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猪与《水浒传》里的牛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耐庵笔下的北宋,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成书时间相当,比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迟了大约五十年。不知写作时,施耐庵有没有查阅史书,武松也罢,鲁智深也罢,进门对小二的吩咐差不多都是:“小二,五斤熟牛肉,筛四角酒来,有好吃的酒菜,尽管上来,须少不得你的银子!”似乎熟牛肉才是那时的主菜。但事实并非如此。
  宋朝人首爱是羊肉。有一天晚上,宋仁宗赵祯办公迟了,饿了,想吃羊肉,但为了不开不正之风,吞着口水克己了,传为美谈。虽然太祖家法说的清楚,“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不可以将那些譬如娃娃鱼之类的稀罕之物带到皇家食堂,但能让仁宗如此相思的羊肉,一定还是大宋的高端菜品。皇家向来是时尚的T台,民间向来有学习皇家的各种精神的自觉性,那么此时的民间,可以想见的是羊肉一定是属于VIP级别人群的。苏轼在惠州时,因为身份,买不到羊肉,只好买点羊脊骨回去,还说“骨间亦有微肉”。
  牛肉呢?估计直到施耐庵先生写作《水浒传》时,依然不是菜品的主角,原因在于,牛是农耕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在西汉严令杀牛,违反规定要被处以重罚,甚至偿命。在没有大规模人工饲养之前,牛肉绝对不可以成为餐桌主角。
  那么定是猪肉了?施先生为何写作牛肉呢?我想原因或许在于,这时候的猪肉居然比牛羊肉贵。据明代万历年间的宛平县长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万历五年牛肉1斤0.013两纹银,猪肉0.018两纹银;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两。施先生以当代度前代,是以毫不犹豫地写上“熟牛肉五斤”。然则,大宋的猪肉如何呢?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市井图,其中绘有许多家畜。据周宝珠先生统计共有95头,我细数少三头,具体为驴49头,马21匹,牛14头,骆驼3头,猪5头。牛马等交通运输工具出现在街头很正常,五头矮脚肥猪大摇大摆逛于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应该不是张择端的突发奇想,而是“二师兄”出现在街头已是常事,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画家的视野。那么可以说,在《上河图》成画的北宋熙宁年间,养猪已是普遍现象了,而事实上,北宋的养猪业应该自仁宗的爷爷太宗时始。
  那一日,开封登闻鼓被市民牟晖敲响,事情棘手,府尹解决不了,搞到太宗面前。这件大事就是市民牟晖的家奴不慎丢失了肥猪一头。太宗心说,猪都一个样,我上哪给你找去啊?诏令有关部门抚恤他一千文大钱,可见当时猪的地位。虽然不抵硬通货,但是要满足帝都一百五十多万市民对肉类的需求,方便饲养的猪才是主要肉源,养猪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以才会有太宗审猪案这么一曲。
  养猪的事发轫于太祖时。太祖朝继承了隋唐的“牛羊署”,设“司农寺”,所需猪由“牛羊司”饲养。宋廷养猪除了供应御膳房外,还有辟邪的作用。据说神宗一日在后苑锻炼,见有养猪,因其气味不爽,令罢养。一日禁中“忽获妖人”,急欲猪血浇之,一时不能致,自此复养———这是北宋诗论《冷斋夜话》里的故事,或有小说意味,但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北宋宫中是养猪的。猪是大祭时三牲之一,尤其是祭天时,务必要有大猪。被选定的大猪,因此身价百倍,“祀天神必养大豕,目曰神牲。人见神牲则莫敢犯伤。”《上河图》里的五头大猪,莫非亦为“神牲”?要不气场如何如此强大?
  宫中如此,宫外呢?东坡贬到黄州时,大宋已经走过百余年了,但猪肉却是“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这是很奇怪的事。因为在真宗朝时,宰相生日,真宗皇帝曾赐给他100头肥猪赐予宰相王旦。太宗、真宗朝的宰相张齐贤,特别爱吃猪肉,“每食数斤”。与苏轼同时代的资政殿学士蒲宗孟,一天家里要吃十头猪。若是不解煮的话,赐猪、吃猪肉又如何谈起?且在没有猪饲料的时代,猪肉定是好吃的不行,只需要拿白水煮,就是香飘满村了,何用“解煮”?那么,苏轼的话,难道是美食家对庸厨俗庖的轻视?
  比苏轼发配到黄州迟约半个世纪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关于猪的大量信息,这是可靠的。当时的开封,有著名的“杀猪巷”。每天,都有大量生猪从南熏门进城:“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数十人驱逐,无有乱行者”。大宋街头的肉贩子很多:“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生熟肉从便索唤,阔切,片批,细抹,顿刀之类。”瓠羹店门前“上挂成边猪羊,相间三二十边”。这时候,猪肉的做法已经十分完备,《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做法,就有四十多种:旋炙猪皮肉、猪脏、肚肺、赤白腰子、荔枝腰子、烧臆子、酒炙肚胘、脆筋巴子等等等等,做法远比今日丰富。
  行笔到深夜,我已经闻到了发自一千多年前东京巷陌的肉香,不觉想穿越到那时的深夜食堂,撩起一处帘子,说:“小二,筛一壶酒,炖一锅黑猪肉来,没带现金,拿微信二维码来!”
  选自“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数字时代,时间比想像的还要快上十倍,我们用来阅读和劳动的时间、安静和安顿自己的时间,都已经很少很少了。任何事情想得明白并不容易,要做得明白就更难了。人在生活中总要有些表达的,这来自心灵的种种冲动,有许多时候必要求付诸文字。流行的书能够做到大致健康也就可以了,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不能庸俗下流。对流行书指望它有多么深刻,这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真正杰出的著作,无论是思想类还是艺术类,都不太可能呈现流
一、书案上时常就发现一根头发。这头发是自己的,却不知是什么时候掉的。摸着秃顶说:草长在高山巅上到底还是草,冬一来,就枯了!二、听人说,突然地打一个喷嚏定是谁在想念,打两个喷嚏是谁在咒骂,连打三个喷嚏就是感冒呀。唉,宁愿感冒,也不去追究情人和仇人了,心脏已经平庸,经不住悲,经不住喜,跳动的节奏一乱,就得出一身的冷汗。三、一直以为身子里装着一台机器,没想到还似乎住了个别的,或许是肠胃里,或许是喉咙里和
很多年以前我喜欢在京沪铁路的路基下游荡,一列列火车准时在我的视线里出现。午后一点钟左右,从上海开往三棵树的列车来了,我看着车窗下方的那块白色的旅程标志牌:上海———三棵树,开始想象三棵树的景色:是北方的一个小火车站,还是就是树了,三棵树,是挺立在原野上的三棵树,很高很挺拔。我想像过树的绿色冠盖和褐色树干,却没有确定树的名字,所以我不知道三棵树是什么树。树令我怅惘。我一生都在重复这种令人怅惘的生活方
我姐姐是医生,她说最怕那种给自己下过诊断的病人。落座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怀疑我得了心肌炎,我心慌,之前有感冒史。”医生的感想:感冒史?这世上没有过感冒史的人,怕是不存在的吧?然后医生的难题就变成:如果检查结果与他的自我诊断不吻合,如何说服他相信自己真的没病。我自己,其实也怕那种给自己贴标签的人。洋洋洒洒一大篇信,上来就是:“我大一,是INTP型人格,所以我沉默内向,既依赖直觉又十分理性??”我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少数民族歌曲《敖包相会》,一听就知道是抒发男女恋情的好歌,旋律优美,传之久远。但是,何为“敖包”?以前一直望文生义地认为“敖包”就是人人熟悉的蒙古包。可是,这次深入到蒙古高原才真正认识了敖包那粗砺雄浑的身姿,并领教了她那无比神奇的魅力!“敖包”说白了就是雄踞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的常见的大石头堆。它的功用很多:既是提示草原行人方向的路标,又是草原青年男女恋爱的平台,还是在浩如烟海烧香
近日,我好心规劝一朋友改变一下她的现状,被怼:“我们这个年纪了能找什么工作?工资高的我们不一定胜任,还要照顾家里,工资少的我们还能干吗?这个年龄还能承受多少压力?都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你家里公公婆婆都包了,我呢,什么都是我弄,包括送孩子接孩子、家务、做饭等等。”她的潜台词多少有点嫌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我瞬间无言,赶紧道歉:“我收回我刚才的话,希望没有让你不开心。”  静心细思她的话,我并不苟
我与苦荞的第一次邂逅,是在一个饭店,那是我想犒赏自己或招待亲朋的首选之地。它有一個很接地气的名字:小放牛,我喜欢一进门时那“哞”的一声牛叫和之后热情的一句:“欢迎来小放牛家串门”。于是在进门前,我便脑补了田园闲适的场景,并不自觉的把步调和心情调慢了。进门之后,他们会排号,会让我拿着号牌在一楼等,因为总是挤满了人。那时我会很享受,我喜欢拿个盘子,从自助台前装一盘西瓜或梨或哈密瓜之类的水果,坐在腰鼓形
昨夜雨,今日晴。风又起,云层浓。杨花飞,流莺鸣。走在这样的林荫间,空气里尽是青草的气息,那重重叠叠的蔷薇如同二八芳华的女子,娇羞的坐在瘦花枝上张望着,盛开着,无论浓淡,都好看极了。喜欢这样的小光阴,闲适,散淡,还可以和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相顾无言。路边有几棵樱桃,浓郁的绿叶间影影绰绰隐藏着星星点点的红艳。只见这清风徐徐,轻烟袅袅,怡红快绿,分外妖娆,随拿了相机拍些图片,也可在朋友圈晒晒靓照。此时有路
八十年代初,我去福州,曾经去过马尾,但那次似乎只是看了下风景,闻知了一点马江战役的事,便匆匆而去。但马尾到底对中国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出过什么样的人物,我却基本无知。唉,那时到底年轻,光顾得贪玩。所以这次到福州,听老同学晓珊说那边有个船政博物馆。以我对博物馆的爱好,这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于是,我们一行四人专门驱车去马尾看船政博物馆。博物馆很清冷,几无参观者,除了我们四个。一进馆,便立马想起那句名言:
我常常想起魏晋时候阮籍的一件事。阮籍母亲过世时,他不哭。按儒教的传统,父母去世,即使要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出来的,不哭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他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升……这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在他看来,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