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
文学,使你“看见”
先谈谈文学,指的是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美学。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写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她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
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别人被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给自己的孩子治病。再不然,我们就是那个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书中人物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看见了愚昧,也看见了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了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看见了贫穷粗鄙,你还看见了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没注意到它的存在。
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但是你说,到底是岸上的白杨树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让人学会发问
哲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
欧洲有一种迷宫,是用树篱围成的,非常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不久前,我还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在巴黎迪士尼乐园里走了一个迷宫,进去之后,足足有半个小时出不来;但是两个孩子倒是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本能,不知怎么的就出去了,站在高处看着妈妈在里头转,就是转不出去。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就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何尝不是一个历史的迷宫,每一条路都不知最后通向哪里。
就我个人体认而言:
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望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
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的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
掌有权力的人,和我们一样在迷宫里头行走,但是权力很容易使他以为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往前走。而事实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这个方位在大格局里有什么意义;他既不清楚来时走的是哪条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他既未发觉自己深处迷宫中,更没发觉,头上就有纵横的星图。
这样的人,要来领导我们的社会,实在令人害怕。其实,所谓走出思想的迷宫、走出历史的迷宫,在西方的历史里头,已经有特定的名词,譬如说,“启蒙”,十八世纪的启蒙。所谓启蒙,不过就是在綠色的迷宫里头,发觉星空的存在,发出天问,思索出路,走出去。对于我,这就是启蒙。
所以,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靠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
历史,使人的眼界升级
我把史学放在最后。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句话都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对于任何东西、现象、目标、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学生。四十岁之后,我才发觉自己的不足。写“野火”的时候,我只看孤立的现象,就是说,沙漠玫瑰放在这里,很丑,我要改变你,因为我要一朵真正芬芳的玫瑰。
四十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地批评,而是: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件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进行批判。
了解这一点之后,对这个社会的教育系统和传播媒体所给你的许许多多的所谓的知识,你会发现,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这样的一个斩钉截铁的陈述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进入历史之后,你会纳闷:为什么这个社会给了你那么多半真半假的“真理”,而且不告诉你这些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迫使你回头去重读原典,用你现在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重读原典使我对自己变得苛刻起来。
讲到这里我想起艾略特很有名的一篇文学评论,谈的是个人才气与传统,强调的也是:每一个人的创作成就必须放在文学谱系里去评断才有意义。谱系,就是历史。
文学、哲学跟史学。
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
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也没有白读的书,包括你认为的闲书!
★【语文与人生】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里的书泛指各类有意义的书籍,只要有所收获,就是成功的书。
★【微型写作】最近你都读了什么书?和你的同学聊聊。
文学,使你“看见”
先谈谈文学,指的是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美学。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写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她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
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别人被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给自己的孩子治病。再不然,我们就是那个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书中人物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看见了愚昧,也看见了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了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看见了贫穷粗鄙,你还看见了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没注意到它的存在。
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但是你说,到底是岸上的白杨树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让人学会发问
哲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
欧洲有一种迷宫,是用树篱围成的,非常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不久前,我还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在巴黎迪士尼乐园里走了一个迷宫,进去之后,足足有半个小时出不来;但是两个孩子倒是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本能,不知怎么的就出去了,站在高处看着妈妈在里头转,就是转不出去。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就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何尝不是一个历史的迷宫,每一条路都不知最后通向哪里。
就我个人体认而言:
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望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
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的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
掌有权力的人,和我们一样在迷宫里头行走,但是权力很容易使他以为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往前走。而事实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这个方位在大格局里有什么意义;他既不清楚来时走的是哪条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他既未发觉自己深处迷宫中,更没发觉,头上就有纵横的星图。
这样的人,要来领导我们的社会,实在令人害怕。其实,所谓走出思想的迷宫、走出历史的迷宫,在西方的历史里头,已经有特定的名词,譬如说,“启蒙”,十八世纪的启蒙。所谓启蒙,不过就是在綠色的迷宫里头,发觉星空的存在,发出天问,思索出路,走出去。对于我,这就是启蒙。
所以,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靠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
历史,使人的眼界升级
我把史学放在最后。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句话都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对于任何东西、现象、目标、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学生。四十岁之后,我才发觉自己的不足。写“野火”的时候,我只看孤立的现象,就是说,沙漠玫瑰放在这里,很丑,我要改变你,因为我要一朵真正芬芳的玫瑰。
四十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地批评,而是: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件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进行批判。
了解这一点之后,对这个社会的教育系统和传播媒体所给你的许许多多的所谓的知识,你会发现,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这样的一个斩钉截铁的陈述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进入历史之后,你会纳闷:为什么这个社会给了你那么多半真半假的“真理”,而且不告诉你这些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迫使你回头去重读原典,用你现在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重读原典使我对自己变得苛刻起来。
讲到这里我想起艾略特很有名的一篇文学评论,谈的是个人才气与传统,强调的也是:每一个人的创作成就必须放在文学谱系里去评断才有意义。谱系,就是历史。
文学、哲学跟史学。
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
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也没有白读的书,包括你认为的闲书!
★【语文与人生】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里的书泛指各类有意义的书籍,只要有所收获,就是成功的书。
★【微型写作】最近你都读了什么书?和你的同学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