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随诊观察30例 “中浆”患者18个月内黄斑区OCT图像,评价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中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30眼)“中浆”患者,依据FFA分为激光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通过OCT图像对比两组在发病3个月、6个月时痊愈率及在发病18个月时复发率,结果采用统计学卡方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在发病3个月、6个月时痊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在6个月时有83.3%痊愈,18个月时两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OCT图像显示痊愈及复发结果完全与FFA结果相符; 结论:激光治疗有利于“中浆”的恢复,但不能阻止复发。OCT可直观、清晰的显示出所有病例各个时间段黄斑区图像(包括厚度、容积)变化,在判断“中浆”痊愈及有无复发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 痊愈 复发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77-0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是一种类似超声,但是以光波代替超声波的生物成像技术,它通过轴向断层及三维成像测量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解剖组织结构,尤其在诊断很多黄斑区疾病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本文就近两年来我科随诊的3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患者的OCT表现作一跟踪分析,进一步认识OCT在判断“中浆”是否痊愈、有无复发方面的可靠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科确诊的中浆”患者30例30眼,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4.2岁,视力0.1至0.6不等,且均为首次发病1月内就诊。
1.2 方法 所有30例患者均行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FFA),排除其他眼底疾患,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其中对于18例FFA中发现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以外250um者行532nm激光光凝治疗,其余12例均采用口服芦丁、维生素C等药物保守治疗。随即采用蔡司公司生产的 CirrusTM HD-OCT4000系统进行患眼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并利用该系统具备的黄斑厚度分析和变化分析模块对比观察前后两个黄斑容积( 512x128扫描 )变化,判断所有“中浆”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时的痊愈率,及18个月时复发率,并经FFA证实,对比观察两组“中浆”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病程进展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分析,激光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间百分比差异采用卡方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首诊30例患者中,OCT检查显示黄斑区均有不同程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中16例合并有色素上皮层脱离(PED);3个月时,激光治疗组有16例(88.9%)痊愈,即OCT扫描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未见明显脱离,黄斑变化分析模块显示黄斑区容积及黄斑区厚度在正常范围内,且经FFA证实未见明显荧光渗漏。矫正视力恢复至0.6以上;而保守治疗组仅有3例(25%)痊愈,5例好转,即神经上皮层和(或)色素上皮层脱离范围缩小,三维立体图像显示黄斑区脱离隆起部分容积减小,视力也有所改善; 6个月时,激光治疗组全部(100%)痊愈,保守治疗组有10例(83.3%)痊愈。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时,激光治疗组有2例(11.1%)复发,即OCT扫描再次发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脱离,FFA检查也发现新的渗漏点出现;保守治疗组有1例(8.3%)复发,差异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眼科常见眼底病之一,好发于中青年人,男性多见,常见诱因为过度疲劳、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具体发病原因不明。患者因发病时多伴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发暗等影响生活质量来就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定有效药物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且部分患者自愈后仍遗留视物变形、小视等现象,故该病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中浆”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临床研究[1]也在不断开展。
以往主要采用眼底荧光造影(FFA)作为诊断“中浆”的金标准,但由于FFA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且皮试过敏者无法进行,故临床应用有一定风险和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临床普及[2],在诊断很多黄斑区疾病方面显示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采用的CirrusTM HD-OCT 是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层析和生物显微镜成像设备,它采用先进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获取 OCT数据,比第一代 OCT 技术快约 70 倍,而且分辨率更高,可用于眼前段和眼后段结构的活体查看、轴向断层以及三维成像和测量。在“中浆”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出视网膜各层解剖结构异常,及随时间变化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脱离的范围和程度等,更为方便的跟踪观察疾病的发展进程,且OCT 本身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在很大比例上可以弥补甚至替代FFA检查,减少患者多次行FFA检查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另外,通过本研究还发现,激光光凝治疗在促进“中浆”痊愈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以往也有很多关于激光治疗中浆疾病方面的报道[3,4],通过激光光凝渗漏点,可以促进视网膜水肿消退,缩短病程,改善视力。但也有报道[5],激光治疗也可以引起一些意外的视网膜光损伤,有些甚至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6],且激光本身并未消除病因,故不能防止“中浆”复发,本研究也发现18个月时激光光凝组与保守治疗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当然,以上是本文根据临床观察得出的结果,仍有许多未知混杂因素如例数、年龄、诱因等影响也在所难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考虑到“中浆”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性,在治疗方面是否需要激光干预需要慎重选择。
总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及评价中浆痊愈及复发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OCT反映解剖上的黄斑结构异常,FFA评价生理性的黄斑渗漏,二者相互补充。相信随着OCT技术软件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将来可以通过OCT图像捕捉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来诊断黄斑区疾病,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Maruko I,Iida T,Sugano Y,et al.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in fellow eyes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J].Retina,201l,3l(8):1603—1608.
[2] 闫峰,孟凯,门保成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3,13(06): 1189-1191
[3] 童毓华,邓文香,毛思红. 532 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33(21): 65-66
[4] 公有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治疗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29(4):404-406
[5] 田璐,徐延山.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3) :188-193
[6] 薛秋萍.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5): 2871-2872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 痊愈 复发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77-0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是一种类似超声,但是以光波代替超声波的生物成像技术,它通过轴向断层及三维成像测量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解剖组织结构,尤其在诊断很多黄斑区疾病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本文就近两年来我科随诊的3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患者的OCT表现作一跟踪分析,进一步认识OCT在判断“中浆”是否痊愈、有无复发方面的可靠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科确诊的中浆”患者30例30眼,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4.2岁,视力0.1至0.6不等,且均为首次发病1月内就诊。
1.2 方法 所有30例患者均行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FFA),排除其他眼底疾患,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其中对于18例FFA中发现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以外250um者行532nm激光光凝治疗,其余12例均采用口服芦丁、维生素C等药物保守治疗。随即采用蔡司公司生产的 CirrusTM HD-OCT4000系统进行患眼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并利用该系统具备的黄斑厚度分析和变化分析模块对比观察前后两个黄斑容积( 512x128扫描 )变化,判断所有“中浆”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时的痊愈率,及18个月时复发率,并经FFA证实,对比观察两组“中浆”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病程进展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分析,激光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间百分比差异采用卡方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首诊30例患者中,OCT检查显示黄斑区均有不同程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中16例合并有色素上皮层脱离(PED);3个月时,激光治疗组有16例(88.9%)痊愈,即OCT扫描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未见明显脱离,黄斑变化分析模块显示黄斑区容积及黄斑区厚度在正常范围内,且经FFA证实未见明显荧光渗漏。矫正视力恢复至0.6以上;而保守治疗组仅有3例(25%)痊愈,5例好转,即神经上皮层和(或)色素上皮层脱离范围缩小,三维立体图像显示黄斑区脱离隆起部分容积减小,视力也有所改善; 6个月时,激光治疗组全部(100%)痊愈,保守治疗组有10例(83.3%)痊愈。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时,激光治疗组有2例(11.1%)复发,即OCT扫描再次发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脱离,FFA检查也发现新的渗漏点出现;保守治疗组有1例(8.3%)复发,差异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眼科常见眼底病之一,好发于中青年人,男性多见,常见诱因为过度疲劳、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具体发病原因不明。患者因发病时多伴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发暗等影响生活质量来就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定有效药物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且部分患者自愈后仍遗留视物变形、小视等现象,故该病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中浆”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临床研究[1]也在不断开展。
以往主要采用眼底荧光造影(FFA)作为诊断“中浆”的金标准,但由于FFA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且皮试过敏者无法进行,故临床应用有一定风险和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临床普及[2],在诊断很多黄斑区疾病方面显示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采用的CirrusTM HD-OCT 是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层析和生物显微镜成像设备,它采用先进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获取 OCT数据,比第一代 OCT 技术快约 70 倍,而且分辨率更高,可用于眼前段和眼后段结构的活体查看、轴向断层以及三维成像和测量。在“中浆”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出视网膜各层解剖结构异常,及随时间变化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脱离的范围和程度等,更为方便的跟踪观察疾病的发展进程,且OCT 本身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在很大比例上可以弥补甚至替代FFA检查,减少患者多次行FFA检查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另外,通过本研究还发现,激光光凝治疗在促进“中浆”痊愈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以往也有很多关于激光治疗中浆疾病方面的报道[3,4],通过激光光凝渗漏点,可以促进视网膜水肿消退,缩短病程,改善视力。但也有报道[5],激光治疗也可以引起一些意外的视网膜光损伤,有些甚至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6],且激光本身并未消除病因,故不能防止“中浆”复发,本研究也发现18个月时激光光凝组与保守治疗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当然,以上是本文根据临床观察得出的结果,仍有许多未知混杂因素如例数、年龄、诱因等影响也在所难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考虑到“中浆”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性,在治疗方面是否需要激光干预需要慎重选择。
总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及评价中浆痊愈及复发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OCT反映解剖上的黄斑结构异常,FFA评价生理性的黄斑渗漏,二者相互补充。相信随着OCT技术软件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将来可以通过OCT图像捕捉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来诊断黄斑区疾病,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Maruko I,Iida T,Sugano Y,et al.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in fellow eyes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J].Retina,201l,3l(8):1603—1608.
[2] 闫峰,孟凯,门保成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3,13(06): 1189-1191
[3] 童毓华,邓文香,毛思红. 532 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33(21): 65-66
[4] 公有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治疗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29(4):404-406
[5] 田璐,徐延山.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3) :188-193
[6] 薛秋萍.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5): 2871-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