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忠贤院士头上顶着诸多光环—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以及国际超导领域的重要奖项马蒂亚斯奖。
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50年来痴迷于高温超导研究,将我国的超导技术从一穷二白提升到了世界之巅。
76岁的赵忠贤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带着团队成员,包括他的4名学生活跃在实验室。他对名利看得很淡:“说实话,我做科研从来没想过要拿奖,拿奖只是顺带的结果。”“上了岁数,如果大家说‘这老头还不错’,我就很高兴了。”
赵忠贤生于辽宁,从中科大毕业后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他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在了高温超导领域。赵忠贤平时话不多,但只要说起老本行超导,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电阻会突然消失。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被称为超导体。但最让科学家头疼的是,超导现象一直与极低的温度密不可分,很多材料虽然有可能变为超导体,但它们的临界转变温度实在太低,接近绝对零度(-273℃)。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断定,传统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只能达到39K(-234℃)。39K在物理学界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赵忠贤年轻时就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1977年,36岁的赵忠贤在《物理》上撰文称,临界转变温度可以达到40~55K,甚至80K。“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天方夜谭。”
1986年4月,瑞士科学家柏诺兹和穆勒发现钡镧铜氧化物在35K时出现超导现象。赵忠贤看到相关论文后,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1986年12月,赵忠贤在用钡镧铜氧化物重复得出了柏诺兹和穆勒的结果之外,同时看到了70K条件下的超导现象,这一结果立即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和震动。“在科学研究中,如果一个实验成果不能重复,那么即便它真实存在,也会被认为站不住脚。”由于当时没人能够重复得到这一结果,海外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
“只能想尽办法,力争重复实验结果。”那段日子赵忠贤心力交瘁。“压力真的很大,甚至有学者说让我们收回公布的结果。”他感觉自己一个月内头发都白了很多。
1986年到1987年间,他最长有4个月没有回家,吃、睡都在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干。“当时整晚不睡觉,像打了鸡血一样。”
“当时我们的条件真的很差,连个像样的炉子也没有。我用从别处淘回来的废旧设备自制了一台液压器,我管它叫土炮。”
他做样品用的材料也是1956年生产的,杂质很多。但没想到,正是因为有杂质,让他“因祸得福”。赵忠贤意识到,钡镧铜氧化物中出现的70K超导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受稀土材料中杂质的影响。于是,他采用掺杂和替换的方式制备样品。
1987年2月19日深夜,赵忠贤在钇钡铜氧中发现了临界转变温度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而且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整个实验小组的人喜极而泣。此时,他已经48个小时没有睡觉。“这是一个世界级突破。从-268.8℃的液氦温区提高到-196℃的液氮温区,意味着制冷难度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液氮的价格只有液氦的几十分之一,可以像用热水瓶打水一样一打大一瓶。”
1987年2月24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赵忠贤的重大发现,赵忠贤一战成名。
1987年3月18日晚,美国物理学年会在纽约举行,46岁的赵忠贤作为5名特邀嘉宾之一做了20分钟的报告。这是那个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少有的亮相,这也标志着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当时我到酒店之后有很多留学生找到我,说在这样的国际会议上能看到中国专家的身影,真的很激动。”
最终,因为将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从液氦温区提高到液氮温区,赵忠贤于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然而在这波热潮过后,超导研究却陷入低潮,更理想的高温超导体不知该去哪里寻找。赵忠贤的团队坐了20年的“冷板凳”,很多人离开了超导研究,有人下海,有人调整了研究方向。
但赵忠贤不急不躁。他说,搞研究就像打麻将。打麻将你不见得每一次都能和,搞科研也是这样。每天总感觉更接近真理,多有意思。“我享受着搞科研的乐趣,并且我們还经常能‘和牌’。”
2008年3月28日,他又“和牌”了—经过长达数年的实验,临界转变温度52K的镨铁砷氧氟做出来了,团队成员非常兴奋。“不仅是临界温度从26K升到52K,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而且这意味着时隔20多年之后,高温超导材料终于有了铜氧化物家族之外的另一新成员。”
在赵忠贤的书架上,摆着一张十分显眼的照片。照片上,他身着红白色滑雪服,双臂紧夹滑雪杆,正在滑雪。虽然已76岁高龄,但这位院士从来“不服老”,他喜欢挑战和刺激,除了滑雪,他还喜欢漂流、打球。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在音乐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会吹小号、拉手风琴,跟很多音乐家有着深厚的友谊。中国的音乐作品有两个他特别喜欢:一个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另一个就是王立平为《红楼梦》作的曲。国外的音乐家,像莫扎特、威尔第的作品他也很喜欢。“我觉得科学和音乐都需要创造。”赵忠贤说。
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50年来痴迷于高温超导研究,将我国的超导技术从一穷二白提升到了世界之巅。
76岁的赵忠贤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带着团队成员,包括他的4名学生活跃在实验室。他对名利看得很淡:“说实话,我做科研从来没想过要拿奖,拿奖只是顺带的结果。”“上了岁数,如果大家说‘这老头还不错’,我就很高兴了。”
赵忠贤生于辽宁,从中科大毕业后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他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在了高温超导领域。赵忠贤平时话不多,但只要说起老本行超导,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电阻会突然消失。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被称为超导体。但最让科学家头疼的是,超导现象一直与极低的温度密不可分,很多材料虽然有可能变为超导体,但它们的临界转变温度实在太低,接近绝对零度(-273℃)。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断定,传统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只能达到39K(-234℃)。39K在物理学界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赵忠贤年轻时就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1977年,36岁的赵忠贤在《物理》上撰文称,临界转变温度可以达到40~55K,甚至80K。“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天方夜谭。”
1986年4月,瑞士科学家柏诺兹和穆勒发现钡镧铜氧化物在35K时出现超导现象。赵忠贤看到相关论文后,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1986年12月,赵忠贤在用钡镧铜氧化物重复得出了柏诺兹和穆勒的结果之外,同时看到了70K条件下的超导现象,这一结果立即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和震动。“在科学研究中,如果一个实验成果不能重复,那么即便它真实存在,也会被认为站不住脚。”由于当时没人能够重复得到这一结果,海外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
“只能想尽办法,力争重复实验结果。”那段日子赵忠贤心力交瘁。“压力真的很大,甚至有学者说让我们收回公布的结果。”他感觉自己一个月内头发都白了很多。
1986年到1987年间,他最长有4个月没有回家,吃、睡都在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干。“当时整晚不睡觉,像打了鸡血一样。”
“当时我们的条件真的很差,连个像样的炉子也没有。我用从别处淘回来的废旧设备自制了一台液压器,我管它叫土炮。”
他做样品用的材料也是1956年生产的,杂质很多。但没想到,正是因为有杂质,让他“因祸得福”。赵忠贤意识到,钡镧铜氧化物中出现的70K超导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受稀土材料中杂质的影响。于是,他采用掺杂和替换的方式制备样品。
1987年2月19日深夜,赵忠贤在钇钡铜氧中发现了临界转变温度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而且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整个实验小组的人喜极而泣。此时,他已经48个小时没有睡觉。“这是一个世界级突破。从-268.8℃的液氦温区提高到-196℃的液氮温区,意味着制冷难度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液氮的价格只有液氦的几十分之一,可以像用热水瓶打水一样一打大一瓶。”
1987年2月24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赵忠贤的重大发现,赵忠贤一战成名。
1987年3月18日晚,美国物理学年会在纽约举行,46岁的赵忠贤作为5名特邀嘉宾之一做了20分钟的报告。这是那个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少有的亮相,这也标志着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当时我到酒店之后有很多留学生找到我,说在这样的国际会议上能看到中国专家的身影,真的很激动。”
最终,因为将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从液氦温区提高到液氮温区,赵忠贤于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然而在这波热潮过后,超导研究却陷入低潮,更理想的高温超导体不知该去哪里寻找。赵忠贤的团队坐了20年的“冷板凳”,很多人离开了超导研究,有人下海,有人调整了研究方向。
但赵忠贤不急不躁。他说,搞研究就像打麻将。打麻将你不见得每一次都能和,搞科研也是这样。每天总感觉更接近真理,多有意思。“我享受着搞科研的乐趣,并且我們还经常能‘和牌’。”
2008年3月28日,他又“和牌”了—经过长达数年的实验,临界转变温度52K的镨铁砷氧氟做出来了,团队成员非常兴奋。“不仅是临界温度从26K升到52K,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而且这意味着时隔20多年之后,高温超导材料终于有了铜氧化物家族之外的另一新成员。”
在赵忠贤的书架上,摆着一张十分显眼的照片。照片上,他身着红白色滑雪服,双臂紧夹滑雪杆,正在滑雪。虽然已76岁高龄,但这位院士从来“不服老”,他喜欢挑战和刺激,除了滑雪,他还喜欢漂流、打球。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在音乐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会吹小号、拉手风琴,跟很多音乐家有着深厚的友谊。中国的音乐作品有两个他特别喜欢:一个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另一个就是王立平为《红楼梦》作的曲。国外的音乐家,像莫扎特、威尔第的作品他也很喜欢。“我觉得科学和音乐都需要创造。”赵忠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