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纪念馆:大师与大同的文化渊源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同梁思成纪念馆,人们不仅能管窥一代建筑大师内心的文化情怀、古建学识、巨匠精神,更能了解大师与山西与大同的文化渊源,从中读懂大同的古城保护、文脉传承、发展理念。
  梁思成纪念馆位于大同古城东城墙带状公园北侧,是一座青砖灰瓦筑就的两进四合院落。馆名由中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弟子罗哲文所书,馆内陈展主题为“大师·大同”,设有四个展厅,以大量文字、图片、书籍介绍了梁思成的家世、学识和成就,特别对梁思成一行來大同调查古建的那段历史进行了充分展示。第一展厅“一代宗师”,以油画、照片、文献介绍了梁思成的家世和伴侣林徽因;第二展厅“不愧山河”,通过图片、手绘、书籍资料,展示了梁、林在全国考察古建筑并四到山西的过程,和梁思成一生的非凡成就;第三展厅“大同调查”,以图片展板和梁、林的著书展示了梁思成一行在大同的考察成果;第四展厅“告慰先师”,展出了大同市近年来实施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成果。
  进入展馆内,院落中央树立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塑像。梁思成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城市规划的先行者。林徽因不仅是优秀的建筑学者,亦是知名的文学家,在她笔下,古建考察报告成了唯美的散文。这对学者伉俪开创了用现代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及历史文化名城的先河,使众多建筑瑰宝得以劫后新生,为文物保护作出杰出的贡献。
  1933年初秋,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和一名工友一行从北京抵达大同。当年这座曾为北魏京都、辽金西京的名城已是满目萧条,好不容易找到下榻之处且每餐只是一大碗汤面的他们,却如置身宝库般惊喜和振奋。华严寺是梁思成久已牵挂的古代建筑杰作,在梁思成的报告中,这样记录他初入华严寺时的惊喜之情:“殿面阔九间,巍然压台上,余辈遽窥全豹,不期同声惊讶,叹为巨构。”华严寺的薄伽藏殿中一座佛经图书馆里有一排制作精巧的书橱壁藏,整座壁藏天宫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橱,梁思成赞叹其为“海内孤品”。来到城南的善化寺,梁思成一行未曾料到,在这座不起眼的寺庙中,竟发现了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辽金古建筑群。千年前的殿宇深远质朴,殿内的金代二十四尊诸天造像尤为传神,令梁思成由衷感慨“殿内诸像,雕塑甚精美,姿态神情,各尽其妙”。
  他们详尽考察了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当时的云冈石窟人迹罕至,周围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他们实在找不到落脚处,最后一户农家答应把一间没有门窗只剩下屋顶和四壁的厢房借给他们。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让他们格外着迷,他们在这无门无窗的屋子里住了三天,吃的是煮土豆和玉米面糊糊,但内心却格外喜悦。做了深入的考古调查,他们在石窟的建筑装饰上发现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敏锐地感觉到云冈石窟是西域印度佛教艺术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实证。
  梁思成一行在大同虽然只停留了短短十余天,却为大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华严寺、善化寺因他们的调查报告而闻名于世。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梁思成等曾先后四次来山西进行考古调查,留下许多珍贵的考古调查报告。
  走出梁思成纪念馆,暖阳照耀着古城墙与这座格局精雅的院落,似乎披着金色的光。东面是现代化的大道与高楼,与古朴庄严的古城形成古典现代交映之美,这样的图景,正是梁思成心中对古城保护的美好愿景。而在古城内,他们曾怀着莫大的责任与使命为保护传承而考察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古建,已被精心修复并呵护,这是对大师最好的告慰,也是梁思成纪念馆情归大同的渊源所在。
其他文献
行走在空旷辽远的晋北高原,秋天的庄稼长势良好,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五彩的藜麦,鲜艳的辣椒,就连深藏在泥土之下的土豆也蠢蠢欲动。秋来了,来得及时,来得痛快,来得张扬。远山近树,三两行人,有风悄悄游走蔓延,整个大地浸润在泥土的芬芳和雨后的清丽之中。  抬眼望,河岸边,山梁上,农田旁,戈壁中,沙漠里,那一座座茕茕孑立,傲气十足,即将倾颓的烽火台,它们相隔不远不近,不高不低,占据显眼的地理位置,俯瞰着
期刊
今年1月27日,2021第七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年度盛典在新浪大连、目睹直播、大连出版社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直播。盛典仪式上,第七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揭晓。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90后”作家田胜胜的《追梦的泥人》从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749位作者的103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大白鲸”儿童文学“金鲸”作品。这是继大同作家石囡作品《大耳博士的房间》摘得20
期刊
我又一次来到了这里,这个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的地方,这个在我生命里永远不会遗忘的地方。这是在那之后,第一次回到了这里,仍是熟悉的脸旁,熟悉的家居,熟悉的味道 ,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少了一双大手与那个温暖的怀抱。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照顾我,就把我送回了爷爷家,从我记忆开始,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不像现在,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只有一个热闹的大院子。  爷爷家门前,有一棵梧桐树,
期刊
我家祖辈都在左云旧高山。史上曾建武州塞,我就出生在城墙上挖的一孔窑洞里。城东地下都是大同炭,过去南山头的大炭旺火一直除夕着到十五。我祖宗、我爷爷、我爹都是农忙出地种庄稼,农闲下窑去背炭。我和二弟都下过煤窑,我三弟一直做矿井地质工作几乎天天下井,直至青磁窑矿地质副总,临近退休还时常下井。  耳闻目睹多了,再看看资料,影影绰绰知道大同煤矿的些许零碎事。  大同煤田包含两套煤系。一是石炭二叠纪煤系,包括
期刊
我们睡到半夜,常会被尿憋醒。三个孩子在子时或丑时,差不多轮流着从被窝里爬起,睡眼迷离,大声喊娘。  “娘——,紧尿了,拉灯。”三两声呼叫,睡梦中的娘会猛然醒来,黑暗中,摸索着抬臂,伸手,揪灯绳,拉灯。“咔嚓”一声,屋里瞬间铺满浑黄的光,吓得地下寻食的老鼠“哧溜哧溜”蹿到躺柜后的鼠洞里。随后,就是我们哗啦啦如流水的尿声。在寂静的夜里,尿声会让我们自己也陡然激灵一下,随后,尿盆递给娘,她把尿倒进地下的
期刊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为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宗白华)尽管政治上混乱黑暗,但是经济、文化、工艺依然曲折前行,民族交流融合加强,文艺兴盛,出现了一大批风流名士,文学、书法交相辉映,人才辈出。“士人并以文义为业”(沈约《宋书·宗悫传》)。文人追求书法美成为自觉的艺术实践活动,此景之下,文房器用日趋精良,呈现新风尚。  工欲善
期刊
我們每个人,都站立在生活,这方偌大的舞台上,上演着不同的剧目,或喜乐或悲伤。而这其中,感人的故事,从未缺席。不断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2020年,就像一位路人,和我们擦肩而过。而这位路人的身上,却上演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人,在生活的舞台上,将其演绎成一部部憾人心扉的“大剧”,令我们,至今回味不已。  “抗疫有我!”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誓言,更包含着不舍、依恋与牵挂。临行前,大同市五医院护士长富云
期刊
为什么叫糊窗花?这是我小时候说惯了的。为什么不是贴窗花?因为我生在农村,乡言土语,打小就叫糊窗户;如果再在窗户里边贴上花,就叫糊窗花,习惯成自然。说贴窗花,有点文,不顺口。  过去庄户人家穷,如果家里没有什么重大的喜庆事,比如娶媳妇、嫁闺女,比如庆大寿或别的什么,一般来说一年就糊一次窗户,每逢这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扫尘刷家、糊新窗户。特别是腊月廿三祭灶日,也是扫尘日,大清早,妈妈就做好了饭,再打好一
期刊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将笔记本推还回去。  她站在大槐树下,茂密的枝叶遮住灿烂的阳光,连带着掩住了她眼睛里的明亮。她仍旧面带微笑看着我,轻声说:“我没办法再留着它了,只好先拜托你先帮我保存。里面的内容你可以随意翻看,只是不要弄丢了……”  “可是平生姐,这个本子不是你最宝贝的东西吗?怎么突然就要交给我呢?”我盯着她眼底的乌青,暗自揣测她是不是熬了一整夜。任平生抿了抿嘴唇,耸耸肩语气轻松道:“你知道我
期刊
古人讲“烟火人间”,所指多是一个个古老的村庄。诸如“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之类的。因为人间不仅要有烟火气,更要有泥土味,就连村子里飘荡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被称作“土语”、“土话”。  有这样一幅图景,深深地植入脑海里:三九隆冬,口泉河的冰面上泛着凌冽的白光,河床弯曲的地方,有一道斜坡,常有灶灰、瓦渣等各类垃圾圪闹一簸箕一簸箕倒下来,故被称作“灰沙坡”。灰沙坡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