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原:欲仗精诚挽陆沉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ng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有闲情事舞文,求真淑世是灵根。
  不堪骨肉长冰炭,欲仗精诚挽陆沉。
  故国归游逢旧雨,细谈治乱喜同心。
  集思广益长安策,天下为公四海欣!
  ——题记:胡秋原《和贾亦斌》
  一
  我与胡秋原(1910—2004)先生相识于战时重庆。那是1944年的一天,我们在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家里不期而遇。经熊先生介绍方知,秋原兄十五岁报考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时的作文试卷,就是熊先生批阅并一举成为武大当年的“状元卷”。从此,我们相交相知数十载,莫逆于心。
  秋原兄幼承家学,少年得志,十四五岁即开始发表文章,二十二岁就以“自由人”参加文艺自由论战而蜚声上海文坛乃至中国文坛,成为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第三种人”。在长达八十年的笔耕生涯中,他著作等身,达三千万言,内容涉及政治、哲学、历史和文化各个领域,名噪海内外。
  其实,我们的神交可远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九·一八”事变发生,秋原兄愤然放弃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业,留沪以文笔作刀枪,投身抗日宣传。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主编的那份声援十九路军“一·二八”抗战的《抗日战争号外》,读后让人浑身热血沸腾。受其抗战檄文的影响,“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我即主动请缨率部驰援,在浴血奋战中重创日军。
  二
  关于秋原兄的传记,可谓两岸互补,相得益彰。先是台湾作家张漱涵女士所写胡秋原的“半生风云录”——《直心巨笔一书生》,后为大陆作家裴高才先生撰写的《胡秋原全传》。即将推出的裴高才新作《从抗战“巨笔”到台海“破冰”人——胡秋原传》,首先从传主“耕读传家”的家训破题,叙介其求学、流亡、笔舌生涯与议场岁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个性与气质,反映了他八十年间对国家民族始终不渝的爱心、忧心、苦心和诚心,艺术地再现了胡秋原这位爱国学者、教授与作家的立德、立功与立言的卓异历程。
  有意思的是,秋原兄学贯古今中西,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与大英博物馆,却均是半途而废,未获一纸高校文凭。可是,他又曾出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台师大与世新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生平历任《读书杂志》并神州国光社总编辑,国民参政员、《中央日报》副总主笔、国民党资深“立委”、《香港时报》主笔、《中华杂志》发行人与“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等,曾被美国传记学会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我最钦佩的是,他毕生始终信守“人格、民族和学问三大尊严”,在他身上,不仅有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继承和发扬了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传统精神。相交多年,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他是一个真正爱国者,坚决反对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第二,他是台湾岛内首倡祖国统一的人,冒险犯难,老而弥坚;第三,他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深邃的研究,而且提出深受国内外重视的“超越论”(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超越传统)。
  三
  传主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任何形式的侵略,是贯穿于裴著的突出主题。作为一介书生,对关乎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他总是不顾个人利禄安危,挺身而出,大声疾呼。其爱国之切,忧国之深,谋国之忠,常有催人泪下难以自已者。难怪邓颖超同志生前称赞他是“一位具有民族自尊心的爱国学者”。
  书中披露,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胡秋原即主张抗日救国。1928年,他年仅十八岁在沪出版的处女作《日本侵略下之满蒙》,就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他参与发起组织了“中国著作者抗日联合会”,起草了著名的《中国著作者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号召“全国民众武装起来,一致抗日”。当时云集上海的文化界名流几乎都在该宣言上签了名。不久,上海被迫停战,他即参加“福建事变”并出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文化部主任”,继续反蒋抗日,失败后负笈英伦。l934年末,应第三国际中国代表团之邀,在莫斯科担任《救国日报》、《全民月刊》编辑,当时他与中共党员相处甚好,但在看到有的苏联地图竟将外蒙古划入其版图,甚为反感,因而离苏去美。他旅美期间,得知“七七”事变发生,全面抗战开始,他为之激动万分,兴奋地宣布:“我等待的一天已经到了!”立即动身返国,投身抗日洪流,并赋诗明志:“敌强难免千回败,胜利当于最后求”,表达了对持久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回国后揭橥“巩固统一,抗日到底”,为团结抗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在陪都重庆时,我曾见证了秋原兄的壮举。那时,他身兼参政员、《中央日报》副总主笔等要职,又在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身边工作,他完全可以平步青云。可是,当他得知1945年春美、英、苏三国签订了《雅尔塔密约》,其中有关外蒙古和东北的条款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其后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又将这些条件强加给中国后,他非常气愤,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感,立即上书国民党最高当局,痛陈其危害,力主“此约万不可定”。同时,以个人名义发表《参政员胡秋原对中苏谈判之声明》,呼吁民众共同反对。他甚至致信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指出美国不应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中国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在面见赫尔利时,义正辞严驳斥其无理指责,使赫尔利不得不承认他遇到了“罕见的勇者”。所有这些,使蒋介石极为震怒,下令撤除胡秋原的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和《中央日报》副总主笔职务。秋原兄为了爱国横遭无情打击,而愈挫愈奋,继续进行斗争。他真不愧是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四
  迁居台湾后,尽管他的有些主张与我们相左,但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不遗余力地推进祖国统一,赢得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尊敬。1988年春,他在台揭露和痛斥“台独”的卖国行径的基础上,发起组织“中国统一联盟”,并被推选为名誉主席。同年秋,他毅然冲破台湾当局长期以来的禁令,公开前来大陆参观访问,成为台湾知名人士倡导两岸统一的第一人,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掀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在大陆访问期间,他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及各界人士、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我也得有机会与老友朝夕相处一个多月,促膝谈心,获益良多。最使我感动的是我陪同他访问北京大学,他向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当他谈到中国统一问题时说:“大陆在极短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经济建设,也为时不久即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就很快可以富强起来!”话音一落,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我也激动得热泪盈眶。此情此景,至今难忘。当他在大陆参观访问完毕回台湾时,我与他依依不舍,写了《海峡精禽赤子心》一律送别,期盼“神州能‘超越’”。   对于他的“破冰”前行,两岸主张和平统一者莫不欢欣鼓舞,而“台独”分子却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甚至有人扬言要对他处以“死刑”,李登辉之流也声称要予以“法办”,但在国内外正义舆论压力下,最后“无法可办”,以开除国民党党籍和“限制两年不得离境”了之。我在送别秋原兄后,无时不以他的健康和安全为念。正在此时,就收到他亲笔写的一张条幅,上面书有一首和我的七律诗,表达其“不堪骨肉长冰炭,集思广益长安策”的心系祖国统一的迫切愿望,以及坦荡无私的崇高精神境界,读后感佩无已。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被台湾当局限制不准出境期限刚满,竟又以老病之身再次前来大陆访问。到京不久,因新、旧病并发,住进协和医院治疗。卧病期间他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工作,医护人员与亲友见此情况,无不为之感动。没想到,他病愈后我再次欢送他回台湾,竟成永别。
  在他晚年最后岁月的十年间,我们经常电信往返,鸿雁传书,倾吐心曲,遥相呼应。曾几何时,我主编的《论“台独”》一书(团结出版社1993年版)在京出版,台湾朋友闻讯后即将该书在台出版,并由秋原兄亲自拨冗作序。他在序言着重指出:“目前‘台独’的宣传甚多,批判‘台独’之书似以贾先生此著最为系统。……贾先生书中所说事实,我想有好多是此处本省人、外省人所不知的。知道以后,必不容少数不肖之徒自甘堕落,出卖台湾,以求个人荣利,贻祖宗和二千万台湾人以万世之羞。现在海峡学术出版社将此书在台重印,必能使此处爱国爱乡之人皆能了解‘台独’的真相,也必能坚决地与‘台独’进行斗争。”
  记得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五十周年之际,海内外专家学者数百人聚首北京民革中央礼堂,出席“胡秋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心——胡秋原政治文艺哲学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首发式。我受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先生委托,在会上作了题为《开展两岸学术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发言,后收入1996年两岸分别出版的论文集《志业中华——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与《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
  五
  我与裴高才先生相识的机缘,是先阅其文后见其人。那是1995年秋,我看到《团结报》副刊上发表的裴先生所写书评:《爱心·忧心·诚心——胡秋原著〈中华心〉赏析》后,非常兴奋,当即将该报电传给彼岸的秋原兄。他在电话中告诉我:“裴先生是我们湖北老乡,还是我的黄陂小同乡。”稍后,我又通读了高才先生的长篇专著《田长霖传奇》,倍感亲切。顿时,我们父子分别与田永谦、田长霖父子的过往,仿佛历历在目。
  接下来,裴先生携《胡秋原传》书稿来京请我作序,予也不文,实不敢言序。但我作为秋原兄的老友,素以良师益友事之,敬其人而爱其文,并有感于裴先生为创作此传,多年不辞辛劳,行走于海峡两岸,搜寻原始档案,并认真考订,三易其稿。故我不揣浅陋,就我所知,略抒所感,表达对秋原兄的深切怀念和对作者诚挚的谢意!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这部《胡秋原传》当作“海归”学人文章报国的真史来读。该书对于指导青少年了解历史,以史为鉴,追求人格、国格与学问的统一,颇具参考价值;对于弘扬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优良传统,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以求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亦具有现实意义。
  掩卷沉思,秋原兄的身影仿佛在我眼前浮现,我悼念他远行的一首挽诗不禁脱口而出。诗云:
  结识故乡数十春,私情公谊日俱深。
  同参抗战流汗血,齐补金瓯献殷勤。
  一身正气向兄学,两袖清风带我行。
  半夜醒来惊噩梦,内心如捣泪满襟。
  (裴高才:《从抗战“巨笔”到台海“破冰”人——胡秋原传》,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
其他文献
词在宋朝最为辉煌,而在唐朝仅仅是供文人盘桓市井巷陌时用于娱乐的工具,在歌宴酒席中流转于歌女的唇齿,当时根本无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唐朝也不缺乏一些优秀的词人,最为著名的是温庭筠、韦庄,付诸笔尖的却都是具有浓郁的脂粉味的“艳词”,格局狭小,好像永远都跳不出对倚靡娇柔的闺情的描写,比如温庭筠的代表作“小山重叠金明灭”,韦庄的“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缘何词在宋朝的地位有了极大提升呢?这与唐、宋之交时期
一  1935年5月,《救国日报》总编辑龚德柏以吕思勉《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宋、金和战一节的议论失当为由,向江苏上海地方法院起诉,控告商务印书馆以及著作人吕思勉、《朝报》经理王公弢、主笔赵超构等犯有“外患罪”及违反《出版法》。  5月12日,吕思勉与商务印书馆代表人李伯嘉、商务印书馆聘请的律师徐百齐至南京,13日午后至法庭应诉。  5月20日,江苏上海地方法院检察官宣布判决:  吕思勉所著《自修适
南北朝时期,北朝五胡十六国的后赵于今之陕西省境内置雍州,治所为长安(今西安)。隋开皇三年(583)复置雍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名京兆郡。唐代初年复为雍州;开元元年(713)改京兆府。南宋文士程大昌所撰关于长安地区的志书《雍录》即得名于此。  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任太平州教授
《陆小曼文存》(柴草编)由三晋出版社于2009年12月印行后,我陆续找到陆小曼《自述的几句话》、《请看小兰芬的三天好戏》、《马艳云》和《灰色的生活》等四篇佚文,这些佚文均已作为附录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眉轩香影陆小曼》(柴草著)。陆小曼未被收集的作品尚有可发掘的空间〔1〕,前些时,我阅读民国时期报刊,又见到一文一简。  一、《我的小朋友小兰芬》  小兰芬是何许人也?她和陆小曼究竟是什
技术演化史是一部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工业革命第一次打破了人类的马尔萨斯定律,避免了“人口增长一引起资源危机一爆发战争或瘟疫一导致人口减少一缓解资源紧张一继而人口增长”的恶性循环,真正实现了人口与财富的同步增长,并推动人类社会结构、制度和文化的深度变革,大幅提升人类福利。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人类解放。机器的发明和运用,一开始即带着人文关怀的基因。  然而,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机器的感知愈趋疏离。从
张清水(1902—1944),原名景优,广东翁源人。1924年考入国立广东大学(后为中山大学)预科就读。在广州读书期间,他开始阅读进步书籍,广交友朋,并对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产生浓厚兴趣。1927年,顾颉刚、钟敬文、容肇祖、董作宾等人发起组织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会——“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次年3月创办《民俗周刊》。据张清水《评〈民俗周刊》》一文所述,他虽不是民俗学会中人,却得到顾颉刚、容肇祖、赵景深、江绍
我们多数的人,已经遗忘了初爱。遗忘的不仅是初爱,也包含各式各样现实的记忆。遗忘,多半出于本能的保护自己,在安全如胶囊一般封装进入自我的世界,浅薄一点不太遥远的记忆当中,拥有当下是最安逸可靠的。比如,昨天下午,斯德哥尔摩摄氏二十七度高温,我只能到大院两棵大树下躺在长椅读书,清风徐徐。树叶飒飒,旗杆摇动,声音真好听,树叶缝隙望去银线的阳光,忘了一切忧烦。到了傍晚,回家打开电视,回返现实,传来挪威大屠杀
《儒林外史》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头部”巨著之一,其影响力不仅广被华夏,也早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国际汉学界和世界读者中享有极好的口碑。不过,该书毕竟是一部描写“儒林”的小说,涉及人物虽然三教九流,但总不脱名教中人,这就牵扯到中国近世晚期科举社会中种种历史背景、典章制度以至社会风俗、廋词隐语等等。对当下的普通读者而言,《儒林外史》始终是有些陌生而不大容易把握其精妙之处的。近代以来,对
一  谷林先生的著述,先后购得两册:《书边杂写》、《淡墨痕》。后来多事,亦确因地僻难寻,冒昧直接向著者讨购(汇款)《书简三叠》,并声言请题签,先生不以为忤,满足了我的愿望。今天想来,实在有些痴气。2010年,从报上见到谷林编外文由止庵费心集齐印出,成《上水船》甲、乙二册,又四下搜寻,小城仍见不到,便从网上购回。书是小开精装,封面用白色作底,只一条紫边加框,书名字号不大,黑色,在下一幅笺画搭配,十分
一  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将军是一位传奇式的美国军人。他出身纽约市黑人贫民区,青少年时代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在纽约市立学院读书时参加了预备军官训练团,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两次参加越南战争,历任营长、白宫学者、旅长、副师长、国防部长助理、军长、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陆军本土部队司令官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职,官拜四星上将,退役后又成为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  1957年夏,鲍威尔作为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