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超导”一生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忠贤院士头上顶着诸多光环—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以及国际超导领域的重要奖项马蒂亚斯奖。
  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50年来痴迷于高温超导研究,将我国的超导技术从一穷二白提升到了世界之巅。
  76岁的赵忠贤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带着团队成员,包括他的4名学生活跃在实验室。他对名利看得很淡:“说实话,我做科研从来没想过要拿奖,拿奖只是顺带的结果。”“上了岁数,如果大家说‘这老头还不错’,我就很高兴了。”
  赵忠贤生于辽宁,从中科大毕业后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他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在了高温超导领域。赵忠贤平时话不多,但只要说起老本行超导,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电阻会突然消失。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被称为超导体。但最让科学家头疼的是,超导现象一直与极低的温度密不可分,很多材料虽然有可能变为超导体,但它们的临界转变温度实在太低,接近绝对零度(-273℃)。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断定,传统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只能达到39K(-234℃)。39K在物理学界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赵忠贤年轻时就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1977年,36岁的赵忠贤在《物理》上撰文称,临界转变温度可以达到40~55K,甚至80K。“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天方夜谭。”
  1986年4月,瑞士科学家柏诺兹和穆勒发现钡镧铜氧化物在35K时出现超导现象。赵忠贤看到相关论文后,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1986年12月,赵忠贤在用钡镧铜氧化物重复得出了柏诺兹和穆勒的结果之外,同时看到了70K条件下的超导现象,这一结果立即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和震动。“在科学研究中,如果一个实验成果不能重复,那么即便它真实存在,也会被认为站不住脚。”由于当时没人能够重复得到这一结果,海外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
  “只能想尽办法,力争重复实验结果。”那段日子赵忠贤心力交瘁。“压力真的很大,甚至有学者说让我们收回公布的结果。”他感觉自己一个月内头发都白了很多。
  1986年到1987年间,他最长有4个月没有回家,吃、睡都在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干。“当时整晚不睡觉,像打了鸡血一样。”
  “当时我们的条件真的很差,连个像样的炉子也没有。我用从别处淘回来的废旧设备自制了一台液压器,我管它叫土炮。”
  他做样品用的材料也是1956年生产的,杂质很多。但没想到,正是因为有杂质,让他“因祸得福”。赵忠贤意识到,钡镧铜氧化物中出现的70K超导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受稀土材料中杂质的影响。于是,他采用掺杂和替换的方式制备样品。
  1987年2月19日深夜,赵忠贤在钇钡铜氧中发现了临界转变温度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而且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整个实验小组的人喜极而泣。此时,他已经48个小时没有睡觉。“这是一个世界级突破。从-268.8℃的液氦温区提高到-196℃的液氮温区,意味着制冷难度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液氮的价格只有液氦的几十分之一,可以像用热水瓶打水一样一打大一瓶。”
  1987年2月24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赵忠贤的重大发现,赵忠贤一战成名。
  1987年3月18日晚,美国物理学年会在纽约举行,46岁的赵忠贤作为5名特邀嘉宾之一做了20分钟的报告。这是那个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少有的亮相,这也标志着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当时我到酒店之后有很多留学生找到我,说在这样的国际会议上能看到中国专家的身影,真的很激动。”
  最终,因为将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从液氦温区提高到液氮温区,赵忠贤于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然而在这波热潮过后,超导研究却陷入低潮,更理想的高温超导体不知该去哪里寻找。赵忠贤的团队坐了20年的“冷板凳”,很多人离开了超导研究,有人下海,有人调整了研究方向。
  但赵忠贤不急不躁。他说,搞研究就像打麻将。打麻将你不见得每一次都能和,搞科研也是这样。每天总感觉更接近真理,多有意思。“我享受着搞科研的乐趣,并且我們还经常能‘和牌’。”
  2008年3月28日,他又“和牌”了—经过长达数年的实验,临界转变温度52K的镨铁砷氧氟做出来了,团队成员非常兴奋。“不仅是临界温度从26K升到52K,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而且这意味着时隔20多年之后,高温超导材料终于有了铜氧化物家族之外的另一新成员。”
  在赵忠贤的书架上,摆着一张十分显眼的照片。照片上,他身着红白色滑雪服,双臂紧夹滑雪杆,正在滑雪。虽然已76岁高龄,但这位院士从来“不服老”,他喜欢挑战和刺激,除了滑雪,他还喜欢漂流、打球。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在音乐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会吹小号、拉手风琴,跟很多音乐家有着深厚的友谊。中国的音乐作品有两个他特别喜欢:一个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另一个就是王立平为《红楼梦》作的曲。国外的音乐家,像莫扎特、威尔第的作品他也很喜欢。“我觉得科学和音乐都需要创造。”赵忠贤说。
其他文献
自1995年出道,吴京参演过《太极宗师》《小李飞刀》等名剧,他本人却一直不温不火。2003年他前往香港发展,拜访了几乎所有电影公司,但一年之内没有获得任何角色,直到在叶伟信执导的《杀破狼》中饰演一名反派杀手。  “叫‘特别客串明星’,其实只有一句对白、两场打戏。”吴京说。此后他的片约逐渐增多,做了男主角,也得到了金马奖提名,甚至推出了电影导演处女作《狼牙》,但他仍然觉得差了点什么。  拍完《狼牙》
期刊
早在《建军大业》选角之初,王景春的一张蓄须照就让他成为导演刘伟强、监制黄建新心目中贺龙一角的不二人选,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演员不用化装就可以演贺龙。”  王景春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和陆毅是同班同学。王景春经常自嘲“长得比较着急”。当年班里长得最好看的陆毅大三时就凭借电视剧《永不瞑目》红遍大江南北,而王景春这种小眼睛、很喜感的类型,全班就他一个。现在已经俨然成了“戏骨”的王景春可以坦然地说自己不是“
期刊
79岁的美国老大爷史蒂芬·约翰逊被人尊为“预言家”。不过,20多年前他提出那些想法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开玩笑。  他把头脑中幻想的上百件“未来的发明”画成了漫画。20年前,他就设想有一天汽车会自己行驶,人们坐在车里吃着美食唱着歌,结果如今自动驾驶真的要实现了。他抱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视屏幕,恨不得把缩小版的电视机握在手里、戴在眼镜上。10多年后,和漫画里的“手持电视”长得差不多的智能手机、谷
期刊
当我们欣赏名篇佳作,或者聆听优美动听的歌曲时,有没有人想过,一些经典当初曾被扔进废纸篓,我们差点就无缘与它们相见了呢?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闻听这一喜讯后,毛泽东欣然提笔,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罢,不知是觉得诗不好还是字写得不太好,他把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秘书田家英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和墨迹都是“国宝”,于是捡回被揉皱的宣纸,将它收拾好并保存了起来。1963年
期刊
唐代有位著名诗人叫王之涣,他那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极有名。但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里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还有人把他的名字写成“王涣”。到底这位诗人的名字中有无“之”字,是“之涣”还是“涣之”,引得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  再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七子分别名献之、凝之、操之等,全带“之”。不仅如此,其孙辈及以下也有很多人名中有“之”字。据研究者统计,王羲之家族5代人中共有72人的名字中带“
期刊
我第一次听说石挥时还是个小孩子。那时候看电影《鸡毛信》看得如痴如狂,石挥就是这部片子的导演。长大后,我才知道石挥是中国影剧史上有名的才子、20世纪四五十年代饮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作为演员,石挥主演了《大马戏团》《秋海棠》《雷雨》《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多部作品;作为导演,石挥的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和《雾海夜航》等。凭着这些优秀的作品,石挥毫无疑问地被
期刊
如果有人告诉你,1582年10月5日到14日这10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你一定会觉得他是在胡扯。但事实上,这的的确确是真的。  这要从一个天文学家和一个政治家说起。天文学家是希腊人,叫索西琴尼,没什么名气。但那位政治家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古罗马的恺撒大帝。  众所周知,世界通用的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其前身是罗马时期实行的儒略历,儒略就是恺撒大帝。长期以来罗马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却没有一部统
期刊
1948年,冯兆华出生于广东顺德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的长辈都是书法爱好者,耳濡目染,他的哥哥姐姐们也都练上了字。因为家境并不富裕,作为家中的老五,他只有跟在后面捡拾秃笔的份儿。  不过有支秃笔总也聊胜于无,于是闲暇时间,一支秃笔、一张报纸,便成了冯兆华最忠实的伙伴。连这样的纸笔都没有的时候,也难不倒冯兆华—上天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用之不竭的纸笔。每天一放学,冯兆华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边,扔下书包
期刊
宣纸因产自皖南宣城泾县而得名。宣城是诗仙李白“还见杜鹃花”的宣城,泾县是他吟咏过“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地方。细想想,粉墙黛瓦的古徽州,不就是硕大无朋的宣纸与水意淋漓的徽墨吗?  黑得像夜晚一样的徽墨,白得像白天一样的宣纸啊。  “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是唐朝乾符年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关于宣纸的记载,那时宣纸尚需“用法腊之”。南唐后主李煜酷爱宣纸,曾监制一种“澄心堂”纸,“肤如卵膜
期刊
诗人、文史学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又名闻亦多,字友三、友山。191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后,觉得名号太多,既容易混淆,又不好记,遂改名“闻多”。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闻一多提出要废除那些具有封建特征的字号,甚至废姓,主张朋友相称只呼其名。可是他取了单名后,一个字不方便叫,大家只好连名带姓地叫他。另外,當时有同学给他取绰号“one two(一二)”和“widow(寡妇)”,这两个绰号的英文读音都是“闻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