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建议帮助公司人建立职场个人品牌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知乎上有20万粉丝。”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CFO,吴桐在和投资人见面时常常拿这个作为话题,而对方往往会对他这个“新身份”感到好奇,也因此对吴桐和他的公司表现出更多兴趣。
  在加入这个创业公司之前,这位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先后做过4份和财务相关的工作,也参与了不少审计、尽职调查、财务分析、融资上市等工作。2012年,他开始玩知乎,回答了比如“阿里巴巴为什么不在中国内地上市”“哪些原因让人离开四大”等热门话题。“因为之前那几段多样化的工作经历,让我在回答财务问题的时候,不光站在会计的角度,也站在经营的角度去谈自己的观点。”
  半年之后,吴桐收获了第一批粉丝,其中不乏创业者和金融从业者。这让他意识到,原本作为兴趣的分享行为正在帮助自己建立起一个个人品牌。
  什么是个人品牌?拿最近很红的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就能解释。主角梅长苏因心思缜密、擅长谋略在琅琊榜上位居榜首,太子和誉王听到了关于他的传闻,为了增加自己最终获得皇位的可能,在还未与梅长苏见面的情况下,就争相将其纳入麾下。你可以这么理解,梅长苏用12年的时间在江湖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



  放到现在这个社交化的现代职场来看,公司人建立个人品牌的意识也正变得越来越强烈。“中国的老一辈,比如四五十岁左右的人,他们的概念主要还停留在‘我是集体的一部分’。而如今从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不一样的,且都希望自己很重要。”Ruben van den Boer是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公司罗迈国际(RMG Selection)的高级顾问,在他看来,个人品牌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某一些专精尖人才愿意且有意识地展示自己,形成个人风格和知名度。而在中国,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年轻一代的公司人希望把自己的所知所得展现出来,并渴望获得认可。
  促使这种意愿变得强烈的另一个原因是,如今建立个人品牌的途径变得便捷了许多。信息传播渠道的发展让吴桐这样乐于分享的人不再需要向行业期刊或媒体投稿,取而代之的,是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各类信息交流网站,这些互联网渠道都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让公司人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观点,也利于受众聚集。
  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平台上共享,能不能吸引别人的关注,主要取决于你的内容。“大量信息集中式地生产,让人们觉得自己不是缺少信息,而是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哪些信息更有价值,这个时候,个人品牌能起到一些作用。”海底捞首席品牌官陈祺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除了让自己变成各类社交媒体上的知名帐号,线下参加行业论坛、研讨活动等也是打造个人品牌的一种方式。在这个社交时代,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线上交流,尤其是出于拓宽人脉的目的,更多人愿意在线下面对面地交流和探讨,因此,如果你有心关注自己的行业,就会知道各种大小规模的活动正在你的身边发生,参与这些活动,有机会的情况下适当地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个人品牌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在于,随着个人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你的有效人脉会越积越多。特斯拉的HR钱前就在“在行”上认识了不少创业者,而这些有想法的创业者有可能成为钱前未来面试的候选人。吴桐通过知乎结识了一批数据统计类人才及金融界的同行,他所在的公司目前正在和知乎上他的一位关注者合作共享一个数据统计模型。
  建立个人品牌也会促使你不断提升自己。钱前的经验是,如果你把一个很专业化的东西与人分享,或许还会牵涉到一些跨行业的知识,就像如今餐饮O2O不仅要懂餐饮还要懂物流,当她遇到这样的咨询者时,她就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课,了解对方的行业,才能帮助对方选择人才、使用人才。
  如今,个人品牌正在成为公司人越来越重要的职场竞争力,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钱皓原先在咨询公司工作,因为对互联网风投产生了兴趣,便开始浏览这方面的信息,同时在微博上做笔记、分享观点。3年的坚持,让他在微博上有了23万粉丝,也使他完成了从咨询到创投圈的转型。“应聘之前老板就看了我的微博、微信账号,这些对我的求职自然是有利的。”如今钱皓是晨兴资本的投资经理,他会经常利用自己的个人账号帮晨兴做一些信息分享。
  越来越多的例子向我们证明,经营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已经成为增加公司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加分项,别人在提到你时会给你贴上哪些标签也决定了你在人才市场的价值是多少。
  建立职业品牌的好处
  01 积累行业相关的人脉
  了解或关注你个人品牌的人,往往是对你所在的行业感兴趣,或是本身就是你的同行。
  02 提升能力和经验
  与同行多交流能让你接触到很多自身工作中无法碰到的案例,这些案例有时可以打开你的视野,帮助公司人积累不少实践经验。
  03 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建立个人品牌,换句话说就是在行业里建立信任度,若别人提到你时,想到的是专业、创造力、踏实等关键词,那么谁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合作呢?
  04 综合能力的提升
  建立个人品牌对公司人的信息收集能力、写作能力、快速学习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有时还需要有演讲能力。
  以下9条建议帮你更好地建立个人品牌
  1 专业性更强的职能更容易做好个人品牌
  行业间的差别是不大的,无论你身处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只要你的观点独特、理解深刻、有创造力,能给别人带来有效信息,就有可能成为别人认可的“行家”。吴桐甚至认为,在一些冷门领域里,有质量的观点更容易让公司人建立自己的品牌号召力。   Ruben van den Boer认为,比起行业差异,职业间的差异或许更值得探讨。相较而言,面向市场、客户这样对个人能力和经验要求更高的职能更容易建立职业品牌,比如营销、销售、市场等岗位,另一方面,技术为主的职能也容易让公司人成为icon,当然前提是你要够专业,且能提供新视角。
  2 除了专业和职业,还有其他因素
  在建立个人品牌时,你的专业和职业固然重要,并且可能占了非常主要的因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的兴趣和知识面、审美和趣味、是否有创造力、做事风格等等都可能成为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
  3 最好从中层开始
  建立个人品牌这件事是有风险的,对于刚入行的职场新人来说,贸然在公共平台或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反倒可能给人留下不成熟的印象。“对于入门级职场人,还是应该先积累3至5年,有了一定经验和成就之后,个人品牌才更有说服力。”Boer给出这样的建议。
  发展到公司中层之后,因为工作内容涉及到组织运行、公司策略、人员管理,这使得公司人的视野会更广阔,对于行业内的积累也已丰富,并开始接触到很多跨行业的知识,这些经验和眼界更能使公司人得到其他人的信服和认可。
  4 而职场新人可以先在公司内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果你能像前文提到的几位公司人一样,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在行业中建立口碑固然好,若你还未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其实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也可以打造个人品牌,一些外企把这称为credit,它取决于你的做事态度、个性、能力、创造力等。它可能最后体现在:当你的同事想到你时,他们的印象是“这人做事靠谱”还是“他做事马虎且没有创造力”……
  5 把内容放在效率更高的平台
  钱皓从2012年开始在微博上分享内容,但到了2013年,他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微信上,这比很多同行都早了一步。“因为我发现人们迁移社交平台背后的核心其实就是获取信息的效率,哪个平台获取信息效率更高,大家就往哪里迁移。”正是看准了这点,钱皓预感到微信或许能取代微博解决信息爆炸后的效率问题。“好的内容加上好的渠道,才能更有影响力。”
  6 哪些内容是值得分享的?
  对于公司人来说,经营个人品牌就和做产品经理一样,要清楚自己的受众是谁?你要向他们传达哪些信息?如何体现你的差异化?“如果你希望这个领域有更多人了解你,就多看看这个领域的人都在关心些什么;如果你希望推动自己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就需要多推一些对所在行业的深度思考。”钱皓的头两份工作是在咨询行业的两家大公司,之后他去了腾讯做QQ团购的产品经理,“当时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差,因为做咨询的人没时间打理个人品牌,而和互联网行业的人相比,我的抽象思考能力可能更强一些,因此我会用咨询公司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互联网行业中的问题。”
  吴桐一开始预期的受众就是一群没有财务基础的人,因此他在社交平台上写内容前会更多考虑这些用户的感受。“我会尽量写得清楚易懂,如果遇到很难理解的事,会举一些大家好懂的例子。”
  7 别占用了你的工作时间
  在行业中建立个人品牌多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如果因此占用了平时正常的工作时间,显然不妥。Ruben van den Boer经常会帮企业寻找他们需要的人才,“企业并不希望看到你花太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更新内容,或是在一些职业平台上更新你的个人简历。”换句话说,这样做会让你的雇主感觉你是企业里的不稳定因子。
  8 如果还在职场,要知道哪些不能说
  公司人在做一些案例分析时,难免会提到自己现在或曾经的工作经历,这时,请捂好你的雇主、前雇主,包括合作伙伴的商业机密,不仅如此,薪酬福利、独家技术、内幕信息、规章制度条例等信息也不适合拿出来放到公共场合说。
  9 职业品牌对发展有利,但也不是万能药
  个人品牌会是公司人职业发展上的一个加分项,“我会判断这样的候选人会具备额外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有效的。”作为HR,钱前认为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会对公司人工作有所帮助,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Ruben van den Boer说他在帮助企业招人时,更看重候选人真正的经验,比如具体做过什么项目,获得了哪些工作成就。而这个人在行业内是否有知名度,只能作为一个锦上添花的参考项。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运动鞋市场都在关注自动系鞋带这个科幻般的创新。  9月,耐克宣布由知名设计师Tinker Hatfield与Tiffany Beers共同设计的Nike HyperAdapt 1.0将于11月28日正式发售,这是普通消费者可以买到的第一款自动系鞋带运动鞋,但Nike HyperAdapt 1.0仅面向Nike+会员发售。实际上,去年Puma也宣布推出了一款自动系鞋带的运动鞋Aut
期刊
从《百年孤独》开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每一本新作都是一个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他是少有的备受推崇同时又拥有巨大销量的作家。比如,《族长的秋天》西班牙语首版起印50万册,《活着为了讲述生活》3个星期内在拉丁美洲卖出了100万册。包括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荣誉如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当然,对于一位图谋获取永垂不朽名声的作家而言,这些尚且不算什么。更高的荣耀是,他在世时就已被盛赞为新塞万提斯。不同的是,
期刊
C=CBNweekly K=Anthony Kaufman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在变化,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支出用于旅游类消费,境外游成为其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时,邮轮迎来了属于它的风口。据统计,2014年经停上海港口的国际航线达到600航次,总计106万名中国游客登船,而8年前的游客数量只有7500人。公主邮轮亚洲区高级运营副总裁Anthony Kaufman注意到更
期刊
不得不承认,Uber很多对手的名字我都是从Uber司机那里知道的,得知Juno这家公司也不例外。那种交流方式简直就像是地下交易。“你听说过Juno吗?输入这串代码就可以领取20美元现金。”  在纽约实在有太多Uber的替代选择了—Lyft、Gett、Via、Curb、Flywheel,关于它们我都能给你讲上一串故事,不过Juno可能是第一个真正公开将自己称为“Uber对手”的公司。  打开Juno
期刊
10月28日,沙滩男孩乐队的主唱布莱恩·威尔逊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再次唱起了沙滩男孩乐队那首著名的《Pet Sounds》。  说起沙滩男孩乐队,不少资深摇滚乐迷都忍不住用“可惜”来形容,因为在1960年代的全球摇滚舞台上,这曾是一支能和披头士分庭抗礼的乐队。他们的歌曲充满沙滩、阳光、美女、冲浪板等加利福尼亚特有的元素,被认为是美国加州摇滚乐的奠基人。可惜的是,布莱恩·威尔逊
期刊
10月27日至2017年1月23日,德国法兰克福锡恩美术馆会举办瑞士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大师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作品展。  说起贾科梅蒂这位印在100瑞士法郎纸币上的艺术家,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全球最贵雕塑”。2010年,他的代表作《行走的人》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04亿美元,刷新了单件艺术品的拍卖纪录。到了2015年,这个纪录又被他的另一件作品《遥指》以1.41亿美元的拍卖价格打破。然而,与作品
期刊
6年没有盈利的American Apparel,最终于10月5日在美国提交了破产申请保护。对于这个坏消息不断的公司,这一开始听上去都不像个新闻。  破产后的American Apparel与Standard General等贷款人达成协议,通过债转股来降低公司3亿美元的债务。10月10日收盘时,它的股价仅有3美分。  “品牌创始人查尼制造了许多麻烦,给公司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这次破产是个提前准备
期刊
STEP1 会面前  01 通过各种公开渠道,了解客户的公司文化、发展愿景、近期关注点,同时也要了解客户所在行业及其竞争情况,以及客户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另外,通过媒体新闻或业内人士掌握客户讯息。 02 正式见面前,做一份会议计划,列出见面时需要讨论的要点,并提前发给所有与会者,邮件最后还可附上以往做过的类似案例,这样做目的是让客户认识团队其他同事,且对会面有所准备。  这些问题提前想清楚:  √
期刊
01 在音乐上,“中国风”的未来有多大的空间?  “中国风”在华语音乐上始终会保留一个区块,就好比电影有各种类型片。只是这个区块有时候大,有时候小。可能这一年大部分歌手一张专辑放两首,下一年度两三张专辑才放一首,但它永远会存在。   02 你觉得现在的环境对从事音乐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时代,还是一个坏时代?  是一个改变的时代。听音乐的习惯改变了,创作者收益的方式也改变了,但是大家一定还是会听音乐,这
期刊
贩卖大麻曾是让数百万美国人坐牢并毁掉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原因,讽刺的是,它现在却成了一个颇有前途的新兴市场,吸引了传统和非传统的投资者。  我以前说过,多年以来我都认为禁毒斗争的结果很糟糕。从商业的角度讲,从毒品中获利的都是参与诱骗和关押毒品犯罪分子的公司—他们从事的是个病态的职业。  这个想法最近多次在我脑海中浮现,尤其是在看了一部新拍的、引发争议的短片之后。这部短片的名字叫《禁毒斗争史:从禁止到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