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主动构建数学知识,让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它的基本价值观体现在: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注学生主体性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这种"动手’做’数学的能力的培养,与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创设 情境 问题 活动 能力 发展
  一、创设课程相关情境,为学生动手“做”数学提供“拐杖”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个人的知识获得不能只靠课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图书馆、社会实践等去收集大量课程相关资源来充实自己,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每节课结束时,我总是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在预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能获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和网址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时把教师用的参考资料也借给学生看。如:教《直线与圆》一课时,我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圆的资料,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课程相关后,我又让学生对获取的课程相关进行处理、归类,由于学生做好了课前的收集,处理大量的课程相关,所以上课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深刻到位,还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我认为课前提供课程相关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为动手“做”数学打下基础,但课后创设课程相关交流环境也很重要。有时课上完后,我也布置学生看课外书,结合课程相关知识,拓展延伸课程内容。
  又如,学习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先用投影机在屏幕上展现五组画面:一辆自行车,一对咬合齿轮,奥运会五环旗(平面的),电线干剖面图,圆筒内滚动钢珠的剖面图。用特殊颜色标出每对图片中的两个圆,抽象到图像旁边,引入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内含、内切。然后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将两圆的圆心放在同一直线上,由远到近运动,让学生观察两圆的位置关系变化,讨论半径与圆心距的数量关系。这种实例引入亲切有趣,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学的内容上,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作了极好的铺垫。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两圆的运动与位置关系,让学生建立了图形运动的观念,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动手“做”数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在生活。从而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将数学应用于实践。
  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动手“做”数学建立“支点”
  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手“做”数学的动力。问题情境设计的好就能收到“四量拨千斤”,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情境问题”是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支点。教学中针对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巧设问题情境,势必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视野,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努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质疑解难中提高动手“做”数学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充分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重点选择有价值的质疑题,组织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并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摆观点,讲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带着问题去“做”数学,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如: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我为学生演示: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时,将直尺由原来的相交向下平移,使其直尺与圆有一个交点,这时学生提出了:“老师,我怎么样才能知道它与圆有一个交点呢”。这个问题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正是我准备问学生的。于是我马上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我总结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这节内容学好,大家看一看下节课的内容就找到答案了。所以我认为,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反复消化,深刻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了学生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三、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动手“做”数学搭建“舞台”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活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实践,与以往惯用的分析、理解相比,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创设活动情境可以加深对题意的感悟。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了感悟能力;创设活动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活动,学生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这个创造过程,既有自外而内的吸收,又有自内而外的表达,使有条理的表达水到渠成;创设活动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人人动手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了语言的理解、积累、内化、运用,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在动手“做”数学中体验,在评议中鉴赏,使感悟力,观察力、表现力、评价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增强。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要把书教活。例如,在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活动情境:?在等腰△ABC中,AB=AC,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谁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这样,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通过动手“做”数学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从而收较好的效果。
  四、创设自主选择情境,在动手“做”数学中展示“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要尊重主体的需要,尊重主体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作业练习等,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时,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断定理。然后让同学们在:平行四边开,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图形中,自由选择,顺次连接各边中点猜想它是什么图形,并证明。于是学生动手画图,动脑思考。学生动手,再思考,最后总结出?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只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而与它的形状无关。从而在动手“做”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总之,多种情境的创设,既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又能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萌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提高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能力。
其他文献
该文是从生态农业的技术观点出发,从长效肥料对发展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战备高度,选用高技术水平的有、无机添加剂,利用添加剂不同组分对土壤—植物体酶系抑制和激活,具有特殊的选
本文研制了用于现代战争快速侦察生化战剂的激光侦毒雷达.该雷达采用主动式单端直接探测距离分辨差分吸收原理,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
摘要: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既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其思维的积极性,又要开拓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综合运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个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该文分析了生化代谢过程建模的现状后,提出了对于象生化过程这样的复杂系统(解析式+程序表达)模型的可行性。并就生化代谢过程非结构动力学模型结合BP网络参数预估的混合模型提出了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本文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面分析探究了如何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 数学 教学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现代科技为基础的教学媒体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用于教学的电化教学、实物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等等。接下来我来谈谈电化教学、实物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的兴起给小学数学教学所带来得一些便利。  一、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弊  (一)相较于六七十年代的教学媒体,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一大改革,它为教学带来如下便利:  1.提供实例,引起探讨兴趣
期刊
回顾中国生化制药的发展历程史,并对21世纪的发展提出意见。
摘要: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该怎样学习数学?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和谐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是最为重要的,与此同时,老师还应注重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及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愉快学习 思维发展  不少小学生觉得数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学习起来毫无兴致。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等等许多知识点,学生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他们不知道怎么运用,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做数学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