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维之门,品味童话之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1~6年级入选童话作品约53篇。童话故事动人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总能把人带入美好的境界,让我们享受“真、善、美”的熏陶。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应启用师生的童话思维,品味童话的故事美、语言美、想象美和内涵美。所谓童话思维,即从童话的本质属性出发,基于儿童视角,创设童话学习情境,充分激活儿童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带着“童话的眼睛”走进故事,对话人物,品味语言,激活思维,涵养情感,让语言与思维比翼双飞。
  一、妙用插图,品童话故事之美
  童话故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还原童话故事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前提条件。虽然情境创设不是童话教学所特有的,但是童话教学更应该突出情境的故事性、趣味性。教学时,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童话故事的情感基调,营造与童话文本相宜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童话的意境之中,产生与童话人物对话的向往之情。
  统编本教材中童话故事一般都会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绘画清新优美,人物生动形象,更与文本表达的主题、情感形成相得益彰之势。低年级入选的童话故事,基本都是以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或植物为形象的,像《青蛙写诗》《荷叶圆圆》《雪孩子》等。在教学时,倘若能巧妙利用插图中的这些角色,能使儿童产生亲切感。
  《青蛙写诗》是统编本教材出现的第一首童话诗,作者张秋生借助儿童熟悉的动物形象——小青蛙,把它塑造成一位会写诗的诗人,而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则化身为诗歌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课文插图中的小青蛙站在荷叶上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笔者在导入新课时,彩打了插图中的小青蛙并板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跟小青蛙打招呼,再观察青蛙的外形、动作,猜猜小青蛙可能在说什么,然后揭示课题,“青蛙竟然能够写诗”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习课文时,又多次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小蝌蚪和小逗号,水泡泡和小句号,一串水珠和省略号之间的相似之处,在观察中让学生记住逗号和句号的样子;同时让学生模仿插图中青蛙诗人的动作、神态朗读课文。
  充分利用教材插画资源,营造童话意境,这种“图文协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角色扮演、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品味故事之美。
  二、立足要素,品童話语言之美
  统编本教材入选的童话故事均有署名或出处(除《小公鸡和小鸭子》《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我是什么》4篇童话选自历年各版本语文教材),其中37篇为国内童话作家的优秀作品,如林颂英的《小壁虎借尾巴》,冰波《大象的耳朵》等,还有12篇出自俄罗斯、丹麦等童话大师之手,如谢尔古年科夫的《雾在哪里》,王尔德《巨人的花园》等。这些童话语言风格简洁、富有童趣、夸张;语言表达效果上多用拟人、对比、反复等表现手法。品味童话作品的语言美是童话教学的重点,如何精准把握这些语言训练点,可借助篇章页,课后练习等栏目。笔者从童话作品的单元语文要素、课后练习编排等方面对53篇童话进行了文本细读,梳理出了每篇童话的语文要素。
  经过梳理,笔者发现童话类文本在课后习题编排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有:读一读,记一记(字或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和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复述故事)。究其原因,首先是由童话的编排特点决定的,第一学段入选童话作品30篇,占入选童话总数56.6%,而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童话丰富的情境性可以让识字教学更具趣味化;其次是由童话这一特殊的文体决定的,教材中大多数童话以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采用反复或者对比手法呈现故事结构,这就为分角色朗读和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因此,笔者把趣味识字、角色表演、听讲复述作为童话语言习得的三个重要方面。
  1.趣味识字
  童话故事中的字词具有情境性、可表演性,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看图猜字,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也可以在表演中理解字词的含义。
  看图猜字。低年级的童话故事图文并茂,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认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是第一次出现全文没有注音的连环画课文,在教学这个童话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借助书中的图画来猜读生字,理解意思。
  情境识字。在童话故事情境中识字,既能提高识字效率,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要下雨了》这个童话课后第3个习题:读一读,记一记。编者把词语教学融合在童话故事情境之中,以小白兔的行走线路引出了本课的重点词语“山坡、阴沉沉”等,而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就是这个童话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张“词语导图”,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读词,在学习词语中把握故事内容。
  表演识字。在表演中理解生字新词,是童话教学的一大优势。像《小猴子下山》课后习题就安排了“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说一句话”,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一系列动词。《狐假虎威》课后安排了“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四字词语。
  2.角色表演
  “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把角色表演植入课堂,让学生戴上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头饰,模仿其说话的口吻,做出动作,表现神态,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要表演好,先要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作者的内心,再引导学生融入童话情境,体验、品味情感,最后是回归文本,让表演赋予文本更为丰富的内涵,带上个人的情感色彩。以《狐狸分奶酪》为例,童话中的角色表演一般要经历以下三步:
  熟悉角色。分角色表演的前提是学生要熟悉童话中的角色,清楚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在《狐狸分奶酪》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画出狐狸和熊哥儿俩说的话,然后逐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提示语读出狐狸的狡猾,熊哥儿俩的为难、焦急、生气。   补白角色。为了更好地表现角色,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还要通过联想、补白提示语等让童话角色变得丰满,带上儿童个人的情感色彩。如,《狐狸分奶酪》中狐狸和熊哥儿俩的第一次对话,可以采用补白提示语的方式: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物通讯报道《走进无垠广袤的人生》(选自《读者》2018.9);《FAST的独门绝技》(有调整。摘自互联网);《“大窝凼”里的中国梦》等通讯报道(选自互联网);《“天眼”介绍》视频材料(选自互联网)。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设计意图  遵照陆志平教授的“场景—活动—体验—建构”教学理念,紧扣由“人物”到“精神”的探寻,从人物故事简单复述中脱胎开来,直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直观体验天
教学目标:  1.认识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生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理解积累由意思相近或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弟子规》片段,积累语言。  3.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學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辨识规律,自主识字  1.出示相关图片,朗读词语:厨房、厕所、车厢、大厦。  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2.引导学生了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讨论,能主动发表关于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  2.学会倾听别人发言,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3.通过交流讨论,形成班级的“图书借阅公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导语: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建立了班级图书角。看,(出示班级图书角创建及学生在图书角阅读的图片)这是你们把一本本心爱的图书放到图书角的照片,这是同学们出
片段回放  师:最后,我们来关注这样一个细节。(标红显示: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在这里,作者列举了两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生:蜻蜓,小鱼。  师:荷塘里仅有这两种动物吗?说说理由。  生:不是,从末尾的省略号可以看出来。  师:标点符号也能表情达意,读书就要关注细节,留心思考。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翠鸟、燕子、青蛙、蜜
内容介绍  《礼物》是一本简单又耐人寻味的书。小鸟、小老鼠、小猫、老奶奶、大树、乌云收到了礼物。礼物的包装盒非常精美,有蛋形的、奶酪形的、鱼形的、裙子形的、果子形的、闪电形的,每一个收到礼物的人,都心生美好的期待。可是打开盒子一看,却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马桶、捕鼠夹、鳄鱼玩具、拐杖、电锯、彩虹。不过每一个收到礼物的人,都想出了办法,让礼物变得“这样也不错啊”。  绘本导读  1.一波三折的故事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的特点,体会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  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艇的形态美与威尼斯的风光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缩、努、茎”等7个生字。  2.用多种方式读课文,从种子的变化历程感受“梦想成就未來”的力量。  3.发现重复的一句话——“那一定会很好”,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运用反复强调主题的童话创作手法。  4.默读、比较,发现本课与《去年的树》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  从种子的变化历程感受“梦想成就未来”的力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运用反复强调主题的童话创作手法。
记得在前几年,南科大的一道复试考题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热议。“限时7分钟,从1写到300。”校长朱清时曾表示,让学生从1写到300,看学生写到哪里会出错。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时间。这一道看似有趣简单的试题,实则强调注意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今孩子的注意力品质现状,已经引起了专家教授们的关注?关注的还有远在大洋彼岸的雷夫:  1.今天大多数的教师抱怨在教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瞧!是月亮姐姐来看我们了!(出示月亮的图片)我们一起跟她打个招呼吧!月亮姐姐听说小朋友们都特别听话,上课特别认真,她想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  2.(出示夜空图)天渐渐地黑了,我们爬上了高山,看,这就是月亮姐姐的家,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多美啊!看到这么美的夜空,你想说些什么呢?  3.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
在我曾经所带的班级,你可以经常听见这样的对话:“今天我们要背哪句经典名言?”“最近你读的是哪本好书?”“昨晚你阅读经典名著了吗?”  走进班级,每个富有诗意的早晨,你都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满腹经纶的小诵读管理员微笑着站在讲台前,童谣、古诗、经典文言文……一篇篇、一首首吟诵。  每个热闹的午后,你都能看见一个个脑袋沉浸在一方方宁静的空间里,名著、寓言、散文、童话、科普书籍……上至天文地理、立身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