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吉子”:开创坪林茶业的另一个春天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北市坪林的文山包种茶,集香、浓、醇、韵、美于一身而闻名。在质量的鉴别上,首重香气且须带有明显的花香,其次滋味要活泼甘醇,再者茶汤要呈亮丽的绿黄色。坪林乡前乡长郑金连表示,坪林包种茶曾是上世纪50年代台湾外销东南亚最夯的商品,当时坪林人只作批发,将黄片与梗剔除后,由茶贩载至大稻埕再分装为小包。
  尽管今天早已卸任乡长职务,但郑家却始终传承优良的制茶技艺,胞弟郑添福不仅连续多年勇夺坪林包种茶特等奖,2006年与2008年更分别在香港与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名茶评比”中勇夺乌龙茶类金牌奖。就连台北知名的“紫藤庐”与“人澹如菊”乌龙茶也都来自他的“老吉子茶场”。面对近年逐渐没落的坪林茶产业以及国际金融海啸带来的不景气等冲击,郑添福却从不气馁,近年来甚至慢慢开始恢复传统的手工制茶,以满满的自信要开创坪林茶业的另一个春天。
  问他茶场命名的由来,答案出乎我在的意料:原来他的父亲名叫郑老吉,为了感念父亲,特别以“老吉子”自称。郑添福说,三四十年前台湾茶尚未迈向机械化,揉捻方式就跟法国制作葡萄酒一样用脚揉,因此多采摘较嫩的茶菁,以免太老会刺到脚。延续至今仍采一心二叶,标准的对口叶嫩芽开面。冬季时四斤茶青才能做一斤茶叶,春天则需要四斤半。
  手工茶除了以手工采摘外,室内萎凋时的浪青也颇费功夫,手指头与腰部的律动,秘诀在于手要轻,且不得搓到茶青,如此需来回四次,泡出的茶汤才会细滑轻柔。第二次手动搅拌前,用指腹与手背触摸感觉稍硬,搅拌后则有较软的触感。
  而整个萎凋与发酵的过程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热风萎凋、除湿,此后每隔2~3小时的手工浪青,将三盘并作两盘,集中抖动浪青十次,之后将尚青的茶叶以茶碗试泡,藉以修正之前的缺点,再往后香气则越来越浓郁,明显出现“自然卷、红镶边”的特色。
  到了杀青阶段,郑添福延续过去的作法,以传统炉灶升火,将双手伸入大锅内手工炒青,约以150℃上下的温度炒青8分钟,冷却后再以手工揉捻。经过初揉、复揉后,再以竹焙笼作炭火干燥。由于温度远不及现代干燥机,火力较小,因此必须干燥三次,使得完成的茶品带有令人无法抗拒的韵味。
  属于轻发酵条型的坪林包种茶,香气清扬是其最典型的特征,风味介于绿茶与冻顶茶之间,香气特别幽雅而飘逸,茶汤则呈蜜绿或金黄色,俗称为“清茶”。但郑添福以手工制作的茶品,却是恢复清末最传统的包种茶制法,因此发酵度超过25%,口感也较重。他说炭火干燥与机器干燥最大的不同在于滋味较浓、较香,有炭火味与特殊香气,日久不会退。相较于一般乌龙茶仅约一年左右的最佳赏味期,发酵程度较重的手工包种茶却与武夷岩茶一样,可以久放多年而不变质,甚至更具丰姿熟韵,令人回味再三。
  我曾多次前往阿里山茶区,总能见到郑添福出现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茶园中,跟着当地居民一起采茶制茶,令我深感好奇。深入问个究竟,原来郑添福不仅在山区与当地居民共同制茶,还曾四次拿下阿里山茶叶竞赛特等奖。郑添福表示,他早于1987年就陆续前往阿里山石棹、太和等地制茶,上世纪90年代后才到特富野部落,深深为当地的土质、气候与邹族豪迈的个性所吸引,因而从坪林引进万株茶苗,以合作方式与原住民携手种茶。
  郑添福回忆说,当初本想辅导族人以小型手工精制茶开创一片天,但当地居民乐天知命的个性无法配合,从此茶树种植与茶园管理由当地居民打理,他则负责施肥、收茶与制茶,十多年下来彼此都合作无间。
  无论高山乌龙或高山包种,郑添福坚持发酵度分别为20%与25%,这是因为条型的包种茶少了布包揉的工序,搅拌自然要重一些,二者均比一般的高山茶发酵度高,但茶品必须“清”,即“清中转花香,香到能穿鼻”。尽管都是清香型的茶品,但入口都具有浓郁的饱足感,茶汤则黄中带绿且圆润、饱满,达到“淡而有滋味,浓而好入口”的境界。
  郑添福说要制出好茶,成功的秘诀在于浪青比别人多一次,且每一个阶段都要先冲泡,闻闻是否好茶,以便在下一个阶段弥补不足。在山上的茶厂制成毛茶后,也一定带回台北做精致烘焙。难得的是,郑添福的烘焙无论量多量少,总是坚持以焙笼炭焙,并坚持使用硬实木质的龙眼木炭。他说首先木炭堆积需密实,减少炭与炭的间隙,将初燃的黑色糠灰铺在炭堆上方,点燃火种置于中央,待糠灰燃烧成白色且刺鼻烟味散尽、受热均匀,再将茶叶置于焙笼中均匀铺平。他说茶量太多不易焙匀,过少则茶味不足,而茶末不可散落焙窟中,以免烟焦味影响茶叶味道。当季新茶初焙温度由低渐高,间隔约40~60分钟翻焙一次,使焙火均匀。他说炭焙赋予茶叶特殊的香气及圆润汤品,而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更是炭焙茶难以言喻的特色。
其他文献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他的《中国通史》上写道:“设使我们把历史抹杀了……妄以己意推测(古代的真相),其结果必将是自古至今,不过如此,都将认为天经地义。不可变更。”对于石桥茶铺的主人关涛夫妇来说,他们无须担心过去会被抹杀,几十把矗立在箱柜中的老紫砂,散发着幽暗的光芒,穿破厚重的尘埃,将过去的峥嵘岁月娓娓诉说。  在石桥茶铺里,一壶一碗,一杯一盏都透露出悠悠的古意。这样的基调。在茶铺创立之初便已成形。时间追
期刊
北京的天气透着一种无常,教人捉摸不定。暖春三月,已有金黄的迎春花零星绽放,气候慢慢回暖,只待暖风送来更多盎然春意。却突然凄风苦雨,将没有任何准备的我淋得精湿。我向来爱雨,淋雨也无妨,只是知晓北京连日灰霾后雨的内容,不免懊闷。第二天清晨,拉开窗帘竞发现窗外是一片玉琢银装,晶莹的仙子落满屋檐、枝头、小路。雪轻于柳絮重于霜,却未若柳絮因风起,凝成树挂,静待消融。恍惚间仿佛回到腊月,没想到冬天过后还能再次
期刊
从古至今,武夷岩茶的品质都备受诗人所称颂,而武夷岩茶工艺之精细,也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惊叹。武夷岩茶之真昧,需得心闲手敏工夫细,方出武夷岩骨花香韵。正可谓,精工细作出好茶!  继前两期对武夷岩茶地理、地貌的描写之后,我们再一次针对武夷岩茶制作的相关问题对陈郁榕女士进行了专访,向读者展示武夷岩茶的采制特点。  问:作为武夷岩茶采制的第一道工序,岩茶鲜叶的采摘有何特点?  答:由于武夷山岩茶的品质是以内质
期刊
6月28日,由江西茶人联谊会主办的2013首届中华茶人庐山论坛在庐山脚下拉开帷幕。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香港、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河南的13个省、市茶馆业代表,雅集一堂,分享了各自经营茶馆的经验与感悟,并围绕“当前清茶馆的经营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开展交流与讨论。  29日晚9时,经过连续3场的互动交锋与讨论,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庐山倡议》,拟组建中华茶馆联盟,以茶为载体
期刊
对于茶农,茶季是关系营生的收获季节。而对于爱茶的收茶客来说,早已是厉兵秣马,只待好茶一出,便一拥而上。  每年都在上演不同的收茶故事,但不变的是收茶客走向深山、走向茶区的心情——收得怎样的好茶固然重要,但在春天里走进青青世界感受茶香,成了这一年里最陕意的事情。而从更高的视野来讲,整个收茶的过程也折射出茶界近期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浩浩荡荡闯闽东  对于已过花甲之年的陈成忠老先生来说。这几天都在不停
期刊
读徐渭的字,恍如在一条古道上行走,有清冷之气嗖嗖而来。可能这与熟悉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吧。晚年的他,狂放不羁,孤傲淡泊,如此复杂的经历与个性反映在笔墨上,就是浮华散尽,唯剩凝重与苍茫。然而,2012年的深秋,我在浙江上虞县的碑廊里见到的《煎茶七类》刻石,改变了我此前的看法。其字温暖扑面,如同与久未谋面的老友邂逅于一座藏于深巷的老式茶楼里,把盏品茗,开怀谈心,有暖暖的阳光穿过木格子的窗户照进来,温暖惬意
期刊
2013年初春的一天,万佛寺和往常一样,香客如云,很是热闹。但在方丈的禅茶书斋里,却是另一番的景象,广霖大和尚和“赖氏红茶”掌门人赖培华先生一行正安静地细品一款特制的“赖氏红茶”。  在一番慢啜细品后,广霖大师对这款红茶赞誉有加,评价“此茶真乃人间仙露也!”。在大师的询问下,赖培华先生侃侃道出一段沉睡近两百年,鲜为人知的“赖氏红茶”的历史。  清道光年间,17岁的赖氏先祖赖维顺,在家乡晓洋(今福建
期刊
“无”是一个很可爱的字眼,因为只要无了。一切就可以重新开始。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中产生的,要在土地上种玫瑰花,就得先把杂草除掉;盖房子也是从无中起造的。您说:“不是的,有些只是改造。原本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经过一番心情改造与努力,现在已天天过得很高兴。”但这也是把先前的坏心情排除掉了才重新塑造的新乐园呀。  我爱极了这个“无”字,于是在构想了一个类似性质的“茶会作品”时,就想把它叫做“无茶会”。但
期刊
“香”,它的存在形式很特别,摸不着看不到,要用嗅觉和味蕾去细心捕捉。生活中受人追捧的美食、赏心悦目的鲜花、富有个性又带着些神秘色彩的茶品中,都能闻见大自然馈赠予人们的馨香。在人类智慧的创造之下,这些“香气”發挥到了极致。在品茶时,更多的茶客热衷于去捕捉茶中那清冽鲜爽的花香,却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茶中似有似无的瓜果香。其实,沉淀在花香之后的瓜果香能为茶的滋味增色,让融合了瓜果甜香的茶滋味更加绵长、充满
期刊
洗春  茶品:冰岛生茶  茶席设计:玩茗堂老九  茶具:台湾老岩陶煮水壶、台湾土陶盖碗泡茶组、孟宗竹茶托、软木壶承、湘西苗族土布蜡染、纳西东巴手编土布  春日,叶已绿,草还枯,春意渐浓。湖畔,水如碧玉山如黛,让人不忍打搅这清宁。土陶、土布设席,取“道法自然”之意,采新发绿芽枝条,用烧过树根为香,几缕淡烟,与茶香相融,嗅之,竞让人颇有出尘之感。一席茶洗尽浮华,春的气息,想来也有这一味吧。  青·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