胡瑞萍的下班时间到了。但往往这个时候又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因此,胡瑞萍的下班时间一般会推迟到10点以后。
胡瑞萍说,做医生很辛苦,除了因为不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还因为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学得慢一点,懒一点,你就会被新知淘汰。但是,做医生也会有很甜的时候。每当治好了一个病人,或者帮一个病人减轻了痛苦,心里的那份骄傲和欣慰,有着阳光的味道。她说自己做医生这十几年来,从没有跟病人红过脸,她说:“因为我们和病人的沟通比较顺畅,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病人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科室也很注重这个。”这些年来,胡瑞萍救治过的病人大部分她都记得,所以病人们都很信任她。
因为信任,所以负责。因为负责,所以收获了病人的真心感谢。胡瑞萍说:“有一位大妈偷偷地织了两件毛背心给我的女儿,让我觉得很感动。”还有一些病人为了表示感谢,偷偷地给她塞红包。胡瑞萍不客气地将他们带到监控摄像头下面,说:“我绝对不会收这个。”在内分泌科,并不只有胡瑞萍一个“异类”,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如此。
E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以及能力的提升,胡瑞萍已经成为科室里当仁不让的骨干。2012年,她通过甘肃省卫计委的考试选拔,进入全省卫生系統英语人才库,2014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进修。她还获得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十佳医生”称号,并任HOPE基金会糖尿病教育专员。她所在的内分泌科也获得了“甘肃省优秀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5年,胡瑞萍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
采访结束已是华灯初上。在此期间,胡瑞萍又接到几个病人的来电咨询。她也打电话询问值班医生,知悉那位发烧的患者已经退烧,身体状况良好。
夜色已经降临,明天的日出也不再遥远。胡瑞萍又要穿起白大褂,开始一天的工作。我们相信,这位娇小却并不柔弱的女医生,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责编
我微微一愣。简简单单的一句“喜欢”,包含了太多的内容。那是医生对患者怎样的尽心,那是患者对医生怎样的信任。我不禁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她叫胡瑞萍,是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主治医师。
A
初次见到胡医生,是在一个午后。那时的她刚刚上完一个24小时的长班,又因为一位住院病人突然出现高烧症状,她放弃了休息,守在病人身边,直到病人情况稳定之后才下班,而此时,她已经连续工作28个小时了。
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加之睡眠不足,让胡医生显得有些憔悴,但她的眼睛里却有掩饰不住的欣慰。她说:“这位病人反复发烧,一直查不到原因。今天早上终于找到病因了,我们就可以对症治疗,病人和家属也就安心了。要不然,病人心里乱想,身体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我注意到她非常关注病人的感受,总是在强调让病人“安心”,便忍不住问道:“这也是治疗方法之一吗?”她笑了,说:“是的。我的同事们都非常注重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科主任也说过‘治人先治心’这句话。她甚至会握住病人的手,说:‘别怕,我们会帮助你战胜病魔。’因为我们医院的医疗特色是老年病、慢性病,所以,病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体贴和关心。因此,在他们遇到问题急需解决的时候,我们要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心里有数,不慌张,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医生对每一位病人的情况是感同身受的。这样,他们才会信任我们,并且积极配合我们治疗。”治人先治心,也许是有智慧的医者首选的治疗之道。
B
作为“80后”,胡瑞萍不服输也不怕输。在上学期间,她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1998年,胡瑞萍即将参加高考,在自来水厂工作的父亲建议她报考“给排水工程”专业,因为这样就不会为就业问题发愁。但那时的胡瑞萍被电视剧《红十字方队》深深吸引,并给自己立下了两个目标——考军校或者做医生,除此之外,概不考虑!于是,当年8月,胡瑞萍被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2003年,胡瑞萍大学毕业,进入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工作。在院内多个科室轮转学习之后,2004年9月,她成为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
剛刚参加工作的胡瑞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向往。当年痴迷《红十字方队》的青春热血已经逐渐降温,但5年临床医学的学习经历却让她平添了几分理智和冷静。她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向领导和同事们虚心请教。这段宝贵的经历,让胡瑞萍受益匪浅。她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老主任对她的指导:“给病人做诊断、治疗的时候,要多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发烧这种症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物理退烧,枕冰袋、敷毛巾或者酒精擦拭,而是要注意病人手脚的温度。如果手脚冰凉,那么体温还会上升,这时候忙着用冰枕,效果一定不理想,此时我们要帮助病人暖热手脚,使体温达到高点,然后再给他降温,这才有效。”如此这般的细节问题,老主任还讲了很多,胡瑞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C
2007年,胡瑞萍结婚了,次年7月早产生下一个女儿。
产假期满后,胡瑞萍回到医院上班。那时候,医院整体移交甘肃省卫生厅管理,同时加挂“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的牌子。病人多了,压力也一下子大了起来。
女儿8个月的时候,丈夫被借调到北京工作。胡瑞萍不得已,只好将孩子交给父母帮忙照顾。家离单位有40分钟的公交车路程,胡瑞萍每天至少要跑两个来回。
由于医院人手不足,女儿刚满周岁,胡瑞萍就被调入急诊科,每周要上3次24小时班。
在急诊科里,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需要救助的病人,胡瑞萍难得有时间歇一歇。除此之外,一些突发状况甚至还威胁了她的人身安全。
胡瑞萍记得,有一次夜里两三点钟,急救车送来一个满身酒气的病人,他的手掌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需要缝合。当时外科大夫正在处理另一个病人,胡瑞萍又是内科大夫,便请来了一位有外科资质的医生给病人缝合。缝合后,病人的朋友要求查看收费单据,收费员便按照正常程序给出了一张明细表,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要求胡瑞萍说清楚一共用了多少纱布,多少消毒液,每一份的价格是多少,还揪住胡瑞萍的衣领,威胁道:“你信不信我砍死你!”急诊护士发现情况危险,急中生智,以“有人中毒急需抢救”的理由,将胡瑞萍带离了急诊室。那一晚,胡瑞萍在颤抖。从医几年,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然而,比之外人带来的伤害,更让胡瑞萍难过的是对女儿的亏欠。
由于自己和丈夫都忙于工作,女儿多数时间都和姥爷姥姥生活。有一次女儿因吃了变质的东西造成腹泻,导致严重脱水,需要补液,可是血管已经干瘪,护士连扎7针才成功。姥姥自责地泪流满面,胡瑞萍也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身为医生,她能够解除病人的病痛,却无法代替女儿忍受这难熬的痛苦。
女儿上小学后,胡瑞萍更加忙碌。作为科室里的骨干医生,每天不仅要面对大量的病人,还要负责实习医生的培训。有一天,胡瑞萍接到女儿的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孩子学拼音很吃力,你们家长也要多操操心。”胡瑞萍解释:“我平时工作太忙……”老师一句话堵了回来:“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胡瑞萍这才知道,平时在家里聪明伶俐的女儿,在学校里的表现是如此糟糕。一向要强的她禁不住大哭一场,虽然生孩子的气,但更多的是自责。作为一个妈妈,自己对女儿的关心真是太少了。
回想近几年来自己和女儿的关系,胡瑞萍的眼睛里隐约有泪光:“女儿平常不怎么黏我,她从来不说‘妈妈我好想你’这一类的话,相反地,她会问:‘妈妈你怎么还不去值班?’她已经习惯了我不在身边。”
发现这个问题后,胡瑞萍开始尝试改变。她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用在女儿身上。陪她玩,陪她写作业,女儿去书城看小人书,胡瑞萍就翻看菜谱,学着给女儿烤蛋糕,制作各种美食。她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不能一直缺席。” D
现在,胡瑞萍的工作依旧很忙。她每天8点上班,首先要调看每一位病人最新的检验单,然后查房,与病人交流沟通,向他们通报检查结果,询问他们现在的情况,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平均每一位病人的交流时间在20分钟左右。然后,她回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务,回应各种咨询,并开出新的诊疗单或者药方。下午,胡瑞萍有时候需要坐诊,平均接诊量为20余人。如果上的是24小时的长班,则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够坐下来。这个时候,护士们基本上可以休息了,胡瑞萍却要写病历,贴各种化验单、检查单。夜里3点,护士们起床给病人测血糖,胡瑞萍才可以稍稍休息3个小时。清晨6点,她又要准时起床给病人测血糖。根据医院的规定,早上的血糖测定必须由医生完成。病人多的时候,她一早晨就要测二三十人。早上8点,胡瑞萍的下班时间到了。但往往这个时候又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因此,胡瑞萍的下班时间一般会推迟到10点以后。
胡瑞萍说,做医生很辛苦,除了因为不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还因为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学得慢一点,懒一点,你就会被新知淘汰。但是,做医生也会有很甜的时候。每当治好了一个病人,或者帮一个病人减轻了痛苦,心里的那份骄傲和欣慰,有着阳光的味道。她说自己做医生这十几年来,从没有跟病人红过脸,她说:“因为我们和病人的沟通比较顺畅,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病人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科室也很注重这个。”这些年来,胡瑞萍救治过的病人大部分她都记得,所以病人们都很信任她。
因为信任,所以负责。因为负责,所以收获了病人的真心感谢。胡瑞萍说:“有一位大妈偷偷地织了两件毛背心给我的女儿,让我觉得很感动。”还有一些病人为了表示感谢,偷偷地给她塞红包。胡瑞萍不客气地将他们带到监控摄像头下面,说:“我绝对不会收这个。”在内分泌科,并不只有胡瑞萍一个“异类”,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如此。
E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以及能力的提升,胡瑞萍已经成为科室里当仁不让的骨干。2012年,她通过甘肃省卫计委的考试选拔,进入全省卫生系統英语人才库,2014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进修。她还获得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十佳医生”称号,并任HOPE基金会糖尿病教育专员。她所在的内分泌科也获得了“甘肃省优秀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5年,胡瑞萍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
采访结束已是华灯初上。在此期间,胡瑞萍又接到几个病人的来电咨询。她也打电话询问值班医生,知悉那位发烧的患者已经退烧,身体状况良好。
夜色已经降临,明天的日出也不再遥远。胡瑞萍又要穿起白大褂,开始一天的工作。我们相信,这位娇小却并不柔弱的女医生,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