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课堂文化的构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所独有的一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杨耀春老师在他的《中学语文课堂文化建设思考》一文中讲到:“课堂文化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关系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课堂为阵地、以关注人的发展、以促进师生精神发展的内驱力。
  一、对高中语文课堂文化现状的反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化不仅指课堂教学活动本身,而且包含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隐性观念、思维方式等各种因素。不同的教学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取舍。反思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文化现状,“反文本化”现象、“泛语文化”现象、“唯考试化”现象是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1.“反文本化”现象
  语文新课标虽然指出学生要个性化的阅读、评判性的阅读、多角度的阅读。但如果我们只是提倡这种阅读的方式,不去从文本上把握,很容易走上“反文本化”现象。如在必修三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教学中,大家讨论主人公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时,有同学对格斯拉的所为进行了批判,认为他的做法没有商业头脑,是一个货正价实的蠢蛋形象。老师的点评认为该生的分析很有见解,思路比较新颖,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是一种对文本相对主义的态度,完全是对新课标中创造性阅读的一种精神实质的背离。
  2.“泛语文化”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次大解放,更是对语文教学传统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的“泛语文化”现象却比较盛行。笔者曾听了一堂语文课,听后的感触是,这堂课是标准的“泛语文化”现象。本节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属于第二个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拿来的几种形式和拿来以后的方法。但这位老师却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联系实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哪些是拿来。学生的回答天南海北,从吃的到用的,从计算机到跑车,课堂热闹非凡。表面似乎与鲁迅先生的拿来有关切,其实际是将语文课变成了生活常识课。
  正如有专家指出“泛语文”的实质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也有的学者称这种语文课是“丧魂失魄”的语文课。
  3.“唯考试化”现象
  “唯考试化”现象是指考试对课堂教学的暗中操纵现象。考试是一个检测与评价的过程,在这个无形的指挥棒面前,一切课堂教学都成了考试的手段和方法,于是,考试成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操纵者。在成绩面前,教师的想法有时很难推进,现实和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考试成绩的优劣主导了教学者,更主导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与目的。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感是否得到了陶冶,精神是否得到了愉悦,灵魂是否得到了升华。
  二、高中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途径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文化中存在的“反文本化”、“泛语文化”和“唯考试化”现象,需要实现以下转变,一是由记忆式教学文化转向思维式教学文化,构成质疑文化;二是由单向型教学文化转向多元型教学文化,构成对话文化;三是由接受式教学文化转向体验式教学文化,构成生成文化。
  1.由记忆式向思维式转变——重构质疑文化
  重构质疑文化,就是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由复制、识记转为生成、建构,由记忆式教学文化转向思维式教学文化。课堂是文化活动的空间,它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邓彤老师在《语文教学缺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的天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本的内蕴”。其中的“内蕴”就是思维深处的理解。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单纯的记忆式现象:如重视于背景人物的解读,故事情节的赏析,相关影像作品的鉴赏等。脱离了文本教学,对学生思维的碰撞蜻蜓点水,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囫囵吞枣的作法。正如专家点评一样:“比较飘忽,不够实在”。
  语言文字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中更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对理解主旨起到了推动了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去思考”,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去思考呢?那就是语言文本,只有对语言文本深入了,才可能去思考布莱希特所说的更多的东西,也才能完成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
  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我们要紧紧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附在茎上”“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如果重视诸如此类的关键句,我们就不难理解所谓的“最后一片”,同时也就明白了在老贝尔曼身上所体现的一种人性之美,一种生命文化的传递。
  2.由单向型向多元型转变——重构对话文化
  重构对话文化,就是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由师生问答转为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人对话,人与自己对话等,由单向型教学文化转向多元型教学文化。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至少有二个探讨的内容,一是小说中的老贝尔曼和琼珊主人公之探讨,二是文章标题的“最后”与“常春”两个关键词的探讨。当然,对于标题的几种翻译的版本也可以进行探讨。通过课堂互动建立平等的对话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学生与教师的精神。课堂文化必须以尊重学生、尊重文本、尊重素质教育为主体,把学习之美、教育之乐、人性之善传递给学生,真正建立起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
  在课题互动与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平等原则,要想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平等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平等的原则便失去了对话的意义。二是真诚原则,真诚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高于平等,是构建对话课堂文化的情感基础。三是双向性,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上的对话才是真情的流露,情感的宣泄,教师要感染学生,同时学生也在牵动着教师。
  3.由接受式向体验式转变——重构生成文化
  重构生成文化,就是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由知道、了解、掌握转为感悟、体验、体悟,由接受式教学文化转向体验式教学文化。每一个在校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现今的教育过程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在教学评估上,人们还习惯于一种标准,习惯于一套答案,这实际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制有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缺乏创造性。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变接受式向体验式转变,重构生成文化。
  赵汀阳先生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觉悟的提升,即大家所说的“授之以渔”。同时,教师工作不应视为一种刻板的活动程式,而是一种文化的生成。在《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扬学生的个性,通过文本研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体验觉悟,从而达到文化生成的高度。
  三、高中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意义
  1.以质疑文化实现生命关注,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负责人余文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课堂文化的重建必然要求教育研究方法与视觉的转换。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难以突破传统知识型的范式,而仅限于从教与学、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上做文章。实际上课堂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生命、张扬个性。因而课堂文化的建设在人本的重视方面将是一项伟大的举创。也只有通过对每件事的质疑,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质疑来引起我们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
  2.以对话文化重塑师生角色,擦亮思维火花
  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较为稳定,教师为教的角色,学生承担的是学的主体,课堂文化的建设急需我们处理好师生的角色、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文化的建设要求我们重塑师生角色形象,让师生成为学习的伙伴与知音,让师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面对我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要冲破传统课堂文化封闭、僵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和谐、自然的发展土壤里发展。课堂文化的建设必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按照杨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新绛中学的学习模式,课堂学习的活动将在学科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自己来探究、发现、解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火花能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不断点燃,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因此,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也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的过程。
  3.以生成文化缩短现实差距,感受幸福体验
  重视课堂文化的教育是化理想为现实,形成学校文化的主阵地。理想中的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鸟语花香的,而我们学校实际上的生活是书山累累、作业成山的。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教学与课堂,我发现似乎走了较多的弯路。浙江省义乌六中朱竞丰校长在他的新课程改革讲座中讲到“我们的新课改其实并无多少先进的经验,只不过把我们学生想要的实现了一点,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生成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是共享知识和经验,体验美好人际关系的过程,它是一个幸福体验和交往的过程。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叶子救了琼珊的命,而叶子又是由老贝尔曼用生命为代价画成的,叶子寄托着作者对普通人人性美的赞美,寄托着作者人性的理想,叶子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传递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情感信仰。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文化的高度去审视,从核心的角度去挖掘,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专业教师,要具备四种技能,其中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地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这一条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全局的把握,准确地知道每一部分在全局中的地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我们接触的大量课程,许多老师并不能准确地把握所教的内容,该讲解的内容不讲解,或者绕了很大一个圈子,却讲不到重点,该引导学生深入的问题点拨不到。这不是方法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对所
1983年,正在读大一、年仅十九岁的潘洗尘创作了《六月,我们看海去》,这首被他称为“青春呓语”的诗,将潘洗尘带入了诗坛。这首诗,首发在《中国青年报》,刊发不久即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诵。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这首诗,先后被《读者文摘》、《古今中外名言诗文汇编——中学生早读课本》、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等数百余种报刊、书籍转载和收录。2014年,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正式入选高中语
动静结合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创作和鉴赏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其内涵似乎已经很简单明了,根本不必浪费笔墨去深加探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两句为什么不是动静结合的手法?”“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又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所以我想有必要“小题大作”一下,对这一手法试着做些归纳总结。  动静结合是运用动静相衬的方式来描写景物,进而形成一种情趣或境界的
【设计思想】  《李凭箜篌引》一诗的教学难度很大。首先,这首诗呈现出“鬼魅”之气,这既源于诗人乐于搜奇猎艳,长于新奇诡异的创作追求,也与李贺抑郁孤绝的诗人气质密不可分,诗歌呈现出来的“鬼魅”气韵对生命体验还不够丰富的中学生来说既神秘遥远又极具诱惑,而这一点,正是以往教学中不敢触及的。其次,长期以来,中学教师都把《李凭箜篌引》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音乐描写手法的分析,却完全忽略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单
一、明确考点要求  最新的《考试说明》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鉴赏诗歌所描写的人、事、物的特征和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可以理解为诗歌的意象。“语言”通常指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含蓄性和凝炼性,以及语言的总体风格及艺术魅力,重点在于对精彩词句的品味。  “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常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情感”单元里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以卡洛斯·森特诺做“小偷”被雷微卡太太开枪打死,引出了母亲、女儿、神父及妹妹的出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内敛的痛苦、焦急以及外露的刚强、坚定、勇敢,向世人昭示了超越道德评断的母爱的伟大。然而,卡洛斯·森特诺真的是“小偷”吗?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中国的古典诗词凝聚了天地人的灵气,是文学宝库中的珠玉。它们往往寥寥数语,却境界全出,含而不露,却况味无穷。在那精心锤炼的文字背后,是丰富而无限的意味天地。“篇之彪炳,章无庛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无妄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如此阐述,认为文章灿烂,归根结底是字(词)使用的恰当无误,由此可见,锤炼字词是立言之本,品味字词是鉴赏之道。  任炼字百媚千红,我对“弄”情有独钟。“弄”字在诗词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早上我们已经预习,现在请同学来说说,读完课文后,你觉得:  PPT:贝多芬是一个 人  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渴望自由的人。  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有自己追求的人。  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热爱音乐的人。  ……  师:刚才,从同学们初读感受中知道,很多同学都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到了自己眼中的贝多芬,有的深刻一点,有的肤浅一点,当然有的感受还值得探讨
怎样让人文精神渗透语文课堂?语文课的人文精神教育,就应该在“渗透”上下功夫。所谓“渗透”就是要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自然而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润物无声终须细。下面,笔者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其中蕴含了很多的人文精神因素,我们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向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比如在荀子的《劝学》,其中就
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与实施建议中有如下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中对中学生的作文实践和中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任务。在新课改春风的温润下,由省教研室组织实施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