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认识到自身对于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和引导责任。后进生是需要特别爱护与培育的幼苗,作为一名教师,惟有用真诚和热情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去修复他们因受不良影响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才能对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当教师用心去聆听后进生心灵的意趣,用情感教育的方式陶冶、滋养后进生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魅力,要比向他们传授表象的知识强得多。
关键词: 教师;转化;后进生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然而,每个后进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后进,由于受不和谐的家庭、学校的疏忽教育和社会的不包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他们自控能力差,致使一些孩子失去了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进而演变成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而他们又难得整齐地具有以下三点:对现实的态度冷漠;丧失自信和自尊心,滋长自卑感,自暴自弃;在情感方面对周围的人采取封闭和疏远态度。
后进生通常与老师、家长以及优秀学生的关系通常比较疏远,他们经常会因为缺乏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而产生孤独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间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会使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果师生间感情疏远,心理距离大,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情绪,教育的内容就更难被接受了。同样在家里,随着学业落后,一部分学生为了避免家长的责罚,也会对家长采取封闭态度,或隐瞒真相,或欺骗家长,甚至放学以后和节假日也尽量不呆在家里,避免家长的询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引导,后果不难想象。
本学年度我负责接手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课。在进行三(1)班教学时,一开始上课我便发现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能热烈地参加讨论、积极踊跃发言、大胆回答教学中老师的提问;而有三个座位靠后的学生总是害怕回答不上我的提问,而不敢发言,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这三个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经常开小差,没有心思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课后,我向这个教学班级的其他科任老师一打听,才知道这三个学生平常都不怎么爱学习,加之基础知识不牢固,受表扬的机会相对较少。时间一长,使他们自信心更加不足,十分介意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几天以后,我将进行课文《放飞蜻蜓》的公开课教学。我非常担心这三个学生还是像之前上课时心不在焉的那个样子。为此,我专门找他们谈了一次话。了解了他们学习情绪变化的原因,对他们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对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希望。虽然通过与他们进行交谈,但我对公开课上它们的表现心里还是没谱。就在我上公开课的时候,不知是由于听课的老师多,还是我的再三交代?三个学生变得非常的积极和踊跃,他们竟然把手举得很高,而且还举着双手,生怕我不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样子,说句心里话,按前面几节课的情形,我应该不会去理睬他们,但那天出于公开课教学的压力,我还是让他们都发了言,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他们不仅收集到许多益虫益鸟的资料,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三个下去和班长一起排练了本课的故事情节,要求到讲台表演。此时,我也没有多考虑就让他们四人上台表演了。结果他们的表演还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顿时引来了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们的热烈鼓掌,我当时的反应迅速,马上对他们进行了表扬鼓励,这个出乎我预料的表演环节使课堂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入了主题,并一直贯穿整堂课,我也在这种环境气氛的感染下,较为满意的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们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学习态度了,现在能认真听讲、发言积极准确、讨论深入,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那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促使基础较差的那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积极发言呢?看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多用鼓励和表扬的办法,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的。
第一、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关系。育人,先要知其心。教师要利用一切时机深入学生中间去,取悦学生的所思所想,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认真做好学生成长故事的倾听者。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与帮助时,他们就会愉快地把信息、体会反馈给教师,从而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此时,学生会把教师视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对教师也不再是敬而远之,而是亲而近之了。
第二、用理解和爱心真诚地对待学生。理解与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对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尤其重要。我在一篇报道上看到一位小学特级教师说过:“对后进生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切忌厚此薄彼”。教师在教学教学中,如果不一视同仁,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偏爱优生,会使之骄傲自满,听不进批评意见,滋生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思想。厌弃后进生,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师爱是广博的,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发现、发挥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第三、让学习后进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后进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他们本身都有丰富的潜能;同样也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老师的情感教育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置身于温暖的大家庭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在成长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很好,对文章理解比较深刻”,“你语句优美,用词准确”,“很好,你理解问题有独立的见解”,“你的观察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很强”……让这些激励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评语也可以成为后进生学生前进的新动力。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自弃心理。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份爱,时常给孩子一张笑脸,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用更多的关怀与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教书育人,要留一份闲适给自己,去聆听学生心灵的意趣。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让我们一道乐观的坚持,一道从点滴的努力开始!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
[3]孙利英.《转化后进生,从“心”开始》.江西教育.2005
[4]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关键词: 教师;转化;后进生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然而,每个后进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后进,由于受不和谐的家庭、学校的疏忽教育和社会的不包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他们自控能力差,致使一些孩子失去了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进而演变成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而他们又难得整齐地具有以下三点:对现实的态度冷漠;丧失自信和自尊心,滋长自卑感,自暴自弃;在情感方面对周围的人采取封闭和疏远态度。
后进生通常与老师、家长以及优秀学生的关系通常比较疏远,他们经常会因为缺乏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而产生孤独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间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会使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果师生间感情疏远,心理距离大,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情绪,教育的内容就更难被接受了。同样在家里,随着学业落后,一部分学生为了避免家长的责罚,也会对家长采取封闭态度,或隐瞒真相,或欺骗家长,甚至放学以后和节假日也尽量不呆在家里,避免家长的询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引导,后果不难想象。
本学年度我负责接手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课。在进行三(1)班教学时,一开始上课我便发现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能热烈地参加讨论、积极踊跃发言、大胆回答教学中老师的提问;而有三个座位靠后的学生总是害怕回答不上我的提问,而不敢发言,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这三个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经常开小差,没有心思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课后,我向这个教学班级的其他科任老师一打听,才知道这三个学生平常都不怎么爱学习,加之基础知识不牢固,受表扬的机会相对较少。时间一长,使他们自信心更加不足,十分介意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几天以后,我将进行课文《放飞蜻蜓》的公开课教学。我非常担心这三个学生还是像之前上课时心不在焉的那个样子。为此,我专门找他们谈了一次话。了解了他们学习情绪变化的原因,对他们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对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希望。虽然通过与他们进行交谈,但我对公开课上它们的表现心里还是没谱。就在我上公开课的时候,不知是由于听课的老师多,还是我的再三交代?三个学生变得非常的积极和踊跃,他们竟然把手举得很高,而且还举着双手,生怕我不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样子,说句心里话,按前面几节课的情形,我应该不会去理睬他们,但那天出于公开课教学的压力,我还是让他们都发了言,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他们不仅收集到许多益虫益鸟的资料,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三个下去和班长一起排练了本课的故事情节,要求到讲台表演。此时,我也没有多考虑就让他们四人上台表演了。结果他们的表演还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顿时引来了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们的热烈鼓掌,我当时的反应迅速,马上对他们进行了表扬鼓励,这个出乎我预料的表演环节使课堂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入了主题,并一直贯穿整堂课,我也在这种环境气氛的感染下,较为满意的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们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学习态度了,现在能认真听讲、发言积极准确、讨论深入,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那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促使基础较差的那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积极发言呢?看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多用鼓励和表扬的办法,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的。
第一、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关系。育人,先要知其心。教师要利用一切时机深入学生中间去,取悦学生的所思所想,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认真做好学生成长故事的倾听者。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与帮助时,他们就会愉快地把信息、体会反馈给教师,从而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此时,学生会把教师视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对教师也不再是敬而远之,而是亲而近之了。
第二、用理解和爱心真诚地对待学生。理解与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对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尤其重要。我在一篇报道上看到一位小学特级教师说过:“对后进生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切忌厚此薄彼”。教师在教学教学中,如果不一视同仁,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偏爱优生,会使之骄傲自满,听不进批评意见,滋生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思想。厌弃后进生,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师爱是广博的,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发现、发挥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第三、让学习后进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后进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他们本身都有丰富的潜能;同样也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老师的情感教育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置身于温暖的大家庭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在成长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很好,对文章理解比较深刻”,“你语句优美,用词准确”,“很好,你理解问题有独立的见解”,“你的观察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很强”……让这些激励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评语也可以成为后进生学生前进的新动力。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自弃心理。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份爱,时常给孩子一张笑脸,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用更多的关怀与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教书育人,要留一份闲适给自己,去聆听学生心灵的意趣。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让我们一道乐观的坚持,一道从点滴的努力开始!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
[3]孙利英.《转化后进生,从“心”开始》.江西教育.2005
[4]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