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小麦中国起源说和未完成的面包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回民街上,樊志民教授反复强调,西域的面食文化经过丝绸之路传进中原,但对于小麦,他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以目前科学的分析来看,小麦是否来自西域这个问题仍是不解之谜。以古人的能力,要把小麦从这么远的地方带到中原来是相当困难的。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有小麦了。
  有人说是候鸟吞下小麦种子后飞到中原,种子随着候鸟的排泄物留在这里并生根发芽,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的人们就认为小麦是从天上来的。文字学家认为周朝人是中国最早开始种植小麦的人,周朝文献中已经出现关于小麦的记载,不过当时并不是称为‘小麦’,而是称为‘來(来的繁体字),‘來’就是小麦的意思。”研究饮食文化史的大部分学者都认同小麦是从西亚传入东亚,但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主张小麦是在中国内陆地区自然生成的,包括樊志民教授。他们列出了几个证据。
  首先樊志民教授提到这个“來”字。“來”是一个象形文字,源于幼苗逐渐生长结成果实的样子,最早见于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遗迹“殷墟”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记载,商朝被认为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中国最古老的王朝。主张小麦中国起源说的学者认为,“來”字源于小麦生长的形态,从而推断中国至少从商朝就已经在种植小麦。但主张小麦来自遥远西域的学者则不赞同,他们认为“來”确实源于某种谷物,但难以判断究竟是哪种谷物,可以是小麦,也可以是大麦、燕麦、小米等等。况且商朝之后的周、春秋、战国,以及前汉时期的多处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小麦粉制成的食物。按照小麦中国起源说学者的主张,中国应该早在商朝或商朝以前就开始种植小麦,但事实上汉朝之后大麦和小麦才出现了文字上的差异,所以之前就算有,种植量应该也是微乎其微的。
  另外,在古代中国,“來”字和“麥(麦)”字都表示麦子的意思,含义包括大麦和小麦。“來”字源于幼苗伸展的形态,而“麥”下面多了一个表示“慢慢行走”的“夊”字,是“來”与“夊”字相结合的会意字,可以解释成“缓慢而逐渐流传”的“來”。主张小麦源于西亚地区的学者,一开始对“麥”字为什么要加上“夊”字,感到很惊讶。
  经过长期研究,学者推测,“來”字代表的作物是中原地区用来形容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东西,所以才加上了“夊”字。试想,如果“來”生长于中国内陆的话,又何必加上表示慢慢行走的“夊”字呢?
  主张小麦中国起源说的学者将“來”字与新石器时代遗迹发现的小麦视为支持自己学说的“铁证”。但主张小麦西亚起源说的学者则认为由于无法区分当时的小麦究竟是野生的还是人为种植的,并不能认定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小麦,而且汉朝遗迹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磨遗存,这在汉朝之前的遗迹中并未发现,所以可以判断中国是从汉朝起才开始正式种植小麦。因为小麦与大米不同,外面包着坚硬的外壳——麸皮,吃的时候必须用石磨等将小麦粒磨成粉。换言之,小麦制粉技术不发达的地方不太可能广泛种植小麦。回民街上随处可见的是西安的面食,小麦中国起源说更是让人生疑。
  从模样上来看,小麦面食与面包这种西方代表食物虽然颇为相似,但要称为“面包”多少有些别扭。如果说小麦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话,那么小麦做成的食物应该不会受到西方面包文化的影响,但现实并非如此。
  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与当地容易获取的食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考虑到这一点,小麦从西域传播而来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大。但我没有反驳樊志民教授,毕竟在这个问题上,学界至今众说纷纭,不能仅仅因为和我个人意见不一致,就说樊教授是错的。只不过我遇到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小麦是从西亚传至东亚,中国考古学界的权威王仁湘博士或赵荣光教授也没有反对小麦西亚起源说。
  但是,为什么回民街上卖的西安面食被称作“面包”的话会觉得别扭呢?西域地区做面包时,会先在小麦面团里放上酵母,将发酵后的面团放在恒温的大火盆上烤,让面团变得厚实,吃起来口感也更柔软。但西安面饼没有经过发酵,直接将小麦面团拿到火上烤,因此形状扁平,吃起来比较硬,可以看作是未经发酵的“面包半成品”。
  在西安随处可见到这种“面包半成品”,“锅盔”就是其中一种。我们找到一家专门做锅盔的店,有幸观摩了锅盔的制作全过程。做锅盔的师傅使上全身的力气用擀面杖把小麦粉压制成一个比比萨饼还大得多的圆饼状小麦面团,然后放在烤得滚烫的锅里大烤,而不像西方那样放在火盆上烤。锅盔是用未经发酵的小麦面团做成的,扁平干硬。
  我问做锅盔的师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锅盔的。他说锅盖是唐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面食,还告诉我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锅盔是在建乾陵(唐朝时高宗皇帝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时,士兵们用头盔做成的食物。士兵人数多,缺少像样的厨具,所以就用烤得滚烫的头盔为炊具烙制大面饼,流传至今,成了‘锅盔’。锅盔可以保存10天以上,不仅吃起来方便,携带也方便,对士兵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陕西省特产“泡馍”也是一种“面包半成品”。泡馍的吃法十分特殊,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泡馍和锅盔一样不经发酵直接烤,单吃起来又干又硬,所以中国人把泡馍用手撕成一块一块的,泡着羊肉汤吃,肉汤里还撒上香菜、辣椒和糖蒜等调味料。看到泡馍,我深深地为中国人的奇思妙想感到惊叹,中国人竟然能够想出把面包泡进汤里吃的好办法,一切又是那么的自然、合乎情理。干硬的“面包半成品”要想吃出绵软的口感,就必须采用特殊的办法,于是,他们把“面包”泡进汤里。但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想出这个办法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翻阅了各种资料。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说。有没有这种可能,中国悠久的汤文化和蒸食文化都是为了让“面包半成品”泡进汤里才形成的呢?提到中国菜,人们一般最先想到的是煎或炸,事实上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烹调方式是蒸和煮,尤其是汤文化,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
  相反,世界其他地方却很难见到蒸煮文化这种非常高级的烹调方式。当中国已经开始用蒸汽煮东西吃的时候,西方人仍然停留在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烤,或是把食物放到加热过的石头上烫熟的低级阶段。为了一探究竟,摄制组踏上了新旅程,前往“北京首都博物馆”,这里收藏的文物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假说。
  (选自【韩】李旭正《面条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使用教材: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必修②。以下是本节内容的课堂实录。  师:关于人口,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节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人口。  生:人口就是人的口,人的嘴巴。  生:人口就是人口的数量。  师:用“人口”解释“人口”似乎不太好。  生:人口就是人的数量。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我给大家严格的定义。人口就是某一地区居民的总数。我觉得中国的语言文字太奇妙了。它把某一地区
期刊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的历史“题型示例”是蕴藏着丰富高考信息的“仙人洞天”,这些处在“险峰”中的“无限风光”长期养在深闺,虽然旖旎迷人却无人识得,或视若无睹。考纲中的“题型示例”是命题专家落实国家考纲,表达自己意见、观点、主张和施展拳脚的地方,题型示例的变化对高三历史的后期复习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题型示例与高考题本身没有直接
期刊
汉字形体与表示的意义有密切关系,借助字形结构,成为认识词义的一条重要途径。  六书中的象形字和会意字,由于字形古今变化太大,往往需要追溯到最早的形体才能了解其本义。比如“南”这个字,据研究像一种悬挂着的乐器,所以《诗经·小雅·鼓钟》有“以雅以南,以不僭”的说法。  比起形声字,会意字对意义的显示会更加清楚。比如“盥”,《说文》解释为“澡手”,下从“皿”,上中从“水”,水的两旁为双手,合起来表示以水
期刊
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的考查形式、内容虽不相同,但其目的基本是一致,即通过面试的考查,总结出考生笔试部分考查不到的内容,如应试者的知识、能力和其他多方面的素质等,并弥补笔试的失误或不足之处,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考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各高校面试考查的基本特点,下面就为广大考生归纳总结了一些面试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基本情况的考察  这是在面试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考察题,主考官一般是根据考生在申报表或个人介
期刊
在很多人眼里,“地球一小时”这样的活动没有意义,因为对于节约环境和保护能源,一个小时的停顿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去改变环境的现状。但,熄灭这一个小时的灯光,是人们保护环境的表达,也是为了点亮明天。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危机日益严峻,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河流出现断流,物种多样性逐步减少;粉尘污染严重,许多人染上尘肺病。当许多残酷的现实摆在人们眼前时,许多人开始觉悟,他们
期刊
前两天,与一位初次见面的人聊天,提到我的母校北大,他就问我是哪个系的,得到回答后,他继续问我们系当年是在逸夫二楼还是东门外。我愣了一下,反问他也是北大毕业的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只有校友才能问出这么“专业”的问题。  北大最常用的门有西门、西南门、南门和东门:西门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门口有两只石狮子,上挂“北京大学”牌匾的门,一进门就是石桥、荷塘和银杏掩映下古色古香的办公楼;西南门离宿舍区最近,
期刊
对于一个职业就是写作的人,读书不应该是一种经历,而应该是一种日常。  可惜,读书在我,确实就是一种经历。30年前,在我老家那块偏穷之地,读书有些荒诞,有些奢侈,有些异类。那时候,整个社会都沉浸在革命的情绪里,可以饿瘪肚子,不能饱了脑子。然而因为大姐常年卧病在床,不能下地劳动,不能到校读书,为了消磨时光,她的床头就总有各样的小说压在枕下。于是,那块被窗光和油灯照着的床头,就成了我最早的书架和书库。《
期刊
在地球运动中有关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知识,抽象性强,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掌握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判读技巧,难度可迎刃而解。  判读技巧  一、在太阳周日视运动图中判断方向。  (一)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出没方向来确定地面的方向。根据太阳升落方向可以确定地面上的方向: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中的东西方向;进一步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的“上北下南、左西
期刊
要在世界上找一个最适合逛书店的城市,伦敦绝对排在名单的前三位。如果要去伦敦逛书店,你多半会去查令十字路,因为这条路上新、旧书店皆是邻比,各有特色,跟我们日常看到的书店不一样。我们平常去书店会发现每家卖的书都差不多,大家的规矩都一样,一本书上了架,半年、一年,或者几年卖不出去的话就得下架了。但是在查令十字路你会看到一些很坚持自己风格的书店,就是喜欢某本书,即便50年没人买,还是要把它放在架上。  查
期刊
【热点背景】  2013年2月26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