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情景激趣:
  全唐诗中收录了唐宣宗李忱的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看到这儿你能看出唐宣宗的诗赞颂的是谁吗?再看。
  这首七言律诗名为《吊白居易》,主要表达的是唐宣宗为悼念诗人白居易的悲痛之情。在中国诗坛上,人们常把李白称作“诗仙”,而事实上白居易才是真正的诗仙。而李白被称作诗仙始于清代,因而诗仙这一荣誉至少在唐、宋、元三代是属于白居易的。
  预习案中要求大家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成就,你们查到些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白居易,“深于情,长于诗” ,他的两部代表作一为《长恨歌》另一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琵琶行》,让我们一起,用一双倾听的耳,带一颗虔诚的心,听秋江月下千古绝唱,论一曲琵琶从古到今。
  二、.探索生趣
  (一)从题目看,这是一篇歌行体,你对歌行体这一体裁是怎么理解的?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保留着古乐府的特点,把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內容充实而生动。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
  既然它有叙事的特点,那就要有叙述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序言,其它同学试着把序言翻译为现代文,注意“左,古人。命洒的命,凡,言,歌。因为长句的因”这些字。看看序言叙述了哪些基本要素?
  时间、元和十一年,秋,时间是秋天,准确地说是秋夜。浔阳江头夜送客,就像柳永所说的: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诗人内心的伤楚在清冷秋夜中变得更加沉郁。
  地点、湓浦口,湓浦入长江处,
  人物、我,客,琵琶女
  起因、左迁至此送客。江淹在别赋中说,黯淡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分别已使人伤心,更何况是在秋天,更何况是在秋天的夜晚,
  经过、听琵琶曲及琵琶女自述。
  结果。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小序实际上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叙述的具体内容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部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因此,读诗离不开吟咏诵读。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自由诵读,感受音乐变化;师生齐读,师大声,生边读边思;)
  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本文共写了几次琵琶弹奏?三次。(125诗节)
  由此可以看出,本诗主要内容就是三闻琵琶互诉身世。古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今日也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善意提醒,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两个身份悬殊的陌生人将满腹辛酸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呢?又是什么让才华横溢的大才子面对一个落魄歌女和泪作诗并慷慨相赠呢?让我们从当时听众的反应来寻找答案。
  三次琵琶弹奏各有什么样的听众反应?(找出原文语句。)
  明确:(1)、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满座重闻皆掩泣。
  明确:1、主人忘归客不发。是什么吸引了诗人?
  琵琶曲
  ①琵琶女弹奏的是什么曲子?
  《霓裳》(霓裳羽衣曲)、《六幺》。弹奏得怎么样?同学们,诗中这段音乐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我们请一个女同学来读,读出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和音速的疾缓。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根据文中的描写来想象琵琶声的高低大小强弱,给音乐分出几个乐章,画出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
  明确:前奏曲,低沉抑郁;欢乐曲,清脆圆润,流畅婉转;沉思曲,冷涩凝绝;悲愤曲,高亢激越。
  师问: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一人主笔总结答案,小组互评补充,最后老师明确。)
  明确:1.、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 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2.摹声
  李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也都是以声摹声的,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有异曲同工之妙!借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间关的莺语,幽咽的冰下泉流声,银瓶乍破之声,铁骑突出的刀枪鸣声,和裂泉的声音,以声摹声,将琵琶女高超的技术借助人们熟知的声音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突破视听嗅味触觉的界限,全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让读者在联想和想象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高音突然如“银瓶乍破”,壮阔似“铁骑突出,水浆崩发,刀枪齐鸣”震撼人心,最后收拨在弦心一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收到了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3.、叠词和连绵词,直接模拟声音,再现音乐的悦耳动听。
  4.、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找到的都是正面描摹的,有没有不是正面描写的呢?   弹得好不好?打动了诗人。打动诗人的,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音乐你已经听懂了,可你听出音乐背后的心事了吗?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明確:“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是因为从音乐中听出了情感和心事。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情感在音乐里面,她的每一弦似乎都在叹息,每一声好像都在深思,诉说着自己不得意的身世,说着那无限的伤心事。
  琵琶女师问:品读第三节,分析每个乐段抒发了琵琶女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和她的身世经历有何关联?(音乐特点—人物情感—身世经历)生再读,结合琵琶女身世思考回答)
  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明确:前奏曲,低沉抑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强烈的生活反差勾起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
  欢乐曲,清脆圆润流畅婉转——年轻时代生活如何?色艺双绝名噪京华,醉酒欢歌是她生活的全部,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欢乐曲唱出她火红的青春年代;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在年复一年的欢歌笑语中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可惜时光无情,夺走了美艳红颜,
  沉思曲,冷涩凝绝——生活变故,由人妒人捧至门庭冷落直至如今独守空船,怎么会这样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
  她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 生(众):沦落江湖 师:过去是少年得意—— 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 师:过去是年轻貌美—— 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 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 师:过去欢笑—— 生(众):今日辛酸
  师:是琵琶女的琵琶技艺变差了吗?那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变化呢?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悲愤曲,高亢激越——沉思过后的顿悟,都是这个社会重色轻才重利寡情啊,于是不平愤懑化为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
  琵琶女的心情越来越沉痛;梦见少年往事,哭醒,更加悲伤,
  你觉得琵琶女可怜不?琵琶女也打动了诗人,
  3、满座重闻皆掩泣。
  师问: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听了琵琶曲我已经叹息,再听琵琶女的遭遇我更加叹息,再追问一句,仅仅是琵琶女的情感和遭遇在里面就打动了诗人吗?
  生:还有,诗人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世诗人也从琵琶曲中读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欢悦与痛苦、苦闷与希望,这引起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其它同学结合诗前小序将白居易的叙述与琵琶女的心事对应一下,设想自己就是诗人,在欣赏琵琶时想到了自己的什么经历以至泪湿青衫?
  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师:一个是朝廷官员,一个是江湖的歌伎;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同”在哪里?
  低沉抑郁:独守空船 送客惨别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
  师:这一点也相同
  生: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
  清脆流畅:醉酒欢歌 高朋满座
  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色艺超群、红极一时
  白居易:官至左拾遗(谏官) 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诗艺出众
  生:都是很有才华的,
  冷涩凝绝:年老色衰 横遭贬谪
  琵琶女:年长色衰、处境寂寞;
  白居易:谪居卧病,孤独寂寞;
  琵琶女的转折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被无情的岁月抛弃。
  白居易的转折原因:本文写作时间?前一年发生:元和十年,立主以武力削藩的当朝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歹徒杀害,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的,杀掉之后,当时的强盗、刺客还写了一些纸放在府、县门口说“你们不要来抓我,我先杀了你们!”气焰十分嚣张。引起“京城大骇”,朝野震动,面对中唐政治史上这一极为罕见的恶性事件,白居易认为是开国以来未有的“国辱”,不顾己为东宫官(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的身份,迅速作出反应,第一个站了出来,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只贬为江州刺史(相当于江州市长);但他得罪了很多人,特别是手中有大权的人,为什么得罪了这些人?因为他的作品批判社会现实,比如“卖炭翁”卖炭翁下面写着:题注云:“苦宫市也。”,写了很多这样的诗,引起来了达官贵人,高兴,找到理由了,说了很多坏话,当时朝廷加于白居易身上的罪名到底是什么呢?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是有“素恶居易者”,诬陷“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所谓“名教”,即以“忠”与“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这种毁谤的恶毒之处,正在于构陷了白居易犯了有悖于封建礼法人伦的“不孝”的大罪。这使得白居易有口难辩,悲愤莫名。再贬江州司马(军区参谋长,闲职,很低很低,从九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青衫)。,   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 ,江州生活怎么样?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鵑、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
  远离了京城的轻歌曼舞,繁华如梦,终年不闻丝竹之声,传入耳耳中的的是声声带血的杜鹃啼叫,夜深人静时的猿猴哀鸣,荡荡悠悠的山歌村笛。从京都到江州,从东宫官到司马,这对白居易来说是简直一种莫大的嘲弄。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元和十年(815)的江州之贬,是他人生的分水岭,是他思想和创作由积极走向消极的分界线。此前他“志在兼济”是公正无私的知识分子形象,此后则“独善其身”,“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由此可见,诗人是在写琵琶女,又是在写自己,抒发郁积于心的贬谪之恨。
  琵琶女之悲,在红颜薄命,江洲司马之悲,在英雄末路。自古两样最可悲哀者经由音乐相聚,音乐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于是诗人挥笔成辞: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最后 高亢激越:不平愤懑 抑郁寡欢
  琵琶女感动了诗人,诗人的经历也打动了琵琶女,她第三次弹起来了琵琶,声音更凄切,闻者皆掩泣,
  师: 一闻琵琶曲客船滞留,二闻琵琶让人沉浸在音乐的美妙意境中沉醉难返,如果说前两次是被美妙的音乐打动的话,那第三次就是被音乐传达的情感打动以致情难自禁。白居易走在歌女的旋上,琵琶声响在诗人的诗里,拨弦的人轻拢慢捻,弦上的人醉不成欢,琵琶声渐行渐远,在心头响起,在诗里隐没,书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马,泪湿青衫。
  司马青衫解 释:形容极度悲伤。后来高中语文课文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赚取了多少失意人的眼泪。
  了琵琶女的荣销枯去与诗人的宦海浮沉正好契合。以至于泪湿青衫。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交织在《琵琶行》中的有同情,有忧郁,有万端的感慨,白居易循着那声裂帛,发现了自己,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
  三、.总结固趣
  泪水纵横中《琵琶行》结束了全篇,我们掩卷惘然,余音萦绕。诵读全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逝水流光,白居易的江头送客早已成为历史陈迹,而今九江江畔的枫叶狄花,似乎还在瑟瑟的晚风中低诉着“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
  很高兴与大家拥有这短暂的相逢,我们一起透过《白居易传》掌握了阅读传记的基本方法:
  1. 理解诗意
  2. 进入诗歌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和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3. 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不同创作风格解读。
  第4步呢,就要由同学们解决了,读了《白居易传》后,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感触。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富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写作)
  (1.从教材中来2.从课外形成补充3.结合时代4.结合个人情况)
  结束语:岁月流逝带不走那些经典的故事,交戈的疼痛磨不去诗人永恒的容颜: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琶琵曲中,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
  刘芸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18908103715
  61800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中“面积”和“周长”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学要有策略应对。  【关键词:】面积、 周长、 策略  在上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出现了把面积与周长问题联在一块的题,三年级的孩子们不易理解。教师选好教学策略是关键,下面就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策略之一:引導复述概念法  给学生复述概念的机会,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概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早已步入课堂,为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彻底改变了“粉笔”+“黑板”的教学,融生动逼真的动画,清晰的文字注解和悦耳的声音于一体,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空间,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与以往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化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变为熟悉的、具体的知识,营造情境、开辟思维空间,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关键词:多媒体
期刊
活动主题:红军颂 长征魂  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长征这般悲壮的历史,感受长征精神,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2.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立足今天、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新世纪的主人。  3.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勤奋刻苦的坚定信念。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0
期刊
教学内容:  西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阵规律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  2.能根据现实情境,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做出适当的说明,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规律,从不同角度发现规律。  难点:从不同角度发现规律并能完整表述
期刊
每一个选择高中的孩子都有一个关于大学的梦想,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朝着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但是,也有一些在某一科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孩子,他们在前进的路上开始放慢脚步,甚至停滞不前。  对于这些孩子,尤其是即将毕业的高三生,作为老师的我们有必要伸出援手,拉一把,推一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生差科,也就是俗话说的“瘸腿儿”学生的培养。  任教的学校是一个教育大省的县级高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而且是经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南海区大力推行“品质教育”, 深入推进、打造区域教育品牌。如何推行品质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上各学校日常教学中,并在日常教学中摸索、研究与实施。然而,在各学校实施品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偏重关注学生文化的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品质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品质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品质教育,顽强意志,团结互助  【正文】  一、体
期刊
一.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5个生字,会写文中的14个生字。重点教授多音字和范写“率”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学习课文1、2自然段,感受田园风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二.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  2.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
期刊
生活里面很多问题本身没有答案,但是,依然要思考,这样人生才能在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升华。很久没有抓耳挠腮式的思考一个问题了,常常从手机上获取碎片式的信息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生活缺少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也使我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让人很是苦恼,也许在这时来一杯茶配半小时的思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时恰逢高考,学生们正坐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亲朋好友满怀期待等着他们证明自己苦读十多载,学有所成。而我坐在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认识并理解带分数。  一、创设情境  《 西
期刊
什么是班主任?所谓班主任,就是指学校派出的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做一个多元型、发展型、创造型的多角色班主任。  第一,、提高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做一个多元型的班主任  实施新课程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