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语文气象——例证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交织融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劳动教育的正名、归位,实现学生与社会更好地接触、认知.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印发,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由上而下,全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已然摁下“加速键”.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是收入多种教材的经典课文,祥林嫂是其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作为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的悲剧非常深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解读聚焦在其身上的重重矛盾,我们可以深入准确地理解并揭示导致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期刊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行动目标与行为准则,教育部门对于学生文章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大,考试题目的倾向性和创新型持续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际生活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其综合性、实践性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群体,可以明显感知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正在不断由边缘走向中心地带,其非常态性的文本阅读决定其教学策略需要有相应的转变.
期刊
世间万物皆有名.在古、现代汉语的学习中,名词永远是最基本的词类范畴,特别是古诗词作品,选用名词的频率最高.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名词作为理解诗歌的突破口,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辨识、分析名词的属性和规律,比较归纳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进一步领略诗歌的审美意蕴,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本文以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为主要文本,梳理名词在其中的分类特点和运用规律,以助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
期刊
鲁迅的作品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7篇,每个年级均有.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其作品价值得到了学者和教师们的一致认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此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2]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下语文阅读是实现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
期刊
项目式教学设计是伴随着本轮课改而受到中学教学充分重视的设计方式.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通过完成连贯的项目,突破重点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这是一剂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实提升学生能力,将老师从“一言堂”中解放出来的良方.rn笔者认为,目标合理、逻辑合理和激趣合理是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的三种重要保障.本文借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玩偶之家》一课,重点探讨教学设计的逻辑合理.
期刊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课文,仍保留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中.这套教材已经使用十多年,课文注释中的一些不太准确的地方经多次修改现已较少见了,但其对《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一句的注释仍值得商榷.rn教材释“以乱易整,不武”一句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合武德”.
期刊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新课标“课程内容”板块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并规定“本任务群的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1].同时,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11个任务群中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覆盖广,容量大,任务重,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学;测
期刊
《红楼梦》中,刘姥姥并非一普通农村老妪,学术界关于“刘姥姥”这一人物的研究也是不胜枚举,除了对刘姥姥人物形象研究,还有对刘姥姥语言的研究.纵观学界,其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来分析其会话含义上,通过语言来看人物形象较少提及,也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希望从刘姥姥的语言入手,采用“归纳法”,结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用词规则对刘姥姥的语言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挖掘刘姥姥的内心世界以及其展现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品质.
期刊
教学需要重视预设,但也需要重视生成,如果把握得当,抓住文本多向拓展,纵深开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曾经能动地捕捉了契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n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所以我上课时一般要了解学生预习文本的初读印象和观感,以便知晓预习效果.
期刊
春节前后,各种媒体平台上以“快闪”的方式,大江南北同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初听,甚是感动,曾几度哽咽落泪.这首歌的词曲,意境和曲调我都很喜欢,后来越来越令我难以接受的是传唱者对它那样一种随意而又肤浅的各色演绎,仅为搏眼球,而难拨动人心.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即将教授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个疑问便产生了,对于这样一个经典作品,我的教学是否能让作品的艺术意蕴和思想内涵抵达学生稚嫩的心灵深处?是否能撩拨起他们敏感的情弦颤音呢?在新诗的阅读上,我是否能以此为例,传授给他们一根即便是时时处处的黑夜中遇见这
期刊