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人小红的伯父入住ICU多日,医生坦言已无生还机会。继续抢救还是拔掉呼吸机?这个艰难的决定摆在了小红的伯母和姐姐面前。
  女儿觉得继续抢救毫无意义,只是徒然延长父亲的痛苦,而且花费不菲,家人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母亲同意女儿的观点,但还是拿不定主意:放弃抢救,自己于心不忍,再说,亲戚朋友会不会有非议呢?
  现代医学救死扶伤的手段日新月异,能力不断提升,甚至可以在ICU凭借各种手段,维持病人的弥留状态达数月或更长时间,病人一口气游丝般悠着,不死不生。
  医学的现有水平延缓了肉体消亡的自然进程,但很难说一定是临终病人的福音。有鉴于需要做出抢救与否的决定时病人已经不能发言、配偶子女难以决策的困境,美国医疗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生前预嘱”,要求病人回答浓缩成四个关键问题的“多选题”:
  第一,如果心脏停搏,是否进行心脏复苏?
  第二,是否采取插管和机械通气之类的积极治疗?
  第三,是否使用抗生素?
  第四,是否接受鼻饲或者静脉营养?
  生前预嘱免除了家人对垂死病人抢救与否做决定的为难,也保证了患者本人临终尚能把握个人生死的决定权,贯彻自己的意志。
  另外,考虑到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可能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临时做决定,在生前预嘱中,往往需要指定自己不能发言时,与医生讨论治疗措施的决策者。指定的决策者一般是配偶,如果没有配偶或配偶没有决策能力,则决策权下移给子女或者信任的亲友。
  我婆母指定的第一序列代为决策者是我的公公,第二序列决策者是我夫君和大姑。结果,我公公却走在婆母前面,因而在我婆婆临终的时候,夫君姐弟决定不进行任何抢救,只是给予减少情绪焦虑和身体痛苦的药物,最终她走得又快又安详。
  如果死亡不可避免,那么,避免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折腾和痛苦,应该是很多人对自己和亲友共同的心愿吧。
  绝大多数国人还没有签署生前预嘱的意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绝大多数人像小红的伯父那样,无法在涉及自己去留的关键问题上体现自己的意志,只好承受现代医学提供的让病人活不了也死不了的抢救。可以想见,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们宁愿在神志清醒的时候签订生前预嘱,也不至于让像小红伯母、姐姐那样的家属陷于涉及临终亲人留放决策的困境。
  如果说,做临终亲人抢救与否的决定时,美国家屬只需考虑病人的心愿和最高利益的话,那么相比之下,社会舆论等因素则对中国人的决策构成不小的影响。在病人没有指定治疗决策者的情况下,于法、于理、于情,小红伯母作为配偶都应拥有最大的决定权,姐姐处于辅助母亲的位置。如果母女二人观点不一致,应以母亲的态度为准;如果亲戚、朋友没有应邀参与决策,最好不要说三道四,以免干扰家属决策。
  那么,伯母如何决策、依据何在呢?我以为,应该以病人的福祉为核心和最高目标。还是以我公婆家为例,这也是我夫君姐弟俩的决策方式。他们放弃抢救婆婆的理由是:“如果我处于垂死状态,我不想接受那些抢救措施。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让妈妈经受呢?”公公头部受伤以后,在医院抢救了近半年才去世,恰是因为他在预嘱中要求“采取一切治疗措施”。结果,婆母和夫君姐弟眼睁睁地看着他遭受了近半年的抢救折磨。他们觉得那是个很不人道的过程。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小红的伯母觉得,换成自己,情愿放弃抢救,那么,真正爱病人、对他负责,就应该果断地让他走,自己则勇敢地面对舆论。
其他文献
只要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再困难的事情也有可能成功,这是六旬老人李天银领悟到的红军长征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李天银成功完成了不平凡的旅程。他孤身一人用时四年跋山涉水重走长征路,沿途宣扬红色文化,克服艰难困苦,在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革命圣地———延安。  年三十晚上悄悄从家出发  延安杨家岭是领导人居住过的地方,离革命旧址百米远处坐落着杨家岭红军小学,这是延安的第五座红军小学
期刊
今年73岁的吴富珍可以说是个“芽苗菜达人”,周围的邻居提起她无不称赞,还有一些邻居在她的带领下开始种起芽苗菜。  吴富珍退休前是一名中医,特别注重养生。她推崇芽苗菜是一种养生菜,“芽苗菜太健康了,什么添加都没有,就用水种植,真的让人放心”。吴医生刚开始接触芽苗菜是在2009年,那一年她形容自己彻底轻松,因为帮下一辈带大了两个孩子,一下子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就开始寻找自己的乐趣。“当时我听女儿说,她们
期刊
坚决配合医生  今年81岁的朱幼麟,退休前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师职副教授。1995年9月,他因便血去解放军总医院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进行了手术。不幸的是,1996年8月,癌细胞转移到了右肺,9月他第二次进行了手术,接着又进行了6个疗程的化疗。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充满信心的,我知道癌症不等于绝症,还有千分之二的自愈率,我想自己还能活个二三十年。可第二次手术后,医生告诉我,癌细胞从盆腔跳过腹腔转移到了
期刊
“孝敬老人要记牢,听俺逐条作介绍。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去……”夏日黄昏的社区广场,漯河市郾城区76岁的退休干部黄增玉,又为纳凉的小区居民表演起快板书。快板,已经成为他20年退休生活的重要道具。  退休后的黄增玉,牵头成立了一支十四五人的“法制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在全乡各村巡回演出,内容包括快板、数來宝、大鼓书、戏曲、小品等多种形式。为了搜集素材,他效仿蒲松龄,在巷子口也摆起了茶
期刊
妻子在城郊种了块小菜园,一有空闲,我就去帮她挑粪浇菜。我挑,她浇。她浇,我休息。  这样的农活儿干起来,就像小孩子做游戏,不累。挑着挑着,突然来了灵感,我对妻子说:“你种物质,我种精神,精神加物质,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妻子不说话,只顾埋头浇地,她知道我在想什么,所以不打扰我。  挑粪是一门艺术,担子不宜太重,也不宜太轻;步伐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我挑着粪桶,以肩膀为中心,左肩累了,换到右肩,右肩
期刊
邻居老朱从小就有当一名旅行家游遍世界的想法。退休后,他在自家客厅支起了一顶小帐篷,每晚蜷缩其中,自称是野外宿营。  三年前,他在客厅地板上铺了一层塑料布,上面印有世界地图,从此他就开始了足不出户游遍地球的“旅行”。  用地图铺成的地面,比例再大,也经不起脚的丈量。即使老朱脱了拖鞋,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在上面跳来跳去,就像在地雷阵中逃生似的,也难免一脚踩上若干个小国。每当此时,他都会脱口而出:“糟糕
期刊
目的 了解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的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7月至 1999年 11月共进行了 11例 12周期的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结果 共取卵
谢绝照顾回老家种柑橘  从井研县城出发,沿国道213线往北,8公里柏油路后,是集益乡的场镇。场镇东面便是繁荣村,一条水泥路延伸过去,村口竖着一块牌子———“橘梦园”。再往里走,是一片崭新的新村聚居点,灰瓦白墙的小洋楼格外醒目,很多院子里还停着小车。  水泥路两侧,是绵延不断的大片果园,全部种着杂交柑橘。已经成熟的柑橘挂满枝头,一片丰收的景象。  范敬超在橘园里忙着,为两天后的采果节做最后的准备。“
期刊
可曾想过90岁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老态龙钟,直不起腰?  今年94岁的谭天恩表示坚决“say no”,因为直到现在,一周不游足3000米,他还会觉得不爽。这位在百度百科上被称为化工界“泰斗”的浙大老教授,就是现实版的“泳池阿甘”。  去杭州包玉刚游泳馆游上午场的人对谭天恩肯定不会陌生,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瘦而干练。谭老现在游完1000米用时半小时出头,他的耐力让不少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下水前,先
期刊
目的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IVF ET)促排卵治疗中降调节长方案和短方案的比较。方法 临床资料分析 ,比较两组方案的促性腺激素使用量、刺激天数、成熟卵泡数、取卵数、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