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港区狮子洋历史地貌研究

来源 :热带地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埔港区位于珠江漏斗湾(溺谷湾)中部。珠江漏斗湾(溺谷湾)是反映全新世海浸后所形成的溺谷形态,即海水淹没古河谷地形,故应称"溺谷湾"。溺谷湾一般呈漏斗状或称喇叭口状,即河口宽大,向上游逐渐变小。如伶仃洋宽达40公里,到虎门缩减为4公里,到黄埔港又再缩减为1000米,到广州再缩为200米。因此,广州溺谷湾可真是由三个次一级小漏斗湾组成,即一为伶仃洋漏斗湾,二为狮子洋漏斗湾,三为珠江漏斗湾。黄埔港正好处于漏斗湾的中段,即在狮子洋漏斗湾北端,故在古代淤积未盛,有"自
其他文献
这篇论文,讨论香港花岗岩区海岸地貌的成长,以及风化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位于亚热带潮湿区的香港,区内各类花岗岩,遭受深切风化,部分地区,风化层厚达60米多,成熟的风化层剖面,暴露四种风化物;由上而下有粘土质砂土和砂质粘土混合层,含有50%芯石的高岭质粉砂土层,芯石层,和略受风化的岩层,根据实地勘查,现存海岸地形的成长,有赖波浪剥露风化层,使海岸地貌和风化剖面拉上关系,风化剖面两表层被剥夺的地区,芯石
期刊
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海蚀平台)是已故的中山大学地貌学家吴尚时教授在1937年5月14日发现的,并在当年5月20日撰文《十公尺海蚀台地之发现》发表于《中山大学日报》上。该古海岸遗址的发现具有学术上、实践上、历史地理上和旅游等方面价值。同时还有学生实习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意义。作者测得该海蚀平台高度为高出平均海面约2.5—2.8米,其形成年代为距今约2500年左右。但目前对该平台的成因(属海蚀或河蚀)以
期刊
今年的5月14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华南地貌学研究的奠基者吴尚时教授发现广州东南郊七星岗古海蚀遗迹五十周年。这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半个世纪以前,我国的地貌学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大学的讲坛多是言必称欧美,例皆举外国。吴尚时教授不盲目祟洋,不苟同当时流行的理论,努力在中华大地上开拓我国的地理学研究。他在考察七星岗时,发现在红色岩系构成的低丘坡麓有形态鲜明的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认为"足以确定海面
期刊
瓯江河口存在—最大混浊带.本文根据实测含沙量和水流资料计算了由于絮凝作用而引起的沉速的沿程变化并推导出沉速和悬移质沉积物搬运的关系式.由本文提出的关系,解释了由于沉速沿程增加,引起悬移质搬运能力降低而引起悬移质积聚,这是强混合河口中高含沙区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期刊
广州海珠区与广东地理学会举行"古海遗址"发现50周年纪念会在广州河南新滘区举行,由海珠区科技委员会、海珠区科协、海珠文联、广东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广东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等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会期一天,上午现场参观"古海遗址",下午进行学术讨论,诗书画雅集,中午会餐。济济一堂六十多人。羊城晚报记者发布简讯,情况热烈。
期刊
自地貌学(geomorphology)一词的首次出现(C.Naumann1858),至今已有130年.在此期间,各种有关地貌发育的基本理论交替更叠、相互吸收又相互排斥,其内容相当丰富,各派的发展颇为复杂.回顾这一漫长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包括了五个高潮(其周期约25年),现选其主流简述如下,以作为进一步按系统详述的线索.
期刊
我系曾昭璇教授等所著《历史地貌学浅论》一书,已于1985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目前所知国内外首本论述历史地貌学方面的专书。历史地貌学是地貌学一个近代兴起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历史时期中地貌变迁原理。本书主要介绍这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研究方法以及生产实践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期刊
本文研究了杉木连栽林地(一、二、三、及多代)及连栽后营选不同类型的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基本性质:(1)林地调落物的分解强度:在杉木连栽林地中,一代>二代,一代>三代,在混交林中柳杉×薄姜木>建柏×红豆树>杉木×樟树>火炬松×罗光石楠.(2)林地土壤有机质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减少,连栽后营造不同类型的混交林,以柳杉×薄姜木林地有机质含量为最高,建柏×丘豆树杉木×樟树、火炬松×罗光楠依次递减
期刊
值本刊主编曾昭璇教授从事地貌学工作45年之际,特地发表华侨大学李澍泖先生写的文章《学者·教育学家·著述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理界老前辈是如何献身于他所从事的祖国教育事业的.
期刊
本文就前人在论述华南海岸第四纪升降与海平面变化时所经常涉及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这些问题包括;1、海积与海蚀阶地问题;2、海相层的标志问题;3、上升珊瑚礁的标志问题;4、古海滩岩的标志问题;5、华南海岸形态与升降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