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策略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尤其要推进师生之间对话的平等。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唯有这样的平等,学生进行语文的阅读鉴赏时才可以和谐和创新。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对话的平等,笔者以为光有嘴上喊的还不行,关键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平时的阅读鉴赏要保证和谐创新,笔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需要教师心热
  可能提这样的话题有人会感到不是那么恰当,现在有哪个教师不热心学生语文的阅读鉴赏学习呢?虽然人们会感觉这是老调重弹,可笔者以为这还是新调新弹。纵观语文阅读鉴赏的诸多课堂,我们是否就是在做着热心于学生阅读鉴赏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呢?并不尽然。因为,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还没有完全实现,学生的诸多阅读鉴赏多半建立在教师的预设上。学生就几乎没有了自主阅读鉴赏的意识和习惯,也就很少谈得上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阅读鉴赏的感悟,但那不是在和谐的基础上获取的,总是老师硬塞的。并没有体现出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己的探究为载体。所以,教师真正意义上的热心当是重于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关注学生自主阅读鉴赏的意识和习惯。必须力求做到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鉴赏感悟获取的就应当直接由学生获取,即使学生暂时感悟不出的也应当耐心等待,学生的阅读鉴赏是肯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就是学生根本解决不了,我们也不要越俎代庖,而要觅寻能让学生自主阅读鉴赏进而感悟的策略,这才是真正的热心所在。尤其在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要一探究竟时,千万不能扫学生的兴。教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的阅读鉴赏,其教学的效果则很不一样。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我们总要在理清故事情节、探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悟其主题。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感悟就比较顺利。如果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略有微词,教学时未曾就此罢了,而是让学生继续鉴赏、探究并自由表达。不少学生将作品的主题归结为菲利普一家的虚荣和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当持有己见的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时说得有板有眼。
  二、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需要教师面善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丰富多彩,教育渠道的宽阔流畅,学生学习语文变得更加省时省力。但我们似乎有这样的感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直面交流变越来越少了,这会不会影响学生主动阅读鉴赏和感悟的质量呢?笔者以为是有一定影响的,应当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课堂上和谐互动的不可割裂的整体,是无论多先进的教育媒体永远都不可替代的,就像许嘉璐先生所预言的电子文本永远不可能替代纸质文本。所以,学生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需要教师有着善良而又温暖的面孔(教师的言谈举止也包含在内)。平时的阅读鉴赏,如果我们把对问题学生表达不到位的不满放在了脸上,势必会影响全体学生的阅读鉴赏,问题学生将再也不敢表露心声,即使是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会完全因此而不再津津乐道。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感悟是离不开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生的读当为主要,但教师的读也不能就是无。譬如,现在课堂上的范读都是磁带代劳的,这未必不好,但也未必好。简单来说,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磁带的读是全篇的,课堂教学中所需的读有时则应当是片断;二是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的读是根据一定需要的,譬如学生在一些精彩片断的朗读中不能很好地根据鉴赏的需要把握重轻、缓急和语气及恰当停顿等。这就需要教师视其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予以范诵,范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以温暖而和善的面容与学生直面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深刻感悟。
  三、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需要教师招新
  新的课程标准从培养人才的高度要求语文的阅读鉴赏感悟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是完全必须依赖的,但不能忽视教师引领作用的发挥。教育教学千改革万改革,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否定甚至摒弃的。这也必须建立在教师引领技巧的高明上,如果引领没有什么高超可言,学生就不敢恭维,一个教师本身就没有学生值得恭维的地方或者所引领的技巧根本就不值得学生恭维,恐怕学生是获得不了多少阅读鉴赏的探究效果的。因此,无论怎样的教师都必须以极为高超而又十分艺术的技巧引领学生进行探究。笔者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执教者是一位比较年轻的语文教师,教的课文是《捕蛇者说》,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多,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作品反映了作者关注民生的良好情感,教者在引领学生阅读鉴赏文本时,没有完全把学生的视野局限于对文本的感悟。教者将学生阅读鉴赏感悟的重点放在创新和创造性的感悟上,柳宗元身为封建帝制社会的官吏,写作此文说明了什么?说明其具有可颂的人文情怀。学习《捕蛇者说》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又是什么?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感到要把脉社会、关注民生。教者还并未就此休课,而是利用两篇反映当今时代关注民生的报道,使得学生也能够切身感到把脉社会与关注民生更加需要与时俱进。现实社会里也有许多有悖民生的现象,学生必须从小开始树立把脉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这样的教学笔者不做任何评说,只想引用一高考阅卷组长的话语:生活、阅历、灵感须从初中开始培养和积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钱威 语文教学艺术导论 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川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岳麓书社,2007.
其他文献
我们使用Excel处理表格时,经常要输入大量重复的、有规律的数据,使用其自动填充功能会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使用这一功能的一些技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并且还明确规定各个年段背诵优秀古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总量,由此可见对“积累”的重视。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将积累的重担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朗读背诵法  选入小学生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短小精悍,适于朗读、背诵。如《草原》中,对
笔者在下基层巡回诊疗中,发现同一自然村罕见水牛心内肿瘤2例.现报告如下1999-08-26下午,永平镇兽医人员在安洲村进行耕牛一类传染病预防注射,该村张姓俩兄弟的2头水牛(分别
摘 要: 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则是素质教育的根。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广,小学语文教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活跃课堂气氛,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
摘 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中,教师要努力贯彻“整体阅读”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将语感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整体把握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既点明阅读教学
1露蜂房1个(研炒)、蒲公英120g、漏芦30g,1d 1次灌服2青霉素40万u、0.5%普鲁卡因30~50mL,混合,用注射器通过乳头孔注入乳房内(注射器要严格煮沸消毒),每天2次,连注5d.
常感叹于语文课上,大师们用那感性的智慧创建的浓浓的情感氛围,时时让听课的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学生也不例外,一定也和文本产生激烈的对话,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碰撞。反思我的课堂,有时沉静得只有老师孤寂地分析,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理性的分析使课文的形象被淡化,使课文的情感被稀释,使课文的想象被禁锢,使学生的灵感被扼杀。是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形象鲜活,情感强烈的文质兼美的
聚光灯的强烈光圈、看台上黑压压的人群、兴奋的尖叫、狂热的气氛……一切都使人以为正在举行盛大的兰开夏式摔跤(一种自由式摔跤)比赛。“他抡起圆锯,锯掉了对手的一只胳膊
摘 要: 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诵读积累的训练,同时,在适度重复与反馈中提升,并借助媒体力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语文素养 情感体验 诵读积累 重复反馈 媒体助力  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在德、智、体、美等诸多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其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