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组织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国家日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陆续提出“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等育人方法。组织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方面发挥了高校育人实效。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立足于日益完善的社区环境和有效的政策支持,将组织育人工作延伸至学生社区,创新育人做法。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学校构建的“1+4+N”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实务化平台大背景,在社区组建临时党组织,建立四大育人平台,联合其他学生组织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强化育人引领,提高党员意识,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社区;组织育人;立德树人;主体性
  组织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索,也是教育部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发挥高校各级组织的育人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华南农业大学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制定各项措施着力提升各级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华南农业大学构建的“1+4+N”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实务化平台,组建社区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学生组织的作用,探索社区组织育人路径。
  一、高校社区组织育人的可行性
  高校将育人工作延伸到学生社区是创新学生工作的做法,同时,社区环境的日渐完善化也为高校育人提供了空间基础,而顶层设计的政策制定更是为育人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推动高校社区组织育人的实践探索。
  (一)日渐完善的育人环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逐渐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各高校在关心学生毛入学率提高的同时,更应注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变化与提升,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很多高校将学生管理视角从传统的课堂转移到了课堂之外。学生宿舍区功能日渐完善,逐渐演变成集公寓、食堂、超市、文体服务场所等设施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校社区,为育人工作提供平台和场所。
  华南农业大学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建立了五个学生社区,在各个学生社区均设置了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为学生们提供热水卡充值、信件代收、宿舍报修等服务,并安排专人值班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同时在社区内均配置了相应的硬件设施方便学生生活。此外,华南农业大学构建了“1+4+N”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实务化平台,将思政教育延伸至学生社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在启林南区建立“思创园”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修建文化长廊宣传典型人物事迹、传统文化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各学院入驻“思政一条街”,按照学院风格打造特色宣传室,定期开展主题内容展示。生命科学学院依托思创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创想堂”,并在学生宿舍楼内建立党建工作站,为组织育人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有效支持的政策方案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组织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组成部分,《纲要》同时也为组织育人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思路。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方针为各高校育人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障,使高校开展育人工作更加顺畅。
  在微观层面,华南农业大学牢牢抓住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坚定育人路线,创新育人做法。2019年3月,华南农业大学入选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党委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并要求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发挥育人效果。华南农业大学制定《“党旗飘扬社区工程”实施方案》,将各学院党组织下潜至学生社区,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于学校的实施方案,生命科学学院探索社区组织育人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二、高校社区组织育人的价值意义
  社区组织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重大意义,促进高校育人整体工作的实施。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高校组织也承载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文化素养等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校组织通过开展系列理论宣传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组织實践活动带领大学生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培养和加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组织紧紧跟随高校发展大趋势,牢牢把握“树人”的根本目的,引领大学生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高校同样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之地。有些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接触社会的时间短、经验少,分辨网络信息的能力较弱,常常成为不法分子诱惑的对象。高校组织尤其是社区临时党组织本身具有浓厚的政治底色,承担着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宣传的任务。在社区中传播具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能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社区临时党组织身处基层,更能够及时把握到学生的思想变化,而组织的权威性以及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决定了它更容易甄别纷繁复杂的信息,消除信息壁垒,在学生与学院党委、学校党委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以往的高校管理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服从式管理,学生只需遵循领导层的决定即可,缺乏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这些“现实的个人”在世界上生存会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在最基本的维持生存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诸如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而最终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4]大学生也是“现实的个人”,高校组织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意识。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满足自身的需要,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社区临时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从策划、组织、实施到总结均由学生提出,教师只在其中起指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学生在社区中通过临时党组织逐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区临时党组织对社会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把握度,能够更为准确地感知和反映青年学生的特点,学生党员与群众实现的良好互动,最终会呈现出一种良性的育人模式。
  三、高校社区组织育人的实施路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组织育人的目标是要“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5],以高校党委为领导核心、以学院(系)党委为政治核心,调动各级各类组织的功用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遵循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路径,谋划组织育人新思路,立足学生社区新空间,让学生组织在社区中发挥新效能,提升育人效果。
  (一)建立育人体系,明确主体责任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进行,社区组织育人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可以供高校学习实践,各高校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社区组织育人的方法。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在社区组织育人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建立育人体系,完善育人路径,育人效果也逐渐显现。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华南农业大学《“党旗飘扬社区工程”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通过搭建社区“党旗红学堂”“尋根红色故事会”“党员监督执纪”“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四大党建平台,发挥学院党委、党建工作站、社区临时党组织的三个主体协同作用,加强党员在学习及服务两方面的模范引领作用,聚焦于提高学生的党员意识,形成“4321党旗飘扬社区工程”的社区组织育人工作大框架。
  学院党委在社区组织育人体系中处于核心作用,为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展提供指导和监督。党建工作站设点在学生宿舍楼内,主要由学生组织党务信息中心管理,辅导员定时到工作站值班负责回答和解决学生们的问题,师生在党建工作站内活动需遵循工作守则。党务信息中心成员经选拔、培训后上岗,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在宿舍楼内,基于楼栋及学科专业划分的人员分布特点,整合原有的正式党组织设置,建立社区临时党组织——楼栋临时党支部。楼栋临时党支部是社区内组织和开展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实现正式党支部、党建工作站、临时党支部、楼层党小组以及党员宿舍的有效连通。同时,学院还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社区楼栋临时党支部工作方案(2019)》,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定位,规范工作内容和流程,使工作开展更加流畅有条理。三个主体协同发挥作用,共同致力于社区组织育人目标的完成。
  (二)搭建育人平台,加强思政教育
  高校社区不仅仅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更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而社区组织更担负着价值引导的重要责任。社区组织育人不应停留于宣传栏上的口号,而应付诸于实践,在具体活动中锻炼学生能力,加强育人责任。
  生命科学学院注重育人品牌的建设与推广,打造特色育人平台。学院以楼栋临时党支部为主要学习阵地,依托学院党委牵头搭建的“党旗红学堂”“寻根红色故事会”两个学习平台带头开展专题学习。在“党旗红学堂”平台中,学生党员带头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等。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发动带头学习的党员到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中作学习心得分享,从而带动广大学生团员、群众持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同时邀请资深的教师党员为学生党员作主题报告、经验分享等。以“寻根红色故事会”平台为基点,学生党员主动搜集素材,分享经典红色人物和经典故事,以故事励人心。将室内分享与室外参观相结合,深入红色基地,引发情感共鸣,加深思想政治教育。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各个组织在社区的“整体”之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社区组织育人在发挥社区临时党组织作用的同时,也调动其他组织参与其中。生命科学学院以社区临时党组织为中心,联合学院团委学生会、青廉荟等开展合作共建,共同搭建“党员监督执纪”“社区党员志愿服务”两大服务平台,在社区内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入党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课堂的纪律纪检、宿舍卫生的监督检查、社区卫生大扫除等,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在课堂中强化纪律意识教育,在社区中加强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三)强化育人引领,提高党员意识
  社区组织育人既通过社区临时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提出要求,分别通过两个学习平台和两个服务平台发挥学生党员的学习引领和服务引领作用,又强调在这个过程中感染更多同学,加强整个社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科学学院出台《生命科学学院社区党员之星评选办法》,奖励在社区党建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获评的社区党员之星将在微信公众号和社区宣传栏上进行宣传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评奖评优中获得加分。社区党员之星的评选既是对学生党员的肯定,发挥他们的模范引领作用,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鼓励优秀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同学服务,促进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学院党委在党员宿舍实行亮牌制度,党员信息张贴在宿舍门外。亮明身份既可以增强党员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提高党员意识,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党员的监督。在学生群众接受党员服务及监督的同时,也能对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进行监督提醒。在这个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过程中,亮牌制度实现了社区管理的良性循环,深化了社区组织育人的功能。此外,学生党员在宿舍楼内定点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组建学习互助小组,为他们解答学习上的难点和易错点,从而促进二者的共同进步。学院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育人引领效用,促进学院同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中发[2016]31号.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3.
  [4](美)史蒂文·奥特,(美)桑德拉·J.帕克斯,(美)理查德·B.辛普森,著.组织行为学经典文献(第3版)[M].王蔷,朱为群,孔晏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72.
  [5]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教党[2017]62号.
  责任编辑  牛志鹏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健康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基本条件,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脉相承的智慧总结,又根植于时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进程中横向拓展、纵向深化。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
期刊
摘 要:为进一步了解跑步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对照法,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00名学生根据“阳光城跑”12周内跑步有效次数以团体施测的方式对其进行前后测试,数据结果表明:跑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强度的跑步频率对心理健康总分及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睡眠、饮食等)因子的影响差异显著;性别间有效跑步次数有显著性差异。最终得出结论:跑步锻炼与
期刊
摘 要: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核心与枢纽地位,为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从五个方面对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一是宣讲者;二是引领者;三是发现者;四是疏导者;五是协调者。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角色定位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有必要性且更具紧迫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期刊
摘 要: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间接但恒久的强大力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素养、职业胜任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的发展需要,生本化、职业化、人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向度。在实践路径上,高职院校应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等层面切入,构建富有“自主精神”的自主学习生活文化,富有“工匠精神”的就业创业文化,以及富有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需要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做到学深悟透,抓好思想铸魂育人、注重系统推进,强化“三全”育人功能、掌握话语表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方式,全面推进精准施教、确立评价标准,内心认同外在躬行等,才能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职院校学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事业
期刊
摘 要:据数据显示,澳大利亚高校教育体系渐趋于完善,也有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传媒类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特别是广告人才的培养,澳大利亚各院校具有独特的教学、实践的特色与创新点,其中,以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主的广告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别于中国。重视创新能力的行业型教学实践与就业培养是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文化研究  在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广告学专业并不陌生,许多本科与研究生课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六大思维。第一,站在党国前途命运的高度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体现了战略思维;第二,以政治建设实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创新体现了创新思维;第三,把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治党内弊病的关键体现了辩证思维;第四,将党内法规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体现了法治思维;第五,继承党重视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历史思维;第六,积极精准防范化解政治风险体现了底线思维。  關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形势每发展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一步。因此,防控疫情期间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要弘扬家国情怀,开展制度自信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展现新作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四个不忘”,即不忘社会责任、不忘榜样引领、不忘仁爱之心与不忘提升创新。  关键词:疫情;高校;思想
期刊
摘 要: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趋势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关系最明显的一种变迁。本文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发展路径及其对经济、社会及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肯定了个体化对中国现代转型和政治发展、社会治理的积极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公共性作为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对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治理能力与治理路径的建构作用。强调了社会治理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保障以及在经济方面的协调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建设
期刊
摘 要:以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研究5次人际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对60名大一新生人际适应的效用。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后测得分(M=6.111,SD=5.584)显著低于前测(M=9.519,SD=4.791),t=3.741>0,p=0.001<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得分之间、对照组的前后测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人际困扰是大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重要体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