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制度,重务实 亚洲经济合作仍需深化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供应链及生产网络??近几十年来,这些因素混合交织,推动着亚洲的转变。全球经济重心日渐东移,而亚洲对于全球经济最大的贡献,在于维系自身增长的同时,减少区域各经济体内部乃至彼此之间的不平等。亚洲通过壮大中产阶层刺激内需,可以增加从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后者如今却增长缓慢。刺激中等收入亚洲国家的内需,虽不能完全取代出口的经济增长来源,但对于促进区域内部及南南贸易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这种良性循环的势头日益凸显。
  经济一体化—即打破亚洲国家之间跨境商业活动的壁垒—持续自我深化。问题在于政府间经济合作一直未能跟上。由于这一缺陷,一个行业的市场失灵就可能导致经济危机,而一国的经济危机很容易蔓延到邻国、整个地区乃至全球。
  亚洲一体化与欧洲一体化区别明显。亚洲一体化主要受市场推动,属外部导向型,且制度较为松散。相反,欧洲一体化是从政治层面构思和推动,属内部导向型,且注重制度。
  为维护市场信心,欧洲需在以下三方面找到新的平衡:实施紧缩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及可预测性。为此,欧洲必须加强而非削弱经济一体化程度。该努力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
  另一方面,亚洲各经济体在经济规模、资源禀赋、收入状况、人力资本以及治理等方面差异很大。过去20年,得益于各国对可实现的目标采取了务实态度,亚洲在形成共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做出的努力是否足够,则是另外一回事。
  多个区域组织为合作建立标准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地区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在内的经济合作骤然增多,且势头不减,但政策制定者们仍能感觉到,这种光环日渐式微。经济合作议程随着政治意愿的波动而起落。危机过后,合作通常会被加强。市场繁荣时,合作却往往被搁置。亚洲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迅速复苏,使得一些国家政府或妄自尊大,或犹豫不决。另一些则陷入两败俱伤的境地,陷入对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和人民福祉皆无裨益的争执。
  亚洲有过许多不同发展阶段的合作范例。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在过去15年中专注基础设施和增进贸易所需的产能建设。成立于1985年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由于政治现实而处于分化状态,尽管它促成了南亚自由贸易区(SAFTA)的建立,也尝试了多种不同的一体化努力。不过,SAARC的子计划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SASEC)正在努力促进孟加拉、不丹、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贸易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还有被许多人视为亚洲区域合作“轴心”的东盟(ASEAN),其目标是在2015年正式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东盟创立于1967年,当时带有冷战色彩,如今其10个成员国几乎包含了东南亚所有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一起组成了“东盟与中日韩(10+3)”(ASEAN+3),其宗旨是增进贸易、建立金融安全网、深化发展地方和区域金融市场,以及形成对话和经济监测制度。2005年12月,首届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举行,“10+3”先是纳入澳大利亚、印度和新西兰,2011年后又吸收了俄罗斯和美国。这三个组织都在每年东盟峰会期间召开年会。
  上述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合作建立了标准。
  次区域合作稳固发展,低收入国家获益
  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真正取得稳固发展,主要在次区域层面,且通常情况下低收入国家获益最大。这种“自下而上”、共同进步的次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模式,最可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其中最好的例证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GMS)。自1992年诞生以来,亚洲开发银行(ADB)就一直予以GMS支持。顾名思义,大湄公河次区域涵盖湄公河流域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亿。
  在跨境公路、发电厂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GMS计划取得惊人成就。GMS的核心战略是开发经济走廊,现已有依托公路网络的三条经济走廊:东西走廊(越南岘港至缅甸毛淡棉港)、南北走廊(昆明至曼谷、昆明至河内)和南走廊(泰国南部至越南南部)。这些网络大部分已建成,只有局部未连接,大多也在建设之中。
  互联互通令区域内的交通耗时大幅缩短。沿东西走廊横穿泰国和越南之间的老挝,用时已从12小时左右降至3小时。从老挝边境到越南沿海岘港市仙沙港的时间,从6小时降至4小时。整个次区域内的贸易因此稳步增长,例如,柬越双边贸易在2003年至2011年中,年平均增速超过80%。
  区域合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建立重要的发电(尤其是水电)和跨境输电网络,使电力贸易能在整个区域内进行。老泰、中缅、越柬、中越之间都建立了高压电力互联网络,使整个次区域的电力贸易总量在2010年上升至逾34,000千兆瓦时。柬、老、缅在建及规划中的国家电网投资构成了区域电网的基石,同时也将现代能源输送到更偏远的地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许多家庭因此用上了电灯,使电力覆盖率从1994年的平均37%,升至2009年的69%,几乎翻了一倍,而最大的获益者是居住在偏远农村的穷人。
  电信领域的合作集中在协调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网络(GMS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Network)方面,成为为次区域国家提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数字化教育的宽带平台。
  虽然该区域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还需在一些更困难和复杂的问题上加大投入。比如,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运输协定(GMS Cross-Border Transport Agreement)。其内容包括,提高商品通关效率;建立区域电力协调中心,监督电力市场运行,协调电力系统的政策和监管;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解决一些国家网络覆盖率低、宽带速度慢的“数字鸿沟”问题。该区域目前更加注重农业综合开发、旅游业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建立。如今GMS计划已步入第三个10年,正在借助投资使现有经济走廊向更广、更深的维度发展。投资侧重于城市发展、城乡联系的改善及沿走廊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一些重要的计划如能贯彻实施,将刺激该地区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发展,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一体化利弊同在,须平衡推进
  去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签署了三边投资协定(Tr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这三个“10+3”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排在全球第二、第三和第15位,合计占全球GDP和贸易量的近20%。尽管存在领土争端,这三大经济巨头仍然同意开始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此外,“10+3”的紧急金融安全网—清迈倡议多边化(Chiang Mai Initiative Multilateralization,简称CMIM)的资金规模在2012年5月翻番,达2400亿美元。CMIM是区域合作的里程碑,它设定了各国的出资比例和借款条件,并得到独立机构“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简称AMRO)的支持,该机构负责区域监督和监测。AMRO已在新加坡设立办公室,但CMIM尚未设立办事机构。
  同时,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GDP排在全球第9位)加入了东亚生产网络的扩张,并提出要牵头建立南亚金融安全网。
  在亚洲,金融一体化进程落后于贸易一体化。亚洲投资者更偏爱本国或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随着发达经济体纷纷调整财政收支,亚洲金融一体化将会深化,亚洲金融市场将融通更大数额的本地区储蓄资金,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扩大以本地区货币计价的债券市场。这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需要公私合作建设的庞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此,数额4.85亿美元的东盟基础设施基金(ASEAN Infrastructure Fund)去年成立,其目标是在2020年前带动13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尽管如此,亚洲各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融合程度仍高于互相之间的融合程度。中国正在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比如在贸易结算和债券发行领域,以最终实现与美元和欧元竞争,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人民币若要在竞争中站住脚,首先要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会有变革,但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总体而言,政策制定者在完全投入区域合作之前,须权衡潜在的利弊。
  比如,更紧密的关系可能缩小了亚洲各国的收入差距,但也可能扩大了国内不平等。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贸易转移效应可能使低成本供应商失去生意,或者使低工资行业由于工资水平和汇率上升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导致工人失业。允许跨境流动的金融资产只为城市中的极少部分人口带来收益。亚洲许多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确实有所加剧。潜在的社会影响让各国政府和政界人士难以决断。
  一体化与合作有所不同。新机遇推动了市场驱动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自然而然地发展。这一进程还会继续。它有利有弊,因此各国应加深合作,以扬利祛弊。对于“10+3”缓解危机蔓延效应的努力来说,CMIM是一个起点,即便在最近进展巨大,但它离真正发挥作用还很远。发生危机时,亚洲各国货币当局宁愿使用双边互换协议,也不愿采取多边措施,在2008~2009年的全球危机中就是如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亚洲从危机中相对快速的复苏,可能反而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这对亚洲是有害的。各国政府必须继续推动合作,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管齐下的方式。这种更为平衡的方式,既能保证一体化的益处通过合作得以保持,又能避免发达经济体如今所面对的一体化弊端。
其他文献
过去20年,中国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最大接收国之一,外资是驱动中国经济长期强劲发展的一大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2004年起,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活动。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9%,由此跻身全球前五大外资输出国之列。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时表示,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
期刊
全球商用车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全球制造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策略。西欧和北美持续下降的全球市场份额,与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强烈对比。除了密切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的不利因素外,全球商用车制造商也需加强对中国及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重视程度。  与此同时,在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中,有许多问题都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其中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和自然资源与原材料短缺等。
期刊
去年,欧元区的运行机制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欧洲央行(ECB)在7月宣布、9月制订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这无疑改变了欧元区的机制。在做出上述决定之前,欧元区的结构一直较为脆弱。造成这种脆弱性的原因在于,各成员国政府在加入欧元区后,丧失了危机期间要求本国央行偿付债券持有人的权力。因此,没有人能担保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时总能够得到偿付。担保缺位可能导致自我实现式的流动性危机,事
期刊
内容摘要 企业在生产和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若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出现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文章简要介绍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安全管理现状,并指出相应的安全管理要点。  关键词 企业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要点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不断增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
期刊
中国和墨西哥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璀璨文化和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两国人民在社会认知、价值观、人生观、家庭观等方面却极其相似,都展示出勤劳、勇敢、团结、奋进的精神。墨中对加强彼此相互了解、互通有无,以及在各个领域积极建立合作关系的愿望强烈。  三年前,我亲身见证了这一点。当时,我作为墨西哥州州长出席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墨西哥馆的开馆仪式。彼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人民渴望了解墨西哥
期刊
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希望到本世纪中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能够达到西方标准。据估计,目前中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即31个省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劳动者的产出水平)大约相当于美国、爱尔兰、意大利及其他西方经济体的七分之一。在新兴产业蔚然兴起的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西方水平的一半左右。有理由认为,通过教育和人口迁移方面的努力,内陆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将逐步向沿海
期刊
全球城市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城市越大,人口密度越高,同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也更高。高密度的大城市产生着三个方面的规模经济:一是规模化使各种专业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得以生存,保证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而对于基础设施等固定投入的分享,有助于降低平均生产和生活成本;二是规模化促进专业化,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学习效应,大城市是科技、信息、思想和创意的集中地,高密度有助于人们交换信息,相互学习,从而
期刊
欧洲多年来一直深受欧元危机的影响。近几个月,欧元危机有所缓和,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ECB)宣布将采取一切措施支持欧元。然而,尽管欧洲已出台一系列举措来应对欧元危机,包括推出欧洲稳定机制(ESM)和各种工具来加强经济合作、并对财政纪律缺位加以惩罚,但许多长期治理问题仍有待解决,经济和社会危机远未结束。  眼下似乎正是考虑能否从欧洲经历中汲取教训的良好时机,特别是许多国家已开始推行、或正在考虑深化地区
期刊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亚洲新兴经济体(东盟10国、中国和印度)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弹性。虽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复苏一直绵软乏力,但东盟(ASEAN)10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计很快将恢复至危机前水平,2013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有望达到5.5%。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中国2013年至2017年年均GDP增速将在8%以上,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继去年略微减速
期刊
在中国“入世”后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创造了一个不小的世界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用的时间并不长。我们不会忘记,就在新千年开始之际,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之说一度甚嚣尘上。彼时,即便是那些坚定看好中国金融业未来的有识之士,也无法预测中国银行业这10年发展带来的惊人成果。这确是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十年”。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银行则是金融业的主体。面对金融危机下阴影重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