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证医学研究是对大规模的患者长期地给予某种药物或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分析这些患者在数年或数十年后疾病的控制情况,和发生了多少有害的并发症或多少死亡率,来客观地评判这种药物或治疗的疗效。
  关于胰岛素治疗,在20年前曾经在美国加拿大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循证医学国际研究——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该研究目的是要观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不是可以减少、延迟或避免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研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29个医学中心进行的,参加的患者是1441个1型糖尿患者,他们都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当年他们的年龄在13~39岁。DCCT研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726人)按常规方法进行胰岛素治疗,即每日注射两次短效加中效胰岛素,每天至少要自测血糖1次,每月到门诊看病一次。而另一组是强化胰岛素治疗组(711人),他们全部采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3次/日)(其中有242人还采用了胰岛素泵治疗),每天要自我监测血糖4—7次(三餐前、睡前、三餐后及凌晨2:00~3:00的血糖),患者必须根据每天血糖的高低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以保持血糖达标。
  研究开始前,这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相似:平均血糖分别为12.7mmol/L和12.9mmol/L,HbA1c分别为8.8%和8.9%。由于采用了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与不同的最终控制目标,在10年后(1993年)就看到了两组非常显著不同的后果:常规治疗组10年来平均血糖为12.8mmol/L,HbAlc为9.1%,而强化治疗组平均血糖水平为8.6mmol/L,HbAlc为7.2%(正常范围4.3%~6.1%),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使患者的HbAlc减少了1.9%,平均血糖下降了4.3mmol/L,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减少了76%,原来已患有的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率减少了54%,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减少了34%,原来已患有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的人减少了56%,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减少69%。
  DCCT结果告诉我们:强化胰岛素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就多数人讲,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优于每日注射二次胰岛素的方法,无论从血糖控制水平还是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上看都是如此。DCCT已过去20年了,为什么医生直到现在仍然对几乎绝大数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呢?有的医生说打两次针方便,但他们是否想过:对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注射方便,还是控制高血糖预防并发症?有的医生说患者愿打两次针,但医生是否向患者介绍过两种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差异?是否让患者监测过除空腹血糖以外的其他时点的血糖和每三个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呢?我认为今天在部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出现的血糖波动大、持续高血糖、频繁低血糖、疗效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生对胰岛素制剂的选择不当,有些医生或者不了解或者完全忘记了DCCT的结论,有的医生甚至只知道有预混胰岛素制剂,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胰岛素制剂,也不会用其他的胰岛素制剂。用DCCT结论指导胰岛素治疗刻不容缓!
其他文献
糖尿病患者饮食以总量合理和营养均衡为原则。对广大患者而言,在实际生活中要正确把握并科学选择并不容易。为便于糖尿病患者能轻松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原则,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归纳了一首糖尿病饮食歌谣。  白水:冷热开水,多多益善; 米面:巧妙搭配,一碗不多;  蔬菜:红绿黄白,多吃不限; 水果:糖度高低,区别对待;  鱼肉:鱼比禽好,禽比畜好; 鸡蛋:一天一个,刚好足够;  豆奶:每天一次,不
期刊
社区医疗在我国开展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尽管个别杜区医院有些生机,人气不错,但总体上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竟社区医疗会何去何从,大家又该如何看待社区医疗,本期《特别关注》推出要文——《社区医疗离您有多远?》,为您分析社区医疗的现状和未来。    社区医疗之“痛”——问题不少    人员不到位 杜区诊所成了退休医生补差的地方,现职的高水平的医生少,造成社区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设备不到位
期刊
赵书官衔颇多,活动不断,曾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北京市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还是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他几乎每周都要到外面讲3~4次课,上镜率也很高,光今年春节时讲民俗就上电视15次,现在每半个月还要上电视讲一次24节气。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和糖尿病相伴13年,如今已65岁的他,是如何保持旺盛精力的呢?  采访赵书时,正赶上北京的暑伏天,当记者满
期刊
众所周知,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就是其中之一,有些人把它戏称为“糖肾”。谈到肾病,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尿量变化和浮肿,有多少人会把它跟贫血挂钩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李新副主任医师提醒我们,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警惕贫血的发生。    “糖肾”贫血,不可忽视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45毫升/分钟,就会出现贫血(男性及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活动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医生和家属除了要求患者终身坚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心态等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方式,这对逐渐缓解和消除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非
期刊
病例  今年56岁的糖尿病病友老王,近半年来深受耳鸣、耳聋的困扰,开始是蝉鸣声,后来是金属的敲击声,同时听力下降,且日渐加重。老王自认为是肾虚惹的祸,于是就自作主张吃了两瓶六味地黄丸,但一点儿也没有见效。不得已,老王来到一家大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经耳鼻喉科医生仔细检查,确诊为神经性耳聋。  老王觉得自己平时吃得香、睡得好,就是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也不至于惹上什么神经性耳聋啊?后来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
期刊
本月一封来自内蒙古粱舒如患者的信,让编辑部每一位编辑、记者读后都感觉心情沉重。信中说,他近日突然收到一封署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命医学研究总院”寄来的广告信函,宣传和推销他们研制的“神芪消渴降糖胶囊”。广告中称:“该药是军工产品、重大科技成果、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全国老年用药推荐产品,彻底打破了糖尿病需终生服药的历史,给国际医学界治疗糖尿病徘徊不前的现状带来了一线曙光,被国际糖尿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
期刊
病例  重庆沙坪区赵先生,57岁,患糖尿病7年,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曾经服用过二甲双胍、拜唐苹及相关降压药物,开始血糖控制较好,时间长后越来越不理想,目前给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高达75单位/天,但血糖控制仍不稳定,糖尿病的治疗老是不能达标,患者煞是着急!  解读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5%左右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其基本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不足,
期刊
周围神经松解术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该手术属显微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具有手术耗时短,手术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花费少,见效快等优点,可以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应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治疗的巨大花费。  糖尿病众多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俗称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其发病率高达60%~90%。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对称性,首先影响足部,然后
期刊
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为了将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都控制在完全正常的范围内,不惜经济支出和肉体痛苦,整天想的是尽快将糖尿病治愈。  以下六种做法就是这类患者的真实写照:①整天为治病奔波,遍访名医,求购“新奇特效药”;②吃饭按书本,多1克不吃,少1克补上;③运动按公式,步步计算;④测定尿糖,每小便1次就测1次;⑤测血压1天达20多次;⑥遇医生必问,若两位医生说的不一样,就去看书本,一旦书本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