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因也》的五点疑惑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9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寡人之于国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它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和仁义宽厚的王道思想,深为学生感佩。
  因为喜欢,所以深究;因為深究,于是出现了种种疑惑。结合多年备教此文的经验,笔者在此探讨一下学生易于生惑的几个问题。
  一、标点之疑惑
  (1)为什么4-6段关于孟子的引言,只有上引号,没有下引号?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教材的标点没有错误。引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情况:如果引文是多段文字,在引用中又必须保留它原有的语段形式,那么每个语段前都只加前引号,不加后引号,直到引文结尾才加一个后引号。
  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种特殊的使用情况,误以为标点错误或印刷错误;有些学生相信书本是对的,可是又找不到理论依据,遂有此疑惑。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此句的断句依据是什么?
  人教社2007年3月第2版的标点如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而2011年重印时已经修订为:是何异于剌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修订的原因在于:“于”是介词,其后的“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只能是“于”的宾语,它们连在一起构成介宾短语,这个较长的介宾短语再充当谓语“何异”的补语,因此“非我也,兵也”便无法独立成句,在其前加冒号、逗号或在其后加句号都是不正确的。全句译为: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二、字音之疑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句中,“畜”在此处,是读“xù”,还是读“chù”呢?
  笔者分别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前者关于“畜”的解释:(1)xù,蓄养(动物),(2)chù,禽兽,多指家畜;后者关于“畜”的解释:(1)chù,①人饲养的禽兽。(2)xù,②饲养。③容纳,收容。④喜爱。⑤积聚,储藏。显然,与句意相关的只有《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2个义项和《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前2个义项,即名词义“家畜”或动词义“饲养”。“鸡豚狗彘之畜”,从文言语法形式上看,要么是偏正结构(也有学者将其归为主谓短语,“之”取独,但“鸡豚狗彘”是受动者,不能作主语,因此不妥),此时“畜”应当是名词,读“chù”,翻译为“鸡豚狗彘这类家畜”;要么是宾语前置,此时“畜”应当是动词,读“xù”,翻译为“饲养鸡豚狗彘”。孤立地看,似乎以上两种解释都可以,但结合整个文段,我们发现“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构成并列结构,是从物质上讲如何实现“王道之成”;下文的“谨庠序之教”,是从精神上讲如何实现“王道之成”:这两方面正好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此看来,“畜”应与“宅”以及“田”一样,作名词,“畜”应读“chù”。
  三、词义之疑惑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句中,“政”作何解?
  《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翻译为“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将“政”解释为名词义的“政治”或“政事”,语意明显不通。有的学者引经据典,将其解释为“君主,首领”,语意虽通,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利于中学生接受。其实,此处解释为“治理、管理”最妥,全句译为“观察邻国的(国事)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句中,“检”作何解?
  教材编写者将其注释为“制止、约束”,全句译为“(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不加制止”,也有学者将其注释为“通‘敛’,收积,储藏”,全句意谓:在“狗彘食人食”之丰年,国家应当及时收储粮食,以备灾荒之年平价出售。
  细究起来,二者区别在于:前者将“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置于同一时空进行对照,强烈呈现社会两极分化的景象;后者将“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置于不同时空,认为一旦出现这两种社会现象,君王应推行“发敛之法”,即在丰收之年“检”,在灾荒之年“发”,实施“王道”之政。
  其实,在孟子看来,“发敛之法”才是“王道”之政必须推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梁惠王自谓“尽心”为国,采用的却是“移民移粟”,这就难以从根本上调节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危机。
  因此,应将“检”注释为“通‘敛’,收积,储藏”。如此,更符合孟子的本意。
  四、句意之疑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句中,“五十者”“七十者”怎样翻译?
  有的学生认为“五十者”“七十者”指百分数,有的学生认为“五十者”“七十者”指数量。他们对我将其解释为年龄时颇为质疑:为什么古人到“五十岁”才可“衣帛”,到“七十岁”才可“食肉”;何况“人生七十古来稀”,给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到达的年岁限制,又有什么意义呢,又怎么能称得上“王道”社会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几句话的注释为“五亩之宅,一夫所受,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田中不得有木,恐妨五谷,故于墙下植桑以供蚕事。五十始衰,非帛不暖,未五十者不得衣也。畜,养也。时,谓孕子之时,如孟春牺性毋用牝之类也。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从注文中可以看到,之所以古人要到“五十”才可“衣帛”,到“七十”才可“食肉”,一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十分稀少,普通百姓只有到了五十才可衣帛,到了七十才可食肉,所以“未五十者不得衣也”“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二是因为人到了五十后,非帛不能暖身,人到七十后,非肉不能饱食。这是从人体自然的生长衰老规律来说的,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关怀。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这节文字出自孟子《尽心上》)一文,可作补充注释。另外,《盐铁论》里也有一说:“八十曰耋,七十曰耄。耄,食非肉不饱,衣非帛不暖。”
  因此,“五十者”“七十者”均应被视为人生衰老历程中一个重要时点,不论活到这个年龄的人或多或少,他们因年长而受到尊敬或优抚,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五、文化之疑惑
  “鸡豚狗彘”为何不简作“鸡狗彘”?
  教材编写者将“豚”注释为“小猪”,将“彘”注释为“猪”,由此看来,“彘”外延,广,应包含“豚”,那么“鸡豚狗彘”为何不简作“鸡狗彘”呢?
  其实,“豚”与“彘”是有区别的,从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豚”写作“?”像被刀杀掉的猪,“彘”写作“?”,像被箭射中的猪。所以最早“豚”表示家猪,而“彘”表示野猪。后来驯养的猪越来越多,“彘”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泛指一般的猪了,故教材编写者将“彘”注释为“猪”。
  也有学者将“彘”解释为“大猪”,“鸡豚狗彘”这几种家畜,体形上由小到大,这样的饲养序列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阶级性,富足的家庭才有能力饲养大型的家畜,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经济能力把“豚(小猪)”养成“彘(大猪)”。但是,即使二者有大小之别,亦不足以列为两种家畜。
  中国农人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美好的愿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中“六畜”,即马、牛、羊、狗、鸡、彘六种家畜的合称。对于一般古人来讲,可食用的就是“鸡犬彘”,“马”是被用来当作交通工具的,“牛”是被用来当作农耕工具的,而“羊”则大多用于祭祀,并不是一般古人食用的。在文中,孟子列举的正是可以被食用的家畜,也就是说,只有“鸡犬彘”可被列举。但是在行文上,写为“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与写为“鸡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比较,四字词组更为工整,整句读起来,韵味上要强很多。另外,就如“鸡鸭鱼肉”的惯用表达,没有人会计较“鸡鸭鱼”也是“肉”,“鸡豚狗彘”也或许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构词形式。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充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巧妙融入生活化内容,深化学生的语文认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华特所提出的。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巧妙地将生活化内容融入到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拓展
新课改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始从小学习汉语,到初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也就会开始接触语文写作。但是对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进行分析,在写作中存在着内容空洞、词不达意、生搬硬套、逻辑混乱等问题,加上传统教育教学方法陈旧,很容易使得学生对语文写作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互联网 ”应用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互联网 背景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而高中语文作为高考中一个很大部分,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改革,确立正确的改革方向,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标准,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指标,教师要认真分析理解好语文学科的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每次课程的教学任务,才能有序的进行教学,但是许多教师并不是按照课程标准来教学
新课标指出,中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当前语文教学在目标设计上,常常将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致使教学目标表述得笼统、模糊,不利于目标的执行和实现,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学习现代散文时,将教学目标叙写为“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对现代散文的
强化古代诗歌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诗歌鉴赏自然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在每年复习迎考的过程中,我们自认为已经把关于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和解题步骤都讲得很清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每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都偏低。究其原因,除了部分考生专业术语掌握得不够好,答题不规范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考生看不懂诗歌内容。由于看不懂诗歌内容而答不出题目的现
欧阳修,北宋散文名家,古文运动倡导者,治史出身,具有宏阔的史学观。沈德潜称其《五代史》“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韵”。其所撰写的《五代史》记载了公元907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伶官传〉序》正是在此背景下记载后唐庄宗宠信伶人,授以官职,败坏国政的史实,作者的目的是以史为鉴。  《〈伶官传〉序》选题细微而笔法恢弘,用情足而意绪飚扬,在吟哦叹惋之间完成了对一段史实的讲述及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标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写作无论是从考试角度,还是从人必备的素养的角度都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对中学生的写作作了如下说明: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这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鉴赏家》的开头段。这样的开头“太寻常了”,以致很多论者对它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无意忽视。其实,看似平淡无奇的它,细细究来,却大有深意存焉。  一、从这句话本身来看  1.“全县”之“县”到底在哪?  “县”是自秦汉起皇权治理下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对老百姓来讲,“省”太大,“乡”显得小了点;“县”既不大也不小,刚刚好。而且,是个人物
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存在着学生阅读不得法、阅读测评单一化等问题。为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遇到的这些困惑,笔者以《红星照耀中国》教学为例,采用了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搭建情境支架、知识支架、读写支架、联读支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从而实现深度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从当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来看,多数研究者都倾向于将“整本书阅读”理解为整本的文学经典
论述性文本,在初中阶段一般被称作议论文,它具有帮助學生提高理性思辨能力的特点,是语文教学中进行说理教育和说理方法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这类文体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所以抓好论述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显得极为重要。但是,当前的议论文教学内容和方式呈现出一种逐渐僵化的态势。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其文本特点把握并不太准,对其教学价值挖掘得不够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论述性文本阅读教学更好地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