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改的步步深入开展,“大语文教学”的说法日益深入人心了,“语言文学”的概念扩大到了“语言文化”,大家纷纷寻求语文学科与各类知识的横向关联,并在教学中极力加以体现。另一方面,大家也在努力探究“大语文”的内涵,试图在语文教学中求证并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窃以为,语文之“大”,无非在于一个“整体性”,唯其整体而有其大,分割得支离破碎则再也无“大”可言。若以此而论,则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对“美”的强调上,因为“美”是最能表现整体的东西,恰如窈窕淑女只可做整体观看,一旦将之解剖,那绝对是“美”不起来的了。下面我们就“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做一些粗浅的探讨。我们的学生一直缺乏的是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又离不开对作品内在美的认识。但是要认识作品的内在美也并非易事,这有赖于对作品形式美的感知,而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又离不开教师对美的认识和讲解。下面我们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美学素养
教学本就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固然是两方面中的重点,但以两点论的观点而言教师的引导是绝不可少的。想要学生产生美学意识教师必须先具备美学素养,而教师的美学素养又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感受能力。关于这一点应该不用多说,教师自身不能感受美当然无从告诉学生美从何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普斯卡娅所说:“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美的发现者。”
2.哲学意识。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哲学辨析能力,否则就无法对作品的人文精神进行认知。这是最重要同时也最具难度的。一般而言但凡名作大都蕴含一定的人格精神力量,并且以这种人格来打动读者从而展示作品的内在美。如果教师本身不能以哲学辨析能力来分析这种人文精神,那么赏析作品的内在美必然成为一句空话。举例来说沈从文的《边城》(节选)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回味无穷;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并不是一篇宏篇巨著,但其中的脉脉温情却深深打动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关注与赞美。教师必须要能够将对于这些美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认知。
3.表达能力。此处所说的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是非常讲究音韵美的,汉贾谊的《过秦论》气势磅礴,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从容淡泊,都有赖于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来表现,而纪伯伦的诗、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都需要精彩的范讀来展现它们的风采。教师无法进行精彩的范读,则学生就无从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此外,中国文学向来信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若无一定的功底,纵然领会得言中三味,面对学生时也只怕是无从说起。
二、善于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的无处不在,真正认识“美”
学是为了“致用”,无论如何改革,这是永远不变的事实。我们教会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其实目的只在于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美甚至更进一步创造美。
1.从“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来看,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更应该教会学生人生态度。事实上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掌握隐含在意境中的美是正视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比如《我与地坛》中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给人以艰涩的感觉,同时又蕴藏着无尽的沉重。然而我们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沉重也是一种美,正是这种美才使得生命有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硬度,一种惊心动魄的精彩。
2.学生应该具有从悲剧中发现美的能力。悲剧中的美往往不易被接受,但常常这种美才是深刻而震撼人心的。古希腊悲剧的历久不衰已经可以证明这一点,而课本中所选的《涉江》也足以作为旁证。《涉江》中低沉悲回的句式与凄清黯淡的意象描写对于作品中人格精神力量是最好的衬托,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孔雀东南飞》也同样有着这种“余痛不绝”式的美,也同样给人以深思。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多层次地向学生展示作品的美学内涵
1.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特别是在学生尚未完全培养起独立分析能力的情况下,直观法就更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好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怎么去对学生描述“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不利用影音手段加以表现,学生很难把握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之美。
2.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直观展示作品美学内涵变得简单易行。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等方式把教师对于作品美的理解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往我们限于“阶级论”观点,总是忽视徐志摩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而从思想性等方面来说似乎他的诗也没有多大的可取之处。而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诗人超尘脱俗的意境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学生对诗人也有了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语文本身就是带有“艺术性”的,这就决定它必然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流行文学在强调文学的大众化时已经对语言文学的“美”有所扭曲甚至于忽略,如果语文教学再不能守住这一块阵地的话那无疑是中国文化的末日。惟愿这点浅识陋见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有识之士对这一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美学素养
教学本就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固然是两方面中的重点,但以两点论的观点而言教师的引导是绝不可少的。想要学生产生美学意识教师必须先具备美学素养,而教师的美学素养又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感受能力。关于这一点应该不用多说,教师自身不能感受美当然无从告诉学生美从何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普斯卡娅所说:“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美的发现者。”
2.哲学意识。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哲学辨析能力,否则就无法对作品的人文精神进行认知。这是最重要同时也最具难度的。一般而言但凡名作大都蕴含一定的人格精神力量,并且以这种人格来打动读者从而展示作品的内在美。如果教师本身不能以哲学辨析能力来分析这种人文精神,那么赏析作品的内在美必然成为一句空话。举例来说沈从文的《边城》(节选)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回味无穷;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并不是一篇宏篇巨著,但其中的脉脉温情却深深打动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关注与赞美。教师必须要能够将对于这些美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认知。
3.表达能力。此处所说的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是非常讲究音韵美的,汉贾谊的《过秦论》气势磅礴,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从容淡泊,都有赖于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来表现,而纪伯伦的诗、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都需要精彩的范讀来展现它们的风采。教师无法进行精彩的范读,则学生就无从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此外,中国文学向来信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若无一定的功底,纵然领会得言中三味,面对学生时也只怕是无从说起。
二、善于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的无处不在,真正认识“美”
学是为了“致用”,无论如何改革,这是永远不变的事实。我们教会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其实目的只在于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美甚至更进一步创造美。
1.从“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来看,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更应该教会学生人生态度。事实上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掌握隐含在意境中的美是正视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比如《我与地坛》中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给人以艰涩的感觉,同时又蕴藏着无尽的沉重。然而我们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沉重也是一种美,正是这种美才使得生命有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硬度,一种惊心动魄的精彩。
2.学生应该具有从悲剧中发现美的能力。悲剧中的美往往不易被接受,但常常这种美才是深刻而震撼人心的。古希腊悲剧的历久不衰已经可以证明这一点,而课本中所选的《涉江》也足以作为旁证。《涉江》中低沉悲回的句式与凄清黯淡的意象描写对于作品中人格精神力量是最好的衬托,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孔雀东南飞》也同样有着这种“余痛不绝”式的美,也同样给人以深思。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多层次地向学生展示作品的美学内涵
1.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特别是在学生尚未完全培养起独立分析能力的情况下,直观法就更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好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怎么去对学生描述“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不利用影音手段加以表现,学生很难把握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之美。
2.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直观展示作品美学内涵变得简单易行。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等方式把教师对于作品美的理解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往我们限于“阶级论”观点,总是忽视徐志摩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而从思想性等方面来说似乎他的诗也没有多大的可取之处。而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诗人超尘脱俗的意境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学生对诗人也有了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语文本身就是带有“艺术性”的,这就决定它必然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流行文学在强调文学的大众化时已经对语言文学的“美”有所扭曲甚至于忽略,如果语文教学再不能守住这一块阵地的话那无疑是中国文化的末日。惟愿这点浅识陋见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有识之士对这一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